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200000052

第52章 “再说”之“再”

——评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

■沈卫星

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确是一部巨献之作。它题材重大,主题厚重,规模宏大,我看后既振奋不已,也感慨良多。虽然这种振奋和感慨由多方面缘由汇聚而成,但有两点非常突出:第一,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大台,它把记录中国改革建设的伟大实践,始终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而20年前的长江和20年后的长江,正是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真实缩影,这样的前后对比拍摄,可以清晰地凸现中国发展的主脉;第二,它同样也真切记录了中国的电视和中国电视人可喜的成长史,从20年前的《话说长江》到20年后今天的《再说长江》,不仅记录了中国电视制作手段飞速进步的历程,更真实丈量了中国电视人从思想性到艺术性再到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大跨度前进的“步幅”。因此,今天之“再说”,要比起当年之“话说”来,无疑会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即在“再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再”的含义,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长江流域的再记录本身,寄寓了新一代电视人对活力长江的“再发现”,对人文长江的“再丰富”,对影像长江的“再创造”,从而完成对中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主题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当然,这次“再说”,对新一代的创作者来说,不仅意味着比“话说”需要更多的超越、弥补和创新,而且也一定饱含有大量艰苦的、繁杂的、富于挑战性的,甚至无数令人灰心和沮丧的工作,但我想,它更有再奉献后的欢乐和满足。

一、活力长江的“再发现”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在20多年前的1983年,因中央电视台拍摄成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而曾给一代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时候,全景式的长江水系以及它流域的人民、大地和城市,几乎家喻户晓,更由于一曲《长江之歌》,使这部长纪录片的帧帧画面,久久地萦绕在观众的心头。

纪录片是收藏时间的艺术。这次的《再说长江》,将整整20年间长江巨变的影像尽收囊中。当然,长江首先是作为地理上的区域概念而存在,而纪录片《再说长江》,却在它的区域概念之上,更多地赋予时间以意义。对于有些区域来说,不变或者极其微弱的变化,至少说明时间仿佛在那里是停滞的,而发展变化的区域,一定会显示出时间是急速向前流逝的。长江的这20年,就是巨大变化的20年,就是奔腾向前不可逆转的20年,《再说长江》既是对20年来长江的历史性变迁进行的一次珍贵回放,也是对未来长江作出的前瞻性的预示。它让观众看到的长江,是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是一条“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巨龙,它是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江,也是生生不息的中国。

20年,对于长江,可能只是一个瞬间,而对于中国,却是一个巨变,那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期。纵观全片,我们不难体会,长江源头的每一次滴水成流,都象征着中华民族前进力量的蓄积;长江急流的每一个回环漩涡,都暗示了改革历程中有多少暗礁险滩;长江两岸的每一处变化,都承载着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长江,有太多值得用心发现、用心记录的地方。艺术家与普通人不同,普通人可以没有历史感,而艺术家不能没有。他们必然地要感受到中国历史前进的力量和方向,并把这种力量和方向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不可忘却的历史责任。

因此,我更愿意把《再说长江》看作是大时代催生的一次大记录行动,也是大时代赋予电视艺术家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没有中国的巨变,没有人民的巨变,也就不可能有20年后今天的《再说长江》。江还是那条江,水还是那股水,然而,是伟大的时代,激活了长江,成就了长江,赋予了长江以更重要的意义,也给电视工作者提供了一种要再说、要细说它的创作冲动。我们需要对长江进行再发现,再认识,而这其实也是需要对中国巨变的再发现,再认识。如果我们今天木然地对待身处的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迁,没有很好地将这种变迁抓住和把握,很可能就是我们电视工作者不应有的疏忽,所以今天将长江的变化呈现于荧屏,应该也是创作上的一种成功。难能可贵的是,实施这次记录行动和制作播出的是中央电视台,它以把镜头对准伟大时代为己任,以大投入、高标准、精制作作为艺术生产标杆,在常常是市场标准和艺术标准发生冲突时,立足国家台的职守,将这部具有世界性的题材,拍得那么沉稳、那么大气,拍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且视角那么广阔,手段那么丰富,视觉享受达到相当的程度,所以说《再说长江》是一部堪与国家台地位相称的大制作。

