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500000034

第34章 传播与国家战略(4)

四、传播与战略伪装的误导

在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误导”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对敌制胜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李际均,2002),“战略误导带有目标明确、长期经营、全面实施,多个方向并进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等手段,采取正面对抗与侧翼迂回相结合、威慑与利诱相结合,使国际竞争对手在战略判断和国家发展政策上都出现失误,以达到逐渐消耗、削弱和涣散对方,最终使其自行瓦解的目的。”与此类似,《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其实就是一种对敌军的误导,从战略战术上麻痹迷惑对手。1991年苏联最终解体的一个原因,就是与美国的战略误导有密切关系,当然,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苏联内部。

在此简要地分析一下美国在战略误导过程中采取的哪些传播手段,致使苏联“中招”。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发动全球战略攻势,美国则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实际上,从后来看,美国并没有真正完全去实现这个计划,“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主要目的之一还是在于诱导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就算苏联每年增加4%的军费,以此速度增长到90年代,其军费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苏联的经济就可能出现崩溃。美国还采取了一些相应策略,误导苏联,消耗苏联,例如:开展巧妙周密的心理战,引起苏联领导层的犹豫、疑虑;散布虚假的技术信息,扰乱苏联的经济等。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传递的战略伪装信息,强化并扩大了苏联原有的国家战略中潜在的危险性,引发了原有的社会内部矛盾及社会危机的爆发,导致其最后的解体。

总体看,传播与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实施国家战略过程中,需要依靠传播活动,向具体实施部门进行战略部署,向各方传递有效的信息,比如,对潜在的战略对手传递战略威慑信息,对友邦传递战略合作的意图,对现实的敌对方释放战略烟幕弹。在国家发展出现重大历史机遇或战略调整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传播的作用及时获取各方信息,对国家战略进行修改、调整甚至是彻底转变。此外,传播基础结构的建设本身,在一定程度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国家战略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四节 案例研究:《论持久战》文本分析及其传播影响

毛泽东《论持久战》可以说是一篇对中国命运产生深远影响的传播文本,这篇5万多字的论著,可以说是指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战略蓝图,在这个文本里面体现了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和战争智慧。从一定程度看,它既是一篇军事战略作品,也是一篇获得广泛认可、赞许、呼应,产生巨大心理影响和动员效力的政治传播文本。为了研究传播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在这一节内,特此对这篇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并对其传播影响力进行一定的评估。

历史背景与写作经过

毛泽东《论持久战》写作于1938年5月。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且攻陷了从山海关到杭州湾的中国北部、东部主要的大城市。中国抗战的前途命运如何,究竟能否和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包括“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在内的各种声音和论调都有。身处延安城内凤凰山麓的窑洞,毛泽东经过科学判断和分析,开始静心撰写酝酿已久的一篇战略文章,他几乎笔不停歇,夜以继日,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论持久战》初稿写成。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开始讲演《论持久战》,至6月3日结束。演讲中,毛泽东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以他一贯生动而不失严谨的文风,逻辑缜密地层层推进、梳理,深入浅出地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把抗日战争的各种关系、问题和条件梳理得清清楚楚,并且战略性地预见了整个战争的阶段走势和最终结局。

《论持久战》文本分析

《论持久战》洋洋洒洒五万余言,其内容实际上是非常丰富和细致的。概括起来讲,主要针对当时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在论证过程中,则是娓娓道来,一环紧扣一环,主要分析当时的战略形势和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条件及力量对比,论证了持久战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以及在战争中所应采取的各种战略战术问题,最后论及了“兵民是胜利之本”。

为了研究的便利,本书选取了《论持久战》的电子版文本《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39-518页。本书研究的电子版文本,取自新华社历史资料,该版本系新华社历史资料版,是经过编辑审核的较为权威的版本。该文本总共有22小节,120个自然段,每节内容基本上是论述一个主题,包含若干自然段,其篇幅字数经过统计后,分别绘制成图表。从各节篇幅高低错落的柱状图序列中,可以直观看出,整个论著有三个大篇幅的论述重点,分别对应的是关于战略问题、战略阶段和战略实施。对应于这三个重点部分中,篇幅最大的三节由低到高顺序分别是《问题的提起》、《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这也隐含着毛泽东对这三个主题的重视。

先看《问题的提起》一节,首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说:“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之后,列举了当时的关于战争局势的各种代表性的看法,指出错误,同时还引用了在1936年7月16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内容,因为那些话已经“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并提出了争取胜利的各种方针。”最后,在这一节里指出要“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在问题提起的时候,就声明了其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客观”和“全面”的。

然后看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一节,既然观点已经亮明,那么,未来战争演化的过程轮廓究竟如何,这就是本节需要回答的问题。毛泽东认为:“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之后,毛泽东指出:“这样看来,战争的长期性和随之而来的残酷性,是明显的。”接着他又细致地分析起在三个阶段中“敌我力量的变化”的过程,在这里面有优势劣势的转化,也存在“向上的”和“向下的”两种方向。毛泽东的这些分析用了大量的笔墨,很有说服力,思虑非常周密。

再看《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一节,共有6304字。这节实际上说的是打运动战所要求的三个要点。在这节中对“主动性”的论述最多,也最为精彩。毛泽东还列举了中外古今的军事战例进行说明: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毛泽东在这节里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反复论证主动性的重要,强调“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其所用的“夺取”两字,折射出整个《论持久战》中的一种隐含着的自信智慧、不屈豪气及胜利姿态。

