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700000016

第16章 中外广播电视、摄影、美术简史(5)

第三节 中外摄影简史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摄影术这个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自发明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样的摄影流派。

摄影是同时代科学家们共同的发明创造。报考摄影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对摄影术如何介入社会史而非发明权予以关注,需初步了解各种摄影风格、摄影流派的成因、特点及其著名摄影家,并领会各种摄影理论之间的继承与演变。

一、中国摄影简史

1.中国人对摄影术发明的记述,最早见于1911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白话小说《上下古今谈》。其中,第八章的题目是“望远镜先登荷兰市,写真术创始协南城”。小说作者为吴敬恒。他以庚子事变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旧官僚的眷属乘船南下避难,在船上听水手讲外国新奇事件的故事。作者通过水手之口,讲述尼埃普斯和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的经过。这种形式,通俗新颖,寓科学于情趣之中。

2.1922年,广州摄影工会编辑印刷的《摄影杂志》第一期刊登了《摄影术略史》。

3.梁启超在20世纪初撰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到了中国清代数学家、广东人邹伯奇于1844年写成的《摄影之器记》及《格术补》两篇有关光学和“摄影之器”研究的文章,这是对中国摄影史人物的早期文字记载。

4.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图片摄影史研究进入到史料探索、收集阶段。1960年在中国摄影学会主办的《大众摄影》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吴群对于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文章6篇,引起了摄影理论界的兴趣。1957年,彭永祥在《新闻摄影》杂志上编《中国摄影术发展史》辑录连载。

5.根据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历史照片,1962年中国摄影学会会同中国摄影学会广东分会到广东省南海县邹伯奇故居、新会县等地进行考察,发现了邹伯奇用“湿版玻璃黑衬法”工艺摄制的原版照片及木制三脚架等摄影器具,同时发现的还有19世纪中叶拍摄的“老妪像”和“罗以礼像”。同年,中国摄影学会广东分会编印了《邹伯奇摄影史料初探》、《关于清代摄影家邹伯奇的初步研究报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由此,初步认定广东省是摄影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地区,历史上照相业发达。

6.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为上海“华社”发起人、后定居台湾的摄影家郎静山发表了题为《中国摄影史》的长篇文章,根据作者见闻着重回忆了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摄影社团活动情况,具有史料价值。在这一时期日本学者编著的《日本现代摄影史》一书中,提到了中国早期银版摄影师罗森于19世纪50年代到日本一些地区进行摄影活动的情况。以上发现为中国图片摄影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7.1979年,王立平等人成立“四月影会”,在北京举办第一届“自然·社会·人”摄影展览。

8.1979年,中国摄影学会改名中国摄影家协会,停刊十多年的《大众摄影》复刊,《国际摄影》和《摄影世界》等月刊相继创办。随着“四月影会”这样的民间摄影组织重新活跃,随着国展恢复举办,艺术摄影很快掀起又一阵浪潮。

9.1983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从这时开始,新闻摄影逐渐从混合于艺术摄影的展赛活动中独立出去。摄影界开始意识到新闻摄影特殊的价值取向,开始为新闻摄影的展赛制定评价标准。与此同时,艺术摄影被新闻摄影理论工作者归类于沙龙摄影,使得沙龙性的艺术摄影组织开始出现。

10.1985年,在“四月影会”的基础上,一个松散的民间艺术摄影组织“中国现代摄影沙龙”成立。这个组织汇聚了当时全国大部分具有先锋意识的艺术摄影人才,举办展览,在摄影期刊上推出专栏作品,出版了《中国现代摄影沙龙-85》。作品集里跨版发表的陈长芬作品《我们的家》,显示了沙龙对于这幅作品的重视。这是一幅描绘月亮与地球擦肩而过奇妙景象的作品。这幅作品与陈长芬1985年在山东烟台拍摄的《日月》可以看做同一个关于“天、地、人”主题的系列作品。如果说《我们的家》是一幅构图大胆的精品,那么《日月》就是一幅精品中的精品。

