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300000050

第50章 附录:常规电影的力量(5)

一个成功的“提问—回答”叙事,确实告诉了你想要知道的关于那些被描绘的情节的一切。也就是说,它回答了被精心选择出来并且被明确提出的所有问题,或者说,所有真正意义上的疑问(我说“真正意义上的”,是为了把这类结局也包括进来,例如原版《身体入侵者》中,最后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关于怀孕的问题)。但即使接受这些例子,“提问—回答”的常规电影叙事仍然具有一种简洁性,以及清晰易懂的、吸引人的紧凑特征。它回答了所有向观众明确提出的问题,并且它的主要情节是由极少的几个宏观问题结构起来的,此外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这种情节的流程达到了一丝不乱的明晰的典范。这种明晰性,与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和事件片断的“样貌”形成了鲜明对照。与现实生活不同,我们在常规电影中看到的情节,凭借着“提问—回答”的“提问”叙事系统而具有高度可理解性。由于这种“提问—回答”结构,观众就得到一种印象:他知道了关于被描绘的事件的一切。这是怎么实现的?通过明确地引入一组精心挑选的急迫问题,继而回答它们——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操纵观众的期待。这使得电影具有明晰性,并且同时提供了与我们的认知期待、与我们对可理解性的天然爱好相联系的强烈满足感。

当然,这种由常规电影的“提问—回答”叙事所产生的明晰性,是通过其他产生明晰性的方法来巩固的。例如,用单个镜头或者可变取景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这些手段都是电影制作者的视觉叙事手段。它们使他能够视觉化地提出问题,“约翰会被枪杀吗”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聚焦于一把枪的特写镜头来“提问”。同时,对一个事件的视觉化描绘既可以延续一个问题,也可以一个回答问题。“阿里·瓦勒克会被绞死吗”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展现他脖子上套着绳索,站在一把椅子上摇摇晃晃来延续,也可以通过展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用过人的枪法击断绳索来回答。当然,许多推动常规电影展开的问题,最初并不是被视觉化地提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话清楚地陈述出来的,或者已经暗含在情节的说明之中。然而,即使这些视觉化的叙事手段不是“提问”的最初来源,也仍然有助于强化那些问题。

前面对常规电影的视觉元素的描述,是根据这些元素提供给观众的明晰性,根据它们如何使观众能够在适当的距离上,以适当的顺序看见它们。同时,还有另一种明晰性,它得益于“提问—回答”叙事,这种叙事是“常规电影的力量”的一个重要根据。这两种“明晰性”如何相互作用?这么说吧,一般的常规电影都会运用“缩/放”、“括入/括出”、“指示”等手段,因此在一个给定镜头中,观众被引导去注意的首要事项或者首要事项的格式塔,就是与叙事过程关系最密切的事项或者事项的格式塔——是对常规电影所选择的那些问题的提出、延续或者回答。可变取景对于常规电影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确保观众注意所有的相关性提供了“力量”,并且它几乎是自动化地做到这一点。此处的“相关性”是由叙事决定的,它们反过来又是由可变取景这种重要形式突出地提出并予以回答的。

为了解释得更充分,还必须承认某些限定性条件。尽管一般说来,可变取景等程序在强调观众所见的最重要的事项或其格式塔方面,与叙事是一致的,但仍然有对这种规则的常规性背离。这种背离往往会出现在恐怖片中,被用来制造惊悚效果:观众会迟迟见不到那个被镜头掩藏的重要人物,比如杀手(尽管在最终,观众总会不可避免地看到他)。按照我们的解释,这些“背离”并不是破坏我们的论证的反例,因为它们仍然说明了叙事流程如何持续地处在严格控制之下,因而也就是处于观众全神贯注的注意之下。

标准的常规电影还常常有许多从“提问—回答”叙事中“离题”的内容,例如在一部西部片中,篝火旁的女主角会忽然表演一段优美的歌舞。尽管本文不能提出一套关于这类“离题”的完整理论,但仍然可以说明,最重要的那种“离题”往往是属于此处讨论的常规电影的某种亚类型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分析那些“离题”最经常地出现在哪些亚类型中,来进一步解释这种“离题”,或许还能进一步分析那些常规电影的亚类型的力量)。

