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500000012

第1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周贻白地方戏研究(1)

王雯

周贻白先生在对地方戏的研究中,既建构了戏曲声腔流变谱系,又区分了舞台呈现的地方戏差异;既总结了地方戏艺术形式上的共性,又探究了其百花齐放的发展途径;既勾勒了地域生态之间的相互滋养,又梳理了审美文本之间的相互借鉴;既积累了著名伶工的相关资料,又回顾整理了传统戏班剧目。可见周贻白对地方戏的用力之勤、用心之深。这些成果体现的正是周贻白先生“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念。所谓“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直接指向戏曲舞台上下的“活态”,它所体现的戏剧观也就是种“活态”戏剧观,即探究古老的戏曲艺术与技艺在原生环境中生生不息的繁衍历程与生命体征。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保护的要点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而戏曲的“活态保护”理所当然须“奏之场上”。周先生的地方戏研究,从地域生态、文化身份和生命体征等方面给予当下地方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重要的启示。

一、地方戏具有与生俱来的地域性

戏剧史家周贻白在为地方戏溯源的过程中,着重从地域性的角度勾画其演变轨迹。所谓地域性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域息息相关”因此,地方戏的地域性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地方风俗等方面,它们共同孕育了地方戏并促使其在各自的生态环境里竞相绽放。周贻白考证了地域性在地方戏命名、语言、声腔和场上搬演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声腔以地域命名。比如如何理解“南路”、“北路”声调,周贻白先生作出了明晰的分析:“湖南的‘南路’,是经过江西乐平或安徽青阳蜕化出来的‘四平腔’,由‘四平腔’推而广之的一种声调,而再由湖北的汉剧转播过来的。在地域言之,安徽或江西是南方,所以叫‘南路’。西皮出自陕西梆子,经襄河而至武汉,再传流到湖南,所以管它叫‘北路’。论其渊源所自,这种分别,较之称‘二黄’,称‘西皮’,实可表明其来处,似不能以偶然视之。”由这段文字可知,周先生注意到声腔在跨地域性流播过程中,其名称时常会发生变化,有的根据所经地域来命名,有的则不然。这说明地方戏的命名有一定的随意性,名称本身并不体现声调的艺术特性,而是以发源地为中心坐标,以其东西南北的流播方位来取名。这种命名方式应该首先在民间普遍采用,而后成为在老艺人间约定俗成的共识。也正因为此,要在原有的行政区划和文化的语境下,才能理解声腔之间的地域关联,以及各地方戏之间的历史关系。因此,周贻白认为:依地域命名的声腔既能表明声腔之间的差异,又能显示其各自的来路。这个看法是值得肯定和关注的。

方言决定地方戏的声调差异。方言的范围有大小、人数有多少、社会生活中的势力有强弱,但无优劣高低之别。它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这种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决定了戏曲“殊状共体”的分布特点。就拿闽方言来说,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周贻白先生指出:“彼此间方言不同,其声调皆各成一路,互不相通。”即是说,方言决定了戏曲声调的差异,使得各地方戏能够各自为政,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又如湘剧,“因各地语音及所结合的邻省戏曲有所不同,旧有湘东、湘西、湘南、湘北之别。湘东以长沙班为代表,湘西以常德班为代表,湘南以衡阳班、祁阳班为代表,湘北以岳阳班为代表。”这即是说,地方戏的地域特征不仅有源于当地方言的影响,而且还有来自于邻省戏曲的影响。当然,周先生更多地强调的是地方语音对于地方戏的决定性作用。需要补充的是,语音、语汇、语法是方言组成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受到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地域变体。因此,地方语汇和方言语法虽然常常被忽视,但它们同样是地方戏保持其本色、立足于地方乃至全国舞台的根本。即地方戏建立在各地方言的基础之上,从案头文本到舞台上宾白、声腔的表演,都应该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出发,以方言区文化生态特征为依据来进行创作和搬演。

