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600000047

第47章 视觉语言(1)

一、关于“语言”的诠释

这里所指“语言”,并非口头语言或话语。它是一种符号、工具和手段。

电影初期只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和复制,如《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后来,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及艺术家对电影艺术的不断探索,在叙述故事、传达思想、展现生活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合乎规范的电影语法,由单词到句子,到段落,到整部影片,有了近似作文的文法,以及修辞等技巧和手段,从而构成了电影的独特的视觉语言。

法国导演谷克多说:“电影是用画面写的书法。”

亚历山大·阿尔诺说:“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词、语形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专门写了一部专著《电影语言》。他从电影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这个观念出发,论述了它与蒙太奇、景深、对话、空间、时间等诸多方面的联系与表现,阐释了他的独特见解。

乌拉圭著名的剪辑师、编剧和导演丹尼艾尔·阿里洪,以其创作经验编写了一本深受欢迎的电影专著:《电影语言的语法》。他在“电影语言的起源”中写道:“当电影制作者开始意识到,把各种不同状态下活动的小画格随意接到一起,和把这一系列画格彼此有机地接到一起的做法,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时候,电影语言就这样诞生了。”他说:“一切语言都是某种既定的成规,一个被社会承认的、教会它的每一个成员来解释的某些具有完整含义的符号。”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爱浦斯坦断言:“电影是一项世界性语言。”

之所以引证上述一些言论,无非想证明电影画面可以构成一种视觉语言。它无需用话语或文字解释,人人都可以通过眼睛看懂和理解的一种语言方式。

每个电影画面都有明确的、限定的含义。其含混性远较口头话语为少。画外引申含义则靠联想获得,因此它很难表现抽象的、泛义的概念或理念。比如,“人”或“灯”。“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男人与女人,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还有各种面孔不同、性格各异的人。“人”是从众多的人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同样的道理,“灯”也有各种各样的灯,有吊灯、台灯、白炽灯等,以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灯。“灯”也是从众多的灯里抽象出来的概念。“人”或“灯”都可以通过口头话语说出或文字加以表达。而视觉语言只能通过画面表现“这一个特定的人”,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无法表现看得见的抽象的“人”。同样,对于“灯”来说,也只能表现“某个特定的、具体可见的灯”,而不能表现那个抽象的“灯”的概念。这也是视觉语言与口头话语和文字语言表述方式的显著区别。

因此,视觉语言是其他语言不可替代的一种表述方式,它显现具体可见的形象。画面造型是视觉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识别符号和可以读解的信息,所以它对视觉感官的冲击力异常强烈。

二、镜头

这里所指的镜头,并非物理含义或光学意义上的镜头,而是指承载影像、能够构成画面的镜头。镜头是组成整部影片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构成一个段落或场面,若干个段落或场面构成一部影片。因此,镜头也是构成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叙事和表意的基础。

(一)镜头景别的划分与作用

根据视距的远近(即摄影机与被摄对象间距离的远近不同),通常划分为五种景别:

1.远景

主要被摄体(人物或景物)处于画面空间的远处,在画幅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远景的作用,多用于介绍环境、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巨大的空间,表现宏伟壮观的气势,表现事件和场面的规模和气势。

有时远景也可以起到特写的作用,用以刻画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比如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拍摄的影片《母亲》中,用一个远景镜头表现罢工的群众聚集在广场上与厂主说理斗争,后被厂主派人驱散,最后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伫立在空旷的广场上。从画面的景别看,这是个远景,然而观众注目的却是空荡荡的广场中那个仍然伫立不动的小黑点,那个看不清面目的母亲形象,既显示出她的孤独无援,又暗示出她的坚强有力。此时的远景画面起到了特写镜头的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它启迪观众的联想,而不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像,起到一种相反相成的效果。

同样,在前苏联影片《一个人的遭遇》中,当主人公从德寇集中营逃出来后,他筋疲力尽地仰卧在田野的燕麦丛中,此时镜头上升为俯瞰的大远景,表现了主人公获得自由后的舒展心情。这个远景画面,实质上也起到了特写镜头的突出强调作用,也可以说是情绪和气氛的特写镜头。

2.全景

主要被摄体(人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较远景增大。它涵盖的范围包括人物的全身,也称为带头带脚的全身镜头。但人物在画面中切忌顶天立地,上下要留有适当的空间,以保持画面的均衡和完整。

全景的作用和远景差不多,区别不大,主要是用以介绍环境,表现气氛,展示大幅度的动作,刻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中景

人物在画面中涵盖的范围,包括由头部至膝上和腰下部分。

中景在电影中用得比较广泛,因为它的距离不远不近,位置适中,非常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使观众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能明晰地看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

一般来说,中景缺乏表现力,较之近景、特写,缺少力度和强度,较之远景和全景,缺少意境和韵味。因此,也有人把它戏称为“二半吊子镜头”。

4.近景

人物在画面中涵盖的范围,包括由头部至腰上和肩下。

近景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由于视距较近,使观众更接近人物形象,能够看清人物的表情、面部神态、脸上的细微的动作,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对事、对人的情绪反应。

