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000000015

第15章 电视采访(2)

第二节采访要学会倾听

电视创作由于其表达方式相对复杂,所以准备过程也相对复杂。非剧情类节目虽然拍摄对象来自于生活原生态,但原生态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有问必录或是看到什么拍什么。恰恰由于其表现的复杂性,有许多内容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在拍摄之前的准备过程显得尤其重要,对拍摄对象的熟悉、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概括起来说,非剧情类节目的拍摄会经历一个“明知故问”的合理演变过程。如果从手法上来说,作为一种提问方式,“明知故问”显然不是一种好的处理方式,但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过程,尤其是针对电视这种媒体,由于其记录的特殊性,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思考与记录的同步问题。

一、未知——已知——未知的过程演变

任何一个节目的制作可能都需要在内容上经历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过程。在前一个“未知”到“已知”的阶段,是指创作者对于所拍摄题材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到了解状态,由于选择了拍摄对象,创作者不得不进入到对未来拍摄对象的了解、分析阶段。此时,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了解基本处于“未知”阶段,为了避免拍摄的盲目性,必须去研究自己的被拍摄对象及其相关的事实。创作者在接触一个新的选题时,可能对这个选题的了解知之甚少,即便有一些相关的了解,更多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一些个人兴趣、爱好及特殊的情况下对该对象无意中的了解,是电视创作者的一般积累。而一旦作为电视创作者选定对象,介入到对拍摄对象的了解,就不能仅仅限于一种泛泛的了解,而应该是一种相对专业、专门的了解,需要收集被拍摄对象的相关材料,并尽可能地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创作者才可能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已知”,但这种“已知”是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基本了解,还是为拍摄过程做的知识储备。

虽然此时并没有进入到实地的拍摄阶段,但这种准备是必须的。因为在拍摄过程中为了从被拍摄者那里获得更多内容,拍摄者必须与被拍摄者建立共同的语境,才可能为获得更多的了解搭起桥梁,否则连进门的权利都没有,谈何获得更多的内容呢?因此这个阶段的从“未知”到“已知”,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准备,而不是一个拍摄的实施阶段,这往往也是刚刚进入电视圈的拍摄者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经常在节目里看到这样的提问:这是你们家啊?如果这不是他们家你干什么来了?!请谈谈你的感想?这一类也是属于没话找话。为什么没有话,因为你对被拍摄者的情况不了解,他所做的事情,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所想等都不了解,于是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就可能被这些无足轻重的内容所占据。感想是什么?感想一定是在经历了某个事情以后的提问,而不是开门见山就能问别人的。提问是给观众看的,而不是给被采访者听的。所以电视提问必须要考虑观众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愿意接受,或者说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提问。在获得了这些基本情况以后,才能进入到提问时的“未知”阶段。

了解了被拍摄对象,对被拍摄者进入到了从“已知”到“未知”阶段,进入到拍摄过程时,需要拍摄者有一个大的思考转变过程,进入到一种方式方法的转变——回到“未知”阶段。这个“未知”是为了让观众知道更多拍摄者已经获得的信息,所以需要重新将自己变成一个“未知”的人,让观众与你一起了解、调查、并最终形成叙事。更准确地说,这只是一种处理的技巧,因为对拍摄者来说,你的信息获得的过程是要给观众看的,而不是获得就可以了。但拍摄者获得信息只完成了拍摄的第一个阶段,而不是一种真正“未知”;这些使用提问技巧来佯装“未知”的方式只是为了将拍摄者“已知”的重要信息传递给观众。重要的不在于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了解,而在于拍摄者是否站在观众的视角来看待被拍摄者。从拍摄方式上,创作者需要再次进入到“未知”状态,这是一种处理方式。