同源地方戏“两下锅”。祁剧的前身是湘南的祁阳班,其后发展到广西和广东与湖南交界地区。据周贻白先生考证:“不但桂剧的老艺人多属祁阳籍,直到现在,广西的桂剧,还有一些戏码可以和祁剧同台演出。”因此,“广西的‘桂剧’(桂林班)基本上就是‘祁剧’。”由此可知,无论地方戏的形态如何变化,同源的地方戏之间必定会有共同的先天性特征。这些与生俱来的地域属性会在声腔、剧目、艺人籍贯、舞台搬演等方面找到蛛丝马迹。

舞台搬演具有地域性差异。北京的皮黄剧本和长沙一带的“南北路”一样都是源出于徽调和汉调,因此剧本多“老词”。但是因为长沙和北京所处的区域不同,社会文化、经济地位有别,因此京班逐渐在地方戏中独领风骚。周贻白先生充分地肯定了京班在艺术上的优势,并指出它的优势是令长沙一带的“南北路”望尘莫及的。他说:“唱词方面,北京的皮黄剧,差不多完全脱离了说书式的叙述调子,而成为纯粹的代言体。声腔方面,则已由字多声少,而变成字少声多。至于场子的精简,动作的边式,行头的华美,伴奏的鲜明,已为任何地方戏所不及。而且新戏叠排,名脚辈出,则长沙一带,更觉瞠乎其后,难以追上了。”早期的京剧与长沙一带的“南北路”声腔同源、剧本相似,但由于两者在地域生态环境上的显著差异,早期京剧从叙事方式、咬字行腔、服装扮演、砌末行头、场面配置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与原本同源的地方剧种不同的面貌,形成了“新戏叠排”、“名脚辈出”的兴盛局面。这种剧种之间的命运兴衰,充分说明了地域生态文化对于地方戏发展的客观影响。不仅如此,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甚至可以影响同一本事在不同地域的表演形式。以北京皮黄剧《扫地挂画》与长沙班的《烧窑封宫》为例,周贻白先生认为它们“实为同一故事的两个地区的演法”这即是说,同一故事流经不同地域时,侵染了所经地区的观众喜好和地域文化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演形态。

由上可知,周贻白先生考察了地方戏与生俱来的地域天性,论证了地方戏的生命力源自其诞生和流播地区的地域生态文化环境,揭示了地方戏跨地域交流的方式,而这种跨地域交流的方式决定了地方戏艺术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毫无疑问,地域性是地方戏的本质属性之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地方戏的地域性又不是封闭的,艺人们的随处作场使得各地方剧种之间建立了积极的交流与联系。如同生物界的遗传基因一样,地域性是地方戏的遗传基因,只要地方戏还存在,地域性基因就会一直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戏的保护应该从保护其地域性开始。

二、考量地方戏的地域标志性文化身份

自中国昆曲艺术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加快了对传统戏剧艺术文化的保护进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剧种保护。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传统戏剧92项),2008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其中传统戏剧33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其中传统戏剧46项)。总共包括了昆曲、汉剧、楚剧、湘剧、闽剧、歌仔戏、傩戏、皮影戏、木偶戏等371种传统戏剧。其次是代表性传承人保护。2007年4月,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确定了第二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五大类的55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4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地方戏是得到国家承认、学术界认可和民间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事项。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产生之前,周贻白先生就注意到了地方戏的文化遗产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其地域标志性文化身份。地域标志性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足以代表某一地域独特文化传统、艺术品位与科技最高水平的传统文化事项”。地域标志性文化的认定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界的首肯”;二是“当地民间社会的普遍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历史到底有多远”。

王国维先生最早确立了现代戏曲研究的范式,但他认为元以后无戏曲,因此其研究至元而止。吴梅先生关注昆腔曲律的范式,认为昆腔以外之戏曲无足观。齐如山先生推崇京剧而不关心其他地方剧种。因此,当20世纪50年代地方戏曲因其民间性而开始被肯定,却又因为剔除糟粕而实际遭贬的时候,周贻白先生已经开始全面探索地方戏的民间性、地域性、声腔流变和舞台表演了。吴秀卿认为,“周贻白主要贡献在对实际演唱的重视。他把排场和声腔等演唱的重要问题作为戏剧史叙述的重要内容。元明清戏剧从文学本子的杂剧传奇扩大到表演艺术,因而中国戏曲史变成为中国戏剧史,并能延长到近代地方戏。从周贻白开始,花部戏编入戏剧史内,乱弹梆子等诗赞系戏剧也可与乐曲系戏剧相提并论,重新认识地方戏的价值。”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不难看出,由于对戏曲表演的重视,周贻白先生不但为王国维以来的戏曲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径,而且开始把地方戏的民间认同推到学术认同的高度。

