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7200000048

第48章 《李香君》自序、本事(2)

李香君曾被选入宫,亦为事实。《秦淮八艳图小传》云:福王即位南都,遍索歌妓,香被选入宫,南都亡,只身逃出,后依卞玉京以终。《桃花扇》传奇《选优》,香君所唱为《牡丹亭·寻梦》出中“懒画眉”一支,而东塘自作眉批云:“此《玉树后庭花》,谁忍听之,”本剧香君不愿唱曲,本此意也。宫中传演《燕子笺》,虽从《桃花扇》关目,实本王渔洋《秦淮杂诗》注,其忠谏福王之言,则就《妇人集》所载《台城题壁诗》加以牵合其词云:临春阁外渺无涯,烽火连天动妾怀,十万长围今夜合,君王犹自在秦淮。或谓当时何来炮声?福王下场时似不应爬走,虽似戏剧排场之夸张,实亦有本,按《江南闻见录》载:乙酉五月初十日,连日警报叠至。是日,赵炘成有演放大炮之示,不果,夜分北风甚急,北兵渡江,由七里港进迫神京。又应喜臣《青燐屑》云:五月初十夜,大雾横江,北兵夜取瓜洲,市廛门扇栅栏,竹椅木棹,结为一牌,上燃灯烛,大施号炮,乱流而下。……江东王气,于斯尽矣!又李清《三垣笔记》云:马辅士英为黄侍御澍所纠,密疏言:“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镇力,其余诸臣,皆意潞藩,今日弹臣,明日且拥立潞藩矣!”上信其言,为雨泣久之,以后一切朝事,俱委士英,惟狂走宫苑中如失心状,后闻北警,十余宦竖扶之出奔,外宫尚不知也。他如福王小名福八,宫中妃嫔教鹦鹉呼之,则见黄梨洲《思旧录》,亦即沈士柱《宫词》所谓“鹦鹉金笼唤帝名”是也。

或谓福王不应称孤,应照皇帝称朕,实则福王初为监国,后始由马士英拥戴而僭位,其监国诏书及謄黄,有“孤夙夜兢兢,惟思迅扫妖氛”,“孤虽弱质,血气犹存”等语可证(见顾炎武《明季实录》)。僭窃以后,虽可称朕,然《春秋》之义,一字所加,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疑萧斧之诛。况先皇太子犹在,虽得僭位,于正史不奉正朔,即明代遗臣,除顾炎武曾以之撰为《圣安本纪》外,无一皇帝尊之者。“孤是个皇帝”,正以表其僭窃耳,若直以正统目之,又何必以戏剧排场从而讥刺,盖既曰:“穿起皇衣,戴起皇帽,只要装得像,就不怕人家不承认”。又曰:“这倒真像是一出戏了”。请细味其词,当不难明白称孤而不称朕之意矣。

第五幕李香君之结局,实本《秦淮八艳图小传》“后依卞玉京以终”之说,卞玉京晚年出家为女道士及吴梅村赠诗,皆为事实(见《梅村诗集》及《板桥杂记》)。或以为侯方域与香君在苏州相晤为虚设,其实不然,按《四忆堂诗集》有《游吴遇李校书四首》。其一云:零落衫裙到芰荷,湘灵皎月照愁多,停舟曾向浔阳过,怕听当年《太傅歌》。据侯方域《年谱》载:“顺治九年壬辰,公三十五岁……访陈定生于宜兴……作《哀辞九章》。”照诗集所排次序,游吴遇李校书,适在《哀辞九章》之前,可见顺治九年侯因访陈定生之便实曾至苏州晤香君。

或谓李香君之胸襟志趣,未必如本剧所述之甚,其对侯之出山应试,似不至气愤到如是地步,实则此事亦有所本。按侯方域《答田中丞书》云:“仆虽书生,常恐一有嗟跌,将为此妓所笑,而又能以生平读数卷书,赋数首诗之伎俩,遂颐指而使之耶?”据此,可见李香君自具胸襟,不同凡妓,至于香君之气性刚烈,亦可于侯之笔下见之,《妇人集李香》条《冒褒引侯方域致陈处士小札》云:昨域归来,有人倚栏小语,谓足下与域至契,既知此举必在河亭,凝望冀月星隐,少申夙诺,不意足下诱李君虞作薄幸十郎也。然则一夜彷徨,失却十年相知,罗秀拂衣,又谁信此盛遇乎?……今日雅集,极欲过谈,而香姬盛怒,足下谓昨日趁其作主,而私宴十郎,坚不可解,则域虽欲过从,恐与人臣无私交之谊,未有当也。据此,不独可见香君之风调,亦可知侯对香君慑服之状。气至于死,虽不见诸记载,似非完全不可能的事。而况以弱质娉婷,几经摧挫乎?