11.1987年,《中国摄影史(1840-1937)》和《中国摄影史(1937-1949)》出版。两部接续的断代史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史(1840-1937)》全书31万字,插图300余幅。由“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和“‘五四’运动至‘七七’事变时期”两大部分组成,比较全面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摄影史的前期发展情况。

《中国摄影史(1937-1949)》由蒋齐生领衔编撰。该书分章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及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摄影发展情况。此书资料翔实、准确。

这两本书的出版集中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中期中国图片摄影史的研究成果。1991年台湾摄影家出版社根据原著并增加部分图片,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

12.1989年8月,摄影作品《日月》的拍摄者陈长芬被美国TIME杂志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他的肖像被刊登在封面上。

在《日月》的画面中,作者将第一次曝光拍到的、初升的半个鲜红的太阳置于黑暗中的上方,将第二次曝光拍到的,黄绿相间的半个月亮置于黑暗中的下方。这样,上下两个半圆相合于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框内,构成一幅颇像古代太极图案的画面。日月交替,阴阳矛盾却又统一着、平衡着,让人联想万千,因而显得哲理性极强,意境深邃。

13.1991年,解海龙拍摄了《大眼睛》。这幅作品表现了一名贫困地区女学童充满渴望的目光,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引起全社会对失学儿童的关注,并作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影像广为流传。后来,在2006年11月23日北京华辰秋拍会上,这幅限量30幅的作品以30.8万元成交。

14.1996年,李楠拍摄的《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获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这是中国作品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金奖,是我国摄影家在国际摄影展赛的一次突破。

1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数字技术来制作照片的风潮席卷全世界。中国的艺术摄影也因此迅速复苏,并逐步与纪录摄影分离。一批海外摄影著作、画册等被翻译介绍给国内摄影界,极大地拓展了国内摄影人的视野。

16.1999年出版的《摄影艺术系统理论》(宋岗著)率先提出摄影作品分类不应该按照题材分为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等,而应该更科学地按照作品的价值取向,分为纪实摄影作品、艺术摄影作品、商业摄影作品。在这种分类后,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将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上的突破。

该项研究成果后来在摄影国展作品征稿的分类中被接受,使得第20届国展的摄影征稿改变了以往按照题材划分的不科学做法。同时,也使得真实性原则在摄影作品中因为种类不同而被区别对待。

17.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摄影手法为媒介,以行为艺术为内容的当代“观念摄影”悄然出现。例如,行为艺术家张洹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九个洞》等,行为艺术家苍鑫《舔》系列照片、《病毒系列:平反的极致》等,行为艺术家马六明的《芬·马六明》女装照片等。

二、外国摄影简史

1.历史上第一张摄影照片是在1826年由尼埃普斯在沥青上拍摄完成的,但尼埃普斯没能最终完善这一技术便去世。法国画家达盖尔在其成果基础上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并于1839年8月由法国政府宣布获得摄影术专利。现在的宝丽来相机仍使用着与银版法类似的摄影方法。

2.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创始人,英国人塔尔博特(1800-1877)于1841年发表了卡罗式照相法,由此产生了可被多次复制的底片,奠定了现代摄影负转正的工艺流程。

3.在初创期,摄影的艺术探索分为希尔和亚当森所代表的早期肖像摄影、格雷所代表的早期风光摄影,以及汤普逊和奥沙利文所代表的地质考察摄影的探索。其中,风光摄影是以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原创作品(如自然景色、城市建筑摄影等),是多元摄影中的一个门类。从摄影术诞生那天起,风光摄影就独占鳌头。人类第一张永久性摄影作品就是风光摄影(1826年,法国人埃普斯拍摄了他自家窗外的景物《鸽子窝》)。

