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7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3)

建立完备的电视节目市场,需要国家主管部门有明确的政策发布,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规保障,才能激活整个节目市场的活力,才能调动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给他们充分施展的信心和天地。否则,制作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力,一旦政策有变或收缩,而没有相应的市场容纳,承担的风险未免太大。现在各制作公司大多在犹豫、观望或试探,大政方针不明是主要的原因。

难题之四,现有的人事制度改革和设备资产的重新配置方案尚不明朗。

电视台现行的人事制度,基本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的编制。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去向,直接影响制播分离能否顺利的实施。我国电视台的人员结构,大体有三大部分组成:一、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队伍;二、采、编、播节目制作队伍;三、设备技术和播出系统队伍。至于各类附属单位和各类聘用人员暂不计算在内。实行制播分离,现有的队伍怎样划分?哪些划归制作,哪些划归播出?需要分离的部分,是根据现有的部门栏目划分,还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划分?如果仅仅把部分制作人员划出成立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人事管理和基本待遇怎样处理?这些人员的聘用、跳槽、流动按照什么方式运行?播出部分需要怎样的人员构成?他们的权限如何?同制作公司的关系是什么性质?处于中间部分的人员,如行政后勤和技术设备人员怎样调配?现有设备、场馆、资产的使用怎样核算?分离出来的制作公司是否有独立的人事权?公司的规模、体制由谁确定?他们能否进入市场运作?他们承包的栏目、时段、价位怎样确定?特别是播出部分和制作公司的人事负责人怎样任命?一旦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或经营亏损怎样撤换?是行政任免,还是董事会任免?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可能是最为棘手环节。像学校、医院、通讯社、报社、科研院所和国家直属的各种事业单位,改动起来,远比企业改制复杂得多。如果说,科研院所还可以实行全员下岗,全员招聘,那电视台这种身份不明的单位,改动起来,却很难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首先,它必须保持党和政府宣传机构的身份,比如,新闻采播部分必须保留,短期内不可能实行分离。所以,制作人员也是保留一部分,分离一部分。电视台许多栏目多多少少都带一点新闻色彩,剥离清楚不大容易。播出系统关系重大,也不可能分离。国家固定资产设备怎样分流处理,是成立设备租赁公司?还是实行成本核算?其中的技术人员怎样调配?长期以来,电视台的制播、管理、设备各个环节,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调配运作。这种分工合作的体系一旦分离,很多环节会纠缠不清。如果播出部分保留原有的人事制度不变,制作部分实行产业化人事管理,必然引发种种的攀比、争议,孰分孰留,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这种人事体制和人员身份的重新划定,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害,又缺少令人信服的划分标准,恐怕比当年给人划成分、定级别还要麻烦。如果统统保留原有的人事体制不变,制播分离和公司化运作,就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表面文章,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以上四点,是制约电视台实施制播分离的瓶颈所在。配套的改革措施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制播分离只能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发出一阵诱人的光环后,便会迅速地退缩。

湖南卫视的改革,这两年搞得似乎有声有色,十分红火,广告效益亦十分可观,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和主管领导,率先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打出了一些漂亮的“擦边球”。而其他地方的领导则谨慎观望,不敢轻举妄动。并不是湖南卫视的制播体系有了根本的改变,而是全国的电视节目市场没有真正形成。一花独放,在于它的大胆领先,“百花未发我先发”。而一旦百花齐放,能否继续“犹有花枝俏”,并没有体制上的保障优势。假如政策有变,触越了某些“雷区”,能否继续红火下去,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前车多覆,不可不鉴。

提出问题,并不是为了给中国的电视改革泼冷水,而是为了使改革顺利地进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过是提醒大家考虑周全,尽量少走一些弯路的意思而已。

提出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以下对策,虽属千虑之一得,但也不是什么医世良药,提出来,聊供有志改革者和决策者参考罢了。

