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700000016

第16章 中外广播电视、摄影、美术简史(5)

第三节 中外摄影简史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摄影术这个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自发明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样的摄影流派。

摄影是同时代科学家们共同的发明创造。报考摄影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对摄影术如何介入社会史而非发明权予以关注,需初步了解各种摄影风格、摄影流派的成因、特点及其著名摄影家,并领会各种摄影理论之间的继承与演变。

一、中国摄影简史

1.中国人对摄影术发明的记述,最早见于1911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白话小说《上下古今谈》。其中,第八章的题目是“望远镜先登荷兰市,写真术创始协南城”。小说作者为吴敬恒。他以庚子事变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旧官僚的眷属乘船南下避难,在船上听水手讲外国新奇事件的故事。作者通过水手之口,讲述尼埃普斯和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的经过。这种形式,通俗新颖,寓科学于情趣之中。

2.1922年,广州摄影工会编辑印刷的《摄影杂志》第一期刊登了《摄影术略史》。

3.梁启超在20世纪初撰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到了中国清代数学家、广东人邹伯奇于1844年写成的《摄影之器记》及《格术补》两篇有关光学和“摄影之器”研究的文章,这是对中国摄影史人物的早期文字记载。

4.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图片摄影史研究进入到史料探索、收集阶段。1960年在中国摄影学会主办的《大众摄影》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吴群对于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文章6篇,引起了摄影理论界的兴趣。1957年,彭永祥在《新闻摄影》杂志上编《中国摄影术发展史》辑录连载。

5.根据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历史照片,1962年中国摄影学会会同中国摄影学会广东分会到广东省南海县邹伯奇故居、新会县等地进行考察,发现了邹伯奇用“湿版玻璃黑衬法”工艺摄制的原版照片及木制三脚架等摄影器具,同时发现的还有19世纪中叶拍摄的“老妪像”和“罗以礼像”。同年,中国摄影学会广东分会编印了《邹伯奇摄影史料初探》、《关于清代摄影家邹伯奇的初步研究报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由此,初步认定广东省是摄影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地区,历史上照相业发达。

6.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为上海“华社”发起人、后定居台湾的摄影家郎静山发表了题为《中国摄影史》的长篇文章,根据作者见闻着重回忆了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摄影社团活动情况,具有史料价值。在这一时期日本学者编著的《日本现代摄影史》一书中,提到了中国早期银版摄影师罗森于19世纪50年代到日本一些地区进行摄影活动的情况。以上发现为中国图片摄影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7.1979年,王立平等人成立“四月影会”,在北京举办第一届“自然·社会·人”摄影展览。

8.1979年,中国摄影学会改名中国摄影家协会,停刊十多年的《大众摄影》复刊,《国际摄影》和《摄影世界》等月刊相继创办。随着“四月影会”这样的民间摄影组织重新活跃,随着国展恢复举办,艺术摄影很快掀起又一阵浪潮。

9.1983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从这时开始,新闻摄影逐渐从混合于艺术摄影的展赛活动中独立出去。摄影界开始意识到新闻摄影特殊的价值取向,开始为新闻摄影的展赛制定评价标准。与此同时,艺术摄影被新闻摄影理论工作者归类于沙龙摄影,使得沙龙性的艺术摄影组织开始出现。

10.1985年,在“四月影会”的基础上,一个松散的民间艺术摄影组织“中国现代摄影沙龙”成立。这个组织汇聚了当时全国大部分具有先锋意识的艺术摄影人才,举办展览,在摄影期刊上推出专栏作品,出版了《中国现代摄影沙龙-85》。作品集里跨版发表的陈长芬作品《我们的家》,显示了沙龙对于这幅作品的重视。这是一幅描绘月亮与地球擦肩而过奇妙景象的作品。这幅作品与陈长芬1985年在山东烟台拍摄的《日月》可以看做同一个关于“天、地、人”主题的系列作品。如果说《我们的家》是一幅构图大胆的精品,那么《日月》就是一幅精品中的精品。

