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600000015

第15章 新闻发布会问答博弈(1)

知识导航:

·记者提问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准确原则、简洁原则;

·新闻发言人应对原则:坦率原则、主动原则、准确原则、简洁原则;

·记者提问的主要方法:正问法、考问法、追问法;

·记者提问的常用技巧:抓住要点、切中关键,尖刻犀利、涉及敏感,讲究策略、注重交流,比喻对比、形象生动;

·新闻发言人应答策略:针锋相对、毫不含糊,委婉应答、刚柔并济,用语模糊、回避有术,幽默风趣、意在言外。

第一节记者提问的基本原则

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访问——也就是以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也2006年3月,美国布什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说:“访问不难,发问实难。”提问有助于记者获取新闻事实并开掘新闻价值,而善于提出精当、巧妙、深刻的问题则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所在。新闻发布会上的采访具有特殊性:众多记者在同一场合、有限时间内现场采访同一对象,提问机会有限,提问时间较短。因此,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展现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的艺术性,成为新闻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具体原则

记者提问要从微观着手,少说空话套话。举办新闻发布会,其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开个工作会议,也不是向记者通报工作情况,而是借助媒体把信息传播给国内外公众。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与我国大陆媒体相较,境外媒体在长期的新闻竞争中更明白受众本位的道理,因此,境外媒体的记者特别是西方记者在提问中很少有空话、套话和虚话,提出的问题多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从微观角度出发,使重大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实情在细节方面具体化,从而加深了公众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比如,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的中外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问温总理:“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您最大的愿望,可是有专家说,除非加强农民土地使用权或者还给农民土地产权,‘三农’问题可能很难得到解决。您认为把土地产权还给农民是可能的吗?”该提问涉及“三农”问题,是个涉及面很广的宏观问题,但记者只抓取了其中的一个点,即土地产权的问题。

记者可以把重大新闻事实与答问人的个人经历、特点等情况联系起来,使之具备细节的落脚点。例如,在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的中外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就台湾“公投”提问:“您上次访问美国期间,布什总统明确表示反对台湾举行‘公投’,这与美国政府以往政策稍有不同。请问您在访美期间向布什总统说了些什么,让美国改变了政策?您拿什么吓唬了美国?为什么您认为美国或其他国家在台湾问题上明确阐述立场对中国很重要?”对于台湾“公投”这一涉及我国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记者们通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国对美国反对台湾‘公投’有什么评价或看法”,这种抽象的问题带来的回答通常是政府官员对我国在台湾“公投”问题上的政策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而美国记者的提问则把重大新闻与温家宝的个人经历、情感因素等联系起来,从而促使问题的回答更加具体、生动而富有个性。

记者提问的具体性可以表现在“最”字问题上。对于记者来说,提出“最”字问题,可以使提问对象更容易回答到位,避免回答问题时不必要的思维发散,从而使记者获得更有用的新闻信息。比如,1998年朱镕基当选国务院总理后举行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今后五年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非常关键。您认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同样是采访朱镕基,中央电视台某记者也提问:“朱总理,您上任、就任以来,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这两个采访朱镕基的问题都提得不错,问得明白具体,使问答对方均处于良好的发挥状态。再举一例:凤凰卫视记者曾向温家宝提问:“熟悉您的人都说您是一个重视事实,也非常注重数据的人。麻烦您告诉我们,在目前中国国情当中,有哪些数据您认为是可喜的?有哪些数据是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另外,五年后的中国您期望是什么样的中国?”这一问题也有醒目的“最”字,又把提问对象的个人情感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明显优于那些让提问对象泛泛而谈的问题。

不要总问“您有什么感想”。有些记者总提出“请你谈谈,你有什么感想?”“你此刻的心情如何?”这样的问题,范围太大且言之无物,缺乏具体的提问内容,使提问对象不知从何说起,甚至产生反感,达不到记者采访提问所期望的目标。曾有记者在绿化种树时问邓小平的“感想”,遭到这样的拒绝:“我是来劳动的,不是谈感想的。”又一次,北京隆福大厦发生火灾,某记者采访去现场指挥救火的市领导时,以“感想”提问,遭到了这样的指责:“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问这个?”米切尔·阿伦在其论述电视新闻的文集《生存空间战》一书中,提出了“您有何感想”在采访中被滥用的情况和其中的弊端。对此,敬一丹说:“自从干了电视记者这一行,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戒律,不许问‘请问您有什么感想?’”