5.特写

画面中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

特写是视距最近的镜头,用以突出刻画被拍摄的对象,在视觉上起到一种强调、突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某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另外,它还可以调节影片的节奏感。

值得重视的作用有下列几点:

(1)用来突出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动作细节和过程,展示细微的令人不易察觉的心理活动和形体动作,如眼神的顾盼、嘴角的颤动、手指的痉挛等,用以传达人物思想感情极为细腻和微妙的变化。

(2)强调物件细节。如作案后扔掉的匕首,服毒后遗留在桌上的药瓶等。如美国影片《美人计》中反复用特写镜头强调突出那把钥匙。

(3)交代关键性的动作。如用钥匙插入锁孔,打开保险柜;又如把纸包内的毒药倒入杯中等关键性动作等,都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须用特写镜头加以强调,以引起视觉上的重视。

除以上五种景别分类外,也有更多细致的分类。如把远景细分为远景和大远景;把全景细分为全景和大全景;把中景细分为中景、大中景、中近景;把近景细分为近景和大近景;把特写细分为特写和大特写。也有的把全景写为全身,把中景写为半身等。这主要根据不同导演的不同习惯和方法来分类,并无一定的规范。

总体来看,通常都是把镜头画面分为远、全、中、近、特五种景别。所谓大远、大全、大中、中近、大近、大特等分法,是从上述五种景别中演变出来的,在景别大小的量上分得更为细密,便于在实际拍摄取景时和摄影师相互沟通,易于掌握。

(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根据拍摄方法(摄影机移动与否)的不同,划分为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1.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主要是指,把摄影机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方位和角度对准被摄主体后不再变换。既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静态,如人物的坐、立、卧,物体如建筑、雕塑等,同时也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如人物的行走、汽车的奔驰等。另外,还可以拍摄动静结合的画面,如一棵参天大树,其树干纹丝不动,其枝叶却在风中摇曳。又如,人站在街边,汽车从人的身前或身后不断地飞驰而过。

固定镜头在表现形式上常常给人一种稳定、均衡、厚重的审美感觉。有的导演非常喜爱和擅长运用固定镜头叙事和表意,甚至形成了导演的独特风格,由此,展示出导演的创作个性。

2.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主要指摄影机在运动中表现被摄对象。无论被摄对象处于静态或动态,摄影机都能在运动过程中将其捕捉下来。

运动镜头可以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空间环境,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使时间和空间在流动中达到统一与和谐,在镜头画面不断地变换中调节视觉的节奏,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运动镜头已成为现代电影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视觉语言元素。

运动镜头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1)推镜头。在拍摄时简称为“推”。主要指摄影机向前移动拍摄,逼近被摄对象(包括人或物),由展示全貌过渡至逐渐展示拍摄对象的局部和细节,使观众的视线有前移的感觉。人或物越来越近,而背景空间则越来越被人或物填满,变得狭小。

推镜头的特点是,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使观众了解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增强画面的可视性与逼真性。

运用变焦距镜头亦可产生“推”的效果,它不需要向前移动摄影机,只需将短焦距逐渐调至长焦距部位,即可模拟出推的拍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变焦距推的效果,给人的感觉不是镜头逐渐接近拍摄主体,而是主体被逐渐拉到镜头的前面来。再一点,是变焦距的推镜头会使人物与背景空间产生压缩感,显得不自然和不真实,所以要慎用变焦距镜头。

曾经导演过《苍蝇》、《碰撞》、《存在》的导演戴维·克罗南伯格在戛纳电影节上讲课时说:“我从来不用变焦距镜头,因为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视觉小把戏。而在移动摄影机时,景物的改变会把你投入到影片的空间中去。再者,变焦距镜头是某种二维的东西,不符合我的概念。”以上足以说明西方导演为什么不喜欢使用变焦距镜头。而国内导演使用变焦距镜头的频率则是相当高的,几乎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这倒是要引起注意的。

(2)拉镜头。在拍摄时简称为“拉”。与推镜头方向相反。主要指摄影机由拍摄主体逐渐向后移动拍摄。由局部拉出整体,背景空间越来越大,使观众视点有向后移动的感觉,也是镜头视点的远离。

拉镜头的特点是,逐渐扩展视野范围,背景范围越来越大,人物和景物越来越小。开始并不让人产生一览无遗的印象,而后才让观众看到事物的全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同样的道理,利用变焦距镜头亦可产生“拉”的效果,它不需要向后移动摄影机,只需将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部位,即可模拟出拉的效果。但它造成的画面运动,缺少画面内在透视关系的变化,只有视觉范围扩大的变化;而移动拍摄的拉镜头,其运动过程则有画面内在透视关系的变化。