11.1987年,《中国摄影史(1840-1937)》和《中国摄影史(1937-1949)》出版。两部接续的断代史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史(1840-1937)》全书31万字,插图300余幅。由“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和“‘五四’运动至‘七七’事变时期”两大部分组成,比较全面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摄影史的前期发展情况。

《中国摄影史(1937-1949)》由蒋齐生领衔编撰。该书分章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及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摄影发展情况。此书资料翔实、准确。

这两本书的出版集中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中期中国图片摄影史的研究成果。1991年台湾摄影家出版社根据原著并增加部分图片,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

12.1989年8月,摄影作品《日月》的拍摄者陈长芬被美国TIME杂志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他的肖像被刊登在封面上。

在《日月》的画面中,作者将第一次曝光拍到的、初升的半个鲜红的太阳置于黑暗中的上方,将第二次曝光拍到的,黄绿相间的半个月亮置于黑暗中的下方。这样,上下两个半圆相合于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框内,构成一幅颇像古代太极图案的画面。日月交替,阴阳矛盾却又统一着、平衡着,让人联想万千,因而显得哲理性极强,意境深邃。

13.1991年,解海龙拍摄了《大眼睛》。这幅作品表现了一名贫困地区女学童充满渴望的目光,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引起全社会对失学儿童的关注,并作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影像广为流传。后来,在2006年11月23日北京华辰秋拍会上,这幅限量30幅的作品以30.8万元成交。

14.1996年,李楠拍摄的《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获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这是中国作品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金奖,是我国摄影家在国际摄影展赛的一次突破。

1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数字技术来制作照片的风潮席卷全世界。中国的艺术摄影也因此迅速复苏,并逐步与纪录摄影分离。一批海外摄影著作、画册等被翻译介绍给国内摄影界,极大地拓展了国内摄影人的视野。

16.1999年出版的《摄影艺术系统理论》(宋岗著)率先提出摄影作品分类不应该按照题材分为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等,而应该更科学地按照作品的价值取向,分为纪实摄影作品、艺术摄影作品、商业摄影作品。在这种分类后,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将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上的突破。

该项研究成果后来在摄影国展作品征稿的分类中被接受,使得第20届国展的摄影征稿改变了以往按照题材划分的不科学做法。同时,也使得真实性原则在摄影作品中因为种类不同而被区别对待。

17.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摄影手法为媒介,以行为艺术为内容的当代“观念摄影”悄然出现。例如,行为艺术家张洹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九个洞》等,行为艺术家苍鑫《舔》系列照片、《病毒系列:平反的极致》等,行为艺术家马六明的《芬·马六明》女装照片等。

二、外国摄影简史

1.历史上第一张摄影照片是在1826年由尼埃普斯在沥青上拍摄完成的,但尼埃普斯没能最终完善这一技术便去世。法国画家达盖尔在其成果基础上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并于1839年8月由法国政府宣布获得摄影术专利。现在的宝丽来相机仍使用着与银版法类似的摄影方法。

2.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创始人,英国人塔尔博特(1800-1877)于1841年发表了卡罗式照相法,由此产生了可被多次复制的底片,奠定了现代摄影负转正的工艺流程。

3.在初创期,摄影的艺术探索分为希尔和亚当森所代表的早期肖像摄影、格雷所代表的早期风光摄影,以及汤普逊和奥沙利文所代表的地质考察摄影的探索。其中,风光摄影是以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原创作品(如自然景色、城市建筑摄影等),是多元摄影中的一个门类。从摄影术诞生那天起,风光摄影就独占鳌头。人类第一张永久性摄影作品就是风光摄影(1826年,法国人埃普斯拍摄了他自家窗外的景物《鸽子窝》)。

4.在摄影术诞生的早期,摄影家在创作风格上深受绘画的影响。1851年到1853年是画意摄影的发端时期,1880年后渐渐退出主流摄影。画意摄影具有善于表现个性才华和反对刻板的传统模式,美感等画面因素比现实的题材本身重要,避免世俗或丑陋题材以美化效果等显著的三大特点。

