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33

第33章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传播发展史(13)

2.德国统一后的国际传播

统一后的德国新闻传播业,基本上保持了原联邦德国的格局,只是在此基础上略有调整。

自统一以来,德国不断加强对外传播,发出自己作为欧洲代表的独特声音。国家每年用于对外传播的预算投入基本保持稳定。与其他国家一样,德国也致力于对外广播和对外电视并举,即对外传播中采取广播和电视的双轨制。目前,世界各地有3000种德语出版物、350个广播电台和50个电视台向世界提供关于德国的信息,形成了积极向国外扩展的局面。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1952年7月24日由阿克塞尔·斯普林格在汉堡创办的《图片报》。该报以政治、经济和社会新闻为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颇受读者欢迎,历史上最高发行量超过500万份,2005年的零售量为387万份,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以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为特色的《法兰克福总汇报》和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体育四部分内容的《南德意志报》,都是全国发行的报纸,年发行量分别为38万和44万份。1946年6月由英国占领军当局在汉堡创办的《世界报》发行量虽不大(年23万份左右),但在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被视为德国的代表性报纸,现在是阿克塞尔·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核心报纸。

《明镜》周刊是德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杂志,用德文和英文出版。该刊在政治上中间偏左,标榜“客观、真实”,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注重调查性报道,敢于揭露政界内幕和社会弊端,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2003年发行量为112万份。

德国之声1992年开始增播全球卫星电视节目,成立了德国之声电视台,通过不同的卫星系统在24小时内用德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播出。在国际上有几百个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参加了它的节目,同时,德国之声还与世界上1025家电台有合作关系并向其提供德语节目。在汉语方面,德国之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湾国际广播电台、台湾东森电视台以及中国境内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新浪、搜狐、Tom等网站都有各种合作关系。它的立台之本就是对外全面介绍德国的大政方针及德国对各种国际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德国电视台中,只有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是全国性的公营电视台。另有9家州级的公营电视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科隆的西德意志电视台。此外,德国有民营电视台50多家,其中全国性的10家。德国电视台的市场是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

德国统一以来,原有的报业集团、杂志集团和电子媒介集团相互渗透、优势互补,逐渐形成了一些颇具实力的媒介集团。

贝塔斯曼集团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了7个传媒集团,其中包括欧洲最大的电视广播集团——RTL集团、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兰登书屋、欧洲最著名的报纸杂志出版集团——古纳雅尔,等等。

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印刷过反法西斯的书刊而获得好评。战后,经过一系列的收购和创办报刊的活动,逐步成为拥有《图片报》和《世界报》等60多家报纸、100多家杂志、诸多出版公司和广告社的欧洲大陆最大的出版集团。

德国的图书出版业实行全球进攻策略,主要通过买入版权、卖出版权、直接出口图书以及参加书展来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全球传播。法兰克福书展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书展。自1949年由德国书业协会创办以来,该书展于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三至第二个星期一在法兰克福举行,为期6天。其展览宗旨是:允许世界上任何出版公司展出任何图书。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德国进入了全球信息社会的行列。2002年9月,德国政府开启德国在线(www.deutschland.de),提供政府、经济、科学、文化、旅行和运动方面的信息。该网站使用德、英、法、西、俄和阿拉伯语6种语言向外传播信息。德国政府还创建了“政府上网”(www.bundesregierung.de),使用英、法和西班牙语对外提供所有政府政策资料。此外,各大报纸、杂志、电视台也纷纷创办网络版,以便更好地向世界各地传输德国本土的文化与信息。

目前,德国在适应媒体全球化、积极推进对外传播的同时,也通过在政治、文化、经济层面上的规定来保护本民族的传媒事业和文化,形成一种对外来文化较强的抵抗力。另外,德国人对英语词汇大量进入德语而感到非常不满,发起了净化德语的运动,努力打破美国的“语言霸权”。所以,如何积极发展德国的媒体产业,加快对外传播的进程,成为当今德国传媒界思考的重要内容。

第六节 日本国际传播史

近代日本的新闻传播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和新闻理念的影响。从明治维新时代起,日本政府对新闻的控制日益严厉。二战期间,在所谓“国论统一指导”的体制下,日本政府更是通过“国体明征运动”、竭力宣扬“国权论”、成立“内阁情报委员会”、制定新闻统制法规等措施,加强了对媒体和舆论的管制,使日本的传媒在制造战争舆论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成为政府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助推器。二战结束后,盟军对日本的新闻传播业进行了改造,废除了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当前,日本媒体大力强化其对外传播工作,力争使自己在国际传播舞台上的声音更加响亮,以提升日本的国际形象,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一、1868年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对外传播

1.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对外政策

17世纪的日本经济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严重影响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随着基督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对幕府统治构成了威胁,德川幕府实行的对外政策之核心是“锁国”。从1633年起,德川幕府曾5次发布“锁国令”,主要内容是“禁教”和“统制贸易”,只在指定港口与中国、荷兰进行有限贸易。其目的在于防止基督教在日本的蔓延;控制贸易;抑制金银外流;防止地方势力再起;巩固幕府的统治。

