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126

第126章 晚清变通旗制及其对满族社会文化的影响(1)

常书红

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满族最基本的社会制度。然而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声威在不列颠的枪炮面前扫地以尽,满族“二百年控制汉族之雄风”,亦“扫地以尽”,清政府为应付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不得不陆续采取一些步骤,对原来的统治体系包括八旗制度进行调整和变革。而八旗制度的变通,必然引起满族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

一、清政府变通八旗制度的原因

清政府变通八旗制度,始于庚子事件之后。而变通旗制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乃是由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因素综合促成的。

(一)“兵民分离”体系发生动摇

清代统治者推行旗、民分治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儒学伦理本位下与“崇文贱武”观念相适应的“兵民分离”体系。正是凭借这一社会体系,满族从关外移植过来的奴隶制形态的八旗组织,得以与中原原生封建形态的“四民”社会顺利对接,并巧妙地铆合在一起。

但鸦片战争后,民族日危,国人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检讨和反思,并对儒学所倡导的“崇文贱武”观念提出了批判。如魏源在1842年所著的《圣武记》一书中便写道,“以贵文贱武之俗,而望其高气尚力乎?提、镇、抚标,各食粮而身倚市,出应武而归刺绣,尚望其披坚执锐乎?”随着“崇文贱武”观念的褪色,尚武思想应时而兴,兵的社会价值得到迅速提升,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事件前后,在兵魂与国魂共振的时代背景下,尚武思想风行朝野,“兵”的角色地位空前凸显。梁启超是较早将“兵魂”与“国魂”相系结的人,1899年,他在一篇题为《中国魂安在乎?》的文章中,对二者关系作了如下论述,“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夫所谓爱国心与自爱心,则兵之魂也”。不久,在日本倒幕派军国观的影响下,这种以兵立国的思想进一步被发展为“军国民主义”,“兵为国之本”几乎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尚武思想的张扬和“兵魂”的重塑,势必使兵民分离体系发生动摇。时论甚至以为,中国积弱千年,究其原因,终在于文武分途,重文轻武,即“一坏于分兵民为二等,再坏于分文武为两途,三坏于重文轻武之积习”,故为今之计,首先就要打破兵民分离的社会格局,以弘扬尚武精神。作为“兵民分离”与满、汉畛域的合成物,“旗、民分治”格局自然也将随着兵民分离体系的动摇而发生动摇。

(二)清政府整顿旗兵之无效与八旗兵的极度弩惰腐败

应该说,太平天国革命以后,清廷从未放弃过整顿八旗兵的努力,但效果始终不能如人所愿。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廷便企图借洋务运动之机,让旗兵在军事近代化之旅中抢占先机。于是在京营挑选旗兵万名,组成神机营,放弃骑射,改习洋枪洋操。但此举显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传甲午之秋神机营出兵时,长髯老者与垂髫少年杂列其间,而且着装多不合身,散漫无纪,蹲踞道旁,不愿前进,目睹者感慨之余,口占一诗讽曰:“相逢多下海(京师称髯为“下海”),此去莫登山”。无怪乎刚毅入值枢廷后,曾奏请将每旗壮丁加以操练,而光绪的回复是:“汝习闻旧论,不知八旗之兵今日已无可练习者”。

甲午战败后,编练新军成为朝廷急务。利用这一机会,清廷又一次进行了重振八旗雄风的努力:1898年12月,荣禄奏准编成“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支,其中中军由京旗抽调组成。次年2月21日,在敦促各省将军督抚奏报练兵情形的上谕中又特意强调,“至各省驻防生齿日繁,闲散中不乏精壮之士,并著各将军等各就本处情形挑选若干,教练成营,以资捍卫,所需饷银,应与各该省督抚藩司妥筹协拨,奏明办理,用副朝廷讲求武备谆谆诰诫之意”。可惜,从当时清政府的总体财政状况来看,显然无力为编练旗军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户部银库每次藏银至多不过1100万,各省藩司、粮道两库藏银更是微不足道,即使在号称天下财富之区的苏州,所藏也不过百万。而且,诚如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这个庞大的帝国,财政资源素来在“此来彼往短线条的补给线”上流动。例如,维持京营八旗的700万两银子取自全国52个不同的用项,新疆满族士兵粮饷在辛亥革命前则由7个省筹划供给,这样的财政体系进一步影响了清政府进行财政动员的能力。