以美国摄影家为主导的、风格更为多变的画意摄影又包含了三个流派:高艺术(High Art)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主义摄影。其中高艺术摄影指的是由英国摄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艺术的迅速普及和摄影纪实观念的冲击,高艺术摄影流派终于走下艺术神圣的殿堂,逐渐消失并发展为画意摄影流派。

5.19世纪是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代”,在人像摄影、自然主义摄影、风土摄影方面都有所发展。风土摄影的代表人物是柯蒂斯和庞汀。而人像摄影的代表摄影家之一——卡梅隆拍摄的人像作品,开创了以“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方式;不摆布,较注意控制光线;拍摄著名诗人、科学家、艺术家,表现其“内在的伟大性”。卡梅隆本人更被公认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摄影家。另一位人像摄影的代表是纳达尔,其特点是打破全身像的固定格式,拍摄半身像或者特写;被摄对象可随意选择姿势,不刻意安排造型;画面背景简单,集中表现人物。

6.自然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是彼得·亨利·爱默生。自然主义摄影有四个特点:(1)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强调对自然的直接感受;(2)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非有意的安排、设计;(3)构图依据场景、内容而定,而非强加的“艺术准则”;(4)提出“焦点摄影理论”,人的视觉中间清晰,边缘模糊,摄影不必追求全面的清晰,作品更加自然。

7.绘画主义摄影的开拓者卡梅隆夫人在其创作后期发展了印象主义摄影。印象主义摄影诞生于1889年,后逐渐发展,并在欧洲摄影界兴盛了十余年,今天仍为一些摄影家所重视,对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创作理念与方法是从印象派绘画中获得灵感,力求再现光线气氛和视觉印象;画面可以完全置于焦点之外;针孔成像;使用柔焦镜头;放大时使用漫射滤光镜;在照片上直接用画笔画出朦胧的效果。其代表作是德比逊的《葱田》、美国摄影家斯泰肯的《罗丹及其作品〈雨果〉和〈沉思的人〉》、拉夫罗亚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廉斯坦普约创作的《夏天》等。

8.这一时期也诞生了摄影流派组织的先驱——连环会。连环会订立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主要反对皇家摄影学会所提出的:把各种摄影混为一谈,用画家、雕刻家和其他非摄影人士评审艺术摄影作品,将摄影题材分为优劣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风光、肖像、景物等。该组织于1909年重组,改名为“伦敦摄影家沙龙”,是今天“沙龙摄影”命名的起点。

9.1910年,连环会解体,标志着摄影依附于绘画时代的结束。“摄影分离派”也于此阶段形成。摄影分离派摒弃画意摄影中纯仿画的手法,提出了纯摄影主义的理论;同时强调在技术上、创作上更多考虑摄影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更纯粹,独立于绘画之外。

1902年,“摄影分离派”由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创办,并一直由他个人组织领导、经营和挑选作品发表和展览。1905年在纽约第五街开设“291展厅”,其后还出版季刊《摄影作品》。1917年,展厅关闭、季刊停刊,摄影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画意摄影不再是“前卫”运动。

10.纯粹摄影是成熟于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属于现代摄影主要类别之一。该流派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清晰的画面、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该派摄影家代表有斯泰肯,他刻意追求“摄影素质”,即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摄影家科班的《俯瞰纽约》是纯粹派中的佳作。画面是从高处俯瞰纽约某个广场,虽没有任何加工、修饰,但新颖的构图和独特的造型使人耳目一新。纯粹派后期的作品则向线条、图案和歪曲形象的抽象方面发展。

同类推荐
  • 逆向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

    本书系统性、实用性强,体系编排新颖、严谨,语言精练,且每章均含有经典案例供阅读讨论。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归纳国内外逆向物流管理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区别于国内目前存在的逆向物流管理书籍的一般编排格式。本书可以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或自学参考书。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