我们的问题是从“常规电影的力量”开始的,这个问题又被理解成“常规电影是以什么方式吸引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未经训练的’观众广泛而强烈的反应”这个问题。通过说明使常规电影特别易于理解的那些特征,我们解释了对常规电影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广泛的问题。同时,根据常规电影传达的印象的融贯性,我们也解释了观众对常规电影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的问题。也就是说,常规电影的易于被把握,其实就是它们几乎“命中注定的”明晰性。常规电影的可理解,至少得益于它们运用了图画性再现、可变取景以及叙事,而后者是解释人类行为的最普遍的形式。它们的明晰性,至少是可变取景与“提问—回答”叙事协同一致产生的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协同一致是处于这一原则之下的时候——在无须选择的框架之内,被观众识认为最重要的事项或者最重要的事项的格式塔的东西,就是对于叙事而言最重要的东西。简单地说,我的论点是:“常规电影的力量”——它们引起无与伦比的广泛、强烈的反应的基本能力,至少是它们运用图画性再现、可变取景框架和“提问—回答”叙事的结果。

必须指出,在这种解释“常规电影的力量”的尝试中,我们已经把自己的视野严格限定在诉诸观众的认知功能的那些常规电影的特征之上。这一点对于我的论证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聚焦于认知能力,尤其是图画性再现、实践推理以及为问题寻求答案的驱动力这些深深“嵌入”我们本性的认知能力,将使我们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它们在现象层面的“普遍性”效果。因为在这一层面上讨论的认知能力,对于“常规电影的观众共同拥有的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最佳备选答案。也就是说,“常规电影的力量”这个问题,实际上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具有不同文化、社会、种族、宗教、教育背景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感到常规电影易于理解和把握。这样,“常规电影的力量”就必须被关联于人类机能的正常的种属意义上的特征,才能解释它们跨越阶级、文化和受教育程度的界限的力量。知觉和认知结构是人类正常的种属意义上的特征的最重要的例子和证据。因此,只要能够揭示出常规电影是怎样吸引、激发认知和知觉结构,我们也许就是在开始最恰当地理解它们的种属意义上的力量。

当然,加入一些限定是必要的。首先,我们并未断言,人们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反应都不如对常规电影那样强烈。实际上,某些人对别的艺术形式的反应比对常规电影强烈得多,毕竟还有歌剧迷、芭蕾舞迷。但这与我们正在考察的论点是相容的。我们的论点是:人们注意到的常规电影所引起的那种广泛而强烈的反应,尽管不必是绝对普遍的,但确实特别广泛而强烈。

其次,我们并不否认,除了我们已经讨论的诸方面之外,也可能在其他方面构成对“常规电影的力量”的说明。营销结构(包括宣传广告在内)以及常规电影的可传输性和可复制性等因素,也都是重要的元素,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决不应该放弃。然而,沿着这些思路所进行的思考,并不会与目前的解释相悖,因为对于这种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产品,必定存在着使其不断赢利的某些因素。

图画性再现、可变取景、“提问—回答”叙事,连同这些元素之间如前所述的互动关系,至少构成了对“常规电影的力量”的一些解释。本文并不想假装已经给出了对“为什么常规电影有力量”这个问题的完全解释——它的谦逊已经用“至少”这类提示表达出来了。也许电影还运用了其他有待于分析的特征来产生明晰性,例如音乐。此外,除了“为什么常规电影有力量”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期待进一步追问不同的但与此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某些或某类常规电影对于某类人群有力量?常规电影(至少某类常规电影)如何吸引特定的阶级、民族、性别的观众?……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论兴趣,无疑会导向对本文未加说明的那些结构和内容因素的关注。因为我们前面所关注的,是常规电影作为一个类的力量,而不是相关于具体时间、地域、性别和相关人群的“常规电影的力量”。但是,我们所探讨的一切丝毫不构成对那些更加具体的问题的原则性背离。毫无疑问,那些问题必然会带来对超出或者跨越观众的认知功能之外的层面的思考。要解释对于目标人群而言的常规电影的具体力量,必须引入社会状况分析、有效的心理学分析以及对史料的适当运用。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某些形式的心理学分析会对这类研究有所帮助。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追问对于历史中的具体观众的具体的“常规电影的力量”,来更进一步地考察“常规电影的力量”。然而,要是我们想要解释对于全世界观众而言的“常规电影的力量”,那么图画性再现、可变取景和“提问—回答”叙事将成为我们解释中的关键元素,因为它们诉诸最普遍的认知和知觉能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热门推荐
  • 诊家枢要

