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600000015

第15章 新闻发布会问答博弈(1)

知识导航:

·记者提问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准确原则、简洁原则;

·新闻发言人应对原则:坦率原则、主动原则、准确原则、简洁原则;

·记者提问的主要方法:正问法、考问法、追问法;

·记者提问的常用技巧:抓住要点、切中关键,尖刻犀利、涉及敏感,讲究策略、注重交流,比喻对比、形象生动;

·新闻发言人应答策略:针锋相对、毫不含糊,委婉应答、刚柔并济,用语模糊、回避有术,幽默风趣、意在言外。

第一节记者提问的基本原则

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访问——也就是以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也2006年3月,美国布什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说:“访问不难,发问实难。”提问有助于记者获取新闻事实并开掘新闻价值,而善于提出精当、巧妙、深刻的问题则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所在。新闻发布会上的采访具有特殊性:众多记者在同一场合、有限时间内现场采访同一对象,提问机会有限,提问时间较短。因此,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展现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的艺术性,成为新闻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具体原则

记者提问要从微观着手,少说空话套话。举办新闻发布会,其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开个工作会议,也不是向记者通报工作情况,而是借助媒体把信息传播给国内外公众。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与我国大陆媒体相较,境外媒体在长期的新闻竞争中更明白受众本位的道理,因此,境外媒体的记者特别是西方记者在提问中很少有空话、套话和虚话,提出的问题多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从微观角度出发,使重大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实情在细节方面具体化,从而加深了公众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比如,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的中外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问温总理:“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您最大的愿望,可是有专家说,除非加强农民土地使用权或者还给农民土地产权,‘三农’问题可能很难得到解决。您认为把土地产权还给农民是可能的吗?”该提问涉及“三农”问题,是个涉及面很广的宏观问题,但记者只抓取了其中的一个点,即土地产权的问题。

记者可以把重大新闻事实与答问人的个人经历、特点等情况联系起来,使之具备细节的落脚点。例如,在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的中外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就台湾“公投”提问:“您上次访问美国期间,布什总统明确表示反对台湾举行‘公投’,这与美国政府以往政策稍有不同。请问您在访美期间向布什总统说了些什么,让美国改变了政策?您拿什么吓唬了美国?为什么您认为美国或其他国家在台湾问题上明确阐述立场对中国很重要?”对于台湾“公投”这一涉及我国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记者们通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国对美国反对台湾‘公投’有什么评价或看法”,这种抽象的问题带来的回答通常是政府官员对我国在台湾“公投”问题上的政策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而美国记者的提问则把重大新闻与温家宝的个人经历、情感因素等联系起来,从而促使问题的回答更加具体、生动而富有个性。

记者提问的具体性可以表现在“最”字问题上。对于记者来说,提出“最”字问题,可以使提问对象更容易回答到位,避免回答问题时不必要的思维发散,从而使记者获得更有用的新闻信息。比如,1998年朱镕基当选国务院总理后举行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今后五年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非常关键。您认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同样是采访朱镕基,中央电视台某记者也提问:“朱总理,您上任、就任以来,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这两个采访朱镕基的问题都提得不错,问得明白具体,使问答对方均处于良好的发挥状态。再举一例:凤凰卫视记者曾向温家宝提问:“熟悉您的人都说您是一个重视事实,也非常注重数据的人。麻烦您告诉我们,在目前中国国情当中,有哪些数据您认为是可喜的?有哪些数据是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另外,五年后的中国您期望是什么样的中国?”这一问题也有醒目的“最”字,又把提问对象的个人情感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明显优于那些让提问对象泛泛而谈的问题。

不要总问“您有什么感想”。有些记者总提出“请你谈谈,你有什么感想?”“你此刻的心情如何?”这样的问题,范围太大且言之无物,缺乏具体的提问内容,使提问对象不知从何说起,甚至产生反感,达不到记者采访提问所期望的目标。曾有记者在绿化种树时问邓小平的“感想”,遭到这样的拒绝:“我是来劳动的,不是谈感想的。”又一次,北京隆福大厦发生火灾,某记者采访去现场指挥救火的市领导时,以“感想”提问,遭到了这样的指责:“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问这个?”米切尔·阿伦在其论述电视新闻的文集《生存空间战》一书中,提出了“您有何感想”在采访中被滥用的情况和其中的弊端。对此,敬一丹说:“自从干了电视记者这一行,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戒律,不许问‘请问您有什么感想?’”

