登陆注册
9668800000030

第30章 大众传媒:现代性的想象——以《良友》画报为个案(2)

(二)主办人——思想现代性的矛盾

《良友》的创办人伍联德并没有留洋求学的经历,事实上,他拒绝了父亲为他提供的留学美国的机会,执意在国内从事出版业。创办《良友》时,他宣称刊物的旨趣在于“以商业的方式而努力于民众的教育文化事业”,以知识启蒙为己任。1926年底,伍联德到东南亚扩充业务,了解刊物在当地的发行情况。1927年4月,他前往美国考察西方印刷业、出版业和好莱坞的电影业。《旅途通信》一文记载了他越洋考察的经历,旅行途中他因为身为弱国弱民而屡遭不平待遇,愤懑中发出“我们难道无国吗?”的呼喊。《良友》的另外两位重要编辑梁得所和马国亮也没有留学经历,前者在1929年曾到日本考察过出版业。

应该说他们都没有西学的背景,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着“初则惊,继则异,再继则羡,后继则效”的轨迹来经营《良友》的。作为亲近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他们对西方的早期想象是理想化且缺乏批判意识的。当他们正面遭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时,原有的价值取向被民族主体意识所取代,对西方现代性的认识由崇拜迷恋转为爱恨交织,陷入思想的焦虑和矛盾中。这不仅仅是《良友》编辑对现代性的困惑,也是自1840年以来几代中国人面对现代性时所产生的精神冲突。

(三)刊物内容——多元现代性的交织

中国最早采用西历纪元的报刊是《申报》,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月份牌上中西日历合并出现。《良友》画报在这一点上似乎走得更远,它不仅印有“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的中国日历,而且还用英文按照西方习惯的月日年的顺序标注西历。如果说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是“想象的共同体的生成”,那么日历系统则是现代性赖以构建的基础,而一个与西方时间度量接轨并存的共时日历就是中西对话的前提。《良友》画报自25期始,图片的文字说明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虽然这是为了适应南洋华侨的阅读,但体现了精英知识分子倡导的新概念和新价值。

1934年《良友》第9期刊登了征稿启事。“凡时事摄影,美术作品,珍奇事物,风土人情,体育戏剧名人,妇女儿童生活,乃一切能增人见识或美感之摄影,皆所欢迎投稿。”由此可见,《良友》画报刊载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军事政治、国内外时事,还有经济建设、社会生活、艺术文化和科学知识,电影体育、家庭妇女儿童等方面”。现代性某些特质体现在时间上的核心意义就是:越是新的,就越是现代的。

而《良友》画报所报道的新知、新事、新人就构成了现代性的“文本资源”。

对于国外的报道,《良友》以新、奇、特为标准,刊载大量西方世界的图片来突出科技知识、冒险精神、健康健美的生活方式。每一期都设有固定的栏目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国际话题”、“国际舞台”、“海外拾零”、“瀛海见闻录”、“世界科技知识”、“世界运动会会场”等等。它所展示的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文化繁荣发达的积极意义上的现代性西方形象。就此而言,《良友》对西方现代性是倾慕而推崇的。它所刊登的西方时事新闻、文化活动、名人介绍、外国奇闻轶事等显示了其放眼全球的报道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读者的素质和世界意识。

《良友》对于西方的报道,从某种角度而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有时,一个版面的图片跨越不同地域和不同主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虽然对于西方现代性中自由和民主的理念,《良友》没有直接切入或涉及不多,但读者仍可以从大量的图片中感受到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气质。每一期以数量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的图片反映西方现代社会的面貌在当时的中国出版界独此一家,《良友》用图像叙述着自己对西方现代性的想象,并依此构建着中国现代性的独特内涵。

对于国内的报道,《良友》则以传播新知、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捕捉时尚新潮的消费理念、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整体意识为要义。《良友》及时地报道了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动向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以图片阐释时事新闻的方式对民众发出时局危难的呼号。1932年9月良友摄影团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地摄影报道。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搜集边疆塞外的图片,展示民情风俗,“让读者展卷可以卧游全国”。这些原创的第一手资料,强化了读者的国家观念,其中隐寓的“大好河山,焉容他族侵吞”的民族意识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个民族国家的范本。

《良友》中大量使用女性图像作为现代社会的叙述主体,参与构建新潮、时尚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意识。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特质,它不仅表现为单纯的物质和功能性消费,而且还蕴含着文化的、心理的和意义的消费。《良友》画报以图片的定格展示现代女性的摩登生活、标榜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灌输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这些女性图片的背景往往是最具现代特征的物质,如电话机、吉他、维纳斯雕像、时髦的发型、高跟鞋、布置高雅的家居和鲜花,有时在这些现代符号的夹杂中,还会出现香炉、木凳等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布景,显示出传统与现代的某种矛盾和张力,就是在这些对比鲜明的符号中,《良友》给人们讲述着现代性的变迁。由它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义成为当时上海市民阶层争相仿效的对象。

对于上海租界的报道显示了《良友》面对西方现代性和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所产生的痛惜而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态。一边是声光电在炫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强大,另一边却是中国弱小的、落后的、封闭的现实。这种图像主体的强烈对比和视觉悬殊是《良友》不愿看到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中国社会的处境。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性和以民族的主权国家为主导的现代性在这里冲突、对抗,读者通过零散的、片段的图像,想象了一个相异于本国形象的西方国家形象,同时也意识到自身处境的落差,从而形成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四、结论

