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000000005

第5章 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1)

·麻国钧

在古代亚洲,大约有这样一些演出艺术,即伎乐、舞乐、散乐以及后来的目连戏,贯通亚洲间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留下蛛丝马迹。当它们走进一个新的民族中间的时候,也同时把不同民族文化串联起来,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自己的方式,使之积淀并融合在另一个民族文化之中。

伎乐,这条千余年前从印度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游,犹如一条横穿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把亚洲大陆连接起来。在这条艺术之舟上,所承载的是古代亚洲各国所构成的文化圈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与艺术。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文化圈形成的重要渠道。佛教的传播,佛教文化的一路东渐,则是伎乐传播的媒介。

伎乐,一作“妓乐”,原本出自佛教经典,意思是由菩萨演奏的供养佛的乐舞。在流传过程中,它的宗旨与内容,甚至连名称,可能都在变化中。

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就留下关于伎乐的蛛丝马迹。中国古代文化曾不断地被其周边民族所受容,同时中国也在接受着、吸纳着别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佛教传来之后,佛教中的护法神也被很快地纳入到中国固有的傩仪中,成为驱鬼逐疫的主神。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出,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公元6~7世纪,朝鲜半岛及日本先后从中国传入了“伎乐”艺术。这种所谓“伎乐”,是在当时的中国发生变异之后的样态。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南朝梁代前后的荆楚大地,古老的傩仪因受到佛教影响而改变了古风古貌,或者至少可以说,荆楚大傩仪不再仅仅是黄金四目的方相氏以及神兽之类,在这个队伍中,有戴胡人假头者,也有装扮成佛教护法神的。

当时伎乐的风貌已无从详知。但是依据现存之物以及文献记载,我们仍然可以窥知其大貌。味摩之传伎乐至日本之600余年后,日本的乐书《教训抄》对该时的伎乐有所记述。此外,日本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7~8世纪的伎乐假面。这些都为我们透视古老的行进演艺——伎乐,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

伎乐是典型的装扮出游的艺术形式。据《日本书纪》载,日本钦明十五年(554年)百济三个乐人把百济乐传到日本。推古天皇二十年(612年),百济人味摩之把他从中国的吴地学到的伎乐又传到日本。比起百济文化艺术,中国文化艺术是更加高级的文化,完整而成熟。当日本人见到吴的乐舞后,颇为惊异,立即迷恋于斯。

2001年10月下旬,我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中日韩戏剧节期间,在东京上野公园内“东京都美术馆”参观了“圣德太子展”。展品中有数幅《圣德太子绘传》,作为“重要文化财”,该绘传实属难得一见。其中两个版本的《圣德太子绘传》均为14世纪镰仓时代的作品,其一为茨城妙安寺藏本,一为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本。在这两个版本的长卷中,都绘有圣德太子41岁时,味摩之传授伎乐给日本宫廷艺人的场面。同时展出的还有两副伎乐面具,第21号展品标为“太孤父”,第22号展品标为“力士”。“力士”、“太孤父”都是伎乐中所使用的面具。这两幅面具都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物品,也是“重要文化财”。其中“太孤父”保存尚完整,而“力士”面具则仅存其半。两副面具造型奇特,刀法极其苍劲流畅,让人顿生爱不释手之感。尤其是“力士”面,线条夸张,高鼻深眶,怒目圆睁,令人望而生畏。不想在同一个展览中,见到四件与伎乐相关的文物,真是可喜,有幸。

百济(前18~660年)原是朝鲜半岛汉江一带的小国,后来灭掉马韩,从而作为名副其实的王国登上历史舞台。在南下的高勾丽和西进的新罗夹击下,三迁其国都,渐次南移。其国所处的位置便于与中国的吴地交往,吴的文化很自然地被其国吸收。伎乐便是其中之一。

有趣的是,日本的这种伎乐多少有点像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金刚力士以及戴着胡头的行进傩队。传入日本的伎乐多少应该保存有6~7世纪的吴地伎乐的风貌。南朝梁建都于建业(今南京),日本古籍说味摩之从吴地带去了伎乐,其所谓吴地当然应该包括梁代都城建业一带。这一点,还可证之以《隋书·音乐志》记载梁代普通中(520~526年)宫廷设乐,其中第44伎,曰:“设寺子,导安息孔雀、凤凰、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由寺子(即狮子)导引的动物假形、胡人舞蹈以及接连《上云乐》歌舞伎的演出形式,就应该是全部或部分被味摩之带到日本去的伎乐。

