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63

第63章 前沿编(3)

我国宪法上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特别要领会的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规范表率、标准样板和文化艺术价值的不可低估的影响。作为语言规范的表率、语言标准的样板,理论上并不难解,主要是实践上有一定难度。因此,语言不规范、不标准的问题就大多数人说,达标需要假以时日,少数人不愿解决,只要不走上语言传播的岗位,也不必强求。但不应该存在“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态。将来,语言识别,人机对话,不规范、不标准的语言会举步维艰,形同盲哑。自己不愿解决,可不要贻误子孙。

语言的美化,同充分认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有密切关系。把语言仅仅看做“沟通”的工具,便舍弃了语言的美化,也便舍弃了美化的语言,同时舍弃的,当然还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任何一部思想史,不能不同时是一部语言史;任何一部美学史,也不能不同时是一部语言史。文化内涵,不能不通过语言揭示和显现,即使是珍贵器物,也需要语言进行探幽发微。海德格尔把语言看成“罗格斯”,看成规律,应该说并没有夸大其词。

“字正腔圆、赏心悦目”,应该成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皇后”写成“皇後”,“辍”念成“缀”,当然不能叫“字正”;嗲声嗲气,尖团不分,也不是“腔圆”。声音沙哑、干涩,不会悦耳;语气平淡、生硬,更不会动听。这些,都在基本要求下限以下,离语言美化尚有十万八里。

语言的美化,首先是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深刻,而再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只能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来传达。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可以把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也可以使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变得平庸和苍白;当然,更可以有意地扭曲或轻率地误读,产生与原意相反的视听判断。这一点虽是语言的启蒙性功能,却往往被淡忘甚或掩埋。由此,语言的美化常常受到折磨以致摧残。

丰富、深刻的语言内容必须探寻与之相应的语言样式,必须讲究与之相应的表达方法。如果硬要把“说什么”和“怎样说”分开来进行两难追问,那么,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中,“说什么”既然植根于广袤的文化沃土,“怎样说”便成为“削去冗繁留清瘦”的艺术功力了。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必须经过传播者的艺术加工,以精炼的形象、有神采有韵味的词语展现社会生活的风貌和内心世界的高洁,这样才能达到语言的美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舍弃“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的锤炼制作过程,永远达不到“信手拈来”、“浑若天成”的境界。广播电视应该用高超的艺术功力给受众以美感享受,并努力提升和强化受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有人说,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应该通俗,这并没有错,因为谁都知道艰深晦涩的语言是不受欢迎的。但那通俗,并不排除艺术审美价值,反而增大了有神采、有韵味的难度。因为不能像文言文那样听来吃力,不必像诗词那样韵律严谨。通俗,不能理解为直说大白话,甚至把“这个这个”、“那么那么”、“什么呢什么呢”当做应有词语。通俗,也不能理解为啰唆拖沓。通俗的词语,必须要有神采、有韵味,词汇丰富、用语准确、语言流畅、表达生动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努力做到平白不平淡,浅显不浅薄。万不可借“通俗”之名,行“低俗”之实。这样便会“雅俗共赏”了。

广播电视语言的净化和美化,同传播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密不可分。一个热爱广播电视工作,热爱听众、观众,自觉做党和人民喉舌的人,不可能在节目中信口开河、信口雌黄,不可能让节目中散发铜臭味和脂粉气,更不可能助长“西化”和“分化”。这是传播者(特别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

广播电视语言的净化和美化,同传播者的文化水平、语言功力密不可分。文化水平融合贯通为历史的厚度、时代的高度和理解的深度。语言功力潜移默化于观察力、思维力、表现力和鉴赏力。表现力包括:语言主要是有声语言的驾驭能力,副语言主要是眼神的贯注能力。光有文化水平,即使很高,如果缺少语言功力,不宜走上出头露面的播音、主持岗位。而具有一定语言功力的人,叫做“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必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等而下之的“侃大山”的人,也可以口若悬河,却不能达到声情并茂地朗读、抑扬顿挫地吟咏那样的层次,这便是“口语至上”主义者的悲哀,也是把播音员贬斥为“念稿员”、“活道具”的人们的痛苦。按照一味追求“自己写稿自己播”的理论家的意旨,李杜的诗,苏辛的词,只有这些古人自己朗读才有价值,今人只能“照本宣科”了。我们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即使都成为著作等身的文豪,恐怕也难于逃避播读别人诗文的境遇吧!广播电视传播中,语言功力应该是妇孺皆知的要求。

