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800000006

第6章 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效益评价研究(1)

中国传媒产业化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资本市场传媒板块的形成和传媒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传媒产业化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

传媒产业化是传媒产品逐步走向市场,以及传媒市场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传媒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传媒产业包括与“传播”有关的所有行业;狭义的传媒产业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业、报业、广告业、音像制品、图书出版、新媒体产业等。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将广播电视划入第三产业。2002年3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通知。按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与代码对照表》确定的行业分类,传媒产业的一部分——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包括: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中心设备、差转机及其他配套的广播电视设备等的制造)划入“信息技术业”;另一部分——图书报刊批发及零售划入“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第三部分——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文化艺术业划入“传播与文化业”。2003年7月,由中宣部协调,国家统计局牵头,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参与成立“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进行了权威界定,于2004年4月1日由国家统计局印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至此,中国传媒产业包括新闻业、报纸产业、期刊产业、出版产业、电视产业、广播产业、电影产业、新媒体产业、广告业、传媒服务业统一被归入文化产业门类,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是中国传媒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发展与产业效益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取向是产业效益,产业效益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关注产业发展,不可忽视产业化效益评价。要弄清这一点,必须明确产业的内涵。明确产业的内涵,才能定义广播电视产业,把握广播电视产业的特征。

产业,即社会生产行业。产业是由若干发挥同类社会经济职能的单位形成的集合,包括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的各行各业,是社会赖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按照国际通行的第三产业分类法,文化产业应当属于第三产业部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如果套用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把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即广播电视产业是从事广播电视产品的加工、制作、播出、音像资料信息储存与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从广播电视生存和发展特征来看,广播电视业属于第三产业。

即使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认识是趋同一致的,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相对如火如荼的产业实践来说,国内关于广播电视产业化,以及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中具体问题的理论研究显著滞后,研究主题与研究成果相对分散,研究范围主要是围绕着产业必然性论证,产业效益评价匮乏,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挖掘。

本篇通过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现状与成因的分析,力图寻求推进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建立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科学、合理地反映与评价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的市场属性逐步得到认识和确立。特别是近20多年来,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崛起,日益加剧了国内、国外传媒业的竞争态势,传媒产品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传媒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日渐凸显。

1979年1月28日,以上海电视台播出的新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第一条商品广告——1.5分钟的“参桂补酒”广告为标志,我国广播电视业实现了有偿播出广告“零”的突破,开始广告经营,尝试进行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产业化运作。

2003年末,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3]1407号),明确了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强调广播影视的综合性产业特征,确立了电视是其龙头和支柱的发展地位。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规模最大的传媒产业——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已经获得了政府部门、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业界的积极参与。

(一)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基本情况

1.中国广播发展基本情况

1940年12月30日,新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诞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出延安以后,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在北平播音,使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40年至2004年末65年间,全国拥有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省人民广播电台及各地方广播电台(不含县级广播电台)在内的广播电台282座,广播发射台及转播台774座,播出节目2264套;无线广播播出时间9832820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94.05%,广播节目制作时间5267457小时。2005年末,全国拥有广播电台273座,广播发射台及转播台788座,播出节目2306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48%,较2004年上升了0.43%。

2.中国电视发展基本情况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并开始试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1958年至2004年末47年间,全国拥有包括中央、各省市及地方电视台在内(不含县级电视台)的电视台314座,电视发射台与转播台28521座,播出模拟电视节目2389套,播出时间11035205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5.29%。到了2005年,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5.81%;电视节目制作时间达到2553861小时,较2003年增加436703小时,增长了20.6%。

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共批准49个城市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已批准开办136套付费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批准成立中央数字电视公司、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等多家数字付费节目集成运营机构;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家庭健康”付费电视频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办音乐频道;中央电视台开通了宽频网络电视,上海、北京相继推出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业务……

1999年至2005年,全国已拥有事业性广电集团或广播影视集团、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约20余家,上市公司包括湖南电广传媒、北京歌华有线、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陕西广电网络、上海东方明珠、四川博瑞传播、赛迪传媒等,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的“广电板块”。

3.中国广播电视收入状况

据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创收收入为1099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较2005年增加168亿元,增长了18%。