《荆楚岁时记》所说的“戴胡头”是泛指,举凡西域形象的假头或假面都可以这样称呼,按理它应该是复数,绝不止一两个假面。

此外,伎乐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行道”,其二是继此之后的演技。行道是一支行进的队伍,其顺序为:狮子、踊物(舞踊)、笛吹(笛等吹奏乐)、帽冠(戴着帽冠者)、打物(打击乐)。详细一点,其队伍大致为:治道、狮子儿、狮子、吴公、金刚、迦楼罗、婆罗门、昆仑、吴女、吴女从、力士、太孤父、大孤儿、醉胡王、醉胡从等。队伍中的“治道”,是戴着高鼻子面具、手持长兵器的开路先锋角色。后来,这个角色被凶恶的“天狗”或“猿田彦”所取代,变成了日本的开路神。紧接着“治道”的是狮子。无论是“治道”,还是狮子,都具有咒术意义,是驱魔的角色。在这里,不是嗅到了伎乐的“傩”味儿吗?于是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判断:伎乐是继承了《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逐疫”一类队列表演,而又丰富了它,并进一步趋于世俗了。今天,在日本的神奈川县镰仓市坂下,每年9月18日,御灵神社照例举行祭礼。祭礼中的一项节目是面具行列,队列以两头狮子为前导,后面跟着九个戴着异国情调面具的人,他们排成一列绕村而行。在这里,古老伎乐的影子尚依稀可辨。

如果伎乐仅仅停留在“行道”一项上,似乎还不至于引起我们的格外关注,若是,也就消损了它的艺术价值。不,不是的。在“行道”之后,恰恰接续着演技部分。演技部分的构成,据《日本艺能史》一书的分析,有以下三类:

(1)狮子舞(狮子和狮子儿);

(2)戏剧性模拟(吴公、吴女、金刚、迦楼罗、昆仑、力士);

(3)模拟(婆罗门、太孤父——太孤儿、醉胡王——醉胡从)。

在伎乐的演出中,第一部分的狮子舞,同样具有清场的作用。狮子舞之后,一连串的模拟性艺能登场了。

首先是狮子舞,在它处于行进的状态时,目的在于清道。一旦停下来,则舞态百出。狮子或一头,或两头,每一头中,一般有两人共舞。另一个叫做“狮子儿”的,则由一位美少年担当,他持纲引狮而舞。综观中、日、韩三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乃至迄今为止仍然流行在东亚这块大地上的狮子舞,可谓异常丰富。但是,它一直没有向戏剧转化,而停留在舞的阶段上。

同类推荐
  •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公不帅但很美

    我的老公不帅但很美

    自从结婚后,云银银就后悔了。自己的老公简直就是“女人”吗。当时不怎么样,但出去逛街还是去哪,人们都误以为是云银银的闺蜜。这个烦恼一直都在云银银的脑海中,在学校上课都心不在焉,好多题都讲错了。云银银最近担心一件事,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儿子,会不会和爸爸一样像女人?生出来之后误以为自己有两个妈妈……
  • 武意长存

    武意长存

    九州大陆,人与妖并立,正与邪共舞!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是个武道为尊的世界。你若不自发奋,不自强,谁都可以踩上你一脚!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半妖少年又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又如何才能击败强大的仇敌......
  • 诺亚星球

    诺亚星球

    光诀暗诀空诀时间空间光明黑暗这些集于一人之身,会怎么样?
  • 校园绝品少爷

    校园绝品少爷

    他本是修炼家族天赋异禀的大少,却被阴谋设计,命悬一线,幸得恩师锦囊保命解难...纵横校园,闯于都市,屡陷阴谋,机智破除,身边红颜不离不弃...看逆天大少,能否强势回归...
  • 俗世走一遭

    俗世走一遭

    出生不就就卷入皇位争斗,落得异乡流落,幸得善人照顾长大成人,不幸的是又卷入滚滚俗世!
  • 锁爱红颜

    锁爱红颜

    一夜灭门,她从天真女童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门徒,然而,当绝世神功被废,女子身份被揭穿,却辗转被几个男人锁在身边,他们以爱之名,让她的身与心负伤累累,究竟谁才是她共度一生的良人?
  • 娇妻难训

    娇妻难训

    一个是利用完后被无情抛弃的外来人。一个是赫赫有名的豪门大少白九爷。从认识相爱到分开直至再次相遇,他们不是互相伤害,就是互相安慰,有些话,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造就误会却又无可奈何。“你不是我三叔!”“你从来都不相信我!”手牵手,情定三生,他们做好准备一辈子在一起,可某人却不甘心,将她绑走。为救她,他一身戎装,和战友一起,出发……身处满是炸药的小岛小岛上,惊天秘密被揭晓,原来他和他,,身份互调。秘密,还未完全揭开……
  • 不死典

    不死典

    杀绝红尘天外天,万丈魂崖欲封仙!杀绝子得到逆天功法后,就悲催的穿越了……不过没关系,既然来了这里,那么就要留下属于我的永恒传说!留完传说,再考虑回去的事!!!
  • 朕即天下

    朕即天下

    一场大病醒来,李君庶发现他竟然成了史上有名的昏君,秦二世胡亥。
  • 樱落时梦初醒

    樱落时梦初醒

    一八个人演绎的青春故事,他们姓名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