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800000048

第48章 参考文献(2)

〔美〕琼恩·基顿著,邓建国、张国良译:《传播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编,康敬贻译:《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化》,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美〕W.兰斯·班尼特著,王家全、杨晓红译:《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美〕威廉·哈森著,张苏、苏丹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王学东译:《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美〕雪莉·贝尔吉著,赵敬松译:《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

〔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尹宏毅译:《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大变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的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瑟夫·奈著,郑志国等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日〕佐藤卓己著,诸葛蔚东译:《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德斯·汉森等著,崔保国、金兼斌、童菲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英〕布赖恩·麦克奈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达亚·屠苏著,董关鹏译:《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英〕戴维·罗斯著,许大壮等译:《关塔那摩:美国向人权开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英〕戴维·莫利等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戴维·莫利著,史安斌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著,曹大鹏译:《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郭国良、徐建华译:《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张毓强等译:《西方传媒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文文献:

Wilson P.Jr.Dizard,Inventing Public Diplomacy:The Story of the U.S.Information Agency(Hardcov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June,2004.

Alexander T.J.Lennon(Editor),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Using Soft Power to Undermine Terrorist Networks,The MIT Press,September 28,2003.

Allan M.Winkler,The Politics of Propaganda:The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1942-1945,Yale University Press,January 1978.

Armand Mattelart,Susan Emanuel,James A.Cohen,Mapping World Communication:War,Progress,Cultur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August 1994.

Arthur S.Hoffma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w Diplomac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A.Trevor Thrall,War in the Media Age,Hampton Press,1994.

Bill Clinton,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S.1994-1995:Enlargement and Engagement,Washington D.C.Brassey's Press,1994.

By Cao Xueqin,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

C.Benjamin,U.S.Books Abroad:Neglected Ambassadors,Library of Congress,June 1985.

Charles Franker,The Neglected Aspect of Foreign Affairs:American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olicy Abroad,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5.

Daya Kishan Thussu,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ontinuity and Change,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 January 11,2001.

David L.Paletz(Editor),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Approaches Studies and Assessments,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orwood,New Jersey,1996.

Dennis M.Bostdroff,The President and the Rhetoric of Foreign Policy,South Carolina Press,1994.

Donald R.Browne,International Radio Broadcasting:The Limits of the Limitless Medium,Praeger Publishers,March,1982.

Edward Bernays,Propaganda,Brooklyn,New York,2005.

同类推荐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热门推荐
  • 私情

    私情

    花心的丈夫却在外包养了“二奶”——他的女研究生笛谣。丈夫的婚外恋掀起婚姻和家庭的血泪风暴。丈夫再次背叛,铭心刻骨的伤痛使林鸟痛不欲生。
  • 或许我还爱你

    或许我还爱你

    璃攸雨站在海边,她好像记得,她来过这。她的确来过,第一次,和冷夜枫来过;第二次,在这自杀过。她永远也不会再记起来,她爱过一个人,还为他自杀过,再也不会了。
  • 神域千彼

    神域千彼

    意外收到神秘地区寄来的徽章,蔚天绝不禁赶紧登陆游戏试了试。这一试,尽然无意中开启了通向异界的大门。十六个区,十六个世界,还有十年一次的全界争霸赛。这一回,再输一次……
  • 缘来的注定

    缘来的注定

    单纯、傲娇的女主,专情、腹黑的男主,一次意外的巧合,让她遇见了这辈子注定的他,从此命运彻底被改变,开始了一段纯真、艰辛、曲折的爱恋~
  • 弃仙路

    弃仙路

    为了修仙,我失去了这么多,从今开始,我弃仙,即便身死,我也要寻找到你们,你们,才是我生命的全部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浮生未眠

    浮生未眠

    记忆是毒药也是解药,本想安安静静的享受终老,却演变成一把血腥的复仇之刃。数年之后,重逢亦是陌生人,对面闻君不识君,只想静静的问一句,你还会再爱我一场吗?虞霖轻声:“幼熹别怕。秋白声嘶力竭:幼熹,你一定要记起我。虞衡愤怒的吼着:是不是非得要他。虞倾南温柔的眉眼:她是我的侄女。闭上眼睛,一切都是云烟。只有一个童音还在耳边回旋:妈妈,你要早点醒来。一生三段情,与美男共享繁华。
  • 轰霆剑海录

    轰霆剑海录

    改编自霹雳侠影讲述苦境、天疆、森狱、论剑海的故事。风云回天,论剑海外惊涛浪。森狱崛起,阎王令出群龙荡。一剑惊神,惋红曲下离人殇。白莲再出,名剑银骠破魔障。
  • 剑血路

    剑血路

    惨遭暗杀,却不知仇家是谁,侥幸逃得一命,只能暗中壮大伺机报仇,却不幸引出了更大阴谋......
  • 阴阳魂世

    阴阳魂世

    我始终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这是个奇异的大陆。灵魂成了他们的攻击手段,当灵魂变得不再单纯,我们的主人公能够挺过,那风风雨雨吗……还是在中间沉沦下去。是主人公的成长,我想更多的是我的成长,是所有读者的成长。本人一开始写的不好,但小胖保证后面只会越来越精彩,以胖之名。呵呵…………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