1.我国电视台办得过多过滥的局面必须清理整顿

取消地、县级电视台,只保留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的决策十分必要,应该坚定不移地采取果断措施。但在具体实施时,应该区别情况慎重行事。不能完全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一刀切”。首先,必须使地方电视台与财政彻底脱钩,基本依赖财政维持运行的电视台坚决撤销。对那些制作能力差,人员素质低的电视台认真考核。如果每天播出的自制节目达不到一定标准,经济效益极差,短期内又不可能改观的电视台坚决停办。

积极鼓励地县电视台向转播站体制转移。对那些经济效益较好,制作能力较强,在地方尚有一定影响的电视台,最好采取使其“自生自灭”的方式。如果经济效益良好,自己制作节目的数量质量都达到一定标准,而且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潜力,可以考虑暂时保留,有待我国电视事业的深化改革,整体格局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后,可以根据市场的规律进行自然地淘汰选择。

在采取具体的整改措施时,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地方的抵触和暗中援助,将会造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一次次重演。

二是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制作播出节目的数量、质量,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构成,经济效益和财政来源,运行操作的规范化程度,发展的规模和前景,都要制定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考察标准,定期进行考核。

其实,市场检验是最有力的手。只不过在目前情况下,电视事业并没有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行政命令、政府行为甚至违规操作的事情时有发生,也只能利用行政手段,附之一定的经济手段进行整顿。至于整顿后的人、财、物怎样处理,转播站与上级台站的关系等,都需要主管部门拿出具体可行的意见来。

2.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必须首先建立频道负责制,把播出部分的运行操作规范起来

必须明确电视台与频道之间的关系性质,频道的法律地位,频道负责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频道的运行体制,频道的定位和经营范围。在实行频道负责制的基础上,可以把部分相对独立的栏目试行分离运作。这些栏目应纳入频道的整体设计之中,安排有固定的时段和播出周期,不宜轻易改动。这些栏目的定位和选题范围应该相对集中,制作周期属于长线产品,不要求有较强的时效性。节目的审查入库和播出渠道应该保持畅通,避免因为手续问题造成延误,需要准备一定的备播节目应急处理。

如果是电视台原有的节目部门承包栏目,是内部公开招标,还是指定承包?任务指标一定要公开透明。在人员配置、设备使用、经费开支、广告分配、奖惩机制、工资待遇等方面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发承包双方要签订详尽的承包合同。如果是交给社会制作公司承包,必须公开招标,对承包公司要做严格的资质检验,避免通过各种私人关系层层发包。

在现行法规尚不健全,国家没有明确政策,现行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做出“公司化运作”这种根本的改革,目前条件还不具备。比较妥善的办法是在电视台内部理顺制播关系,理顺频道与部门的关系,理顺频道与栏目制片人的关系。集中精力,进行频道改造和栏目调整,进行人员配置和财务管理的整顿,各项考核指标要具体落实,形成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思想上和内部体制上,做好迎接产业化运作的准备,蓄势待发,总结经验教训,一旦时机成熟,不至于手忙脚乱。

3.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确定中国电视改革的大政方针

明确政策界限,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哪些是近期的改革目标,哪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主管领导要站在改革的前沿,不能只是满足于到处“救火”“堵漏”“纠偏”,等到改革大潮势不可挡时才匆忙应付。鉴于中国电视的意识形态角色,对下面的种种改革举措,应及时给一个明白的说法,不要等大家纷纷仿效学习,渐成潮流,才对“在弦之箭”紧急刹车,日久天长,势必严重挫伤大家的改革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比如,对目前湖南卫视的改革态势,是肯定,是贬斥;是推广,还是刹车。对湖南电广实业这样的上市公司怎样看待?对其他媒体对电视的介入渗透,甚至购买承包取怎样的态度?这些都应该有相关的政策界定迅速出台。

