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100000006

第6章 伯明翰学派研究概述(4)

西方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掀起了研究霍尔的热潮,许多著作也相继问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戴维·莫利主编的《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性对话》(Stuart Hall:Critical Dialoguesin Cultural Studies,1996)、克里斯·罗杰(Chris Rojek)的《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2003)、海伦·戴维斯(Helen Davis)的《理解斯图亚特·霍尔》(Understanding Stuart Hall,2004)、詹姆斯·普洛特(James Procter)的《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2004)等。这些研究成果使我们对霍尔思想轨迹的发展转变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我们探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首次提出了受众能动性解码的可能性,将“人们在观看电视时的实际行为理论化”,具有开创性意义。许多评论家都高度评价了霍尔的《编码,解码》这篇文章,并指出霍尔“倾向性解读”这一理论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如尼克·史蒂文森指出,在大众传播领域,霍尔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将经过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诸形势与受众的解码策略联系起来”。格雷姆·特纳也高度评价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指出在美国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极度盛行的时期,霍尔的观点突破了美国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模式,因而是“对传统假设的重大突破”。

尼克·史蒂文森和约翰·菲斯克对霍尔传播思想的建设性和局限性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他们认为,编码/解码理论体现了“有系统组织的话语各层面的代码与意义的多种特点之间的张力”,“把文本从完全意识形态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它偏离文本,朝着读者的意义场转移”。然而,尼克·史蒂文森同时批评这一理论过于强调媒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而忽视了不同的经济群体对媒介部门的决定作用,强调了受众的阶级构成对不同解读所造成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的决定因素,如种族、性别、职业等,以及这一理论沉溺于符号学的分析而抛弃了威廉斯的民主现实主义的传统。的确,在这一时期,霍尔关注的仍然是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如在《文化、传媒与“意识形态效果”》和《“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在媒介研究中受抑制后的重返》中,霍尔重点强调了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自然化”的过程得以呈现,并通过大众传媒制度的确立和媒介技术手段的实施得以实现的。霍尔由于过分关注意识形态这一主题、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而受到了批评。戈尔丁、默多克、凯尔纳、加恩海姆等人认为,霍尔把媒介视为自主的意识形态机器,认为媒介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因而无视不同经济势力和权势集团对媒介的控制和影响,因而霍尔的理论偏离了媒介研究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20世纪70年代末期,伯明翰学派的研究重点转向了以电视节目为主、以广播节目为辅的民族志受众研究。在当时英国社会亚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霍布森、莫利和布朗斯顿等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了对电视和广播的民族志受众研究。格雷姆·特纳对莫利的受众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莫利的受众研究突破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局限性,即认为受众的阶级身份是影响解码方式的唯一因素,表明受众对电视解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远不是霍尔模式可以涵盖的。莫利的受众研究超越了霍尔的解码模式,并确立了自己在受众研究中的地位;此外,格雷姆·特纳称赞莫利的研究在立足于批判学派的传统上同时兼顾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实证主义的证据,证明了电视文本的多义性不仅仅具有理论上的吸引力,而且还有积极的、可证实的、决定性的特点”。

在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中引起争议最大、争论最激烈的是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英国学者吉姆·麦克盖根、尼克·史蒂文森和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等人的批评。尼克·史蒂文森着重从五个方面批评了菲斯克的理论:1.他的阐述对构建象征性接受的诸种机构不够注意;2.他的各种论点排斥意识形态理论的可能性;3.他对通俗报刊的观点,没有包容对其实际内容的任何具体考察;4.他对公共领域的离散的政治重要性缺乏批判性概念;5.他总是以自己对通俗样式的体验来取代受众的解读。麦克盖根认为菲斯克的理论过于关注受众本身的快感和意义生产而忽视了宏观的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从而使他的理论丧失了批判力度。对此,道格拉斯·凯尔纳也有同感。他对这种研究方法的盛行表示了极大的担心:近期对接受和受众之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的强调存在着一种膜拜受众的危险。所以,有一种大规模的转换,即从文本及其产生的语境的强调转向受众和接受的强调,这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一种新的教条主义,认为仅仅是受众或读者创造了意义。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如果走到极端的话,“就会失却其批判的视野,从而会给研究中的任何受众体验都蒙上平民主义的、正面的假象”。在此基础上,凯尔纳提出了多元主义的研究方法,主张从政治经济学和文本分析等角度进行传媒文化研究和受众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和受众理论被学者陆续介绍到中国,同时也被不同程度地运用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中,成为学术界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然而,相比于欧美国家的研究状况,国内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的系统考察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论文专门探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金元浦的《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张颐武的《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时统宇的《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再析》、赵斌的《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等。在介绍西方传媒理论的著作中,只有部分章节探讨了关于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问题,如潘知常、林玮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石义彬的《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陶东风的《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陆扬、王毅的《大众文化与传媒》、藏海群的《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陈龙的《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杨击的《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等。此外还有一些著作也涉及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在这些著作当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石义彬的《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陶东风的《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潘知常和林玮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和陆扬、王毅的《大众文化与传媒》。

