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200000005

第5章 政论模式:言论重于新闻(2)

随着殖民地商业和人口的发展,政府印件在整个印刷业务中的比例逐渐缩小,“只有在这时,一个持有不同意见的或不落俗套的印刷商才有可能在经济上获得成功”(布尔斯廷,1997:453),因为富有的商人们“愿意出资办一份出版物,以刊载商品广告,传播重要信息”(埃默里等,2004:27),以“广告报”(Advertiser)为名的早期报纸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商业发展对创办报纸的影响:在1765年之前,3/4办有报纸的城市均为大西洋沿岸的海港,这些海港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以赢利作为创办报纸的目的使得广告成为殖民地报纸的固定内容,早期它们经常占据报纸最后一页的最后一栏。后来在4页报纸中,第1页和第4页通常用来刊登广告。广告虽然不长,但种类繁多,专利药、书籍、化妆品、赛马、狮子展览、家教、裁缝……(Bleyer,1927:72),应有尽有。有趣的是,与新闻相比,广告似乎与殖民地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更紧密,成为此时殖民地生活的缩影,是报纸最本土化的部分。广告把报纸和日常的商业问题联系在一起。办有殖民地最成功的报纸之一《马萨诸塞侦探报》(Massachusetts Spy),并且也是殖民地报刊史学家的艾赛亚·托马斯(Isiah Thomas)曾指出:“报纸上每天都有关于新书、工程、发明、发现和技术改良的广告,它们可以很好地用来扩大和启迪公众的思想,在唤起并保持公众注意力的许多方法中,它是值得一提的方法,……”(转引自布尔斯廷,1997:443)。从表现手法上,广告也比新闻饶有兴趣得多。广告商在“字形、插图、版面和文字通俗易懂等方面的实验中起了领路人的作用”,而新闻撰稿人过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些道理(埃默里等,2004:43)。广告是早期报纸重要的赢利方式。到了18世纪中期,经营较为顺利的印刷商已经可以将各种商人与贸易者的通告排满3到5页。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戴维·霍尔(David Hall)曾合伙开设印刷所(1748-1765年),该所60%的赢利来自《宾夕法尼亚公报》,此时该报广告之多使得报纸页数要增加到6至8页方可,而印刷所其余40%的收入来自其他印刷品,包括历书(埃默里等,2004:38)。富兰克林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办报纸是可以赚钱的。

新闻资讯的不足与不能按时到达,是早期报纸常常要面临的问题。早期殖民地交通十分不便,横跨大西洋的船只在天气适宜的时候航程要历时5-8星期,而在冬天,船只减少、船期延长。殖民地之间送信的乘马邮差在一年的3/4的时间里,每周送一次信,在12月到3月期间则是两周一次。在冬天,有些报纸就根据送信的时间调整出版时间,当信使不能按时到达,出版就延期一到两天。甚至有些时候等不到邮件,报纸就不出版了。《波士顿公共事务》的创刊号上即声明:“每月出刊一次;遇新闻量较多之情况,则刊出次数酌增”(转引自Roshco,1994:33)。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新闻的时效性比较差,英国“已发生”的新闻到达美国大约是在2个月之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新闻则一般在发生3个月之后才被美洲人知晓。即使是在殖民地后期,“只有9%的新闻会在发生5周之内被报道,63%的新闻会在事件发生6-11个星期后被报道,而23%的新闻会在12周和更长的时间之后被报道”(Hester et al.,1980:22)。发生在南卡罗来纳查理斯顿的一场造成300间房屋损坏和价值100万美元财产损失的大火,《波士顿公报》对其的报道是在2个月之后。