3.摇镜头

在拍摄时简称为“摇”。指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动,以其为轴心,机身做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它可以连续不断地展现环境,丰富背景变化,扩大空间范围,跟随人物运动,使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表现,产生巡视环境、展示规模、揭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烘托情绪与气氛等多种艺术效果。

摇的最大范围是360°。例如,前苏联影片《一个人的遭遇》和意大利影片《罗马11时》中,它们的开始镜头均为360°的摇摄镜头。前者使用360°的环摇镜头,是为了展示在家乡开阔的环境中介绍主人公领着孩子出场;后者则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走动展示早晨的气氛和环境。

有的导演使用360°的环摇镜头则是为了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并推动情节的进展。例如,在前苏联影片《复活》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用法,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在法庭审讯玛丝洛娃的案件结束后,庭长请陪审员到会议室讨论玛丝洛娃是否有罪。大家围在一张大圆桌前坐定,开始讨论。这时摄影机的机位就放在圆桌的中心(这是为拍摄特制的圆桌,中心预留出安放摄影机的位置)。镜头沿着发言的人缓缓摇摄。见下例:

330近(镜头顺着圆桌作360°的缓慢地摇转着)

商人:“要我说这全是那个红眼睛、丑八怪老妖婆捣的鬼。”

陪审长:“诸位!”

陪审员:“可她说她根本没进那个房间。”

商人:“您还真信了她的话,要我的命我也不能相信这妖婆子。”

陪审长:“诸位,诸位。”

陪审员:“您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这都不是决定案件的条件。”

陪审长:“我们的责任是维护法律,姑且不谈玛丝洛娃参与盗窃的问题,就毒死人而言,她是把人毒杀了,这有证据,并且本人也承认了。”

店员:“这是谁也驳不倒的。”

教师:“不见得,玛丝洛娃不可能有毒死人的动机,另外检查报告没有确切提出商人是……”

331中特

教师:“……中毒致死的……”

商人声:“对呀,对呀!”

陪审长:“连她自己都承认往酒里放了药面的。”

商人:“可她是把那个当做鸦片了。”

退役上校:“要知道,鸦片也能叫人丧命。有一回,我们家内弟媳妇服鸦片……”

陪审员们(镜头随圆桌360°摇转,越转越快)

退役上校声:“……吃过了量,要不是救得快,她就进天国啦。”

陪审员们:“不,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吃惯了一次可以吃……40滴,我有个亲戚……”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本书提出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比如电台直播中接到恶意电话的应对策略等。
  • 影视表演教程

    影视表演教程

    本书分“表演概说”、“表演技术训练”、“课外延伸阅读”三章。内容有:关于表演、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艺术术语等。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热门推荐
  • 逗皮

    逗皮

    天将降爱情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看财产,没钱不扯淡。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City Woman①:一见钟情相见欢

    City Woman①:一见钟情相见欢

    她也不晓得自己是发哪一门子的花痴,莫名其妙被电梯内的那个男人煞到,但还没来得及找侦探便已得知他是何方神圣。原来他正是她时常挂在嘴上咒骂的变态老总!这个顽固的恐龙其实与她一点也不搭轧,而且他似乎因前车之鉴对婚姻心生恐惧。她偏要坚持只交老公的原则勉强配合他。超级无敌大散仙经过造形终于有点像淑女,密集训练下煮出来的咖啡连入口都困难,像二次大战后的小套房从来不敢让他进入。却因他看穿她的真实面貌而将她三振出局。她不相信自己耗费心力竟得到这种下场,决定赌一赌他其实对她是真的有感情,亲口向他解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 隐族记

    隐族记

    太阳落下了还会升起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但人死了却不会复生,这是千古名言!但是任沐说“我不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别路云开

    别路云开

    天齐大陆大乱,孤儿顾小峰误入山洞,习得一套内功心法。原来只想发财求福,哪知被卷入了一场纷争之中,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于众不同之路。
  • 永远到不了的时光

    永远到不了的时光

    红红火火红红火火哈哈哈哈哈哈被活活被海报机会好好喝你叫姐姐
  • 水煮宋王朝

    水煮宋王朝

    一个人想成功,就得有成功的条件,比如背景,比如才华。李京来到这大宋朝,外忧内患纷纷扰扰,各种改革纷至沓来,李京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见倾心,许生死

    见倾心,许生死

    片段一,“你怎么那么冷血,”林梦怡控诉道,“他是你同甘共苦的兄弟啊!”“那又怎样?他背叛了我,我为何要放过他。”方墨宸翘着长腿。是啊,一开始不就是吗?
  • 道士先生和若干女士的故事

    道士先生和若干女士的故事

    铁木真是英雄,也是魔鬼,曾经风光无限,曾经也落魄凄惨……僵尸道长是善,也是恶,曾经除魔卫道,曾经也助纣为虐……而女人在历史巨轮的碾压下,有无力抵抗、任人宰割的,也有凭一己之力抵着巨轮,改变巨轮行进方向,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的……让我们一同回到元朝,经历这非同一般的故事吧,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