4.在摄影术诞生的早期,摄影家在创作风格上深受绘画的影响。1851年到1853年是画意摄影的发端时期,1880年后渐渐退出主流摄影。画意摄影具有善于表现个性才华和反对刻板的传统模式,美感等画面因素比现实的题材本身重要,避免世俗或丑陋题材以美化效果等显著的三大特点。

以美国摄影家为主导的、风格更为多变的画意摄影又包含了三个流派:高艺术(High Art)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主义摄影。其中高艺术摄影指的是由英国摄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艺术的迅速普及和摄影纪实观念的冲击,高艺术摄影流派终于走下艺术神圣的殿堂,逐渐消失并发展为画意摄影流派。

5.19世纪是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代”,在人像摄影、自然主义摄影、风土摄影方面都有所发展。风土摄影的代表人物是柯蒂斯和庞汀。而人像摄影的代表摄影家之一——卡梅隆拍摄的人像作品,开创了以“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方式;不摆布,较注意控制光线;拍摄著名诗人、科学家、艺术家,表现其“内在的伟大性”。卡梅隆本人更被公认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摄影家。另一位人像摄影的代表是纳达尔,其特点是打破全身像的固定格式,拍摄半身像或者特写;被摄对象可随意选择姿势,不刻意安排造型;画面背景简单,集中表现人物。

6.自然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是彼得·亨利·爱默生。自然主义摄影有四个特点:(1)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强调对自然的直接感受;(2)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非有意的安排、设计;(3)构图依据场景、内容而定,而非强加的“艺术准则”;(4)提出“焦点摄影理论”,人的视觉中间清晰,边缘模糊,摄影不必追求全面的清晰,作品更加自然。

7.绘画主义摄影的开拓者卡梅隆夫人在其创作后期发展了印象主义摄影。印象主义摄影诞生于1889年,后逐渐发展,并在欧洲摄影界兴盛了十余年,今天仍为一些摄影家所重视,对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创作理念与方法是从印象派绘画中获得灵感,力求再现光线气氛和视觉印象;画面可以完全置于焦点之外;针孔成像;使用柔焦镜头;放大时使用漫射滤光镜;在照片上直接用画笔画出朦胧的效果。其代表作是德比逊的《葱田》、美国摄影家斯泰肯的《罗丹及其作品〈雨果〉和〈沉思的人〉》、拉夫罗亚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廉斯坦普约创作的《夏天》等。

8.这一时期也诞生了摄影流派组织的先驱——连环会。连环会订立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主要反对皇家摄影学会所提出的:把各种摄影混为一谈,用画家、雕刻家和其他非摄影人士评审艺术摄影作品,将摄影题材分为优劣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风光、肖像、景物等。该组织于1909年重组,改名为“伦敦摄影家沙龙”,是今天“沙龙摄影”命名的起点。

9.1910年,连环会解体,标志着摄影依附于绘画时代的结束。“摄影分离派”也于此阶段形成。摄影分离派摒弃画意摄影中纯仿画的手法,提出了纯摄影主义的理论;同时强调在技术上、创作上更多考虑摄影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更纯粹,独立于绘画之外。

1902年,“摄影分离派”由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创办,并一直由他个人组织领导、经营和挑选作品发表和展览。1905年在纽约第五街开设“291展厅”,其后还出版季刊《摄影作品》。1917年,展厅关闭、季刊停刊,摄影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画意摄影不再是“前卫”运动。

10.纯粹摄影是成熟于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属于现代摄影主要类别之一。该流派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清晰的画面、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该派摄影家代表有斯泰肯,他刻意追求“摄影素质”,即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摄影家科班的《俯瞰纽约》是纯粹派中的佳作。画面是从高处俯瞰纽约某个广场,虽没有任何加工、修饰,但新颖的构图和独特的造型使人耳目一新。纯粹派后期的作品则向线条、图案和歪曲形象的抽象方面发展。