总之,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能抽象而应该具体,这样才能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对象通常是政府官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媒介素养,因此,记者对于问题的阐述一定要做到明确具体,宏观全盘考虑,微观入手设问,努力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而在具体操作中,记者可采取先放后收的策略,即先给出一个较大的提问范畴,然后迅速转入具体问题。较大的提问范畴可以使新闻发言人自由发挥,使记者获取意料之外的新闻信息,而具体问题的微观设计是为了避免提问对象泛泛而谈,防止其出现离题、跑题、漏题和故意回避问题的情况。比如说,仅仅问我国“某项政策的进展情况如何”就过于抽象,很容易被新闻发言人用“进展良好”一句话挡回,不如在此基础上提出“这项改革何时开始?分几个阶段实施?目前进展到哪一阶段?遇到哪些困难”等具体问题,新闻发言人也会根据这些问题相应地给出具体的答案。

二、准确原则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伊塞尔在《文本的呼唤结构》一书中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各种著作区分为一般性著作和文学著作。一般性著作使用的语言属于“解释性语言”,目的是为了说明事实或阐明道理;而文学著作的语言为了创造可感的艺术形象,必须使用生动的“描写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追求的是明晰,描写性语言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新闻语言属于典型的解释性语言,“它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由此可见,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闻语言是一种意义明确的解释性语言。在这一前提下,记者提问必须清晰准确、意义明确,在提问语言上不能模糊、夸张以及产生歧义。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提出“准确性高于一切”的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

新闻发布会采访提问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用词准确。新闻发布会是一种现场的互动交流,其语言的传播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也成为众多媒体会后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以,记者在考虑提问语言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用词。尤其在这种公开性、开放性很强的场合下,记者提问时如果用词不当,很容易激怒提问对象或招致媒体受众的反感。同时,记者应避免用词的模糊与歧义,否则会令提问对象难以理解而无从作答。

(2)问题设计准确。在提问设计时,应该尽量限定提问对象回答的范围,这样有利于记者获得精确信息。比如,有记者问:“贵国一向倡导和平外交,那么为什么在台湾问题上保留采取非和平手段实现统一的方式?”

(3)事实陈述准确。记者在新闻发布会提问时通常陈述新闻事实作为题干,一旦捕风捉影就会产生无效提问。例如,在2004年10月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英国一位熟悉中东事务的记者报道称,本·拉登有可能正在中巴边境中国一侧。你对此有何评论?如果本·拉登果真在中国,中方将如何处理?”章启月回答说:“我没有看到你所提到的报道,更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有什么根据。我认为他写出这样的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我可以明确地说,本·拉登不在中国。”

三、简洁原则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智慧的灵魂。新闻发布会时间有限、提问机会有限,因此,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更要求遵循简洁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某次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有记者问已经离场的邓小平:“听说你要辞去副总理职务,是真的吗?”邓小平随口说:“我已经打报告了,正在等待中央批准。”一个简洁的提问带来了一条轰动全球的独家新闻。与此相反,美国亚美新闻社驻白宫记者朱莉·穆思采访邓颖超时,拖泥带水地谈自己就谈了45分钟,邓颖超便请她回去参看登在英文版《中国建设》上爱泼斯坦对自己的访问记。简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新闻发布会采访提问在语言运用上应进行“反陌生化”处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晦涩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白。“陌生化”即“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尖锐”,“陌生化起到了把文学(即纯文学系统)与其他语言使用形式区分开来的作用”。然而,“新闻在语言方面追求的却是反陌生处理:新闻要面向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各异的广大受众,在语言上要兼顾大众的总体水平,不能追求用词的华丽与新奇,更不能有意地追求陌生化,而是要尽量选择受众容易理解的普通词汇、常用词汇。同时记者还要善于把一些可能会让受众产生困惑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受众易懂的词加以解释,力求通俗化。”

(2)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讲究用语简短、措词精炼。记者提问要尽量简短,少用或不用长句提问题。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如果记者使用长句提问,容易使提问对象不得要领甚至答非所问。在此基础上,记者提问应尽可能少地使用形容词、副词等限制词。一般而言,形容词、副词只起修饰作用,名词、动词才具备实质性内容。过多的形容词会影响和制约新闻语言的简洁美。斯坦利·沃克在《本市新闻编辑主任》中指出:“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力量,就以为一个形容词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