所以在从“未知”进入到“已知”的过程中,是拍摄者思考的需要,从“已知”再进入到“未知”的过程是创作方法的要求,这两个阶段的目标不能混淆。有时在电视节目里看到这类拍摄:拍摄者进入到被拍摄者的生活中,问了许多无关痛痒的问题,诸如“你家几口人?”“你今年多大了?”“你住在哪里?”等,这类问题是不会引起观众丝毫兴趣的,因为这些信息与观众建立不起任何关系,也不会对叙事的推进起到多少作用。为何会出现这类问题,就是因为拍摄者在事前对被拍摄者的了解有限,而电视节目每一秒钟的流失都会影响观众,当节目内容被这些信息量不大的内容占据时,节目的张力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这些类似于无效信息内容的增加,必然会减少有效信息的传递。除了这种“明知故问”处理失当之外,还会出现诸如“你八点吃的饭是吧?”“你的弟弟今天上学去了是么?”“哥哥到深圳打工去了吧?”等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拍摄者在提问的时候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这种提问的方式会带给观众强烈的“明知故问”的感觉,使得节目的叙事张力下降。其实这两类情形都是对“未知”——“已知”和“已知”——“未知”的过程处理不当造成的。所以两个过程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分析清楚,理解透彻。

二、镜头感

镜头感对于电视采访来说似乎有些远,但是如果对电视采访有了基本的认识,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你问我答。由于电视表达的特殊性,使得对电视采访本质特征的认识了解与做电视采访是一样重要的。电视采访是帮助观众直接获得信息的途径,所以它是给观众听的而不是给采访者听的,至少不完全是给采访者听的。电视由于直观、真实的特性,不仅要展示采访内容,还要展示采访的过程,在这个展示过程中,观众获得了信息。但其他媒体的采访过程往往是不需要展示出来的,所以听众只有采访者一个人,所传递的内容是采访者用文字,图片等其他方式,而不是被采访者的讲述本身。由于采访与传播两个过程是分离的,所以被采访者在采访中呈现的状态如何,受众是无法获知的,也就不重要了,同样对于采访者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被采访者提供的信息是否重要,是否能够打动受众;其次,电视采访除了包括被采访者讲述的内容外,他的表达、语气、动作等肢体语言,这些同样是观众关心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肢体语言的表达并不逊色于口语的表达。这是电视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清楚的一点。

镜头感是什么?镜头感这里是指电视编导在拍摄现场对拍摄内容与现场镜头拍摄本身结合的一种判断,它包括镜头景别的构成,摄像机的运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及自身的运动、站位等。编导对这些基本元素有了判断之后再来决定自己在现场的站位,保证拍摄能够顺利进行,不至于因为编导自己的“穿帮”而导致拍摄的失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处理起来却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一个编导在他的拍摄中很难找到两个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运动情形,于是每一次的处理可能都会不一样。因此,编导对镜头的基本了解、对被拍摄者的了解、对摄像的熟悉、与摄像的配合默契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最终拍摄的成败,尤其是非剧情类的节目,同样内容能够提供第二次拍摄机会的可能性太小,一旦因为拍摄者自身的原因导致拍摄失败,那将是一件不能让拍摄者自己原谅的事情。

三、学会倾听

电视采访是什么?电视采访到底要获得什么?观众试图从采访里得到的又是什么?我们所说的电视采访体现在镜头里,经常会看到两种形态。一种是采访段落,就是要让观众听被采访者的话语表达,此时镜头试图获得的应该是被采访者的话语表达内容,其他还包括被采访者的表达、神态等,虽然这些也是拍摄者十分希望想获得的,但这些内容都是为了使采访内容能够更生动而产生的。观众此时听到被拍摄者语言传递的内容是其最大的收获。虽然在拍摄方式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其核心是不变的,比如可以将被采访者放在一个特定的拍摄环境中,也可以将被拍摄者置于运动中。无论哪种形式,被拍摄者此时最重要的是在镜头里展示他的语言内容,其他的都是为了辅助语言传播而出现的,比如行走采访中的现场感等。

对于纯粹的采访镜头,重要的是形成交流感。这种采访拍摄方式拍摄难度小,但谈话的难度大。拍摄难度小是因为此类拍摄一般都是事先将被拍摄者安排在特定的地点,由编导与被拍摄者交流。此时摄像的镜头处理因为不存在空间的变化,被拍摄对象的移动而减少了拍摄难度。所谓拍摄难度只是在于如何根据被访者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情绪用不同的镜头处理,将情绪融入到镜头中去,将故事融入到镜头中去,因此景别在拍摄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拍摄人员如何去倾听被访者的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拍摄者没有倾听其谈话内容,而只是按照一般的拍摄方式模式化地处理镜头,镜头本身的变化没有与谈话内容建立起关系,访问者问一个问题,拍摄者就相应地变化一个景别,镜头的组成就没有和内容、对象、空间等形成一个整体,而只是完成了一个“拍摄”。