同类推荐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本人从事声乐工作四十余载,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歌声更美妙”。虽无甚成就,却有许多教训和体会。在几位好友的鼓励、鞭策下,将这些实际感受付诸文字,这对我十分艰巨,但很有意义。通过归纳整理,首先自己得到充实提高,同时也尽了一位声乐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热门推荐
  • 当冷公主遇上拽校草

    当冷公主遇上拽校草

    她们呆萌单纯,她们优雅淑女。他们冷酷无情,他们帅气阳光。因为家族的婚约,走到了一起。开始闹翻了天,后来却......
  • 修仙之掌控人生

    修仙之掌控人生

    一个雇佣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死亡,于炮火中死亡的他带着系统重生修真世界。重生于一个顶尖修真家族的他却不能借助家族的力量,而他也不想受制于一个家族中。他凭借系统的神奇和自身的努力,向着巅峰前进。
  • 一方阁楼一方事

    一方阁楼一方事

    一个小小阁楼,是城市的安静之处。里面的人做着自己的买卖,里面的香散发自己的味道。里面的主人,戴着自己的面具,活着自己的命。人们来这里做的买卖既简单又不简单....
  • 放开那混蛋

    放开那混蛋

    皮塔拉文是个身家上百亿的富二代,这位花花公子平日里绯闻不断。但因其父遗嘱必须和月亮农场场主的女儿玛尼艾琳结婚,否则就得不到全部的遗产,这使他非常头疼。终于,有一天他怒气冲冲的开着跑车去农场找未婚妻了……
  • 阙题

    阙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红颜劫之刹那芳华

    红颜劫之刹那芳华

    提前声明此小说越到后面毒性越大!想要飘飘欲仙的朋友收藏养肥看个够吧。由于本小说人物庞杂,所以先大致先介绍下,亲们尽管收藏看吧,你们要的甜食,文学,此文一应俱全。一、赵林芝(女主)和郭允亮,陈伟斌,韩伟忠三人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二、郭彧(男主)(女主的小儿子),和郭志海(性别男)有甜如蜜糖,惊世骇俗的爱情。三、其他经典配角亲们自己看着挖掘吧。小文艺解说:那一年的邂邂相逢,他与她坠入情海,那一年的奰气任发,她与他走至尽头。他为了她,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他又为了她,舍身为爱,遇刺而亡转眼一瞬,十几稔载,如今伉俪终离散,鹄立抬眼望星空,已是生死两茫茫。她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位母亲,用尽浑身解数,残存一丝气息,为的只不过,是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的类似爱情,她祝福,儿子的美满婚姻,她守护。苍天无眼,命运弄人,她的爱情始终无果,她的亲情支离破碎,他死了,她活着,他去了,她还活着,他亦亡了,她仍活着。一个女人的世海沉浮,到头来,不过是为了,爱。
  • 古造

    古造

    武以古为先,道以造为妙!古武流芳无踪影,道妙深藏不得法!这是武和道并存的世界,是武强,是道妙,皆在《古造》之中!
  • 一叶枫

    一叶枫

    一段书院求学记,他和她由结义兄弟变成今世侠侣。本是两情相悦,奈何身边有一群美男在孜孜不倦地挖墙脚……
  • 聪慧妻子须拿捏的46句话

    聪慧妻子须拿捏的46句话

    聪明妻子会懂得运用语言艺术!聪明的女人,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让男人在你毫不吝惜地赞美中觉醒、奋起,男人其实是个大小孩。因此,聪明的女人,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好老公是夸出来的。只有毫不吝惜地赞美他,让他深刻感受到你的爱意与体贴,让他在你的赞美中更加优秀,这样,婚姻才会更坚固、更美满。阅读了这本书,你一定能够学会一个聪明女人的为妻之道,学会怎样通过说话培养出一个好老公。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幸福婚姻的大门,美满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