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527亿元,其中,广播广告收入59亿元,电视广告收入453亿元,其他广告收入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8亿元、46亿元和4亿元,增幅为16%、11%和36%。

2006年全国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收入184亿元,较2005年增加24亿元,增幅为15%。

2004年开始付费电视收费,获得收入1.7亿元;2005年的付费电视收入将近翻了一番,达到了3.27亿元;而2006年则实现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60%。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我国GDP达到209407亿元,较2005年182321亿元增长了15%,其中2006年广播电视总收入1099亿元,约占GDP的0.52%,2005年广播电视总收入931.15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0.5%。由此可见,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可开发潜力。

中国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要满足受众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发挥政府喉舌、舆论导向、宣传机器的重要职能,同时还要面对分众时代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肩负起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上述数据表明:快速发展的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传播媒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广播电视在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二)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阶段

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按照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期,是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作用,使得中国广播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事业”的烙印。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事业发展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事业发展职能是履行宣传责任,发挥“喉舌”作用。广播电视仅仅是政府的“传声筒”,广播电视人只需“完成任务”,无须“管理”。由于事业体制的局限性和资金来源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日益加剧的设备更新需求,抑制了节目制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使得广播电视业发展速度趋缓。

2.广播电视产业萌芽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是广播电视产业萌芽和起步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总体改革目标的确立,中国广播电视开始尝试规模扩张、广告经营、电视节目经营、开播有线电视、启动卫星电视等,多元化合作经营初步兴起。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初涉市场“跑马圈地”;广告经营“一枝独秀”;节目经营“行业垄断”;多元化“未雨绸缪”;发展速度加快。

3.广播电视产业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开始了新的突破,进入产业发展阶段。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指出:“要努力搞好经营与管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认可产业经营的提法。与此同时,广播电视集团化、频道频率专业化、网络传输经营、数字电视经营启动、尝试资本运作上市融资等比比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产业经营达成共识,集团化发展迅速,频道频率专业分工细化,网络传输资源共享,数字化进程加快,兼并、重组、改制、上市等资本运作频频发生,产业发展增速。

(三)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必然性

从国外广播电视产业运作到经济全球化演变,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从闭关锁国到加入WTO,纵观中国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走产业发展之路是中国广播电视的必然选择。

1.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广播电视产业化起步最早的国家,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在广播诞生后的几年内就出现了两大民营广播公司,即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C)。电视出现后随即纳入广播公司进入商业化经营。在无线电视迅猛发展,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和管制放松的同时,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迅速崛起,数字化全面铺开。

与美国广播电视产业不同,我国从第一座广播电视台诞生至今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高度计划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堪称巨变。这一变化表明从计划到市场,从物质资源到经济资源,从实物管理到价值管理的转变。转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社会产品日益丰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态势加剧,市场分割明显,市场化程度加深。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广播电视息息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广播电视传递信息;广播电视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从上世纪末期到本世纪初期,是中国社会最稳定、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也是初步实现市场化、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广播电视业的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长期以来,广播电视秉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惯性,注重事业属性,忽视产业功能。事实上,作为社会经济领域中不可分割的主体——广播电视难以置身事外,而必须直面现实,不能固守事业体制,仅仅强调政府的“喉舌”、“舆论导向”,无视市场冲击。广播电视既有事业特性,也有产业特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过程,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消耗的过程,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与体现价值的过程。因此,中国广播电视必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同类推荐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热门推荐
  • 冷酷王爷的天才王妃

    冷酷王爷的天才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刑警,一天在家休假,家中突然有一道闪光,柳云笑陷入黑暗之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云溪国的当朝宰相嫡女身上。这个女儿不受父亲的宠爱,连自己的妹妹也欺负她。这个庶出的妹妹对她是百般的折磨。家中有位哥哥对她宠爱有加。但现在的柳云笑不是以前的柳云笑了,以前的仇她要一一让他们还回来。一次宴会中脱颖而出,与七王爷叶建尘,皇上叶天龙,三王爷叶晗伟相识,冷酷的七王爷原本不相信世上有真爱,在遇见柳云笑时,自己也开始慢慢爱上这个女孩。【由于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多多指教】
  • 契灵修神

