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900000021

第21章 加拿大媒介中的女性(4)

从就业情况看,女性原住民要想找到一份带薪的工作,可能性会比非原住民的女性小;即使找到了,收入也会低一些。2001年,15岁及15岁以上的女性原住民中,有47%找到了工作,而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女性,就业率在56%;2000年,她们的平均年收入在12,300元左右,比其他女性的平均收入少了约5000元。

接下来,了解一下为原住民受众服务的“原住民公共电视网”(又简称APTN)。1999年,该电视网投入运行,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为加拿大南部及北部的800万用户家庭服务。他们使用英语、法语以及15种土著语言,播出有关原住民的新闻、时事、纪录片、戏剧、儿童片、教育节目,甚至美食类节目等。

作为APTN的王牌节目——《全国新闻》(National News),在为其工作的12名记者和3名制片人中,女性不占少数。比如,既当记者又做主持的唐纳·史密斯(Donna Smith),制片人兼主持人的雪莉·麦肯齐(Cheryl McKenzie)以及麦德琳·阿尔卡瑞卡(Madelene Allakariallak),等等。这些新闻女性的共同特点是:都有着多年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有的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和加拿大电视台工作过,有的曾多次获得全国的新闻奖项;更重要的是,她们当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原住民,可以讲流利的土著语言,可以自然地理解和反映原住民受众的需求和希望。

五、天助自助者

夏洛特·惠顿曾说过:“正是通过媒体这股强大的传播力量——比其他任何一种渠道更有效的力量,将妇女问题,妇女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使妇女儿童权益能得到崭新进展的所有信息和知识,带入加拿大的女性世界之中。”在她看来,媒体在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和平等地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然,在媒体中工作的女性也应受到关注。如果从事新闻传播的女性本身能拥有自由和自主的权利,那么,对于加拿大妇女的整体进步而言,会有非常积极和明确的意义。

100多年前,在经济动力的驱使下,加拿大报社接纳了女性的介入。从此,对于自己,她们多了一种职业的选择;对于社会,她们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她们要让更多女性的声音为整个社会所听到,即使她们像芥子粒般渺小。

100多年的新闻实践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加拿大媒介女性秉承着对新闻事业的理想,凭借自身的坚强和勇敢,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就。在由男性主导和控制的媒介中,她们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像一株向日葵,在阳光的照射下昂然屹立。

诚然,即使在拥有了现代传播技术的今天,在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媒体里,男性仍占据了主导和控制的地位,女性依然在艰苦地前行。不过,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天,当女性在媒介有了一定的决策权,那么公众看到的,一定是一个更加丰富、充满活力、真实可信的女性形象。期待那么一天,当女性更多的参与媒介的管理和经营,那时的媒介一定会更具活力和平衡的张力,那时的社会会变得和谐许多。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唯有自尊,才能深刻认识自身价值;唯有自信,才能不畏艰难,勇于直面人生;唯有自立,才能获得独立人格;唯有自强,才能最终迈向成功。作为在媒体中不断跋涉的加拿大女性,在呼吁社会赋予其平等机会的同时,也加强着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知识储备,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以坚定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和事业赋予的每一次挑战。

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加拿大女性传者:杉迪·里纳尔多

新闻是一座火山,不是一条冰河。

——杉迪·里纳尔多(Sandie Rinaldo)

杉迪·里纳尔多是加拿大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主播,也是加拿大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播每日新闻的女性。

1950年,杉迪出生在多伦多,1973年,杉迪从约克大学毕业,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加拿大电视网(Canadian Television,简称CTV)工作。像所有的新来者一样,杉迪从初级助理开始做起。不过,她的进步很快,一年后,她便做到了制片人助理,然后是制片人,同时还成为了“W-5”新闻调查节目的特约记者。

1975年,杉迪参与了一个制作团队前往纽约,在那里她们制作了电视片《纽约的破产》(The Bankruptcy of New York),后来该片捧得了一项新闻奖。

