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200000028

第28章 附录 (1)

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到企业法人变化发展大事记

(根据资料整理)

1994

5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问题的通知》(1994新出356号)。明确规定了几项内容:一是目前只作少量试点,不能一哄而起;二是不组织股份机构;三是不吸收与报纸无关的企业、商业;四是不组织跨省区集团;五是报社组建集团要写出论证报告,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6月,新闻出版总署在杭州组织召开“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邀请中央和省级10家报社的主要负责人探讨怎样在我国组建报业集团的问题。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浙江日报、四川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北京日报、湖北日报、辽宁日报、新华日报等10家报社负责人参加,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派员参加。此次会议研讨了组建集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组建报业集团必须具备的5个基本条件:

一是传媒实力:除一张有影响的主报外,至少应有4个子报子刊,可组成系列报刊;

二是经济实力: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沿海地区报社年税利在5000万元以上,中西部地区报社年税利在3000万元以上;

三是人力实力:报社在职采编人员,具有高级新闻职称者占20%以上;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中,有各类专业中级职称以上者占总数的15%以上,并要有高级职称者;

四是技术实力:拥有独立的印刷厂,拥有现代化的照排、胶印设备,具备彩色胶印能力。除保证本报社所属报刊正常印刷装订外,能承接一定数量的代印业务,每日总印刷能力在对开200万份以上;

五是发行实力:主报和子报子刊发行总量在60万份以上,或在本地区每150人以上拥有一份报纸;有畅通的发行渠道,有逐步建立自办发行网的可能。

1995

9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向中宣部提出《关于进行报业集团试点的请示》(新出报【1995】1177号),拟于1995年底先在广州日报一家进行试点,请示并附广州日报社关于建立报业集团的报告。

10月9日,中宣部办公厅复函新闻出版总署,原则同意该署提交的《关于进行报业集团试点的请示》。

12月6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完成对广州日报社建立报业集团的调查论证,认为该报社已具备建立报业集团的基本要求,向新闻出版总署提交《关于建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试点的请示》(粤新出报刊【1995】159号)。

1996

1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同意建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5月29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典礼仪式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宣读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同意建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批复,并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对广州日报表示热烈祝贺。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李宝善在揭牌典礼上讲话。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于幼军,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出席挂牌仪式并讲话。以《广州日报》为龙头组建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拥有1张主报和12张系列报,3家杂志社,1家出版社,1个网站等一系列经济实体。

1997

12月,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司和中国报协在北京顺义联合召开“如何组建报业集团座谈会”,为报业集团下一步的试点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参加会议的有经济日报、陕西日报、福建日报、浙江日报、大众日报、深圳特区报、哈尔滨日报、成都商报、计算机世界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管理研究所等17家单位的负责人。与会者对在我国组建报业集团的目的、组建方式、机构设置、应该给予的优惠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1998

2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关于新闻改革和报业集团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认为:一是报业集团是报业的发展趋势。二是关于报业集团的定位问题,报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是具有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产业。

5月18日,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共广东省委批准,由南方日报社组建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省级党委机关报中的第一家报业集团,集团拥有6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南方体育》),2刊(《城市画报》、《名牌》杂志),一家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6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同时宣告成立。

7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集团由我国两家历史最悠久的报社——文汇报社和新民晚报社联合组建而来,也是全国首家采用“强强联合”方式组建的报业集团。

1999

4月,经中共哈尔滨市委同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组建成立,它是中国第一家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报业集团。

1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深圳特区报报业集团成立。

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2001

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长春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媒体政策正式放开。通知明确地提出了传媒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这三点。1.关于媒介的跨地区经营,要选择中央和一些省级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跨地区经营。跨地区经营须经批准,主要采取兼并重组、合作联营等形式。2.关于融资,意见明确规定:新闻媒体由国家主办经营,不吸引外资和私人资本。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经营部门,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融资,其经营部门(报刊印刷发行和广电的传输网络等)经批准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由集团控股,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但投资方不参与宣传业务和经营管理。3.要改革组织领导,控制“四权”。即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

2002

5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和有关省、市新闻出版局要推动已批准的报业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报业集团应认真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换,增强舆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试点报业集团经批准可以兼营期刊、图书、影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业务。有条件的中央及省级报业集团经批准可实行跨地区经营,跨地区经营主要通过兼并重组、合作联营的方式实现。试点报业集团的经营部门经总署批准,可按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等。

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联合组建深圳报业集团。

9月5-6日,中宣部在北京召开报业集团化建设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在会上认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是:

(1)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报业集团化建设发展规划。二要在积极推进的同时,注重适度控制总量。三要研究建立报业集团综合评估体系,对报业集团的宣传导向、舆论影响力、资产总量、总收入、利润率、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实行分级动态管理。

(2)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现有的报业集团经批准可实行多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

(3)调整结构,优化资源。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要求,以专业化带动集约化,以对象化提高市场化。

(4)多元发展,壮大主业。适应市场需求,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营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5)深入创新,增强活力。要认真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适应市场需求和调控有力的经营管理模式。

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得文化体制改革风气之先,南京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双重注册。

2003

6月27-28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在同一会上指出:要对“新闻媒体的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

会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确定了北京、上海、浙江等九个省市为综合性试点地区,另有35家新闻出版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创作演出单位、文化企业单位等承担了具体的试点任务。其中有6家报业单位:大众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今晚报社。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于2004年年底全部结束。