弗兰克·莫特对坎贝尔曾刊载一年之前的新闻颇有揶揄之意(Mott,1962:13),他指出当时存在着一种具有“历史”意识的新闻观(Mott,1962:48-52),但如果把这种现象归因于编辑们缺乏时效性的观念则未免失之简单,最主要的原因乃是美洲生活的实际状况和美洲人的需要。美洲人在家族关系、商业及政治利益上与欧洲尤其是英国紧密相连。本·富兰克林在接管《宾夕法尼亚公报》后的第一期上说:“我们深知发行一份好的报纸,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容易。一位公报的作者必须精通多种语言,写作流畅、叙事清晰简练;他应该能够谈论海陆战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明白各国国王与政府的利害关系、宫廷隐秘以及一切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果这些作者能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那就好了”(Mott,1962:27-28)。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富兰克林对报纸作者的要求也委实不低,但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要求,比如要通晓多种语言,还要了解各民族的习俗,可以推知外国事务和对外关系是美洲报纸的主要内容,这颇为符合美洲这个新兴移民大陆的特点,对外联系一开始就在美洲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美洲的经济状况可以为此提供有力证据。在殖民地时期,海洋运输业中的劳动力可能占劳动力总数的5%至10%,仅次于农业。在独立战争之前的10年里,出口及相关服务大约占殖民地收入的1/6(阿塔克等,2000:43)。而美洲大陆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则要疏远得多,因为早期美洲大陆的内陆交通难于上青天,有人甚至将其喻为“危险如天花”(Mott,1962:4)。因此,外国新闻就成了此时殖民地报纸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报纸读者希望知道的东西。虽然存在着时间差异,但这些来自欧洲的旧闻对于读者来说还是新的,依然是新闻。否则,报纸大可以搜集本地新闻和用大量阅读材料来填充版面,这不会比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外国报纸更难,但问题是读者不买账,这不是他们最想知道的东西。约翰·奈伦(John Nerone)和凯文·巴恩赫斯特(Kevin Barnhurst)对此时殖民地的报纸有一个精当的比喻:“咖啡馆”。当时伦敦的咖啡馆里都免费提供报纸,人们在咖啡馆里可以浏览各种报纸,了解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可以与他人交谈,就时事交换意见。而北美殖民地当时的报纸读者主要是政界与商界的精英,这些精英读者对于大城市很感兴趣,所以印刷商们的报纸内容都是来自都市的消息。报纸通过提供择选自欧洲都市报纸的内容和“通讯员”的来稿和信件试图为美洲精英们提供在伦敦咖啡馆的体验。

可见,殖民地的报纸一旦在美洲大陆落地生根,它就成为美洲生活的产物和创造者,它的气质深深打上了美洲生活的印记。就新闻而言,外国新闻在此时的报纸上唱主角,这是符合殖民地人的需要的。不过,新闻十分简短,在海斯特尔的统计中,“50字以内的新闻占55.6%,50-100字的新闻占21.9%,而超过200字的新闻只占20%”;就新闻的位置而言,在4页报纸中,大部分外国新闻会放在报纸的第2页(占55.4%),但有时也会放在第1页(占27.6%),而且,国外新闻排在国内新闻之前。

殖民地报纸一开始就是印刷商的谋利工具。美洲殖民地一直有着重商传统,出自加尔文教派的英国清教理论为美洲的重商思想提供了宗教基础,清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神圣财富的肯定。马克斯·韦伯在本·富兰克林的某些教诲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精神,其中包括:时间观念、信用观念、节俭观念、诚实谨慎观念以及计划收支观念等(韦伯,1987:33-35)。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勾连,敏锐地察觉到:如果一个社会的民众能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合而为一,将积累财富的俗世行为与彼岸意义交融,那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就获得了伦理意义,而这就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在美国,报纸甫一出世就是个人私有财产,商业利益一直是美国报纸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一如布尔斯廷指出的:“美国的报纸很早就以自己是一种商品而不是正统观念的鼓吹者自许。当时在法国,罗伯斯庇尔和米拉波各有自己的报纸来引导各自的选民,但这不是美国的作风。……只是在1790年后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的报纸才被一种厉害的党派精神所支配。就美国新闻业的大部分历史来说,美国报刊的独立性和高质量是与商业精神和公开市场上买主期望货价相当的需要相联系的”(布尔斯廷,1997:443)。布尔斯廷不可不谓眼光敏锐,他指出了商品性是美国报纸与生俱来的特征,但美国报刊的独立性和高质量与其商业精神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这层迷雾还要留待在随后的几章中逐渐拨开。

二政论模式及其特点:言论重于新闻

美国新闻史家哈得森(Frederic Hudson)将1690-1872年的美国报刊分为6个时期,其中1755-1783年是“革命时期的报刊”,1783-1833年是“政党、宗教、农业、体育、商业多种报刊时期”(Hudson,1873,转引自黄旦,2000:57);莫特则认为1765-1783年的报刊属于“革命时期的报刊”,他将1783-1872年都系之以“政党报刊时期”,并且,他还将其细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Mott,1962)。二人在历史分期上虽然存在分歧,但都认为18世纪中期是美国报纸的转折期:报纸开始显露政治色彩。

从此时起,政治氛围开始弥漫于整个美洲殖民地的报纸,“政治对大多数报纸而言是至高无上的;政治影响着新闻,充斥在短文和读者来信中,还左右着社论”(Mott,1962:200)。政治言论成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的报纸上的主要内容,尤以政党报纸为甚。一项关于19世纪前30年的新闻调查显示:当时的报纸主要是政党的机关报,其主要功能是讨论政治和经济问题,而不是刊印新闻。报纸栏目乃至整个版面都是议会活动、政治演讲、总统和州长的咨文、政府各个部门的各种活动,甚至这些内容有时还会挤占阅读材料和广告的版面(Bleyer,1927:152)。而“当1860年,美国趋势调查计划的负责人将全美80%以上的期刊(包括373份日报在内),归类为‘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型’时,这其实正反映了当时一般人对新闻界的看法”(Roshco,1994:51)。