故而,谕虽下,各地限于经费,大多敷衍塞责,虚应故事,结果是有名无实。例如,在东北,由于难以筹到必要的经费用以另练旗丁,只能用已有的盛京八营权且充数。在广东,据寿荫上奏覆称,由于“库储匮乏”,“捐借俱穷”,凭借现有饷力,单单要维持旧存及新募各军已是捉襟见肘,所以确实无法多练旗兵,最多也只能在原有1000余名的基础上凑足2000名而已。在成都,同样鉴于“饷项难筹”,仅编练一营,以旗兵400名组成。京旗练兵的无效则在1900年暴露无遗。当装备精良的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受命御敌的八旗兵丁手中所持的武器,主要还是一些老式枪炮,甚至是“刀和鞘子都锈在一起”的枪炮,加之他们大多无心恋战,或未战先逃,或一战即溃,煌煌京师,顷刻间沦入他手。而京城陷落后,八旗官兵“匪惟不战,亦且四出劫夺”,如此行径,相对于其“干城”、“腹心”的身份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八旗兵在庚子之役中的表现并非偶然。在清末,各旗营往往“政以贿成,上下视为常例;兵皆困象,战守均无可言。以相沿习惯之风,成积重难返之势”。就连某些身膺驻防统帅的将军、都统都无心料理旗务,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例如,从小生长京师,身系世族,曾为国史纂修的麟趾及在黑龙江任都统三十年的阿勒浑,竟然都对咸同年间太平军和捻军反清起义的一段史事懵然无知。福州旗营将军常恩是另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他的爱好除鸦片、女色外,尤喜斗蟋蟀及养猫养狗。他所养蟋蟀,均雇有专人调护;所用烟枪,竟然以京剧名角的名字来命名;从他家大堂到内寝以及花园亭榭中,猫狗成群,甚至这位“常将军”出门,轿中也总有两只狗伴随左右。上行下效,将军尚且如此,佐领、参领益觉武备之事于己无关痛痒,纷纷肆其侵渔,以售卖旗缺、克扣兵士粮饷为能事。他们很少提到带兵打仗的事情,而谈到提笼架鸟、登台唱戏之类的话题时倒是津津乐道。老舍先生曾在《正红旗下》一书中塑造了一个身为佐领的“亲家爹”,在被问及是否会骑马射箭时,“他的回答是咳嗽了一阵,而后马上又说起养鸟的技术来”,对清末旗官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至于旗兵的作为,更是无可称道。就拿前锋、护军这样入供守卫,出备扈从的重要角色来说,到清末已然是“值班则老弱充数,衣帽敝破,器械残缺,包揽替代,出缺不报,冒蚀饷干”,种种弊端,难以枚举,其余各营情况更是不言而喻。而本已衰朽的旗兵为鸦片所浸淫,益发疲敝。光宣之际,各地驻防旗营鸦片的盛行令清政府大伤脑筋。据奏称,成都驻防旗兵吸食鸦片者达到十之一二,福州驻防习染者更多至十之六七,绥远驻防情况尤为严重,不仅旗兵十人九癖,即旗官而言,在右卫仅有的八名中无嗜好者竟然只有一人。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八旗军已然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三)八旗生计的濒临断绝

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的强抢豪劫和八旗俸禄暂停发放,北京旗人普遍面临生计断绝的危机,各家各户纷纷将家中旧物沿街出售。据成全先生回忆,当时仅在护国寺北大街,售物者就达到上千家,其中“尤以满族官员为多”。次年,虽然粮饷恢复,但物价持续偏高,涨落不定,大多旗人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生存线上挣扎。据文廷式《闻尘偶记》记载,“屯居之旗人,京东、京北一带大半衣食不完,女子至年十三四犹不能有裈,困苦万状……于是横暴者则流为盗贼,无赖者则堕为娼优,比比有之”。极度贫困中,很多旗人将土地和房屋卖与汉人及外国人,还有的甚至被迫冒犯禁令,将子女卖为奴婢。而在各地驻防的旗人困顿情形大致相类。

在畿辅地区,旗地被典卖者,十之七八,尚在旗人手内交租者,大抵十无二三;在绥远,旗人“有朝不谋夕,日只一餐者;有口仅能糊,身无一缕者;有冬只短褐,男妇输服出为乞人者;有生已数儿,辗转图存,终至绝嗣者。若而人者,其色皆菜,无年不荒”;在青州,旗兵“因粮饷缺乏,已将所有物件,变卖糊口,现在无可折变,衣敝履穿,形同乞丐,该处地近海滨,入冬以后,男妇赴乡乞食,死者甚多”;即使在状况较好的东北地区,旗人产业易手现象也非常普遍,据记载,到1890年左右,盖平正白旗屯170户满族农民中已有40户丧失土地,其中30户沦为佃户或雇工,10户依靠乞讨为生,金州、复州、海城等地不少破产农户都逃往松花江和黑龙江省就食垦荒。至20世纪初,奉天“从前旗户皆有地产,今者大抵典兑于人”;吉林旗人“原有产业”,也“半皆转相典售”。迫于生计,向来将外出屯垦视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的旗人转而对此事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1910年,东三省总督锡良奏请迁徙奉天旗人一百户到安图垦荒,结果报名移垦的竟有五千户之多。纵观入关以来满族生计状况的变化,正所谓:“当年紫气指辽东,武帝旌旗在眼中。三百年来一刹那,日云暮矣更途穷”。形势至此,与其令“日暮途穷”的八旗诸众沿袭旧制,坐以待毙,倒不如变通旧法,另谋他术,为之创造新的生机。

