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700000022

第22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新媒体发展战略(2)

(二)注重新媒体形态报道的针对性与贴近性

对外传播非常讲究报道的针对性与贴近性,“贴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尺度,也是母语传播的核心,无论采用哪种媒体形态传播,针对性和贴近性都是必须坚持和把握的。贴近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地域性,即要求报道内容能够体现对象地区的文化积淀、历史渊源、风土人情,能够反映当地受众的真实生活、喜怒哀乐、精神风貌以及当地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生的变化等。因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等新媒体传播业态,无论是开设一个小专题,还是举行大型活动,或是提供服务信息,都遵循着传播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原则。

1.母语传播中的大主题要讲述“身边人、身边事”

2007年,“国际在线”日文网和中文网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大背景下推出了“中日网络四季对话”,引起了两国使馆、政界、媒体和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日本国家公务员、商务人士、大学生、学者、记者等对中日网络对话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给中日两国民众提供直接交流沟通、增进理解互信的平台。日本主流媒体日本广播协会(NHK)还专门拿出日本本土的广播时段全程转播网络对话活动。

中日网络对话之所以能够引起日本主流社会的关注,贴近性强的选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日网络对话以软话题和日本人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实实在在地吸引网民,达到了交流、沟通、增进理解和友谊的目的。“学生生活”、“国民相处之道”、“青年交流”、“文化”、“体育”等是中日网络对话的主题。这些词语很“软”(即意识形态弱),与网民的距离很近,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听得进、愿意听。在这些网络直播过程中,网民踊跃参与,最多一次达13万人。这些软话题,以及就软话题展开的平等交流和沟通,使网民乐于说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对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友好关系的期待和祝愿。

2.母语传播要适时针锋相对,不回避敏感话题

在2008年的涉藏报道中,“国际在线”针对东欧、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受众受西方媒体影响对西藏问题不了解、不理解的情况,加强面向东欧、西欧、拉美地区的涉藏宣传报道力度,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别于2008年4月17日16时〔布拉格(捷克)时间4月17日9时〕和4月25日凌晨2时(西欧地区国家4月24日20时),“国际在线”捷克语网举办了一个半小时的“谈谈西藏——与捷克网民对话”活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世界语六个语言部举行了主题为“美丽的西藏”的大型网络对话活动。目的是为了向这些地区的受众介绍西藏的历史和发展变化,说明西藏自古属于中国的事实,以及西藏在解放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保护成就,努力改变话语权倒向西方媒体的状况。

在这两场网络对话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湘民先生和藏族助理研究员达瓦次仁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在网络对话现场对各国网友提出的“关于西藏的历史及其归属,西方媒体的介绍同中国的说法是不一致的,真实的情况如何?”“为什么在中国政府努力促进西藏发展的时候,还有人寻求西藏‘独立’?达赖主张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等近百个问题中的50多个有代表性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这次对话活动在当时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对帮助各国听众、网友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西藏问题,消除一些人在西藏问题上的疑虑或误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意大利网友罗莎·达尔米里奥表示:网络是不同文化间对话的最简单的渠道。他非常欣赏这次关于西藏问题的网络对话,它架起了一座了解中国西藏和中国文化的桥梁,并希望中国的藏学专家以后能和欧洲的媒体进行对话。

(三)注重发挥新媒体互动的本质功能

新媒体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信息的沟通,这种本质功能是由它的交互性所决定的。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往往更强调沟通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外交往,还是对外传播,这种跨越时空、地域的沟通与交流,使相互之间的了解变得更加便捷。因此,“国际在线”十分注重利用新媒体的互动特点,经过几年的实践,“国际在线”很多语言网站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络互动技巧,先后利用网络互动直播、互动社区、受众调查、留言板、网络竞赛活动等互动方式,有效提升了网站的影响力。互动已经贯穿于“国际在线”推进新媒体对外传播实效的整个过程中。

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国际在线”53个语种网站,对全球受众就中国“两会”热点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得到境外受众的积极响应。截至2009年2月28日,共收回来自全球五大洲、132个国家和地区12万余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与此次调查的受众,年轻人比重大,受教育层次高,约一半以上为35岁至50岁的青壮年,约65%的受众教育程度为本科。境外受众对中国促进经济的手段、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如何推动国内就业、中国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以及总理记者招待会等表示了高度关注。环境保护、西藏问题、就业问题等热点话题,也得到境外受众的广泛关注。

根据受众的反馈,“国际在线”多语种网站统一开设了“透过两会看中国”的多媒体互动专题,“金融危机”、“食品安全”、“西藏发展”、“民主法制”、“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中国外交”七个主题报道逐一解答受众在网络调查中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国际在线”根据调查获知的国外受众关注的中国当今发展的热点问题,围绕“两会”进行重点解读。

此外,近些年来,“国际在线”还陆续在英语、德语、日语、韩语、世界语等外文网站中推出了BBS,通过BBS互动平台与广大关心中国的国外网民进行交流,阐述我国政府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态度,介绍中国的经济政策,积极回答网民所关心的中国旅游、中国文化、汉语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论坛先后开辟了“旅游”、“娱乐”、“语言学习”、“百姓生活”、“交友”、“你问我答”等不同的讨论区,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网民踊跃参与、各抒己见。他们认为“国际在线”的BBS是一座增进了解、加强友谊的桥梁。