此时报纸风格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政论模式,政论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言论高于一切。对报纸而言,其首要职责是表达鲜明的观点与立场,而非报道新闻。艾赛亚·托马斯在1810年即指出:“现在的公报和新闻报主要是政治文章,新闻并不总是编辑的首要目标”(Mott,1962:200)。言论在此时的报纸上具有独立和重要的地位。不同党派利用各自的报纸宣扬本派的政策主张,攻击对手,以说服公众支持本党派及其候选人。

莫特认为此时编辑插入新闻事件的评论已经具有了社论的意味(Mott,1962:102),而正式社论在殖民地早期报纸上是十分罕见的。《纽约公报》在刊载“每周事件”(Journal of Occurrence)之时将评论用斜体字刊出,以示与新闻的区别。独立战争期间,许多报纸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将这种评论置于本地新闻栏的首要位置。此时的报纸言论主要还是采用署名笔名的投稿,“当然,大部分报纸大量刊载的官方或半官方的决议和公告,也是报纸形成观点的有效方式”(Mott,1962:103)。1800年,《曙光报》(Aurora)将报纸第2页明确作为评论页,文章中经常使用“我们”一词,其他报纸也纷纷加以仿效,这时报纸普遍认为主编所撰写的一栏或两栏评论是标准报纸的一部分(Mott,1962:153)。而且,此时亦有主编开始撰写新闻摘要,此类文章多含有相当数量的评论。

同类推荐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乾坤之末

    乾坤之末

    佛说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百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万法何不是如此,从辉煌到落寞,最后甚至绝迹,多少奇门要术,典籍流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万法之末阴阳颠倒,魔界之门大开,届时会有下世佛子与转世道童拯救乱世,弘扬万法
  • 毒医无敌

    毒医无敌

    用毒,旨在杀人,顺便也救人,同时……哎哟,没对啊,按照剧本不是应该我泡妞吗?怎么被妞泡了!?
  • 逸云

    逸云

    “笨蛋,你就是个笨蛋,你什么也不会。真丢人”“这孩子怎么办才好”“加油啊,逸云”各种声音交汇在一起,逸云,你的未来怎么办?
  • 从始争仙

    从始争仙

    一个洪荒初辟的世界,一切都只是开头,还未有过结果。一个人命如草芥,天命为圣尊的世界。神灵?真的是这世界的创造者?人类,只能做个低贱的生命活着?我不信!我要以力破天,斩了那神灵,灭了他的规矩。走一条自己为尊,以己血骨肉为基的成仙之路。*******这是一个同样写修仙的故事,但有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构思,不一样的角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永生殿堂

    永生殿堂

    这是开始的年代,永生殿堂的大门还没打开,座椅的归属还没被确定,一个小胖子的出现,引发了巨大的混乱
  • 不死猎杀

    不死猎杀

    刀。风刀。风本不是刀,但风却可以成刀。十四柄风刀,织成一片天地萧杀的刀网。天地萧杀,残叶如无魂之蝶,飞舞而凌乱。月色已隐,月色同样在萧杀中失色。
  • 我的闺蜜是只猫之血月之谜

    我的闺蜜是只猫之血月之谜

    不属于一个大陆的几位女孩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会有怎样的历程呢?当一切尘埃落定,她竟是..........
  • 疑似花间一梦来

    疑似花间一梦来

    一梦之间,这是真是假?她女扮男装,是大垣王朝唯一的皇子临江王。那么,他呢?是敌国王爷?是邻国皇子?还是……那个正站在她面前的……皇叔。或许只是睁眼闭眼,世界换了模样。世人皆道,她是“谪仙”,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身着素衣,绝代风华。可是,身为“谪仙”的她,也有许多……
  • EXO之未完成的童话

    EXO之未完成的童话

    一个外冷内热千金,有一个萌萌哒哥哥金钟仁遇见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面对这样的他们。你又该如何选择:是霸道却孩子气的黄子韬?是腹黑却萌呆了的鹿晗?是冰冷又温柔的吴世勋?是酷酷的%>_<%吴亦凡?是默默守护温暖的张艺兴?是灿烂的快乐病毒朴灿烈?是可爱调皮的边伯贤?你们的童话开始了?
  • 做事细节全书

    做事细节全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事,必成于易。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做事的每一个细节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