在日本锁国期间,西方先进国家陆续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在远东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日本很快成为西方列强染指的目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列强曾数十次到日本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最后美国终于取得成功,迫使日本开国。

美国舰队在1853年7月和1854年2月两次来日,双方经过谈判后,于3月31日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箱馆,美国舰队可在此两港停泊,日本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随着美国成功地打开日本国门,列强立即起而效法。日本无力抵挡,于是又相继签订了1854年10月14日的《日英友好条约》、1855年2月7日的《日俄友好条约》、1858年7月29日的《日美修好通商条约》及《贸易章程》、1858年的《安政五国条约》。根据条约,日本对列强增开神奈川、长崎、新潟、兵库等港口和大阪、江户两城市;给予列强领事裁判权、议定关税权;允许外国人在开放地区永久居住并有不受限制的贸易权。开国后,外国商品大量涌进,使日本古老的传统手工业纷纷倒闭、破产。日本的农、渔产品等则廉价源源流往海外,引起国内物价暴涨。

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出日本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不仅加深了原有的社会矛盾,而且激起了日本人民的爱国热情,反对幕府统治和要求社会变革的斗争日益高涨,反抗外国入侵的斗争也随之加剧。1959年,长州藩的吉田松阴和萨摩藩的西乡隆盛等改革派武士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借天皇之名行倒幕之实,但很快遭到幕府的打击,吉田松阴等7名改革派领导人被处死,同时受到迫害的还有数十人,即日本历史上的“安政大狱”。

幕府的行径,刺激了下级武士改革派。他们开始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推翻反动的幕府统治,进行根本性的政治变革。于是,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目标明确的倒幕运动。

1867年10月,得到新即位的睦仁天皇讨幕密敕的倒幕派挺进京都,以少胜多,大败幕府军队。之后,倒幕军于1868年3月抵近江户城下。德川将军自知大势已去,被迫放弃抵抗,于5月3日献城投降以保性命。

江户被政府军占领后,改名为东京。1868年10月23日,天皇年号由庆应改为明治,政府于1869年4月迁都东京。

2.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荷兰的交流与传播

在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仍然允许中国商船入港,并保持一定范围和程度的交往。长崎成为当时日本唯一能够同中国和荷兰从事贸易往来的港口。

江户幕府为了商业的需要,在长崎为来日的清朝商人修建了占地三公顷的“唐人馆”,为荷兰商人修建了出岛的“阿兰陀商馆”,虽意在加强对来日本做买卖的中国人与荷兰人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走私活动,但长崎毕竟成为日本接触海外文化的窗口和西方学问的传播地,吸引了很多有志青年来此“游学”。后来,由于来长崎从事贸易活动的中国人相当多,“唐人馆”常常爆满,不得不将供中国人居住的区域逐步扩大。中日贸易最盛时,整个长崎地区的人口只有5万左右,而来自中国的商人就达到1万之多。

1685年,清政府在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四处设榷关,开始同外国互市,中日间的通商贸易逐渐发展。1717年,根据中日商业贸易状况,清政府特开辟宁波、南京为对日通商的主要港口。当时,中国船舶装载了大量书籍输入日本。其种类涉及儒书、文学等各个方面。经中国传入的“洋学”书籍,占最大比重的是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明末流亡到日本的中国学者朱舜水,受到水户藩主德川光圀的尊崇,在该地收徒讲学,教授中国典籍,历经22个春秋,培养出了大批著名学者、大儒,堪称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位大教育家。在《朱舜水集》中出现的日本学者近百人,其中包括安积谵泊、小宅生顺等有名的学者;一代儒宗伊藤维桢和日本古学开山鼻祖山鹿素行等,被日本人民尊称为日本的孔夫子。中国画家伊孚九、沈南苹等在日本广收门徒,促使了日本南画派的形成。

德川时期,清朝的文化、思想对日本影响极大,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德川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十分重视中国文化。他认为程朱理学所宣扬的君臣、父子统治秩序和忠君、孝悌的封建思想,可以促进武士遵守忠于君主和奉公守法的规范行动,所以,在入幕主政之初就开始提倡儒学。第五代将军纲吉时期,正值清康熙帝临御秉政。他崇敬清朝,尊称为“上国”,对清朝康、乾两帝极其崇敬,尊之为上国圣人。

锁国时期,日本人只能通过荷兰人了解西方,故日本把西方的学术文化通称为“兰学”。为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日本在各地设立兰学塾,广招学生,培养了一大批兰学家。最初的兰学家主要是翻译西方的自然科学书籍。进入19世纪后,兰学范围扩大,除介绍和研究自然科学外,还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世界地理等,使日本人的视野逐渐扩大。兰学家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批判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相继提出了“海防论”、“富国强兵论”,主张开国,进行海外贸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兰学先驱新井白石的《西洋纪闻》、《采览异言》;前野良泽和杉田玄白翻译出版的《解体新书》;大娜玄泽所著的《病医新书》和《重订解体新书》等。

