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200000048

第48章 以长江的名义,见证20年中国巨变(1)

——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创作构想

■刘文

2006年7月16日,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录长江的行动……

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摄制组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深厚的民族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高昂的时代精神,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多姿多采的人文景观,以完整、立体、多层次的影像体系,展现母亲河的巨大活力,以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力凸现出一条充满魅力的长江。数字成为这次记录长江的行动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摄制组用整整两年的时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越长江沿岸十二个省市,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55000分钟时代长江的最新影像。

《再说长江》以母亲河长江为载体,融合了长江沿岸历史、人文、现实、自然等各个方面内容,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录长江的行动。

作为一个电视人,能率领团队创作《再说长江》这样一部有着巨大的社会命题和浩大的人文主题的电视工程,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再说长江》给创作团队搭建了一个竭尽自己全力报效长江的平台,同时也给创作团队的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遇。对于每一个电视人而言,一生中有机会参与一部大型电视片的摄制,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03年8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经中央电视台编委会批准作为重点项目立项。2004年8月1日,《再说长江》在长江源头开拍。本人作为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总制片人和总编导,在记录长江的日子里,面临着来自节目创作和节目运营的双重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纪录片能否成功的标志,不是一个大型电视片的最终完成,而是在电视创作上能否实现跨越和突破,这对于我们这一代电视人有着极其特殊和深刻的意义。以下我将围绕《再说长江》两年多来的摄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来做一个大致的总结,相信这对相关的大型电视片的摄制同样有着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再说长江》的创作目标

从青藏高原格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到长江入海口,行走6380公里的长江生生不息,一路汇集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成为孕育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

长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

对于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而言,面对一条自然的大江、文化的大江、经济的大江,创作题材和拍摄对象呈现出多样、多元的特性,《再说长江》全片的创作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每一集的分集主题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原则。

1.“以变与不变”凸现时代巨变

20年,长江发生了巨变;2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作为《再说长江》的总策划、总监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着重强调,《再说长江》中的“变”,是时代的巨变、社会生活的巨变、人的思想观念的巨变;《再说长江》中的“不变”,是以长江为载体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自强进取,成就了时代巨变的民族精神不变。一个“变”字,让电视人拎起摄像机再次走向了长江,它是《话说长江》的承接和延续,同时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也从文化的范畴开阔到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从而揭示出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长江。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20多年,是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巨变时代。而新时代的长江,充分体现出了20年来中国在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文化等多元发展中的巨大变化。因此,体现20年来的中国巨变就成为《再说长江》创作的一个贯穿全篇的主题。

长江,在20多年发展中,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域。长江巨变的标志是:上游的重庆成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中游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主体竣工;下游的长江三角洲高速发展和浦东开发;长江源头地区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横贯长江的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启动……这些世纪工程见证了长江的巨变,也是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中所没有的崭新的内容。

在《再说长江》中反映变化,就是要以人、以事、以物来看变化,以现在与过去的对比来讲变化。尤其注重的是挖掘与思考长江巨变的缘由,从历史的纵深感和人文的传承性来看这个巨变的深刻意义。

应当说,《再说长江》由于拥有20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丰富的影像资源,所以就有了一个进行视觉形象对比的优势。这个对比直观地、有说服力地凸现出了长江的变化。对于《话说长江》中还没有出现的新的人、事、物,给予了重点的充分表达;对于《话说长江》中已经表现的内容,通过对比看到了今日发生的变化;对于《话说长江》中典型的、象征性的细节,有了延续性的表达,而形成一脉相承;对于《话说长江》中出现的重要的人文景观、典型人物,在新的采访和纪录中,又形成了呼应与对比。这是《话说长江》之后,我们为什么要《再说长江》的缘由。

2.“以人为主体”反映时代巨变

张长明副台长曾多次强调,《再说长江》要“以人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以真实为灵魂”,这成为《再说长江》在创作上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如果说,20年来长江变了,那么,20年后以电视方式“再说”的长江也要有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实质上是创作观念的变化。《话说长江》中更多的是注重了历史和人文景观,在那个巨变刚刚开始的年代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而在《再说长江》中,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人。也就是说,长江的变化首先是长江两岸人的变化。

因此,《再说长江》首先确立的是以人为记录主体的创作理念。通过长江沿岸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情感的变化,透视出大江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而对于人的表现,首先是对于人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情感的表现,通过小故事反映大背景、大主题。

在《再说长江》中出现了人物和故事,但最打动人心的则是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是作品产生魅力引起共鸣的基础。纪录片中对那些出场人与千百万观众相通的情感的表述、记录与抒发,无疑是这部作品留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深刻的印记。

在对于人、对于事、对于情的表达中,最根本的是真实。真实是《再说长江》的起点与终点。长江上的真人、真事、真情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唯此才能再现出一条真实的长江。运用纪实的方式深入到江的深处、人的深处,记录到“真实”的人与事,运用多元的叙述方式铺陈出江与人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真实”背景和信息,一个“真实”便使这部作品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

3.“以国际视角”表达时代巨变

由于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多语种版要在中央电视台中文、英文、西法语国际频道对全世界播出,并且该片还要面对被多家海外电视机构的购买和改编。所以,《再说长江》还承担着对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巨变的使命。因此,《再说长江》力求从全人类的视角来重新看待、重新发现长江这一条中国人的母亲河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情感诉求,用全球华侨、华人甚至各国人民都能感受、理解和认同的视角来展现中国的巨变,力求尽可能多地选取为海内外所关注的选题,让人们接受,给人们感染,引起人们共鸣。