中国现代性不是产生于本土的思想资源,而是通过强力作用从西方注入中国的。这就注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历史的吊诡:一方面,争取现代性必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又必须反对西方入侵。大众传媒始终面临着“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任务,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想象也是在中国的背景下被植入和吸收。《良友》的办刊宗旨正是契合了这样的并行路径:一方面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摇旗呐喊,反映了上层思想界关怀的现代性议题;另一方面,《良友》则着重展示新的时代信息,以它所特有的摩登意识和消费主义的性质,宣扬一种官能上的、美感经验上的和文化品味上的现代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独领风骚,以图像营造着对西方现代性的想象,追寻着中国现代性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 神秘的力量

    神秘的力量

    上大学的何寸金看到一股黑烟,这黑烟居然有着一双眼睛,可是,别人却看不到这黑烟,因为这股黑烟,何寸金被卷入了一件特殊的试验。从此开始遇到各种神秘的事情,而他也开始学会了各种玄术。
  • 松柏仙人掌

    松柏仙人掌

    那一年他20岁,却尝遍了世态炎凉。那一年她17岁,却和他经历了坎坷。父母的蔑视朋友的远离那他们明白了世界竟是如此的现实。然而当他成功逆转,却没有怨恨一个人
  • 乾坤法门

    乾坤法门

    乾为天,坤为地,二者合之方为天地。宇宙初始为混沌,盘古以世界斧劈混沌,清者升,浊者落,方有天地。究竟天地之外有何,无人知晓......
  • 乞丐王妃

    乞丐王妃

    身为乞丐,她有三大奇迹。奇遇一:乞讨时遇到出手大方的俊俏王爷。奇遇二:她老爹临终遗愿竟是让她当上武林盟主!奇遇三:江湖俊秀对她说:“我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你!”身为王爷,他有三个弊端。其壹:太能隐忍,心上人跑了也不追!其贰:太爱国,一切为了国家,送自己爱的女孩去和亲也无妨!其叁:死脑筋,叫他滚蛋,他就真不回头了!她喜欢他时,他莫名离去,只为投身军营,杀敌报国。待他权倾天下,她却心有他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魔之颠

    神魔之颠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少年千乘混迹江湖,为了保护自己族人的安全,自愿当众受辱,被人砍掉一只手臂,昏厥当场,后被去世的神秘母亲,其家族中的人所救,从此就真正踏上了复仇者的修仙之旅。不轻狂怎能是年少,不放肆怎么称天骄!且看一个病魔缠身的小小少年,是如何成长为一为可以笑傲三界,掌控万物一般,与天地同寿一般的存在。求收藏?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吴念的人生

    吴念的人生

    吴念是一个性格孤冷的人,她婚前曾有两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或许是她算不上对方心尖上的人,亦或许是她放不下的骄傲,终因种种原因离散……直到她遇到他的现任丈夫,一个出身豪门的浪荡公子,原以为是找到了感情归宿,不曾想,却是她人生噩梦的开始……
  • 宠妻无度腹黑小狂妃

    宠妻无度腹黑小狂妃

    作为岛国忍者世家第一华人忍者,苏君箬也是横行了多年,却最终死于养父精心布置的一场阴谋。时空转换,强大的灵魂入驻废柴的身体,意外重生于异世。以武为尊的世界也莫欺少年穷!没魔兽?上古凶兽甩出来怕你被撕成渣!没兵器?手中宝器多的只能用来挖土!没丹药?四品以下老娘瞧不上!没男人?有个牛哄哄又无比顺服自己的王爷当老公还需要男人?且看废柴如何逆天成为一代绝世天才!当她光芒乍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便要杀了仇敌,逆了这天!片段一:“不论你为何重生在这异世,也不管你将来要做什么,这一世你的身上必须打上我的标签,我给过你机会杀了我,自己错过了就再无退路。你要的我帮你,你忧的我护着,你的麻烦我挡着,可好?”闻言,君箬眸光微闪,“那我杀人呢?”“帮你把人脖子洗干净了递上你刀口。”“那打劫?”“帮你把财宝点清了送你手上。”“看美男?”“帮你……”某爷语意微顿,幽深不见底的眸光一扫少女白皙的小脸,手指在那细腻的肌肤上摩擦,“把美男的脸毁了。”“!”片段二: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冥王府的寝宫传来一阵令人遐想的对话:“西……啊啊……西宫冥你轻点儿……疼唔!”“宝贝儿乖,忍着点儿,疼是正常的,疼过了就会觉得很舒服。”“别别,你还是……啊放了我……啊疼死我了呜呜呜……”西宫冥拔下最后一个火罐,随手丢在一边,轻抚着君箬背上的红印,眉眼染上浅浅笑意:“只是拔个火罐,怎么怕成这样?大晚上的这么叫会引起邻居误会的。”“……”君箬只想蒙着羞红的脸装死人!
  • 恻隐,未知的爱

    恻隐,未知的爱

    十五岁的花季,我遇上了十五岁的你……毕业册的最后一页、课桌上留堂的作业、偷偷传阅的小说集、抽屉纸条上的我爱你、青春期懵懂的爱恋,我是你的过客,而你是我的千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