(四)注重多媒体联动,实现母语传播的广泛覆盖

由于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现代化的数字压缩技术使网络传输系统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超强的加载能力使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的广播影视正处在技术变革、体制转型、结构调整三者交织变化的格局之中,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运营向现代多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日益凸显。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的多种媒体形态,因此在母语传播中,特别是在重大报道活动中,全台打造品牌,有效整合多语种广播、“国际在线”网站、《世界新闻报》等资源,联动报道,形成音、视、网、报集团作战、多媒体联动的传播格局。因此,“国际在线”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报道时,始终兼顾传统广播、报纸,开展多媒体联动,实现母语传播的广泛覆盖。

2006年7月至8月,为配合“中俄国家年”活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策划、组织、实施的“中俄友谊之旅·俄罗斯行”大型跨境联合采访,就是国际台多媒体联动报道大型活动的典型案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际在线”多语种网站,特别是俄文网、英文网和中文网与国际台的多语种广播、《世界新闻报》相互联动,不同媒体形态的记者密切配合,共同采写发布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还通过网络直播、广播直播以及网络与广播互动直播等形式,对“中俄友谊之旅”跨越亚欧大陆边界线、莫斯科红场庆典活动进行了特别报道。多媒体联动报道在俄罗斯产生了巨大反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评价说,“中俄友谊之旅”跨境采访报道活动是一次壮举,两国主流媒体40多人驾车一万五千公里,进行了大量采访和报道活动,这在两国新闻交往史上是第一次,对两国新闻合作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媒体联动报道主要包括网络与广播深度报道联动、网络与报刊联动、网络与环球网络电台联动、网络与“移动国际在线”联动、外文网与中文网联动、外文网与外文网联动等,多媒体联动已逐步成为国际台母语传播的主要形式。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背景。

2.论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是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的。

同类推荐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热门推荐
  • 骨墨神道

    骨墨神道

    纵眼观去,在这片骨魂的天地,骨为修炼之架,魂为修炼之灵。集天地灵气,与万化冥合。亦如混沌之源,亦如两极之巅。封印在这片大陆上的十八把神器的夙愿亦如开天之初,每一件,都是一段神话。封藏了数万年的历史尘埃,在强者成神的道路上,现其光芒万丈!何谓强者?在其受尽辱骂之时,被至亲至爱的人所抛弃之时,依旧拥有王的孤傲,唯见其毅然踏步的背影。挡吾路者,神,也弑于君前!
  • 特种兵之异世毒王

    特种兵之异世毒王

    洛雨本是“尖刀”部队的一名非常出色的特种兵,在一次任务中意外身亡,穿越到一个不存在的历史时期,并结识了他一生的挚爱-莲藕。莲藕的母亲被“邪教”五毒教所杀害,但事实是这样吗?洛雨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五毒老祖的传承,并成为五毒教主,他和莲藕的爱情还能继续吗?名门正派是否真的万人敬仰,歪门邪道又是否真的是十恶不赦?看洛雨如何用当世的经验训练五毒教,如何撕破名门正派的嘴脸,横扫整个国度。
  •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前世忠臣今生见,轮回只愿孤君临。王佐之才谋天下,乱世谁沉谁又浮。帝王后宫三千佳,孤之后宫三千谋。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九州同。隐居凌虚观天下,待君可汗定江山。(出自江山永幕《待那天下归朕心》)
  • 偶像之微微一笑很倾城

    偶像之微微一笑很倾城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和偶像经历许多事情,成为朋友的故事。
  • 七剑湮灭

    七剑湮灭

    玄冥大陆,看许宏天如何寻得七剑,如何携手破生死,如何迈入强者之林。
  • 跟儿童聊音乐

    跟儿童聊音乐

    《与儿童谈音乐》这本书的目的是对如何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的众多方面中的几点提出建议。
  • 溪风絮语

    溪风絮语

    马慧娟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发现了美的挣扎,并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学作品。遮住作者的名字,不管她的身份,读者仍喜欢她的作品,这就是一个作家。
  • 神婚颠倒

    神婚颠倒

    一周八卦热点:最新狗仔跟拍:《豪门富少沈沣劈腿女明星,妻子孙廷雅路遇装看不见》;天涯热帖TOP1,匿名网友求助:《结婚一年,老婆还是记不住我的脸》;知名女作家孙廷雅新书上市:《一个脸盲症患者的自我修养》。“我曾经以为爱情是你们这些作家编出来的消遣,直到遇见你才明白,原来人真的会为另一个人神魂颠倒。”
  • 青春追梦

    青春追梦

    她,苏晴,从十五岁开始,因为最喜欢的明星—诺,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了梦想,她努力,追逐梦想的途中,她结识了大学同样有梦想的小伙伴,于晓冬,美拉,吴凯,毕业后,四个人怀着各自的梦想勇敢闯娱乐圈,挫折,困难,失恋,绯闻,考验着她们四人,但她们坚持,不放弃梦想的“狠”劲,苏晴见到了心里一直都在仰望的他。。。。。
  • 育魔

    育魔

    他是天地初开遗落的一片混沌,本应在人间化胎为人,平平凡凡度过一生,却不想为救至亲之人踏上了修行的道路。身世的由来,有心之人的暗算,与所爱女子的离散,兄弟之间的背叛,门派的风雨飘摇,仙魔即将再开的大战。是谁在翻云覆雨口蜜腹剑,是谁被阴谋诡计算计连连,自以为是木偶的提线之人,却不想全都在天道的把玩之间。凭他自己要怎么力挽狂澜,要如何才能拨开浓雾再见青天?梦里江湖身是客,刀风剑雨浪滔天。只盼自在逍遥身,不证大道不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