《再说长江》也再一次用真实的镜头说明,中国最大的梦想是在长江实现的。虽然20年是弹指一挥间的工夫,中国却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在第13集《水火山城》、第14集《三峡存证》、第20集《江湖武汉》、第25集《灯火石头城》、第30集《时速上海》和第31集《浦东新高度》等众多片集中,观众都可以真切地看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现代化,融入世界的发展潮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比20年前更为辉煌的伟业的。

电视文化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积累社会活动成果,二是传播社会活动成果。这两者在《再说长江》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记录本身就是帮助中国在20年间积累其伟大的实践成果,而播出本身更是很好地传播了这种实践成果。我相信,《再说长江》的播出,一定会使更多的人们更加热情地投身到改革开放事业的建设中去。

二、人文长江的“再丰富”

观看《再说长江》,我们明显感到,“经济”的长江已然比“话说”时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现。正如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所说:“从1984年到今天,中国确实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前拍《话说长江》的时候,从经济这个角度来展示中国长江流域的发展,还没有自觉地涉及。中央电视台1984年才成立经济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经济节目是1985年的1月1号诞生的,所以说在《话说长江》这样的大型系列片当中,经济方面内容不会太多。20年后再拍摄长江的时候,不仅仅是要表现长江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更要关注经济的发展,因为在20年当中长江流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典型性的一个地域,仅仅是一个探源,仅仅是展示一下历史风光、自然风光是不够的。”不说别的,仅长江流域就有很多重大的建设工程,特别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每个工程都惊天动地,可歌可泣。

然而,长江,毕竟是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是一条蕴含着丰厚历史人文资源的大江,它不仅映照出今天经济的发展,同样,它那万里波涛里也交响着人文精神的变迁史。从长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中,我们可能会更多留心多姿多采的人文景观,更加刻意记住在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力中凸现的充满人文魅力的长江形象。

随便抽取几集,如第7集《青铜岁月》、第8集《古蜀沉浮》、第9集《水润锦官城》、第21集《道化武当》、第28集《曲水姑苏》、第29集《发现古镇》,我们便从大量的人文、历史故事中,从众多的文化遗存中,感受到这部纪录片非常珍贵的浓厚人文色彩和浓重历史气息。它们在今天的演绎中,尤其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浪中,更显出其非同寻常的意蕴。

然而在无数的画面里更令我们备受感动的,是用影像记录的数百位生活在长江边的人们,他们生动的面孔,他们感人的笑容,他们真实的故事,他们内心的独白。我们从中读出的,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20个奋斗的春秋,20年争取的沧桑。在第15集《告别家园》、第16集《他乡故乡》中,移民队伍中的冉应福形象总让人挥之不去。这个日日行驶在三峡江面的普通船长,为什么在即将告别家园时那样义无反顾?为什么在就要弃舵荷锄时那样豁达开朗?原来,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何等深厚的国家意识,用他自撰的一副对联的横批说,就是:“反正爱国”。另外,作为纪录片,它在开掘历史的纵深感方面也非常充分,如在记录三峡移民的时候,以真实的史料表明大多数人的祖先早在300年前竟也是从别的地方移来“填川”的。

在《话说长江》中,20多年前拍摄的历史资料真实展现了当时的情况,而20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再说长江》中,我们看到创作者通过寻找、重访多位20年前在《话说长江》中出现的人物,让他们真实地再现于今天的屏幕,用来比较他们随长江流域的变化而变化,随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生活的变化,这样,20年就被浓缩在了人物的形象里,使纪录片充满着人物真实而丰富的命运感。

三、影像长江的“再创造”

这次重拍长江,我以为是完全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欣赏需求的变化。因为文化信息的积累正由日新月异的激增方式取代日积月累的渐进方式,文化内容的淘汰与更新越来越频繁。因此《话说长江》经历了20年历史性的巨变以后,一定要由新的言说加以更新。

而另一个重拍的理由是,随着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历来认为社会需求推动技术发明的命题正在被改写,也就是说,是技术决定人的需要,而不完全是需要决定技术。《再说长江》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影像技术在20年间的革命性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电视人的重拍需求。同样,也正由于这是一次高清数字电视技术的摄制和播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观众的观赏欲望,而其中想必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原来未曾有过这方面的观赏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一次影像长江的“再创造”。