同类推荐
  •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植物资源的概念、分类系统、基本特性、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重点论述了4大类25个亚类植物资源,较详尽地介绍了这些资源植物的形态、生境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用途、采收与加工方法,同时介绍了其近缘科属中的资源植物和其他重要种类。
  • 日记起步

    日记起步

    本书是针对小学生学写日记的辅导书籍。全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先写一句话,再写两三句话、一段话,最后写成一整篇,这种三步走的方法,适合初学写日记的小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写日记的方法。
  • 吹响未来的哨音

    吹响未来的哨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小学生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小学生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本书精心挑选了三百多篇优秀小学生作文,分为“成长新天地 ”、“人物你我他”等八个大的类别,每一类别前都有对症下药的“写作小提示”,每一类别下又细分为两到三个小的栏目,基本囊括了小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体裁。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编者精心撰写的点评,为小学生学习满分作文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与指引。
热门推荐
  • 权利的世界

    权利的世界

    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大陆:维斯特洛上的七大王国。维斯特洛是一片大约有南美洲那么大的大陆,有可以上溯到12000年前的悠久历史。在那里每一个季节通常持续数年。这片大陆的原住民是森林之子。森林之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且使用魔法。先民们最早期的武士带着青铜武器和骑术,通过维斯特洛与东部大陆相连的陆桥(在随后的战争中被森林之子用魔法摧毁,成为多恩群岛和石阶群岛)登陆维斯特洛,并与森林之子之间展开了一系...
  • 妖孽小姐绝代风华

    妖孽小姐绝代风华

    废材?无用?笑话?那又如何?我会一样一样的讨回来。拭目以待,我会让你们知道,天才是什么。
  • 腹黑夫君妃倾城

    腹黑夫君妃倾城

    莫名穿越,身份成谜,她以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心心念念着报恩,却不想随着彼此身份的揭晓,她与他都身不由己卷入一场场阴谋。深宫诡谲,他宠她入骨,甘愿抛却万里江山,陪她策马江湖。
  • 素手医国:倾世无双宠

    素手医国:倾世无双宠

    陌上人如玉,医者世无双。孤魂穿异世,素手炼岐黄!魂穿异域,生于医道世家,与祖父相依为命。却不幸卷入皇权争斗漩涡,不得不自京城匆匆脱逃而出。这一路,纵有江湖义士舍命护卫,最终却也难敌京畿权贵万里追命。祖父身亡,自身流落他乡,三年……三年后,名声起天下,仗剑再回京!本为报旧日恩仇,却因那一人,因那一笑,乱了心,迷了情……“大魏三万里河山,有卿一半!”“只一半?”“另一半是朕,朕,不早就是你的了?”
  • 月之天使

    月之天使

    天有多高,我只知道我伸手就能碰到,天使是什么样子看着我就明白了,我是上帝的孩子,唯一的一个男性天使,当记忆觉醒看向天月月如何玩转世界。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农民代表

    农民代表

    本书是一部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生活的作品,它以苍桑镇桃花村民选举出的县人民代表徐俊芝,为故事主线,描绘了新时期农村的现实生活。
  • 夜半有鬼来敲门

    夜半有鬼来敲门

    来自民间“最真实”的鬼怪故事,来自民间最灵异的事件。
  • 游戏王之混沌之子

    游戏王之混沌之子

    从混沌中伸出的,破灭招致者的手,将扭断希望与未来的齿轮拨回,所谓拯救,即为牺牲
  • 末日之安之若素

    末日之安之若素

    丧尸突然降临chivu等人在行尸中彷徨着,难以忍受分离与欺骗。十五个人死去了十一个,一个失踪,还有五十小时。他们需要逃避,还是战斗血海?一次次磨难将人性磨损的如行尸般凶险,也是他感受到情感的珍贵。食人族,阴谋,丧尸进化,团战,死亡,正一步步逼近。而现在,血海弥漫,尸横遍野,重点在哪里?只有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