    诊家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日之希望渺茫

    末日之希望渺茫

    虽胆小如鼠,但兄弟无数。虽希望渺茫,可永不止步!
  • 左手国度

    左手国度

    这是一个灵魂力量强大璀璨的大陆。这个大陆上的人,右手肘内侧,少海,曲泽,池泽,郗门四点魂芒构筑魂湾,离魂的无尽秘密,尽数收藏。身世坎坷的少年无意开启了左手魂湾后,等待他的将会什么?且看他紧握猎云天枪,扶摇直上!让兄弟之义和爱恨情仇,在魂力肆虐的壮阔波澜中吟唱一曲不灭凯歌。
  • 写字楼妖物志

    写字楼妖物志

    网络时代的《聊斋志异》,都市时尚版《百鬼夜行》。《写字楼妖物志》虚构了一个与上班族密切相关的、又全然独立、妙趣横生的世界,堪称网络时代的《聊斋志异》、都市时尚版的《百鬼夜行》。楼魅、嗜甘、啮铁、拔魁、留影……这些奇奇怪怪的妖物们在写字楼里活动,现代都市的一切,交通、房价、人际关系,也都会影响到它们。这些妖物,有凶残,有贪婪,有温情,也有欲望。像人类一样,它们必须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才能生存下去。
  • 火燎无垠

    火燎无垠

    无尽的宇宙深处中,一场时空风暴席卷无数个星际,意外下,一个名唤古武大陆武者为尊的星球与和一个名唤炎黄大陆科技发达的星球在空间的的扭曲下连接在了一起。孤儿林磊受尽冷嘲白眼,感情一波三折,且看少年如何在两方世界里笑傲群雄,执掌天地奇炎,携手红颜称霸洪荒。
  • 神王笔录:后世神魂

    神王笔录:后世神魂

    自星来,望月去,只影穿云,金陵紫绸,静看一魂搅天下!文武双全,琴棋书画白静栀失魂本性,呆萌听话白情茧知天晓地,手握日月神占颜仙静如华,人静如画仙无情与天齐寿,心如琉璃凡静颜冰花雾,茉栀香,凝夜紫,龙凤吟,风华绝代,炫舞世界。
  • 嗨居里小姐

    嗨居里小姐

    游戏宅女阎妍在圣英学院的RPG式生活......“在现实中我已身不由己...所以请让我在网游中堕落吧”“大婶...你该擦擦口水了哦~”“什么你骂本大爷是白痴!”“笨蛋就是笨蛋呢”“老大...”(*男主未定)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乃英雄所见略同~有缘千里来相会啊~
  • 祭:恋

    祭:恋

    作为第一本玄幻处女作。精彩的玄幻世界即将带着读者进入到一个热血传奇……这一个传奇,牵涉了诸多势力、形形色色之人。他们,一世为情、为名、为利挣扎,在小世界里上演一出出云谲波诡、勾心斗角……一个真伪难辨的框架,编织出的玄幻世界。天道无情。那么,人世又是可悲呢,可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宠你到世界尽头

    宠你到世界尽头

    黎兔她妈有个愿望:将来女儿长大了能像玉兔精那样,娶个白白净净的唐三藏做老公,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万一腻烦了还能把他吃掉。可是她妈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等女儿修炼成精,就已经被修炼成精的唐僧……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