请看,科技进步给这次纪录行动提供了多么丰富而先进的制作手段,它为拍摄和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使过去不敢想象的东西得以实现,从而使20年间的长江画卷变得更为清晰,更加迷人。在拍摄中,它第一次使用高原型黑鹰直升机在海拔5 800米的长江源头进行航空拍摄,并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生生不息的大江之源和76条巨大现代冰川的壮丽影像;第一次飞越万里长江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摄;第一次运用真实再现和动画合成演绎长江文明的源流;也第一次运用高清动画和卫星遥感全景展现长江生命之网的脉络;第一次使用中央电视台自有的“直11”机对长江全流域的干流和支流进行大规模的航空拍摄;第一次使用A109机型用于对长江入海口、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进行航空拍摄,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长江口缓缓向大海延伸的最新陆地的壮观影像……众多的第一次,极大地丰富了这部纪录大片的再创造手段,使人们再一次通过电视影像,看到尽情流淌了亿万年、默默养育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母亲河更为真实、更可感知、更易理解的容颜。

第1集《大江造像》,观众的印象极为深刻,长江的源头姜根迪如冰川海拔5 800米,是世界大江大河中海拔最高的源头。壮观的探源之旅,摄制组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长江源头的最新影像,尤其那圣洁的第一滴水,拍得那么晶莹剔透,令人难忘。如果没有高清摄像机,是断然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再说长江》摄制组,正是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越长江沿岸12个省市,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55000分钟时代长江的最新影像,才再一次创造出今天这个焕然一新的影像长江。

作为最大众化的媒体,电视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人的生存,由电视等大众传媒构成的影像将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事实证明,现代人的很多认知和情感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而是在电视等媒体中形成的。我想,《再说长江》有如此精美的画面,如此精妙的故事,如此精良的制作,如此精彩的呈示,一定会让广大观众更加热爱长江,关注长江,感恩长江。

当然,对“再说”者而言,过去20年的长江,是一段历史,而作为历史的叙述者,往往是非亲历历史的叙述者。这种不在场,恰恰为书写历史、记录历史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丰厚的思维和表达空间。然而,“再说”者却还是一种在场者的叙述,这样,在记录和表现的时候是否还有某种客观的局限或者自我设限呢?应当说这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作品的主题、事件、人物、情感的记录,还是作品风格、选材、手段、视点等的确立,是否还没有充分放开,或有更为明确的旨归。我想,这些问题在作品的总体框架内或某一集中都能找到,尤其在后面的大部分中纯记录的迹象更为明显,而作为记录者看不见的理念相对缺乏,从而导致没有完全进入更为“虚”一点的高度和宏阔,由长江升腾到认知上的高度。

同类推荐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白鹿洞书院的秘密

    白鹿洞书院的秘密

    本书以章回体形式,对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史按朝代顺序进行叙述,并介绍了白鹿洞兴废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是现代著名学者,学问渊博。其著述以文言写成,本书为其著述第一次集中整理出版,汇集了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夏莲居著述的所有文献,包括夏莲居一生编辑整理的各种古籍作品,还有著述的各种诗文作品。其中有包括关于古琴、书画等古代艺术与文物研究的专著,有关于山东省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纪念诗文等,以及研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禅学历史等方面的诗文。此次请学术专家进行了校勘标点,有利于现代人阅读与研究。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您也可以尽览全书,在闲暇之余,您可从《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中觅到华丽词章,让您在休闲时光里与美词相伴、满口生香。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婚丧嫁娶、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众宾客齐聚一堂之时,怎能没有司仪、主持以妙词新语为气氛添砖加瓦?更有各种酒席、宴会,也少不了祝酒致辞。如果您还在为“理屈词穷”而愁上加愁,就一定不能错过《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多种喜事庆典主持辞及经典致辞,《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您尽可取己所需,在四方来客面前风头尽显。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热门推荐
  • 误撞唐僧:狐狸要成精

    误撞唐僧:狐狸要成精

    胡仙,火爆女魔头般的女人,没得到过母爱。当一傲慢女人带着俩拖油瓶上门之后,唯一的父亲也成了假爹。订婚宴上,假爹的女儿肚揣混球出现,胡仙被未婚夫抛弃了,狠踹了渣男一顿,高调的成了弃妇。——下药的夜晚,自食恶果——胡仙:“看你服务不错,姐就给你,目前财产的一半,没零钱,找我五十,还要搭车回家。”唐增:“还是给你五十一吧,看在你陪了我一夜辛苦的份上。”胡仙:“什么意思?你丫的不要太狠了。”一块和五十块,这身价也差太多了吧!唐增:“零钱不够,钢镚给你坐公交,五十挂账。”胡仙看着手里的面值一块钱的钢镚,丫的,五十被框了。——下药的夜晚,唐僧与狐狸精误打误撞——
  • 爆萌女仙:龙太子我不负责