广播电视语言的净化和美化,同生活积累、社会见闻也是密不可分的。大众传播,缺乏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体验,对国内外社会状况孤陋寡闻,不了解生活的真谛,不晓得社会的变迁,把自己隔离在现实生活之外,只凭坐井观天的一孔之见,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肯定会成为落伍者。传播渠道应该充满时代气息,应该传送密集信息,应该沟通受众与世界的联系,应该开阔受众的视野,应该向受众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有一些传播者,包括记者、编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似乎惰性太大,不愿深入生活,偶尔“身入”也是蜻蜓点水,走马看花,浮光掠影。还有甚者,“按酬付劳”,哪里最“实惠”到哪里去。这是对传播生命的扼杀,而且,扼杀了现在,也就扼杀了将来。长此以往,什么语言的净化和美化便必定走向反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只能成为一句套话了。

可见,广播电视语言的净化和美化,同传播队伍的素质紧密相连。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精品节目,只属于那些真抓实干、勤学苦练、言必信、行必果的有志之士。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广播电视负有伟大的历史使命。任何一个节目,任何一个栏目,任何一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能不成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齿轮和螺丝钉。当你策划、采访、编制、播出的时候,当你面对全世界人数最多的亿万受众期待的目光的时候,你的主体思维是以哪个为轴心、在哪个层面上运行的呢?你的语言视界是在什么范围、以什么焦点追寻的呢?这是每一次创作都要明确回答的。你是否考虑了:得心应口的满足那根基何在?穷于应付的疲惫那壮志何酬?你是否意识到:“磨刀不误砍柴工”,尽管失去股票升值的机会也是一种幸福?“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许置身鲜花掌声的海洋更是一种危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语言的净化与美化成为人们生存价值的标志。广播电视中传出的声音,应该是时代的强音,具有中国特色的黄钟大吕。普通话就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语,准确、精妙、丰富、优美,正显示着“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强大生命力。许多国家的“汉语热”,国际上广播电视的竞争,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跨世纪的目标,都在昭示我们:中华民族以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以日益鲜明的特色优势,步履坚定地走向美好的未来。广播电视语言,同样符合这一规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要吸收,一切文化垃圾要清除,是一个民族自尊、自重、自强的表现,是一种语言自律、自新、自立的显示。人类文明由此得以不断收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健全、发展,对此越不能放松。唯利是图导致道德的沦丧,物欲横流面临文化的堕落,而精神贫困必然造成语言的萎缩。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坚韧不拔、见微知著地引导和培育。广播电视给了人们顺风耳、千里眼,广播电视语言的净化和美化,便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时空中,使人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感享受,“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了。我们企盼着。

坚持规范化走向多样化——节目主持艺术中的语言态势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永远附着在传受关系中。传播学的种种模式,一旦进入传播实践,便都显露出“我播你听(看)”的格局。在“热线电话”、“板块直播”的主持人节目十分红火的时候,这种格局也未曾动摇。听众、观众个人“参与”节目之后,就立即加入了传者的行列,他说什么,其他人就听什么。有声语言就在这种状态下发挥着自己的社会功能。原因很简单,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存在着时间推移过程中的“线性”联系。也许是直线,也许是环线,不能改换。于是,时间性和线性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了有声语言的明晰性要求。明晰性是从通俗易懂到明白晓畅再到清晰优美逐层提升的概括,是广播传播“悦耳动听”和电视传播“赏心悦目”的共同根基。

凡是设置了主持人的节目就是主持人节目,同其他形式的节目一样,有声语言不可或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都是“出头露面”的人物,他们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群众的知音。同时,他们也是语言教师,在广袤的课堂上,为老少妇孺传播信息、知识,并做着语言示范,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学习、有意无意地感受,日复一日,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言的熏陶。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只要在话筒前、镜头前工作,就必须坚持规范化的语言表达,展现规范化的语言风采。

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总的要求,从业务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以播为主,一专多能”。如果不以播为主,就是别的什么行当了;而一专多能,不但解决了相关、相邻行当的联系和互补问题,而且明确了主体的位置与业务特点。在以播为主的认识上,我们提出“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既有优良传统的继承性,又有社会发展的开拓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当今,语言的视界已经脱离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狭隘天地,正在融入历史文化的高远时空。那种把规范化看做刀斧绳墨的观点,很容易走进死胡同,就不足不怪了。特别是一些节目主持人,再加上某些糊涂理论,对语言规范化犹如骨鲠在喉,必欲清除而后快。据说,规范化社会使他们的语言失去“生活化”的光泽,变得干瘪和呆板。

现在,一些节目主持人,包括一些名主持人,在话筒前、镜头前的语言面貌,并不那么珠圆玉润。有的气促声噎,有的气虚声飘,有的方音明显,有的生硬做作,不一而足。从语流看,初听好像顺畅,细听便觉语势单一,主次模糊,甚至形成了一种固定腔调。这难道是“生活化”么?贴近生活的要求绝非要与生活同态,大众传播也不应陷入人际传播的汪洋大海,这应是起码的常识。