(四)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随着民族主义洪波涌起,无论主张“排满”的革命派,还是呼吁“平满汉”的立宪派包括一些赞同“满汉大同”的满族人士,都不约而同地要求解决满汉问题,而满汉问题的核心,就是由八旗制度导致的满汉权利、义务不平等问题,因此,变通八旗制度,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二、从松动旗籍到变通旗制

清政府推行八旗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是实行旗、民分途,满、汉分治,而八旗制度的实施,又离不开旗籍这一必要的载体和媒介。因此,旗籍的松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旗制”的危机及其变通趋势。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八旗制度危机,清政府被迫一步步加大松动旗籍的力度,直至清末宣布裁撤驻防,化旗为民,八旗制度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所谓松动旗籍,盖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通过使部分旗人出旗为民,对旗人的数量和范围予以调整;其二是消除旗籍与民籍之间的界限,改变旗人在社会体系中与民人相对待的角色。就实质而言,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前者并不一定会直接损害八旗制度的基础,而后者却意味着八旗制度的瓦解。

关于松动旗籍的讨论和尝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的汉军出旗为民。在清代,汉军旗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作为隶于旗籍的汉人,他们执干戈为业,恃钱粮为生,与普通汉人有所不同;同时,作为旗籍中的非满族成分,他们在八旗体系中又远离轴心,而被置于边缘的位置。清初,天下未靖,需要厚集八旗兵力,因而满族统治者将他们严格地圈禁在八旗组织之内,不许擅出他省,仕宦于外者子女不得随侍,亲友不得探问,如果死丧于外,必须返葬于京师。但一旦满族统治地位稳定下来,随着清政府“优养八旗”的压力逐渐增大,令他们脱离旗籍,“东西南北,除伊祖父作宦郡邑之外,许其择便占籍,隶于有司,将学而为士,力而为农,艺而为工,赀而为商,以至或为塾师,为幕客,人自为生”,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将这些“虽曰旗籍”,而由“辽沈边氓及明之溃军败卒”转化而来的非满族成分从八旗阵营中排除出去,既可以一举两得地消除汉军自身和满洲、蒙古旗人的生计之忧,也不明显破坏八旗体系的完整性,更不影响八旗制度的根本性质。

同类推荐
  •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遴选了古今中外近百部优秀作品结成集子。虽然《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是一部导读书,但我们仍然力图为读者打造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史精品年度佳作所收录的文章正是以此为目标的。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而《共和不和》《末世摄政王载沣的角色》《辛亥百年》和《三0二九广州起义之罗生门》从清朝、北洋政府、广州起义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卢荻、吴韶成和莫栋梁、项小米的文章向读者们介绍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斗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生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而最后一类文章更为有趣,李洁非和吴正格的文章则分别从桃色与党争的关系和满汉全席的发展入手,揭示了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见微知著,发人深省。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魔尊至宝逆天大小姐

    魔尊至宝逆天大小姐

    一朝穿越,“那尼?!我王牌特工血月只不过接了個任務而已,為啥會穿到這個又丑又废的大小姐身上了??”行,姐我照樣混得風生水起。想和我决斗?不怕,有神兽和神器在手,打得对手有來沒回。但為啥我只順手救了一只妖孽男,他卻緊緊追着我不放??“娘子!”“滾”然後,他和她一起去床上滾了…
  • 墨游天下

    墨游天下

    女主墨离,本是黑暗世界的女帝因唯一的好友因她而死,便服毒自杀。但因一枚玉佩,而穿越异世。她本独自站在世界的巅峰,但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她本无父无母。穿越异世后,有了疼爱她的父母,宠爱她的哥哥姐姐和族里的长老,还有关爱她的弟弟妹妹。她本想平凡度日,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墨离:“我本愿平凡度日,但你们不应伤害我的亲人,朋友,既然你们要这样做那就把命留下吧!”因在家族原因,不得不女扮男装。女主腹黑,高冷甚至很无情,但对于被她承认的朋友却很护短。【剧场一】一护卫:“墨少爷,是你的朋友要硬闯。”墨离:“是吗?但那又如何,我墨离的朋友想闯就闯。谁敢说什么?“
  • 迷夜:蝠少,你是我的毒