这类拍摄,镜头自身对观众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如何让观众能够对简单的人物拍摄镜头有兴趣,重要的是谈话能否抓住人,这是电视编导需要了解清楚的基本道理。拍摄内容是编导事先进行过思考,围绕着某个主题来展开的话题。尤其重要的是,在谈话过程中,编导要随着新获得内容的增加而对自己的主题不断做出微调。采访是一项基本功,“问”与“听”在这个过程中是交替进行的,拍摄者如何处理“问”与“听”的关系,谁更重要?如果采访者意识到了“倾听”比问“问题”更重要,就会适当调整自己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和心态。“倾听”的过程给了采访者“发现”的机会,观众更关心的也是被采访者的回答,而对于采访者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很在意,虽然好的回答一定是在好的采访问题之后得到的。

第二种是被拍摄主体活动中的交流,这种交流重要的是现场感的形成。此类拍摄活动中拍摄难度较大,但谈话难度相对小,因为此时的观众更多地被人物的动作、现场等吸引过去了,语言只是来加强这种现场感的;重要的是拍摄者如何营造一个“现场”,而不是打断被拍摄者的活动,让他停下来和采访者谈话。比如一个农民在田地里劳动,如何让自己的采访与镜头介入减弱到最低程度,如果正好抓住了农民干活的间隙,则可以较好地利用这个间隙,找到你要访问的内容与其活动有机结合的点来切入,而不是随时随地想问就问。电视媒体在我国最近二十多年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拍摄中也出现了一种“媒体优势”的倾向,即电视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一种优越感,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摆布被拍摄者,而不是根据电视的表达需要来决定拍摄,最后无意中走入到“摆拍”的模式中。并不是说“摆拍”不好,但“摆拍”主要是剧情类节目的拍摄方式,将其运用到非剧情类节目中来,显然是一种方式方法的错位,而这种错位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对于不破坏被拍摄对象活动空间的交流,编导的镜头感、现场的判断、语言的使用、时机的把握等都要求更高。

任何一个方面判断不准,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拍摄行为的失败。首先来说切入点的选择,就包括编导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对被拍摄对象的观察、对摄像机镜头的观察,以及现场的捕捉能力等。其次是编导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节目编导的问话应该是不影响被拍摄主体活动的,所以最佳的提问应该是在观众意识不到的时候将自己的问题递过去,被拍摄者也是在不破坏自身生活流程间回答采访者的问题,整个拍摄过程没有干扰到被拍摄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此时被拍摄者所营造出来的现场没有因为拍摄者的出现或拍摄者的问话而中断。镜头只是作为一个客观记录者出现在现场,虽然有编导的声音进入到镜头里面,但在观众的心目中却因为这个声音带出来了更多的信息而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现场问话的内容是观众关注的,观众的注意力已被吸引了,整个拍摄过程保留了记录过程现场的完整性。

同类推荐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爱你是我一辈子的必修课

    爱你是我一辈子的必修课

    此文献给那些平凡的女孩子们,平凡又怎么样?平凡的女孩儿一样能得到完美的爱情。尹连雪:“是啊,那种勾心斗角的生活我真的不喜欢,我只是想平平凡凡的过日子罢了。”沐冷夜:“辞了就辞了吧,我养你一辈子。”尹连雪笑到:“我这个人很难养活的,嘴又叼,性格又不好,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么?”沐冷夜笑了:“那也要养一养才知道啊。”尹连雪:“那如果不好养活怎么办呢?”沐冷夜:“就算不好养,我也不会退货的,你是我一辈子的责任。”
  • 嗜血女王:极品王夫别过来