尤其对中国电视未来的发展布局,应该有明确的思路。将来能否实行产业化运作体制?能否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媒介集团?是否要设立福利性质的公共电视台,或不带赢利性质的公共电视频道?设立多少,怎样分布?哪些电视台和频道可以进入产业化经营?这些事关大局的问题,应该迅速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不要只是提一些似是而非的原则口号,让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暗中揣摩领导的意图。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都要硬”,这些基本原则,大家都能坚决贯彻。但建立民主政治法治国家,需要法规的明确和政策的透明。电视改革,投入巨大,影响巨大,为了中国电视的改革少走一些弯路,上述问题,还是及早明确为好。

关于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与对策,问题提了不少,对策却不甚高明。限于水平,更由于问题之复杂。中国电视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道路之艰难漫长,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可以成就。但无论怎样艰难曲折,改革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深入,再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这是毋庸置疑的了。

同类推荐
  •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热门推荐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 永夜君王之另一历史

    永夜君王之另一历史

    如果宋子宁发现了南华的阴谋,千夜与夜瞳将有什么命运?听本书一一道来
  • 无可避免的爱情

    无可避免的爱情

    当今社会,你的名字和你的样貌,是你的特征。可当你拥有的这两样东西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会有人认得出你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该何去何从呢?
  • 逖慕于心

    逖慕于心

    红尘中,总想获得宁静,却尘世了了,于爱情,于欲望,于情不得已
  • 谁说青春不迷茫

    谁说青春不迷茫

    一群为梦想拼搏的少年少女,对梦想极其热爱的他们,在青春路上受尽挫折的他们,能否如愿以偿
  • 拂光终见你

    拂光终见你

    “那些细枝末节被拼凑成很长很长的故事,这一次,我想说说我们的故事,黑夜虽无尽,拂光终见你。”网游(QQ炫舞)*校园,成长向。这是一个“男神总是在打脸”的故事。
  • 婚内征服:神秘老公别放肆

    婚内征服:神秘老公别放肆

    “别靠近我!”“不靠近,你怎么能感受到我的荷尔蒙?”沈维霆,传说中不近女色,高冷孤傲的上位者,第一次见面,在她面前暴露身体,第二次见面,强吻了她,第三次……他靠在门口,看着她:“缺钱是吗,打算献吻?还是陪夜?”“陪你个头,我来还钱!”景恬甩他的一千万,以后桥归桥,路归路。沈维霆玩味的笑:“可以,以后我们不谈钱,谈感情……”
  • 中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研究

    中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研究

    本书构建基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梳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权主体的合作人假定与和谐产权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于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的分析。
  • 残念,回忆之殇

    残念,回忆之殇

    十二年前,兄妹俩人生日宴会之上突遭意外,家破人亡,在父母全力保护下,兄妹二人侥幸逃脱,在躲避追兵时哥哥为了保护妹妹从此音讯全无,她以血起誓,夺回家族,找回哥哥,为父母报仇,从此便判若两人,拼命强大自己,受伤,流血,她都不在乎,因为她说:"我今时今日所吃的苦,流的汗,便是我归来之时,你们流的血".(初次写作,希望广大读者多给陌陌建议,指出陌陌的不足,我会加以改正,谢谢大家)
  • 梦回梦都

    梦回梦都

    梦回梦都信仰的坍塌于重建,法制的坚毅与柔情,社会的失格与归真,爱情的苦涩与甜蜜,这些猛烈的碰撞让年轻的女警官在纷杂的生活中惘然若失。如何才能重拾本真的内心?青年物理教授陈垚的到来让丁聆对信仰、法制、社会、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在陈垚“回到梦都”的一系列科学实验的牵引下,一幅幅科学画卷展现在丁聆的面前,并确定陈垚就是自己一直要找寻的人。一步步匪夷所思的实验进程让丁聆悄然发现这个一腔赤诚的物理学者的终极目的竟然是回到相恋1500年的爱人身边——这个梦都的唯一意义——韩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