1976年,她被调到加拿大电视台的《加拿大之晨》工作,担任新闻节目的制片人,专门负责报道联及各省的时政新闻。一年后,她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加拿大之晨》新闻报道的主管记者,先后主持了多次现场新闻报道,如埃及总统萨达特遭到暗杀,“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被谋杀等等。

1980年,杉迪升任《加拿大之晨》的新闻主播,她也因而成为加拿大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播每日新闻的女性。从1981年开始,杉迪·里纳尔多与劳埃德·罗伯特森(Lloyd Robertson)两人轮班,担任每周末晚间加拿大电视台新闻的主播;1985年,她又被任命为周末晚间11点钟播出的加拿大电视台全国新闻的主播,同时兼任高级主编。几年后,她被调去负责地方新闻,担任高级新闻总编。在1989年至1991年间,她又成为CFTO电视台现已称做CTV Toronto,隶属于加拿大电视台电视网的多伦多电视台。每日世界新闻的主播之一。

杉迪是懂得感恩的,她一直对唐·卡梅伦(Don Cameron)——帮助她进入传媒界的老师——充满感激。她说:“是唐·卡梅伦的决定,女性得以进入编辑部。他给了我们太多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不忘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把新闻工作做好。”

“在媒介工作的女性要想证明自己,必须要比男性干好一倍。”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坚定的决心和耐心的打磨,杉迪认真对待着她的每项使命。她把新闻比喻成火山,因此,她对每条新闻的报道都充满激情。尤其是在报道极具挑战性的新闻时,她更是自信满满、游刃有余。一次,她正从以色列出发前往埃及旅游,在从特拉维夫至海法的高速公路沿线,发生了一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这条新闻也随即成为她为加拿大电视台制作的第一条现场报道。

杉迪的节目总能给电视机前守候的观众带来惊喜。她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她也总能把一个明星的不同侧面呈现给大众。比如,她与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做的一期节目叫《伟大的母爱》,节目中她把席琳的母亲特雷莎请到现场。再比如,她对加拿大著名演员约翰·坎迪(John Candy)和阿曼达·马歇尔等明星的采访,也各有巧夺天工之处。

她到过美国首府华盛顿,报道乔治·布什的就职仪式,她见证过柏林墙的倒塌,还主持了有关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报道。

从温哥华到布里多尼海角,从埃及到中东,杉迪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她一直都以这些新闻工作经历而骄傲,她的希望是能把更多的国家味道和国际味道融入她的新闻广播。

在杉迪的眼中,新闻就像是人们每天从新闻制作的沙河中捡拾起的一粒粒珍珠。她把新闻定义为“一个能影响到新闻之外的人的事件。”但毕竟新闻就是新的,就像新鲜的贝壳一样,它有着有限的生命。

然而,仅凭工作业绩是不行的,女性职位的提升往往要受到男性控制的阻碍。和大多数女记者一样,杉迪也没能冲破“玻璃屋顶”的限制,她也遭遇到过挫折。不过,这些挫折并没有影响到杉迪的工作热情,她反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热爱的新闻事业中去。

然而,谈到最艰难的采访,杉迪总是以一幅自我嘲讽的口气说“往事真的不堪回首”。杉迪回忆说,那是在1979年采访身着奇装异服的克雷格·拉塞尔。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在节目中克雷格出乎意料地恭维了她的指甲和她口红的颜色,然后他更是“劫持”了整个节目。杉迪大笑说,“我根本无法控制场面。最后,我只得靠后坐着,看他表演。”

杉迪的新闻报道获奖无数。例如:她曾获1990年最佳新闻主播奖的铜奖,1991年入选最佳新闻主播奖决赛的资格。同样是在1991年,获得了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现场新闻报道最佳报道奖的第二名。1999年,杉迪的周日广播节目,因她出色报道了瑞士航空公司111航班的空难,而获得了RTNDARTNDA,即The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广播电视新闻指导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专心致力于电子媒体新闻事业的专门机构,其成员遍及30多个国家。RTNDA奖旨在鼓励那些在电子媒体领域,在新闻采编和报道方面有着出色表现的新闻人。该奖每年颁发一次。奖,同年,她还和劳埃德一起,在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因联合报道了袭击魁北克的冰山风暴而获得最佳新闻广播奖的第三名。