兰学的传播使日本人对西方文明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促进了改革思潮的发展。一些兰学家认识到西洋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民主平等的改革主张,为后来的维新运动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报刊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民间出版物。在德川幕府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作“读卖瓦版”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是日本最早出现的、非官方的、不定期发行的单页印刷品,是较为原始的新闻传播方式。它是用黏土做成瓦坯,把新闻文字或图案刻在上面,烧制定型后拓印成单面的新闻纸,由贩卖者在街头边读边卖。其内容大多是诸如火灾、地震、自杀、战争等各种突发事件,并配以图画。现存最早的读卖瓦版,记载了1615年在大阪进行的一次战争的《大阪夏之阵图》。这种简单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日本流行300多年,1819年被“洋书调所”的手抄译作《荷兰洋报》(《荷兰传闻书》)取而代之,明治维新后逐渐绝迹。

第二类是官方翻译的报纸。日本境内第一份具有近代色彩的官方新闻媒介是《荷兰传闻书》。它是由设在长崎的荷兰商馆根据收集整理来的国外消息,经由官办翻译机构译出,每年向幕府提供的一份关于外国情况的“报告书”,供统治集团内部传阅。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是《官版·巴达维亚新闻》。其前身是由官方外国事务研究所“洋书调所”,把荷兰东印度总督府的机关报《爪哇新闻》译成日文的新闻书,从1862年始,以《官版·巴达维亚新闻》的名字分卷出版,不定期地公开发行。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当时的诸侯大名、上层武士、国家官吏。由于《官版·巴达维亚新闻》对当时的日本社会影响甚大,一般认为它是日本近代报业的先驱。

第三类是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日本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由留居日本的英国人汉萨德于1861年6月22日在长崎创办的《长崎航运及广告报》。同年11月,他又在横滨创办了《日本先驱报》。此后,日本先后出现了十几种外文报纸,由“洋书调所”翻译成日文后提供给日本读者。此外,外国人也在日本创办日文报纸,主要有《海外新闻》、《万国新闻纸》、《伦敦新闻纸》、《各国新闻纸》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日裔美国人滨田彦藏在1865年创办的《海外新闻》。该报收集大量外国商船带来的各种信息,内容丰富、充实,在日本近代报业史上有重要影响。

同类推荐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热门推荐
  • 匠门鬼术

    匠门鬼术

    张老板有三大生意,沟通古今、沟通中外、沟通男女,也就是通常说的收古董、倒卖水货、拉皮条。而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帮他驱鬼去邪,再顺便讲点冷笑话。
  • 奇幻天灵

    奇幻天灵

    沸腾的鲜血,将开启我的征程。我将注定是世界的主宰。这是一个山村少年用剑斩碎乾坤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剑乱云空

    剑乱云空

    孤儿生活,自小受尽白眼,只为一探身世之谜。寻异兽,夺奇宝,持神剑,以此镇这云空。
  • 种田之双双把家

    种田之双双把家

    何沬沬穿越了!家徒四壁,带着小弟和小相公奔向小康富裕。本以为是种田致富文,结果相公太给力,开启了宫斗文模式。当何沫沫苦哈哈地开启虐渣模式,结果因为战斗力太弱!挂了!!!!.......呵呵,即使变成厉鬼也不放过一只渣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求仙途

    我求仙途

    一个书生,胖子书童。见行人,给我一壶酒;遇强敌,刀剑取人头。人说仙,玄之又玄,我不苟同。我自凡俗来,要求仙途去!
  • 武动乾坤之小貂传奇

    武动乾坤之小貂传奇

    你被誉为天妖貂一族的绝世天才。你的光辉令所有人黯然失色,轮为你的陪衬。你将成为天妖貂一族的下一任族长。然而意外却就此降临。那个被你保护在身后的胆怯少年,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向你伸出了罪恶的魔爪。你的命运就此改写。你坠入了永恒的黑暗。
  • 九血梵尔

    九血梵尔

    神秘祭坛拉开世界预言,万年结界破除,血染蓝天,神秘种族究竟是福是祸,天赋异禀是否会遭天妒,仙缘神法,论道谁强谁弱,妖神重现,争天地大势,且看绝密种族如何挥舞乾坤,力定山河!
  • 异国贵族传之德尔西斯传

    异国贵族传之德尔西斯传

    我,霍尔特·德尔西斯,修伯斯尔帝国世袭伯爵。每天过着一个贵族应该过着的生活,在这片封建土地上,我貌似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金钱,名誉,女王的信任,一群算得上朋友的朋友。除了我的未婚妻,奥罗拉·法尔吉特,法尔吉特公爵的独生女对我爱答不理之外,貌似没有什么不妥。不过,总是感觉,自己的心中好像少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