(3)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的背景陈述不宜过多,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多,以免被新闻发言人漏掉。新闻发布会时间有限,不允许记者在提问时长篇大论、大段陈述。加之,如果记者提问的题干太长、新闻背景太多、问题设计太多,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公用时间,也会给新闻发言人记住和理解问题带来困难。看来,建筑师米斯凡罗的名言“少些等于多些”,同样适用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

有学者认为:“像一枚硬币一样,语言的另一面就在于它的可简约性与可被再造性,这就使得它能够被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了工具的意义。”在这里,可简约性是可被创造性的前提,或者说,简洁是提问语言艺术性的保证。正如杰克·卡朋在《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中指出:“新闻写作仅有信息是不够的,记者在交稿之前,应该向自己提三个问题:‘第一,我是不是已经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第二,我是不是已经尽可能简洁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第三,我是不是已经尽可能用简单的文字把意思表达出来了?’”

同类推荐
  •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本书对“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组织管理、成效、作用、影响等内容作了研究,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做出了客观评价。具有史料价值及研究的创新性。
  • 民族过程与国家

    民族过程与国家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民族共同体产生问题和原始社会的民族过程;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的民族过程;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过程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过程等;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名师解惑丛书)

    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名师解惑丛书)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热门推荐
  • 混世魔神传

    混世魔神传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同时,通臂白猿打碎了离恨天上的摄魂珠,导致里面的无数妖元四散三界。元始天尊为此定下了一个万妖图集的对策,要找一个绘图人,用封魔笔封印下界妖魔,以示天威。他让白猿将功补过,与二郎真君一起,辅助绘图人完成封妖大业。一路,白猿运用天生神通缩千山、拿日月、双锤舞动,披荆斩棘。然而,暗中有一群神秘人,准备借着这次事件,策划一件翻天覆地大大事……
  • 金庸门徒

    金庸门徒

    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抵不过哥天生纨绔不学无术,你邪功阴狠还会法术遇到哥也得乖乖拜服,因为我就是传说中的金庸门徒!
  • 大宋之侠义天下

    大宋之侠义天下

    本书有借鉴其他历史演义的情节,但以原创为主。并会不时夹杂一些其他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明夜纵横录

    明夜纵横录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侠士仙客。做侠士的仗剑佩刀潇洒风流,行走于江湖之中;修仙问道的躲在山门自得清净,却偏得惶惶大道;自天而降的神秘少年,带来了一个怎样的消息,主角又该怎样在这个世界纵横无敌,书写浩浩煌歌。
  • 炫舞王国之天女昋伊

    炫舞王国之天女昋伊

    正值如花似玉的年纪却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当废物、成世子、晋升仙、救世人。他是不可一世的魔王,亿年独自一人逍遥,伤痛自己承担,苦涩自己埋藏,却在遇见她后,一颗冰冷孤寂的心被融化,不惜为她放弃亿年筹谋,只为她的一抹微笑。破阴谋,有灵石,得魔咒,更有银龙和灵狐相助,修炼极致飙升。认师傅得庇护,任我嚣张你待如何?魔王大人说“她若不在,我愿付出整个炫舞大陆,陪着她去阎王殿走上一遭,占领阎王殿,也要供她一世逍遥”真相朝她靠拢,不是偶然而是使命,看天女昋伊如何逍遥炫舞王国,占魔王灭情敌昋伊扯住他的衣领一脸嚣张“魔王大人,本世子嫁你了”某魔王勾住她的下巴,魅惑至极“唯此一人,过此一生”
  •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千大道吾独尊

    三千大道吾独尊

    一个一心向道的小修士穿越成盘古斧,目睹开天辟地,一心以力证道,超脱天道
  • 戮星

    戮星

    轮回之人,逆天之才。成修之日,劫星降临。看主角如何应对各种危机,于凡尘之中觉醒,在修真界内闯荡。找寻今世道路,了却前世因果。逆世登天,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辉煌。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腹黑兽妃:你好坏

    腹黑兽妃:你好坏

    月诺诺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就是穿越了,而且还是个傻子,不过还好,有一个宠她如命的爹爹和一个美美的娘亲。可,他有是怎么回事?未婚夫王爷?痴儿?没关系,我月诺诺罩着。可,他不是痴儿吗?谁能告诉我这个不,想我神偷月诺诺,是这么容易屈服的吗?不,我要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