总之,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能抽象而应该具体,这样才能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对象通常是政府官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媒介素养,因此,记者对于问题的阐述一定要做到明确具体,宏观全盘考虑,微观入手设问,努力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而在具体操作中,记者可采取先放后收的策略,即先给出一个较大的提问范畴,然后迅速转入具体问题。较大的提问范畴可以使新闻发言人自由发挥,使记者获取意料之外的新闻信息,而具体问题的微观设计是为了避免提问对象泛泛而谈,防止其出现离题、跑题、漏题和故意回避问题的情况。比如说,仅仅问我国“某项政策的进展情况如何”就过于抽象,很容易被新闻发言人用“进展良好”一句话挡回,不如在此基础上提出“这项改革何时开始?分几个阶段实施?目前进展到哪一阶段?遇到哪些困难”等具体问题,新闻发言人也会根据这些问题相应地给出具体的答案。

二、准确原则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伊塞尔在《文本的呼唤结构》一书中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各种著作区分为一般性著作和文学著作。一般性著作使用的语言属于“解释性语言”,目的是为了说明事实或阐明道理;而文学著作的语言为了创造可感的艺术形象,必须使用生动的“描写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追求的是明晰,描写性语言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新闻语言属于典型的解释性语言,“它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由此可见,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闻语言是一种意义明确的解释性语言。在这一前提下,记者提问必须清晰准确、意义明确,在提问语言上不能模糊、夸张以及产生歧义。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提出“准确性高于一切”的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

新闻发布会采访提问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用词准确。新闻发布会是一种现场的互动交流,其语言的传播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也成为众多媒体会后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以,记者在考虑提问语言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用词。尤其在这种公开性、开放性很强的场合下,记者提问时如果用词不当,很容易激怒提问对象或招致媒体受众的反感。同时,记者应避免用词的模糊与歧义,否则会令提问对象难以理解而无从作答。

(2)问题设计准确。在提问设计时,应该尽量限定提问对象回答的范围,这样有利于记者获得精确信息。比如,有记者问:“贵国一向倡导和平外交,那么为什么在台湾问题上保留采取非和平手段实现统一的方式?”

(3)事实陈述准确。记者在新闻发布会提问时通常陈述新闻事实作为题干,一旦捕风捉影就会产生无效提问。例如,在2004年10月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英国一位熟悉中东事务的记者报道称,本·拉登有可能正在中巴边境中国一侧。你对此有何评论?如果本·拉登果真在中国,中方将如何处理?”章启月回答说:“我没有看到你所提到的报道,更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有什么根据。我认为他写出这样的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我可以明确地说,本·拉登不在中国。”

三、简洁原则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智慧的灵魂。新闻发布会时间有限、提问机会有限,因此,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更要求遵循简洁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某次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有记者问已经离场的邓小平:“听说你要辞去副总理职务,是真的吗?”邓小平随口说:“我已经打报告了,正在等待中央批准。”一个简洁的提问带来了一条轰动全球的独家新闻。与此相反,美国亚美新闻社驻白宫记者朱莉·穆思采访邓颖超时,拖泥带水地谈自己就谈了45分钟,邓颖超便请她回去参看登在英文版《中国建设》上爱泼斯坦对自己的访问记。简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新闻发布会采访提问在语言运用上应进行“反陌生化”处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晦涩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白。“陌生化”即“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尖锐”,“陌生化起到了把文学(即纯文学系统)与其他语言使用形式区分开来的作用”。然而,“新闻在语言方面追求的却是反陌生处理:新闻要面向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各异的广大受众,在语言上要兼顾大众的总体水平,不能追求用词的华丽与新奇,更不能有意地追求陌生化,而是要尽量选择受众容易理解的普通词汇、常用词汇。同时记者还要善于把一些可能会让受众产生困惑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受众易懂的词加以解释,力求通俗化。”

(2)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讲究用语简短、措词精炼。记者提问要尽量简短,少用或不用长句提问题。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如果记者使用长句提问,容易使提问对象不得要领甚至答非所问。在此基础上,记者提问应尽可能少地使用形容词、副词等限制词。一般而言,形容词、副词只起修饰作用,名词、动词才具备实质性内容。过多的形容词会影响和制约新闻语言的简洁美。斯坦利·沃克在《本市新闻编辑主任》中指出:“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力量,就以为一个形容词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