为了着意夸大节目主持人播音与传统迥异,竟在刊物上宣扬“主持人语言”与播音语言是什么“两种不同的语言”,“不可以用一种语言规范来规范”。我们的理论家连语言的常识都抛弃了。

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是两种语言形态,朗诵式、宣读式、讲解式、谈话式……是不同的语言样式,而每一样式又会根据不同的内容、体裁、对象、语境、风格……表现出不同的语言样态。汉语的准确、丰富、精深、优美,不但源远流长,而且独具特色,早已为世人所公认。推广普通话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在语言规范化的进程中,将得到进一步的显现。

新闻播音、专题播音、节目主持,不论前期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多少人参加了策划、采访、录制,全部工作最后都汇集、凝聚到节目中,融合、体现到有声语言(电视还包括副语言)中。报告新闻,必须强调新鲜感,要求“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平稳、节奏明快”。每一条消息、每一篇通讯、每一件深度报道、每一次评论,又都有具体的要求。说这是“按播音的程式化规则来说话”,“如果那样做,主持人和受众都会感到做作和滑稽”,真是“欲作新词强说愁”。稍有播音体会的人都知道,新闻播音是有声语言创作中的高难度动作,需要极强的语言功力。现在,由于“轻新闻、重主持”的误导,新闻播音的水平不尽如人意,能够报告新闻,特别是能够报告重大新闻的人才奇缺,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是当务之急。节目主持人也必须强化自己的语言功力,以适应多种样式、多种样态的语言要求,正如孙家正部长指示的那样:“播音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没有标准、规范、准确,任何亲切、自然恐怕都不会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看来,“按播音的程式化规则来说话”是否定不了的,不按播音的规律来说话,什么亲切、自然,什么“生活化”,都将是画饼充饥。

节目主持艺术的核心同样是有声语言创作,同样要用普通话来规范,不存在第二种所谓“特殊”的语言规范,认为“应有不同的能与生活化相适应的规范”,就是把规范化同生活化对立起来,用“与生活化相适应”来抵制规范化。节目主持人也要树立现代意识,也应该按国家大法把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以说普通话为荣。这样才会使自己的语言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气息。只有这一种规范化,岂有他哉!硬要提出另一种规范,还要别人去实行,那才会使人感到“做作和滑稽”,为有识者所不齿。

同类推荐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热门推荐
  • 通天神圣

    通天神圣

    玄黄大陆浩瀚无垠,光怪陆离万物争雄。少年庶子受尽凌辱,一朝觉醒冲入九霄。踏破万险终成至尊,逍遥寰宇通天神圣。
  • 校花校草幽默爱情

    校花校草幽默爱情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了宋汉卿从初三到大四的独特经历。宋汉卿中学时代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这所中学有四朵校花,分别是:慧子、王婉妹、李嘉丽和周维妮。而整个学校只有一个校草——宋汉卿。四个校花有两个人的身份是很特别的,一个是李嘉丽,她的父亲是副市长;另一个是王婉妹,她的父亲是教育局局长。
  • 倾世医女艳归来

    倾世医女艳归来

    倪嘉尔满门被灭,自己被最信任的相公杀害,重生一世,她重遇爱人,拜入巫师门下,踏入金銮殿中,本有着能够统一世界的血液,却落入一个又一个陷阱……
  • 无限传功系统

    无限传功系统

    你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你有戒指内的老爷爷?你是高高在上的宗派弟子?好吧,我只有无限传功系统。
  • 圣雅爱恋

    圣雅爱恋

    三位淘气的拽小姐与三位腹黑的拽少爷,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面对情敌的伤害,他们能否走到最后???冷漠的她VS冰山的他,俏皮的她VS阳光的他,活泼的她VS温柔的他。在她们伤心欲绝时,他们能否挽回她们呢?小梦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耐心等待小梦的上传吧!≧◇≦
  • 凝月传

    凝月传

    她代替她家小姐去选妃,忽然半路遇难,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穿越到她身上来了。看她勾心斗角,怎样步步为赢的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我的青春必须有我来彩排

    我的青春必须有我来彩排

    步入高中的我,在校园里遇到各种伤心的事,校园里到处都是我们的影子,快乐,痛苦随着我,我跟现实做起了斗争
  • 末日之光,重生

    末日之光,重生

    苏酥原本以为自己的爱情会是一场毫无结果的虐恋。后来却发现,即使倾塌了整个世界,跨越了两个物种。爱情在哪里依然还是在那里,或者说人生中注定有个人在那里等着她,从未曾离开。而恰恰好,这个人,正是自己今生挚爱。
  • 悦人不倦

    悦人不倦

    某一个星球,被一颗巨大的陨石所击中,然而悲剧却没有因此而结束,源源不断的外星生物袭击了这个世界,为在此生活中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幸运的是,这个星球不是地球。不幸的是,男主穿越到了那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