    李琳编著的《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适读于 10-15岁)》编著的植物、动物、人、微生物……这些 生物奇迹般地生长着、繁育着、构成了世界上如此生 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他们既是我们的亲密伙伴,又是 我们的良师益友。《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适读于10-15岁)》 将把你带进神奇的生物世界,让你知道世界上**粒 种子是怎样来的,谁是**只飞上天空的鸟,黄鳝为 什么先当妈妈后当爸爸,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工作的, 小小微生物的妙用……这些妙趣横生的生物故事一定 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爱上生物、 学会生物。
  •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明智权变的故事

    明智权变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破都

    破都

    上古之战,诸神坠落。万年之后,审判之日来临,诸神重归!!!
  • 永恒法则

    永恒法则

    阴阳逆乱起苍黄,自古仙道是沧桑……他说,仙途若有穷尽日,我以法则遮青天!
  • 也许触动你一
  • 葬天簿

    葬天簿

    腐朽的生命在回归,那些曾经逝去的人,终有一天,会再次轮回回来了,血冷了,刀断了,战旗倒了,就算我独自一人,我也要杀到天地颤抖,打到乾坤破碎。这天地不容我,我便打碎,这天地便由我来做,重新轮回一个世界……
  • 应是晴天

    应是晴天

    那天你的城市下雨了,是我忽然好想好想你,用我的泪水来喷泻思恋;那天你来到我的城市,我的城市也下了一场雨,是我的思恋随你踏路而来,用我的欢喜守护每一处你来时的风景。郝心晴,暗恋过,悲伤过,但遇到应宸之后才了解,喜欢一个人真正的模样,不是欢喜,不是伤悲,而是喜欢你时的又欢喜又伤悲。
  • 追星记之易烊千玺

    追星记之易烊千玺

    当高冷的小王子遇上超萌萝莉,超级无厘头小萝莉追星成功。“喂,看够了没!"“呜~,人家就是喜欢看你嘛!!!‘"那你的眼睛不准从我身上移开!!“’
  • 主宰山海

    主宰山海

    大千世界,宗族林立,万道争锋。封天之主,摩坷十八禁,可灭日月;万剑皇尊,弑神剑意纵横,斗转星移苍穹动……黑衣少年带着一颗强者的心,逐渐揭开了偌大天地的真正面纱,主宰山海!
  • 晴天若安

    晴天若安

    莫名其妙的住进他家,还好不好的进错房间,差点看到某人的身体。“那个,我不是有意的。”“哦?不是有意的,那就是故意的。”“你!”那一年,她八岁,他十岁,他对她心有不满,她对他心有歉意。之后,她对他百般讨好,生怕他生气,把她赶走。“请问你要咖啡,还是桔汁?”“西瓜汁。”“哈?”那一年,她十五岁,他十七岁,他对她心有爱情,她对他心有亲情。爱恋朦胧的年纪,他喜欢她,她不知道,而她喜欢那个他,他却知道。那天,她心动,他心痛。他选择放手,对她说至少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 妖精的尾巴之云小水

    妖精的尾巴之云小水

    什么?一觉醒来发现回到4岁还到了妖精的尾巴的世界?(没错,就是万能的穿越梗)什么?打乱了妖尾生活碰到暴风雨?什么?艾露莎重伤主角死了?什么?不仅主角一个人穿越?什么?哈迪斯要亲自传授主角魔法?一切精彩,点击即看。(ps:本文非后宫文,非种马文,非无敌文(当然后期无敌),非虐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文呢?我也不造怎么定义,看了就造了,书友群门牌号:424463829)
  • 洛瑶

    洛瑶

    在中国现代,有一个神秘的小镇,但是,请记住,我们的故事将要穿越与这小镇神秘相连的另一个世界中发生,女主冰雪聪明,偶尔腹黑,男主神秘强大,当然是个腹黑的主......这个小镇,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女主身为言灵者却必须女扮男装,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呢,伴随三生三世三生石,一言灵者为谋展开今生今世的跨世恋情当男主的三世记忆被解,女主的记忆被封时,当男主在寻找她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一名男子有了十分奇特的感觉,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快快点击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