    嗜血女王:极品王夫别过来

    她的穿越,是无意,还是有心,一切的一切,等你我来解说。来看女主怎样玩转江湖,游戏人间欧阳澈“小猫儿,我可以包容你的一切,我就不允许任何人把你从我身边夺走。“上官炽炎”女人,你是我的菜。“贺兰文彬“娘子,为夫我空虚寂寞冷,我中了你的毒,只有你才能治好我。”陌上卿“妻主,您不要卿儿了吗?就知道您不会不要卿儿的。”廖辰星“你是我的,我不管,我不管,你是我的。”他们会合女主擦除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想知道吗?不告诉你,乖乖看文吧。(本文男强女强,欢迎入坑。加群:573399704)
  • 几笑一飞剑

    几笑一飞剑

    “乖孙儿,老子给你绑了个大美妞当媳妇。”逍遥侯说道。“不要!”“胸前风景够壮观,后面够翘,挺好!”“我!不!要!”“孩子,我派些扈从,给你将胭脂评十大花魁拐回来,统统打包。”逍遥侯夫人说道。“谢谢奶奶,嘻嘻,来亲一个……”这是一个纯洁的故事!
  • 最后的驱魔道士

    最后的驱魔道士

    华夏大地上有这么一群神通广大的人,他们隶属于一个世人视野之外的神秘部门。他们唯一信念便是拯救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追捕那些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走出“教化场”的韩枫继承父亲遗志,加入神秘组织,打开尘封的档案,解密被隐藏的真相……书友群:207775869【本书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挂钩】
  • 女王的神秘恋人

    女王的神秘恋人

    完整版修改版见《魔法女王:丘比特的谎言》她是孤儿,被赵伯伯一家人收养,寄人篱下,心里的痛,只有自己知道。她是最平凡不过的女生,可是为什么那个传说中最神秘的冷酷殿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手帮助她?而她为何在一夜之间,被龙令选为了皇蝶的女王?养父事业的失败,导致养母将她送去做女佣。而她服务的对象,正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夺走她初吻的霸道恶少宋轻染。“雌猪,既然你给本少爷送上门来欺负了?你说,本少爷这么善良的一个人,能不完成你的遗愿吗……”神秘人的突然出现,暴露了一个惊天的事实,我,究竟是谁……【内含四大类型校草哦!】
  • 明月修仙传

    明月修仙传

    这是个准同人作品,打算写三部《倚天屠龙记》《凡人修仙传》《种剑》。《种剑》是自己写的,没有这个作品。希望能有新意。主角是个普通人,不会大杀四方。但有个金手指。手残,更新不快。
  • 魅影重生之都市医女

    魅影重生之都市医女

    家里外债累累,父亲昏迷住院,母亲气的一病不起,年幼的弟弟还在读书,这一切,小曼用她弱小的肩膀独自承受,亲戚的冷嘲热讽,当官的虚伪冷漠,社会的势力现实,把小曼逼入绝境,当她再次醒来时,她不知不觉中已步入拥有神器的都市修真一族......且看她如何在都市中书写自己的传奇......(看后给点评论吧吧!!)
  • 史蒂夫和他的朋友们

    史蒂夫和他的朋友们

    这是一个史蒂夫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特别好笑,作者花了三天三夜才想出来的
  • 神奇宝贝之虎跃山林

    神奇宝贝之虎跃山林

    一个为了妈妈放弃梦想的少年,压抑着心中嗜血的猛虎,在小小的华蓝市蛰伏十四年,而后如同一只猛虎跃于山林,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
  • 霸爱之无双天堂

    霸爱之无双天堂

    “宇文喆说让你演好了!”陌无双在阿颜耳边轻声低语,微热的气息,喷在耳边,挠的阿颜心痒痒。用长袍迅速裹好曼妙的躯体,打横抱起她。阿颜心底记了宇文喆死罪,敢让她穿成这样!下方众人,盯着年轻城主的动作,多是不屑,居然宠一个舞姬到如此地步。自是各怀鬼胎。落座之后,阿颜看着自己怀中满身不自在的她,唇角微微泛起了邪魅的笑,演?陌无双依然不知死活地碎碎念着,“看你们之后怎么补偿我,老娘今天牺牲大了。”突然嘴唇上冰凉的触感换回了思绪,我靠!陌无双张嘴准备开骂,阿颜顺势用舌尖将葡萄顶了进去,葡萄破开,满嘴酸甜。逗逼女主VS冷情男主陌无双VS君曤陌无双某天突然捞了一个男人回来,开启了人生鸡飞狗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