    爆萌女仙:龙太子我不负责

    慕笑作为一个神仙,她是既高兴又不高兴的,高兴的是她当了一个高大上的职位-守护神;不高兴的事,当的是一颗蛋的守护神!一颗比自己早出生九年距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可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的龙蛋。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守着这颗蛋又过了一百多年终于裂开了,并出来个帅气的赤果果金发碧眼少年。“作为看到我身体的人,你是选择对我负责呢还是对我负责呢?”金发碧眼少年对着慕笑道“什么玩意?如果看到你身体就得对你负责那还有好多神君都得对你负责呢!”慕笑翻白眼,他以为她多乐意看到他的身体啊?再说当时她都不知道神游去哪了好么!“但你是第一个”“…”好吧少年你赢了
  • 御天榜

    御天榜

    浩渺大陆,谁主沉浮,虽无名,虽无势,但仍立志成为强者,再威风,再辉煌,都已成为过去,历史的篇章上总会被留下无法抹灭的痕迹,多少人立志要在这篇章上留下自己的名讳,可古往今来做到的却仅是寥寥几人,少年历经世事变迁,尝遍世间冷暖,战三皇,弑五帝。不为凌天,只为御天,少年注定要在这篇章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 我的天使帝国

    我的天使帝国

    我叫成大神,一个因为名字而依然当了网络作家的扑街写手,最大的目标就是成大神。然而有一天我的身边发生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不知道从哪个宇宙来了一个自称多元宇宙霸主兼天使帝国之主的萝莉找到了我,要我跟她做伴侣当皇帝,还黑了政府网络跟我强行扯了结婚证书。“大神,帝国现在遇到了巨大的危机,我是特意来找你的,快跟我回去拯救帝国吧。”“找我,我能帮你什么。”“这个吗?我似乎忘了找你的目的了。”“靠,你这是逗我吗?”“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让我们一起征服星辰大海吧。”PS;这是一个青年与一个萝莉带着一群奇葩天使去征服宇宙,在坑爹搞笑中重新建立帝国的软科幻故事。
  • 仙界第一至尊

    仙界第一至尊

    鸿蒙中有一堆宇宙你敢信?这些宇宙都归一个人管你敢信?没错,这个人就是主角,只不过现在宇宙,们,还不归他管……
  • 战争游戏姬

    战争游戏姬

    未来信息化的战争被游戏取代,赌上声誉和光荣,强者享受一切,弱者遭到冷漠。读者群,群号码:1618451
  • 随身带着小狐狸

    随身带着小狐狸

    随身带着一只傲娇小(老)狐狸,无奈脾气暴躁更年期。为了保小命,刘星只能够唉声叹气开始修仙,从此开启了【肥猪流】人生。当得知仙界和人界存在本身就是阴谋时,打破两界结界,还人间修士公道。还好,修仙之路上面,有热血兄弟,有红颜知己。
  • 火影之祥瑞看板娘

    火影之祥瑞看板娘

    某年某月某国的某村。旅客问:“哎,今天住哪?”路人甲:“住百味店。”旅客问:“怎么看起来像是吃饭的地方。”路人乙:“来木叶居然不知道‘百味店’你太OUT了!”路人甲:“三代火影常年去那里蹭饭吃。”路人乙:“五代火影常年去那里输的精光。”路人和声:“据说六代火影和五代风影,还有宇智波家最后的男丁在哪里♂很♂和♂谐♂有♂爱。木叶最安全旅社没有之一。”雪风:“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 你若向阳安之若素

    你若向阳安之若素

    春风再美抵不过你的笑浅笑梨涡,暖暖向阳。
  • 王俊凯之天空不会说谎

    王俊凯之天空不会说谎

    他有两颗小虎牙,笑的时候会露出来,很可爱。给人的第一映像是太阳,很暖。她有两个马尾辫,走路的时候会扬起。很青春,给人的第一映像是霸王花,很霸道。有人说要珍惜有虎牙的人,他们宁愿承受三千弱水之苦也不愿忘记自己爱的人。王俊凯,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