同类推荐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讲述了初起于留日学生爱国风潮,最终消逝在日军侵华炮火中的中国公学近30年的校史。中国公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大学之一,由爱国留学生发起、依靠民间集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所存在时间不到30年的学校,先后有一大批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外人士与它有密切联系,他们或执教于此(胡适、罗隆基、沈从文……);或求学于此(胡适、冯友兰、张兆和、吴晗、罗尔纲……);或讲学演说于此(梁启超、于右任、罗素……)。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热门推荐
  • 异界穿越现代

    异界穿越现代

    我本是一名修真界修炼者,为红颜我却意外穿越,这是上天安排吗?“我来到的世界名为现代。”
  •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贵族少爷恋上可爱小姐

    贵族少爷恋上可爱小姐

    本书原名《贵族少爷恋上拽拽小姐》她,南宫家的小姐,因为一次变故而与父母失散;他,上宫家的大少爷,却因为她而改变。一对欢喜冤家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敬请期待!!
  • 清璃情

    清璃情

    一块古玉穿越到大清,原以为是平淡一生却不幸卷入尔虞我诈的宫廷!一次次落入神秘的空间究竟是谁在暗箱操作?无比熟悉的感觉是错觉还是那遥不可及的曾经?一生已尽,蓦然回首发现一切竟不过是南柯一梦!爱过、痛过、再回首原来是自己的过错!看沐清璃如何玩转时空之恋。揭开一层层的面纱一切都太过荒唐!
  • 都市爱情2有关欲望

    都市爱情2有关欲望

    人,往往都是这样:深陷其中时,找别人的缺点,跳出圈外,才会审视自己的问题,只是,有没有机会再回头?当你过尽千帆,还是觉得那个人最好的时候,命运,还会不会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他,是风流富家子,人送雅号“公共汽车”,她,是只爱钱不懂感情的妓女,这样原本两个注定没有爱情的人,会有怎样非凡的故事?敬请关注《都市爱情2有关欲望》韩计、蔡小华
  • 杀手王妃好傲娇

    杀手王妃好傲娇

    一个冷酷的她,开启了一场不一样的生活旅行,惩庶姐,欺庶妹,斗姨娘。正春风得意,却落入他的情网。不想在她冷漠的面具下,也有耍赖,撒娇,可爱。他,千年不变的冰山脸,再遇到她之后便开始融化,给她无尽的宠爱,让她欺,任她玩,陪她疯,他是她坚强的后盾。总说,“你只负责闯祸就好,一切还有我”“我可以失去天下,却不能失去你。”
  • 灌畦暇语

    灌畦暇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哑姑娘

    阿哑姑娘

    三年前,阿哑遇见了令她一眼心动的女孩林婳,可她却不敢接近,也害怕接近。三年后,她终于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接近三年前她觉得遥不可及的林婳,而林婳,却像早已知晓一般。林婳的刻意接近,十二岁干妹石花的警告,三年前遇见的亲切女人红姨,这一切,是巧合么?还是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恶魔校草专属,甜心丫头你别跑

    恶魔校草专属,甜心丫头你别跑

    初遇,他开车差点撞到她;第二次相遇,她,在教室当众被别人拉出教室,无视了他。在他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有趣的‘玩具’,却不知自己已经离不开她。在她看来,他不过是一个讨厌的‘恶魔’,却不知自己已经爱上了他。————直到发现喜欢上她————某少爷拉着她的手臂,把她掷在车门上:“你不是喜欢我吗?嗯?”还没等她说话,两片软绵绵的东西就盖在了她的唇上。……“我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人,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某少爷狠狠地把某少女推入房间,然后用锁给锁起来。————直到多年以后————他们再次相遇,他把她紧紧抱住,却换来她一句:“请问,你是谁?”最终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尽请期待
  • 华年如许

    华年如许

    扶桑:800年前你与我有恩,我是来报恩的~~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阿拉丁“树”神来报恩,却糗事一箩筐;忙是帮了,全是倒忙,越帮越忙!许华年:你是来抱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