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300000059

第59章 评论性报道(2)

1789年8月26日,法国国民议会颁布的《人权宣言》再一次把人权提到了突出的地位。《人权宣言》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今天,自由、平等的理念不仅在美国、法国的政治生活中深入人心,而且是西方国家宪法政治的基本精神,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石。

西方的宗教价值观主要来源于基督教。虽然西方国家大多实行政教分离,但是从核心价值观来看,民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并不能截然分开。相反,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比如在美国,美元上就赫然印着“我们相信上帝”;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也要手扶《圣经》;美国的国家公职人员也可以同时是教徒。政教分离只是表明宗教不干涉国家事务,国家权力也不干涉宗教事务,并保障信仰自由,从而避免因国家权力推崇某一宗教而带来的社会紧张和分裂。

因此,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欧美等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宗教价值观和民主价值观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宗教价值观体现了人间博爱的道德理想,而民主价值观则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法治精神。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维护和促进西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国际关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当今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是优先考虑与自己有相同或相似宗教价值观及民主价值观的国家交往。比如,美国就十分亲近那些拥有基督教信仰和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许多这样的国家已被美国视为“盟国”;如果一个国家虽不信仰基督教但却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这样的国家也是美国愿意交往的,像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等,这些国家中,有的也成了美国的“盟友”。而像中国这样和美国既没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又没有相似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美国愿意与之交往,更多的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而并不是因为价值观方面的吸引。

(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当西方国家打着自认为是普适的价值观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树立国家形象的时候,中国也在日益成熟地运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

与西方将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核心价值观不同的是,中国人把“和”或“和谐”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在中国人的实践中,无论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大同世界的理想,还是提倡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和谐相处,无不是这一基本价值观的体现。目前,中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就是中国运用其核心价值观处理国内外问题的鲜明体现。

“和”的含义最早来源于上古时期的音乐,是指音乐节奏与旋律的和谐,音乐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内容的和谐,以及聆听、欣赏音乐之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和”的基本含义是多样、统一的。

对“和”之含义最早作出比较明确的阐释并为后人广泛引用的,是孔子《论语》里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说,君子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但却各自保留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小人虽然气味相投,附和逢迎,但却由于各为己利而不能和谐相处。它实际上也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即:不同的人或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但不一定要彼此相同,各具色彩的人或事和谐统一、融合在一起,更能体现“和”文化的基本思想。

“和”文化的这一基本思想体现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它强调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上要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强调人要修身养性,追求自我的平静与和谐。可以说,“和”或“和谐”,体现了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等各种矛盾问题上的最高智慧。

现在所提到的众多与“和”有关的概念,大多是从“和”的这些基本的思想引申而来的。比如:“家和万事兴”,强调的是家庭和睦对于家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气生财”,强调的是“和”对于生意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谓“和蔼”、“和解”、“和平相处”乃至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强调“和”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体现在处理国家或民族关系问题时,它强调的是“和平共处”对于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和”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和”文化、“和为贵”的思想,在当今这个仍然充满动荡、混乱以及冲突、对抗的时代,显得十分重要。中国现在提倡构建“和谐世界”,这也是中国“和”文化的精神对于世界文明与发展的贡献。

三、西方国家媒体的话语权设置

西方国家媒体进行话语权设置,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依据。

自由和人权是西方国家国际传播中普遍适用的两个战略性议题设置。

首先,西方媒体通过“自由”、“人权”等议题设置,为本国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提供道义支撑和舆论支持。

比如,科索沃战争还没有爆发,美国媒体就积极配合政府的外交政策设置议题,为战争爆发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造势。而这一议题的核心就是“人权”。在这一基本议题的框架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媒体对南联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什么人权高于主权,什么南联盟在科索沃进行种族清洗,什么南联盟的行为造成了令人不能忍受的人道灾难,等等。

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战争爆发。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但舆论的焦点已不在于此。由于此前有目的的舆论攻势,战争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战争爆发时,无论从外交上还是从舆论上,一切似乎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其次,西方媒体还通过“自由”、“人权”等议题设置,对他国的事务进行干涉和指责。

比如,西方媒体经常指责中国缺少宗教信仰自由、新闻自由,以及指责中国保护人权不力,等等。这些论调的出现,莫不是建立在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当然,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指责并不总是出于维护其价值观以及所谓“伸张正义”的道义目的。很多时候,他们这样做,不过是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或者是维护特定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每当此时,价值观实际上是被歪曲地利用了的,维护不便言说的背后的利益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由于西方媒体认为它们的价值观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它们在依据这一价值观主张利益和权利的时候,或者是依据这一价值观攻击对手的时候,总是显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而且在许多时候,这种权利主张或攻击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利益集团获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武器和筹码。