毛泽东还特别指出了“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提出要“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在论述完灵活性和计划性后,在这一节结尾,他总结道:“抗日战争应该是有计划的。战争计划即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使之能适应战争的情况。要处处照顾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改变敌我之间的形势。”这些论证充满智慧,都是制胜法宝。

对以上选取的这三节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就可以发现,毛泽东不仅能在全局性的问题上思维清晰,而且在战争的发展时序、轮廓上也进行了准确的勾勒,在战术指导的原则上非常专业细腻。可以说,整个《论持久战》字里行间尽是真知灼见。限于篇幅,就不再仔细分析其他内容。

《论持久战》的传播路径及其影响

《论持久战》本是毛泽东的一篇长文章,但由于其内涵的博大精深和战略指导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最终,它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其传播过程几乎经历所有的传播类型,包括从内向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跨国传播。

第一是内向传播。《论持久战》在写作过程中,毛泽东是打了腹稿的,这就意味着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存在一个内向传播的过程,即在作者那里的反复酝酿和思考。毛泽东在写作时非常专注和认真,据说不小心还把棉鞋给烧着了,这表明其内心活动和大脑思考,具有集中专一的内向传播特点。

第二是组织传播。在毛泽东写完文章后,很快就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进行了演讲,其思想在该会的群体中进行了传播。结果,由于演讲内容非常丰富,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云雾,对国家命运最攸关的问题给出了科学合理而有分量的回答,因此在延安引起一种传播的轰动效果。在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建议下,《论持久战》被油印成册,这样,它就借助组织传播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传阅,并传播到各个根据地。

第三是大众传播。初次印出的《论持久战》,封面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书名,扉页印着毛泽东亲笔写的:“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因为当时物资匮乏、技术有限,油印数量非常少,在延安以及各根据地一册难求。于是,这篇文章又被送到国民党统治区印刷、发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论持久战》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过一点波折。《论持久战》的书稿送到武汉的中共长江局,要求印刷成册,同时还要求《新华日报》刊登这篇文章,可当时的长江局书记王明却以文章太长为由不予刊登;他还作了一首诗:

四亿弗凭斗志衰,

空谈持久力何来?

一心坐待日苏战,

阶段三分只遁牌。

根据于长治(1999)的文章介绍,诗的题目是《论持久战?评毛泽东这篇论文的中心错误》,此诗对毛泽东的论文加以指责和嘲弄,实际上表明了王明对《论持久战》的不屑,这只是其个人的看法,无法掩盖《论持久战》深含的思想光辉。最后,在中央一再致电的情况下,他还是只得同意印刷成册。

同类推荐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热门推荐
  • 魔瞳熔继

    魔瞳熔继

    在一所普通的中学里,刘凡就是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凡的学生,相貌普通,学习普通,成绩普通,可就在这一天他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不平凡……他获得了传说中勇者的职业而且还不止一个……他从一个屌丝?(ノ゜?゜)ノ?变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法师传奇
  • 我的上司是女王

    我的上司是女王

    醉酒后的我走错房间,醒来居然跟未来的女上司在一起,一对欢喜冤家展开了一段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 可怜的小女孩

    可怜的小女孩

    可怜的小女孩,讲诉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有多可怜,看完后自己慢慢品味。
  • 毗沙门仪轨

    毗沙门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隔纱追爱:冰山男神太傲娇

    隔纱追爱:冰山男神太傲娇

    古人云:“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可为什么裴安安遇到的这个情况完全不同!说好的纱呢?他次次的拒绝让她不知所措,当她准备放弃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冷冷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安安,你这收拾东西是要去哪儿啊?”“!!!”听到身后的声音时裴安安表示整个人都惊呆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打着哈哈说道:“我老爹让我和我的未婚夫去住,所以……”裴安安说着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抱住了她,耳边还有某冰山的温热气息:“哦?是吗?这么早就想有独自了家了?我的未婚妻…”说完将已经石化了的裴安安转过来面向自己然后一个温热而不可抗拒的吻落了下
  • 假小子珼诺黎

    假小子珼诺黎

    男人对女孩的一见钟情是什么?公主?名媛?容颜?NO!都不是!霸道总裁+校园小草顾昊诚一见假小子珼诺黎就钟情,并非她的一貌倾城,而是,她的非女孩子气质,镇定自如的气势!!!惊呆了吧?他们的爱情故事引起很多人的嫉妒,一女孩紫燕有很深的家庭背景,父亲是珼诺黎学校的正校长,仗着这个靠山,她闯入他们甜蜜的爱情,想方设法让珼诺黎离开顾昊诚,珼诺黎能上紫燕的当吗?还是爱情的力量来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呢?在这个夏季,一场爱情故事悄然萌芽........
  • 七月大小姐

    七月大小姐

    山穷水尽的庶民女生,无聊到拿别人人生开玩笑的腹黑贵公子。如此发展还真是:年轻的少女哟,来跟我完成契约成为大小姐吧。
  • 调皮皇后玩转沙场

    调皮皇后玩转沙场

    一串祖传的普通项链,一声声殷切的呼唤,将我一位世纪的大学生召唤回不知名的朝代为救治身中剧毒的父亲,告别了生活了八年的华山习武学医生涯,以俊美飘逸的绝世美男的形象玩转沙场,一出新花木兰的剧幕正式上演,与我有过情感纠葛的绝色美男程松涛,身世迷离的二师兄费南成为人阴险狡诈的三王子司徒楚,从小对我呵护备至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苏天朗。缘起缘落,宿世情缘将如何上演?百年之后,是否仍焕发着熠熠光彩?
  • 异世之阿拉德

    异世之阿拉德

    穿越,生存,淘金,熟悉的世界,不一样的阿拉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