    契灵修神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天有云承虚,地有土承实;天地有灵,灵乃天地,万灵衍五行,金木水火土;天地有物,物乃轮回,万物衍长生,人王皇帝神;
  • 重生细水长流

    重生细水长流

    亲手结束了自己满是痛苦和悔恨的一生,命运意外的让李卉回到十四岁,一切还未开始的时候。没有金手指,只有踏踏实实的生活,平平静静的走完这一生
  • 剑龙渊

    剑龙渊

    万年之前,灭世大战,剑帝无心被魔帝设计围困于天魔大陆,重伤之下的剑帝在自知劫数难逃后将自己的魂魄被一分为七,散于天剑大陆,一代霸主,就此陨落。万年之后,当剑帝转世苏醒过来后,却发现自己的魂魄在这万年的时间里被当世的铸剑师们铸成了七把古剑流传于世,为了报仇剑帝不得不踏上收集古剑之路。降娄重现,天命所归,一场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 杀回天堂

    杀回天堂

    天堂…?她是万族逐神之地,众人敬仰的…极乐世界!龙云,在贪婪大陆踏碎神门后飞升天堂…!此刻,焉知天堂早已被邪恶所侵蚀!笑看人生,决心潜修的他,却阴差阳错得到了神界唤醒正义之心的传承神器…通心宝镜!星域通缉令、天堂搜魂者、万神诛杀……接憧而至!几经生死,让他摒弃了宇宙万万之法则,决心改走宇宙毁灭之定律!我的道…就是王道!谁要我的命……?谅你也难诛我杀回天堂之雄心!蹋碎天门天关、破灭四象天河、俘获三垣圣境,荣登圣殿极乐!顺我者,还你神魂……!索我命者,赐你万劫沉沦……!※※※※※※※※※等级划分:斗士、斗灵、斗神、星君、星将、星尊、战神、神王、神帝(神皇)、神圣!
  • 卿本惊华:邪王欺上身

    卿本惊华:邪王欺上身

    "母亲偷人外逃,父亲气死身亡,蛇蝎姨娘善伪装,嫡姐庶妹喜找茬。因意外发现姨娘秘密,跌楼惨死,异世强魂重生后,看她如何撕了姨娘的伪装面皮,如何玩弄于曾经欺她,辱她,骂她之人。说她是灵力全无的废渣,被家族利用丢弃的废物,重塑根骨后,白色灵力闪瞎你们的狗眼。上古神兽尽收在手,眼红你们的狗眼。真实身份扑朔迷离,躲在暗处一心想置她于死地的神秘人物,既然要来,那她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既然他们想找死,自己何不如帮他们一把?还有,那个一直死皮赖脸的人要一直缠她到何时?原本那个一找着机会就想杀了她的人,为何对她紧追不舍,还说是前世注定的缘,此生定要在一起。啊呸!你以为你是谁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清往事

    大清往事

    一样的清庭题材,不一样的构思,谢谢阅读!花容月实是二十一世纪的游魂,自立倔强,却又难逃小女人的软弱、多情,造成性格上既做不了彻底的现代女性,又做不了彻底的大清小女人。康熙朝与四阿哥分分合合,爱恨交加,那么君临天下的四阿哥跟女主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请大家继续关注!
  • 尖刀兵

    尖刀兵

    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学生,因辍学离开学校,从此走上了从军的道路,自从他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他就觉得自己有了重大的使命,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不断努力,再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后,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尖刀兵!
  • 武玄风暴

    武玄风暴

    这世界,绝世强者,横行天下!这世界,武道理念,强者独尊!从地球穿越而来的穆风晨,步入这精彩纷纭武道大世界,登顶武道之巅,追逐力量极限,脚踏一切不爽!
  • 兔小姐和狼先生:总裁你死开

    兔小姐和狼先生:总裁你死开

    她祈月居然和一个妖孽毫无理由的上床了!!!!好吧,那个妖孽是他初恋!!!可是这重要吗!!!明显不重要!!!然而那妖孽却给了一张空头支票变走人,太可恶了!!!!什么,竟然还怀孕了!!!!!祈月内心:妈的,我上辈子是有多坏,居然摊上这样的事算了,就这样过下去吧。可是,那个抱着她大腿的妖孽,你死开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