    迷夜:蝠少,你是我的毒

    【全文完结,新文《快穿攻略:男神渣渣,我死了》请多多支持。】莫冷月,莫氏集团大小姐,青梅竹马的死让她患上了抑郁症。慕容芾,天风k歌的一个小触,歌声动听,虽然过着平淡的生活,但也会苦中作乐。病态的她,自黑的他,当两人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重重地阻碍,俩人心里的秘密,最后,两人是会放下一切相守,还是就此,擦肩而过?!“我爱你,当我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爱上你了,我想和你,白头偕老……”——慕容芾“慕容芾,相爱,是要互相理解的,我累了,所以我想,与其和我爱的人彼此争吵,还不如选择一个永远爱我理解我的人……”——莫冷月粉丝群已经建立,群号307262405,喜欢我书的小可爱们可以来加哦!
  • 神玄天下

    神玄天下

    法则颠覆的乱世,对错混乱的魔海在这片玄气世界,你是持剑征战八荒,还是懦弱任人凌辱?少年陆桐借助帝阳珠碎片从神魔冢中苏醒,吞噬天地神火,进化无上帝体;掌握最强巅峰神技,炼制无上禁忌阵法;携最爱的人,伴最诚的友,与天斗,与魔舞,誓要踏平天地,成就无上主宰!
  • 鱼的琴键

    鱼的琴键

    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会一直追着他的脚印,会为他写歌,会和顾之要他的,会和他加入同一个社区,会打听他的八卦,会在交作业时默默绕远路到他的教室看一眼,再也不会在他的篮球场大声喊叫,可是自己,仅仅在他的世界留下了一处微弱的身影。
  • 撵转千回终等到你

    撵转千回终等到你

    小时候的约定,长大后的你可曾记得?蓝色的玛瑙石配上红色的珍珠,“我们一定还可以再见面的,要等我哦!”“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娶你,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嗯嗯,我也要和哥哥在一起!”长大后的你我,不再像从前,还能…相爱么?
  • 妖姬夜珠

    妖姬夜珠

    偶然翻阅旧作,发现17岁那年的雨季以《左传》片段虚构的一个故事格外精彩。《左传》惜字如金,须惜少年时的我也未曾将心爱的故事酝酿成长篇,或许有朝一日,与日渐风化的故事再续前缘。若您有缘看到这个故事,请用心灵和鼠标阅读一朵乱世桃花离奇的一生……
  • 绝世毒医:妖孽圣女闯天下

    绝世毒医:妖孽圣女闯天下

    我叫紫泠舞,23世纪金牌杀手“邪舞”,金牌毒医“毒舞”,在杀手组织里是一个男孩在我哭泣时安慰,在我任务失败时帮助,后来我们一起当杀手,是惊天动地的杀手搭档“舞涩”。但怎知?他为了一个组织荣耀,宁可对我下杀手只为得到我祖上遗留紫玉手镯。悬崖边,他用我亲手做的舞刀刺我胸膛,我跃下悬崖,紫玉手镯?呵,别想得到!我在一府中醒来,原来我穿越了。对爱情不再有幻想,我要站在这世界最巅峰!
  • 家庭教师雪守之羁绊

    家庭教师雪守之羁绊

    此为家庭教师动漫的同人,之后会有漫画人物出场。黑崎星叶,算是主角吧……(喂!!你自己的作品都不知道谁是主角吗!!)情节搞笑,有BG,无BL。按剧情走,当然会有很多改编。最后,版权在我手,不怕走江湖!(什么鬼……)祝大家食用愉快。
  • 倾世妖娆神尊殿下太撩人

    倾世妖娆神尊殿下太撩人

    千亿年前,那场惊天弑神屠魔灭妖噬魂之战硝烟已散,十界之间,看似和平实则暗藏杀机,千亿年间十界纷争不断,为争霸而杀戮不断。而唯一安然的便是下位面的人界,可人界真的能永远这样下去吗,不!九界纷纷朝人间伸出魔爪妄图借人界之势一统天下命运之轮因为她(他)们的到来被逆转,亿年前毁天灭地之战中封印的上古魔神悄然苏醒,一场腥风血雨已然来临这十界真的还能够相安无事吗?书友群(待到苿上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