二、《再说长江》的创作原则

1.“再说与话说”的同质影像对比

对于中国人来说,20年前是一个转折,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的开始。从那时起,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观念都呈现出了新的色彩、新的气象、新的方式、新的活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脸。

“变”是这部系列片的主题和灵魂。那么,究竟如何来体现这个“变”字呢?很显然对过去的影像资料的运用,尤其是对《话说长江》的影像资料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是我们全片的结构方法或叙事手段。所以,要赋予其鲜明的个性和固定的色彩。在它与现实有勾连的地方,一定要用影像的变化来震撼观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1982年重庆朝天门,2005年重庆朝天门;1982年上海浦江两岸,2005年上海浦江两岸;1982年武汉长江大桥,2005年武汉长江大桥;1982年重庆少年李曦,2005年重庆青年李曦……”,景观、人物、城市、江河,《再说长江》在片中运用大量的20年前后长江沿岸典型的自然地域和城市地标的影像进行对比,镜头的重复、镜头运动的重复、拍摄方式的重复、拍摄角度的重复,直观地凸现出了20年长江两岸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它的影像的视觉表现力是不言而喻的,极具可视性和说服力,显现出影像巨大的震撼效果。对比意识和在对比中展现时代变迁成为创作的基本原则要求。

同类推荐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做有智慧的校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智慧的校长展开论述,倡导校长应当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内容包括: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让学生做主人放手学生做环境控制的主人请注意,孩子在场等。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学院传奇风云

    学院传奇风云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张狂!每个人年轻时都有一个未完成的梦,一起打过架的人,本书献给曾经的梦想,曾经的年少轻狂!
  • 你是王,我为妃

    你是王,我为妃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见到了她是个手指都数不过来的俊男美女,眼都花了。“我会试着爱上你。”她靠在宫熙陌的怀里,开始了她的第一段恋情。*******“这一切,我都不曾后悔过。我一直想拼劲全力包括我的性命来守护你幸福安好。现在,我做到了。”他捂着被穿透的胸口,月牙白的衣袍被血浸成了妖艳的红色。童兮兮看着悬崖上摇摇欲坠的他,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滚烫地往下流。心里犹如刀割,一片血淋淋。窒息般的感觉告诉她她爱的是他。“不,不要。”她只能这样远远地望着他凄美的笑,无能为力。“我爱你...”话音刚落,他终究还是没能支撑住,从悬崖上掉落了下去。“不!”
  •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悚恐怖鬼之死神鬼爱尸体派对

    惊悚恐怖鬼之死神鬼爱尸体派对

    女主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出生在贵族家庭认识了他。一个军人,陷入情网不可自拔,快乐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这种童话般的美好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们俩的婚礼。直到有一天。。。。。
  • 野丫头要革命

    野丫头要革命

    她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飞侠,竟然又被母夜叉拖到操场罚站,“你丫的,兔生的啊,竟敢阻挡老娘的去路。”“你哑巴啊你,你·····”话还没出口的那一瞬间,她怔住了。太抬头看着前面这座肉墙,帅!真是绝对完美!“你这个疯女人,现在,马上,给我滚!!”·······
  • 陌上寒烟

    陌上寒烟

    沈喻,一个无忧无虑的天使女孩;温茹,一个多愁善感的纯真女孩;陶舒,一个心地善良的美丽女孩;庄慧,一个浪漫虑无的调皮女孩;柳纤,一个侠骨柔肠的理想女孩;还有秦舞、安怡、童丽、邓佳、水月心、兰若絮等等,二十四个女孩,如花似玉,如花岁月。有因无果,有果无因,一卷卷一幕幕,剪不断理还乱……
  • 天亮了请睁眼

    天亮了请睁眼

    每个人生活的城市或者小镇都有不同的特色,但是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实.现实有时候很甜美,有时候却让人举步为艰.这不是一本小白的小说,也不敢说披露了多少现实.只不过是写一个女人面对现实的无奈,愤怒,妥协.文章最终还是没有走绝境的路线,也有很多温暖和小甜美.总之.不过是一本小说.
  • 繁香坞

    繁香坞

    如果你不相信爱,只有一次。请一定要阅读此文。如果你坚信爱与恨的雷同,那更要阅读此文。如果你爱了,请一定要深爱。因为人类的爱,与生俱来的只有一次。
  • 网游之修仙天下

    网游之修仙天下

    林子华是一位纨绔子弟,因为热爱虚拟网游退学,从而被赶出家门,一心想得到家人认可的他,想在这款新的虚拟网游里混出一番天地,得到家人的认可。但是这也让林子华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他也意外发现了开启修仙门后隐藏的秘密。从此登上人生巅峰,携众兄,挽红颜,踏破仙界,成就无上之神.....
  • 你不是董小姐

    你不是董小姐

    “咳……咳咳……”牟清咳了几声,他顺势把手中燃烧着的,还剩下多半只的烟丢尽了烟灰缸里。与其说是烟灰缸,倒不如说像是一个类似碗一样的容器里,装了些水,然后就是数不清的烟头。猜的没错,像牟清这样生活规律又有节制的人,跟本是不吸烟的,他也不会吸烟,所以家里没有烟灰缸。之所以这样一根接一根的“吸”着,是因为夏月爱吸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