同类推荐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十年时光

    十年时光

    七年前,她提出分手,然后出国,给他留下了七年的苦苦等待和思念。七年后她带着未婚夫回国,他爱她依旧。话说某年某月,某男回到家后,看着屋子里的花,脸上深深地写着不爽二字:“木木,听说有人给你送花了?”曾木木倍儿兴奋的看着陶司肖:“是呀,老公,你看这花开的多美,还是蓝色妖姬呢。”突然,她被按在墙上,一顿强吻过后,他满意的看着怀里迷迷糊糊的女孩:“以后只能收我送的花知道么?”
  • 魔法清教之百合女神

    魔法清教之百合女神

    层出不穷的BOSS,让地球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芙罗莉斯伸了一个懒腰,看着侍立于床榻侧的一众有着御神、骑士王、雷神、魔王、人间飞弹、贤者、封印人偶使等等称呼的少女们,她说道:“没办法,出去溜达一圈吧。”“她才是最像大BOSS的货色吧!”上面三位齐声吐槽。
  • 职业穿越非正式团队

    职业穿越非正式团队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奇葩的团队,很显然夏倾安所在的团队就是奇葩的代名词。暗影神殿就是她所在团队的队名。名字看上去就已经够狗血的了。但是最奇葩的还是团队成员。队长冷君宸,面瘫症患者兼智慧担当。队员东方羽落,网瘾少年身上一天二十四小时离不开游戏机。韩萱舞,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明明是个女汉子偏要充当萌妹纸。最后,最最最,重要就是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姿的本小姐--夏倾安是也。群体:“啊呸......
  • 无夜大帝

    无夜大帝

    暗夜降临的时候,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一个普通的高中学生绝境中不断的成长,从只想活着到肩负重担的蜕变。兄弟情,红颜泪,尽在无夜大帝!
  • 古域无主

    古域无主

    一个被锁在古墓中长达三百万年的人,一个把自己困在幽冥界的男人。一个慢慢走下来的学爱之路,一些体会世间万难的聪明灵物,一个司天下阴阳的殿主,一份说不清的感情,且看古域无主。
  • 男神哪里跑

    男神哪里跑

    顾念新晋小编剧一枚,还没在圈里混熟,就成了被告!她想到让自己的学长裴尔然做辩护律师,惨遭拒绝之后,开始跟裴尔然杠上了……裴尔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被一个小女孩堵得无路可逃,很久之后,裴尔然才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狠下心来:爱情,原来从相遇开始就已经无处可逃……
  • 祸国贱妃:庶出金凰

    祸国贱妃:庶出金凰

    曾良玉这一生,有三悔。一悔踏入侯门,离开祖荫,改姓为“卿”。二悔良缘断交。三悔自己一片痴心错付。镶了金的包子,内里的白菜馅儿绝不会变成金子,低贱之人,永远只配做仙子的垫脚布。被禁锢在水牢的这些年,她无时无刻不在想,若是当年,选了另一条路,自己的人生会如何?没想到,一语成谶,在她双目瞎烂,失去双臂,琵琶骨上串锁铁链,双腿失去知觉,浑身没一处好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再也坚持的下去的时候,她竟然真的回到了十六岁。她说:“这一世,我不负人,人也休想负我。”诸君且看。
  • 相恋人鬼殊途时

    相恋人鬼殊途时

    一场车祸,身价千亿的财阀二代沦为一只游荡山间的孤魂。另一场车祸,刚走进职场的菜鸟灰姑娘捡到了这只可怜虫。“恋爱是有圈子的”,这句话讲的很有道理,比如你在沙县小吃吃5块一份的蒸饺时那就不能遇到此刻在品着几十万一瓶红酒的白马王子。因为即使是下雨天,沙县蒸饺也没有和拉菲比较配。但是更有道理的一句话是,“爱情,特么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香港的沦陷成就了柳原和流苏之间的倾城之恋,而两场车祸成就了豪门世子和职场菜鸟的爱情喜剧。这出戏里,甜蜜里透着点点悬疑,悬疑里带着些恐怖,恐怖里还裹着搞笑!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 快穿之美男么一个

    快穿之美男么一个

    西兮是一个家财万贯,整个S市都能横着走的小霸王,晚上睡觉做梦却莫名其妙的死了,然后被某个无良系统绑定了,这年头,坏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美男们,统统到姐姐的怀抱里来吧,哇咔咔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