案例十五

中国的全球争吵——西方还不理解导致中国与日本、东南亚和美国发生分歧的力量

中国的崛起永远不会是完全和平的。但最近,一系列有潜在危险性的争论将北京与其邻国、华盛顿和欧洲对立了起来,这再次表明,在很大程度上,西方还不理解驱使中国行动的力量所在。如果说美国是一个全球警察,那中国就是一个年轻而老于世故的全球流氓,反抗着它未参与建立的现有国际体系。

美国和中国的谈判代表在上次气候变化谈判中陷入愤怒的僵局,这也反映了双方处理问题方法上的根本不同。北京坚决捍卫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像其他碳排放大国在它之前所做的那样。它的立场让人想起伊朗对其“核权利”的坚持。

这副主权至上的样子也能部分解释中国在其“估价过低”的货币问题上与西方的另一场争论中的立场,这是上周末一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的讨论焦点,会议最终无果而终。中国领导人例行公事地说,在汇率问题上,中国不会受他国支配。此外,中国领导人对物价暴涨可能导致的“社会动乱”也有所顾虑。在这个事例中,不安全感也使得自尊和顽固有所加强。

中国官员欣然承认,中国有一种历史偏执症,这影响着它现在的行为。中国一名外交官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领土连年丧失,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因此中国人民对于本国渔民在自己的领土上被外国抓走一事很难接受。

他说的是中日在东海海域钓鱼岛归属权问题上最近发生的纷争,在这场纷争中,一名中国拖渔船船长被扣留。此次冲突致使不时影响中日关系的两国厌恶感和民族主义愤怒情绪再度爆发。此次的情绪爆发时间很短,现在已经基本平息。然而就中国的其他国际争端而言,切实存在和潜在的紧张状况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显然也没有长期的补救办法。

首届亚太国防部长会议今天在河内举行,参会代表包括五角大楼的罗伯特·盖茨。本次会议给了中国的邻国一个机会,可以探讨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在内的一些国家认为中国最近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过于自信的事宜。这些国家说,中国日益把这两块海域看作自家的后院——就像华盛顿曾经将拉丁美洲看作自家后院一样。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年早些时候曾说过,在上述海域航行自由并和平解决争端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这触怒了北京。在河内,盖茨对这番话进行了补充和加强,他敦促各方以多边的方式解决分歧——北京认为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权益的不敬。

在就台湾问题发生争执之后,美中军事对话正慢慢恢复;盖茨应邀将于明年访华。然而华盛顿公然支持(并武装)中国的邻国,同时坚持奥巴马总统所说的“在亚洲的领导角色”,这可能使其重蹈“中国对抗西方”的覆辙,只不过这一次是在亚洲的舞台上。这样的前景令美国《时代》周刊上周提醒人们注意“亚洲的新冷战”,也就是随着北京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和美国在该地区的代理人会发生纷争。

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中国越来越多地将民间船只,通常是渔船队,用作“民兵舰队”,以非官方形式代表海军在有争议的水域活动。去年,两艘分别名为“胜利”号和“无瑕”号的美国军舰就受到了据说与中国海军协同工作的民间船只的侵扰。

弗朗索瓦·戈德芒在题为《中国意义上的地缘政治》的研究报道中指出,这些都不应该令人感到惊讶。该研究报道已由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戈德芒说,西方原本认为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力量的同时支持纯防御性的外交政策,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

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全球力量转移”已经在进行中。其最终结果如何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戈德芒的报道指出,但至少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基于避免冲突的考虑而谨慎行事,这只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的策略。最终,成功崛起的中国将‘毫无约束地使用自己的力量’”。

从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文章时,已经预先设置了一个前提: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中国正在全球与人争吵。

在作者看来,现有的国际体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制定的,这一建立于西方价值观基础上的国际体系的正当性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允许挑战的。中国如果试图改变这一体系,那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美国是一个全球警察,而中国则是一个年轻而老于世故的全球流氓。

在1840年后的近150年间,中国屡遭侵略,国土丧失,人民深受创伤。如果中国要改变这种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那就是受到了“历史偏执症”的影响,是在和西方对抗。

基于这些认识,作者最终得出结论:目前中国的谨慎行事只是其崛起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策略,中国最终将会“毫无约束地使用自己的力量”。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充满了“西方正统论”的观念,对中国的认识戴了有色眼镜,偏见随处可见,看不到中国为了自身和平发展而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四、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权设置