12月31日,国务院颁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试行)》两个重要文件。其中,《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在文化投融资政策上有许多大的突破:一是进一步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经营。文件指出:“对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的,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不得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附加费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国有发行集团、转制为企业的科技类报刊和出版单位,在原国有投资主体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国内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在广电系统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经批准可吸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二是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强化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规定:“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

2004

2月25-27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在深圳举行全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座谈会,研究新闻出版业的投融资政策;讨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转制的实施办法;通报2004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一是统一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在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文件中,把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两种性质分开,即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企业单位。性质决定了体制,体制又决定了机制,这样就理清了思路。文化体制改革发展速度非常快。二是改革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在体制上要突破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整套体制,要有新的突破。要抓住重点,在实践中,用足用好现在的政策。三是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配套政策。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地做好各项工作。

3月20-21日,中国报业企业改制与法人治理结构研讨会暨中国报业协会报业经济研究工作委员会2004年年会在海口召开。大会达成两项共识:一是报业改制势在必行。报业经济发展需要体制保障,报业发展中由体制因素造成的矛盾需要改制来解决,中央正在积极推行的文化体制改革也为报业发展创造了环境。二是要完善报业法人治理结构。

同类推荐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热门推荐
  • 疯狂教师

    疯狂教师

    身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上能跟女老师打情骂俏,下能跟女学生风花雪月。左能跟校长勾肩搭背,右能跟家长称兄道弟。失恋了?没关系,老师教你写情书追美女。被人打了?无所谓,老师带着你们去打回来。有人敢泡咱们班的妞?不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吗?快点带人给我抢回来。美女老师冷冰冰,在我面前暖烘烘。美女学生笑嘻嘻,在我面前乖萌萌。欺负我学生者,罚!欺负我朋友者,诛!欺负我女人者,杀!
  • 腹黑校草求抱抱

    腹黑校草求抱抱

    阴差阳错之下,她,和她的冤家同桌同居了!渐渐地,一些暧昧的情愫蔓延了.但这时,他,又出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还能保持下去吗?
  • 武者非侠

    武者非侠

    我怀念的,是两肋插刀;我骄傲的,是挥汗如雨;我歌颂的,是江湖。
  • 夫君大人们,为妻错了

    夫君大人们,为妻错了

    她;全球最大的军火集团的千金小姐却因为一次绑架事件被自己的后母推入悬崖,来到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一个女尊国家成为这个国家废物王爷。他;是他国没有地位的皇子却为她背叛整个国家,他;是武林盟主最宠爱的儿子却为她掌控整个武林,他;是潇仙派门主的坐下第一弟子却为她被师门除名,还有他…他…他…且看一个废材如何翻身为他们颠覆天下
  • 江葵传

    江葵传

    若世上无我一席之地,何惧以死相拼;若赢了你输了全世界,死又何足惜。
  • 重生之纨绔嫡女

    重生之纨绔嫡女

    綦朝一百三十年间新帝登基,摄政王扶政。帝王睿智,臣子忠心,国富兵强,百姓安家乐业,百年繁华百年繁华后面,弊端蛀虫也日益加重。时值新旧政权更替,平静的外表下,是暗潮汹涌。沐云初,綦朝第一美人沐国公嫡女,世人说她痴傻嚣张跋扈,恶名昭彰,御花园为与心爱男子争风吃醋命丧黄泉。季云初,国家顶级特工,一次任务中遭毒手,一朝穿越,竟穿成了一个光有容貌却无徳无才的同名不同姓的少女身上,无德无才这也就算了,说她痴傻?邪魅一笑“呵呵”说我傻,那就傻给你们看繁华百年,笑待惊变!江山为棋,翻云复雨,谁主沉浮?
  • 张子列传

    张子列传

    战国时期,七雄并强,秦楚齐为强国,三晋韩魏赵,还有燕国,各自心有鬼胎。自秦孝公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国力日历昌盛,短短数十年天下从卑秦到惧秦,天下各国都怕秦东出争中原各地故而合纵弱秦。秦惠文王任张仪为相国,张仪邦交为主,伐战为辅,攻破各国合纵,为秦国度过危险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天下也隐隐有,张仪横强对抗苏秦与犀首公孙衍之合纵之局面。风度翩翩,一张利口,游说天下,辅国安邦。文人谋国,利嘴一张,六国合纵,何惧矣。
  • 星河深渊

    星河深渊

    科技,元素,生物,能量。宇宙中的四大文明,在数万亿年间征战杀伐。在这里,吞噬和杀戮仿佛成为文明进化的唯一途径……呼啸的舰船主炮、星系中央的神殿、无穷无尽的虫群、能量水晶的光影……还有这一切背后的阴谋……
  • 叶落梦终

    叶落梦终

    花季少女梦中穿越,奇怪被卫兵追,热心待女帮助,偶遇两位王子……两个新手(梦始,梦末)一起组合梦始末同笔写作。记住啊!不喜勿喷。
  • 王俊凯之时光剥蚀的爱恋

    王俊凯之时光剥蚀的爱恋

    在一个很美丽很美丽很美丽很美丽很美丽的都城里,一个很帅气很帅气很帅气的,很帅气的男神遇上了娇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