(3)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的背景陈述不宜过多,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多,以免被新闻发言人漏掉。新闻发布会时间有限,不允许记者在提问时长篇大论、大段陈述。加之,如果记者提问的题干太长、新闻背景太多、问题设计太多,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公用时间,也会给新闻发言人记住和理解问题带来困难。看来,建筑师米斯凡罗的名言“少些等于多些”,同样适用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提问。

有学者认为:“像一枚硬币一样,语言的另一面就在于它的可简约性与可被再造性,这就使得它能够被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了工具的意义。”在这里,可简约性是可被创造性的前提,或者说,简洁是提问语言艺术性的保证。正如杰克·卡朋在《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中指出:“新闻写作仅有信息是不够的,记者在交稿之前,应该向自己提三个问题:‘第一,我是不是已经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第二,我是不是已经尽可能简洁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第三,我是不是已经尽可能用简单的文字把意思表达出来了?’”

同类推荐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热门推荐
  • 庶女不善

    庶女不善

    妃玉前世被心爱之人害死,再度重生,竟成了天枢大陆丞相家的废柴小姐。惨遭退婚,受尽屈辱,小小庶女,沦为世人笑柄,更惨死刑房之中。冷眸张,天机改,废柴孤女,命运翻天。且看妃玉倾国容颜,逆天重生,虐嫡母!斗长姐!惩渣男!杀小三!端看这天枢大陆,谁主沉浮!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妖姬庶女:邪王请接招

    妖姬庶女:邪王请接招

    一生一世一双人,现代超级女特南羽琪工行事狠辣,深不可测,绝招是一击毙命,可偏偏在执行任务时被队友出卖,死在刀下,可不曾想穿越时空,附在大月国丑女南羽琪身上,还被嫁给了一个病王爷。呵呵,看看南羽琪是怎么窦迪女,虐爹爹的。再看她一手遮天助他登皇位.......
  • 血花谣咒乱君心

    血花谣咒乱君心

    那一年,长安飞花满天,你与我向着不同的方向离去,你说,你手中所执之剑是为守护这瑶蓝国,你说,你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放弃守护这天下,守护这黎明百姓,你终究还是为了这天下放弃我。那一年,你亲自送我上花桥,把我送到他的手里,你便这般狠心,独留我一人在这忍受孤独。在我生命绝望之时,你悄然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你的温柔,让我不自觉的沉溺在其中,当我满怀欣喜想和他过一生时,你却屠他满国,我成为你的皇后又能怎样,到最后我们的结局已被上天的注定,而我们都将孤独终老……
  • 万道全书

    万道全书

    广博五教,历览百家,深研术数,对禅智·道法·儒术都有涉及!
  • 异能县令

    异能县令

    心理学实习生穿越古代县令身上并获得异能,与高冷师爷缕破奇案的故事。本故事历史背景皆为虚构。
  • 某丘比娘的综漫之旅

    某丘比娘的综漫之旅

    某位骚年平淡无奇的被主神碰到了,开始了他(她)的综漫之旅,不过这天主神似乎因为放久了出了某些不可名状的小故障(呵呵,怎么可能。明明是本座的安排,哈哈哈!)骚年:呜呜呜~你还我小弟!
  • 虚无大帝

    虚无大帝

    身怀神秘宫殿,修炼至高武学,坐拥美人。但不甘寂寞,返回上古英雄并起的年代,一手宫殿镇压四方,一杆万灵笔点化虚空,上古诸神颤抖吧!
  • 陷入传说

    陷入传说

    风风雨雨都无畏,甜甜蜜蜜来作伴!鬼灵精怪的何溪是掌管传说司仪的养孙女,与冰冷傲慢的富家公子林诩之间共赴传说,改写命运的啼笑故事。
  • 时间的继承

    时间的继承

    世人皆知,帝家大少是位恶魔,人称:帝煞。象征是比女人还邪魅的笑容。世人皆知,千家老二是个恶魔,人称:千恶魔。象征是恶魔式笑容。世人还知,帝煞与千恶魔是最相配的一对,惹了他们那绝对就是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