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权设置也要立足于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媒体表达立场、阐明主张的“立言”、“立论”的基础,做到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名正言顺”。

2009年10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于北京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地媒体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并进,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他倡导全球媒体要充分运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广泛传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致力于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胡锦涛主席的这番讲话,涵盖了中国国际传播话语权设置方面的几个最基本的因素。从“和”、“和谐”这一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出发,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设置,在战略层面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四个方面是中国核心价值观在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道义力量和信心源泉。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热门推荐
  • 二度梅全传

    二度梅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无限未来

    重生之无限未来

    一个民国时期的少年,阴差阳错灵魂被困。经历了孤独,失败。最后重生现代,故人已逝。陌生的世界里他何去何从?无数的谜团且看他如何解开!
  • 叠加世界

    叠加世界

    初入异世的少年,拒绝世界的少女,抛弃未来的杀手,十项全能的大神,身怀秘密的亡灵……原本互不相识的众人,却因为世界的交错而命运交织在一起……所谓叠加世界。世界总是向前发展的,在无尽的空间中无数世界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为不同世界中某几个事物契合率很高而发生融合叠加。或许是一方天空,一片土地,一座大楼……不同世界的事物叠加而成的地方被称作叠加城,无数叠加城所组成的是叠加世界!
  • 警司皇后:本宫来自香港

    警司皇后:本宫来自香港

    不会吧?她这是在哪里啊?才一个晚上而已?这是什么啊?头上戴着的是什么?凤冠?她只是睡了一个晚上而已,醒来就要嫁人了,玉帝和阎王老爷不会是在和自己开玩下吧?穿越只是在网上小说中才有的事情,今天,被她碰到了?拜托,她才刚刚升职做了警司好不好?不要对她这么残忍吧?当她好欺负?哼!在下朝的正宫殿门前,她指着那个高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开口:听着,本皇后娘娘是二十一世纪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总区警司!你给我听明白了吗?真的以为本姑娘是好欺负的吗?有本事就给我上来试试啊?
  • 笑傲时空

    笑傲时空

    本小说写的是主角和爱人及亲朋穿行各种宇宙和时空国度的故事!穿行多种宇宙和各种国度的时空的结果对于平飞来说,是一种责任,因为他需要修复被葫葫芦芦抑或因为最后的自己的决定而捣乱的时空;穿行时空对与梦雅来说是找到一种方法和平飞有个孩子,因为她是金属生命体,而平飞是肉体生灵;对于龙宝来说则是猎艳寻宝探险盗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能行侠仗义和英雄救美便更好了;而对于龙贝来说,他是为了修炼,他想要更强,因为他的宿敌很强很强!我们要游到宇宙之边,时间尽头,调理一下与我有缘的不平之事!我不杀生,只是若把握逼急了,我会把它丢进宇宙漩涡黑洞之中,让它连离子都做不成!
  • 灵甲

    灵甲

    无尽位面,无垠大陆,少年崛起于人族却不想····但我命由我不由天··誓要踏上强者之路,登临无上绝巅
  • 小导演与大演员

    小导演与大演员

    孙小红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演员。而陆清却告诉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改掉这个名字。取个什么艺名好呢?这是孙小红四年前的某天,在杨家园的民租房地下室里想了一整个晚上的头痛事儿。今天,站在金鸡奖颁奖典礼舞台上的孙亦萱,惊艳且风光无限!“我想先感谢一个人,你还好吗?”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纯文学作品,请放慢你的观看速度,望大家支持!
  • The Flower of the Mind

    The Flower of the M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告白520次:萌蠢娇妻爱财如命

    告白520次:萌蠢娇妻爱财如命

    他是万人仰视的完美男人,对她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即,因为暑假里的一次意外,两人就此相识,爱财女的一系列‘碰瓷儿’,使得两人擦出火花。“你今日必须和我去登记,没的商量!”她说:“即使这辈子我穷死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的!”……“第519次,你真的不答应我吗?”左沐灵低下头:“不答应……”
  • 魂弑天地

    魂弑天地

    雄狮傲世雷纹现,四圣魂聚力遮天。天狼耀世指江山,三世恩仇天下乱。剑斩雷云破苍穹,八极神扇惊天变。名扬二界泯恩仇,魂弑天地谈笑间。“与天下人为敌又怎样,毁了这天地又如何,我什么都不管,我只要她。”爱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微笑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羞辱,磨难,痛苦令稚嫩的少年一步步走向巅峰。万年的劫难,层层的迷雾,人界和天界的颠覆,看这因爱而为世间带来灾难的少年如何大彻大悟,完成那华丽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