或谓侯方域实未出山应试,本剧本未免厚诬古人,实则此事至易明白,按侯方域《年谱》:顺治八年辛卯,公三十四岁,奉司徒公居南园,当事欲索治公以及司徒公者,有司趋应省试方解。又《壮悔堂集》第八卷,载有豫省试策五篇,即为辛卯省试之作,其第一篇主张治平讲学,宜“济满以汉”,第五篇主张立法有本,须“满汉无二体”,铁证俱在,无所用其哓哓矣。

本事

李香君,明代末年秦淮之名妓也,当时名士侯方域暱,而李之假母李贞丽,亦与侯之友人陈贞慧相善。侯与陈,皆其时所谓东林党之中心人物,而为一般奸尻所侧目者。某日,院中方召说书人柳敬亭开讲《武松打虎》,曲栏中姊妹被邀者,有卞玉京、郑妥娘等人,方说至紧要关节,忽有王将军来,书乃中断。而王之来意实受魏阉余党阮大铖之托,谋与侯陈亲善,藉以遏止外间不利于己之舆论。并以珍饰馈香君,俾可羁縻之。香君知其事,拒珍饰不受,且以言激方域。方域悟,乃不理王。王将军计既不售,沮丧而去。适陈贞慧得信,平贼将军左良玉,将自九江进驻南京,以左为侯之尊人旧部,请侯假父手迹以书阻之。侯允之,但寄书无人。是说书人柳敬亭尚在,乃由香君之推荐,由柳赉书赴九江以说之。

王将军回至阮大铖宅,阮方可以编写剧本,迨知侯不受交结,纯为香君之故,大怒。然以在野之身,亦无可如何。凤阳都扶马士英微服闯入,告以流贼已破北京,崇祯殉难,谋以福恭王之子朱由崧继位,要阮结连南京士绅,出名拥戴,并许以高官厚爵。阮诺之,得意忘形,亟图报怨,乃使仆假托名义召香君至,极意侮辱之。香君不为所屈,方相持间,幸杨文聪来,始得脱,而阮大铖害侯之心,因是更加甚矣。

香君既为阮大铖所辱,刻未去怀。某日正画一摺扇,言次,又与侯提及旧事,方表悔恨,忽杨文聪至,为述及马阮等迎立福恭王子之事,侯主张另立潞王。杨以马阮迎立已成事实,劝侯暂避,侯初不愿。无何,人声汹涌,朱由崧已由马阮等迎接过江。而陈贞慧亦匆匆赶至,劝侯远避,并以词让香君。香君劝侯,侯仍犹豫未决。忽有兵士数人来,侯陈以为系捕人者,慌张逃去。实则兵士之来,另有目的。巳而,王将军亦至,则为新任漕抚田仰求俜香君为妾者。香君示不愿,王乃以三百金要之,香君情急,图跃入秦淮河自杀,幸为众人所持。香君愤甚,以头触窗柱,额破,血溅扇上,王大骇,至是贞丽知无法脱身,乃自请往见田仰。王将军无奈,遂与贞丽同往。杨文聪见扇上血点,乃取画笔,为点染成一折枝桃花。香君见之,不禁大恸。

朱由崧既被拥立,国号弘光。会年终,弘光御便殿,容色极为寡欢。近臣韩赞周问之,乃以元宵新排《燕子笺》戏剧,其中缺乏脚色为言。

韩大恚,已而马士英与阮大铖俱来朝见,马以搜捕东林党为请,弘光允之。阮则奏明已觅得秦淮妓女数人,将备元宵演剧。弘光大喜,立召进见,而来者则为李香君及郑妥娘也。弘光颇以香君为美,问答间稍假以辞色。香君以正言规之,弘光不听。适清兵围攻南京,城将破,弘光君臣亟逃去。炮声响处,墙摧栋折,香君等见势不佳,亦慌忙逃出。

香君逃出后,即赴苏州依卞玉京以居。时卞已出家为女道士,不涉世务。忽柳敬亭寻至,玉京初不承认香君在其家,嗣柳直攻其隐,始请香君出见,柳乃为言侯方域近况,并谓受侯之托来接其赴河南原籍。香君详询一切,柳对侯颇致崇,力言其不至对清廷有所妥协,香君亦信之。已而,张魁官来言,侯已出山应试,香君稍稍疑之。忽门环响动,则侯已自河南赶来,方与香君互倾别愫,言中忽露已出山意。至是香君始知侯未能克终晚节,由愤生怒,触发旧疾,乃呕血不止而陨。

本剧第一次公演

时间:1941年7月17日至8月15日

地点:上海璇宫戏院

演出:团体中国旅行剧团

导演:卜万仓

演员表(以出场先后为序)

张魁官……吴景平

李贞丽……蓝青

保儿……成清

侍婢……夏多文

卞玉京……狄梵

郑妥娘……林纳

陈贞慧……黄河

侯方域……陈玉麟

李香君……唐若青

柳敬亭……龚家宝

王将军……葛鑫

王献斋

阮大铖……邵华

附记(周华斌)

周贻白的话剧《李香君》是根据清康熙年间孔尚任的著名传奇《桃花扇》改编的。1941年7月至8月在上海璇宫戏院连演一个月(7月17日至8月15日,中国旅行剧团演出),接着由金星影片公司拍摄为电影发行。

《桃花扇》是反映明末社会动乱的一部历史性传奇,主题和人物关系复杂,重点描述书生侯朝宗与青楼女子李香君的爱情纠葛,反映东林党人与阮大铖之间的忠奸斗争。周贻白的话剧和电影《李香君》“减头绪”、“密针线”,将视角集中在青楼女子李香君身上,颂扬她作为平民而关心国家大事的时代精神,刻画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凛然正气。

该剧在当时之所以受欢迎,除了题材内容上的原因以外,作为话剧,在编剧手法上也受到赞赏。有位署名“邹啸”的观众在《〈李香君〉的编制》一文中写道:昨晚到璇宫剧院看周贻白先生所编的《李香君》的演出,客满加凳,盛况空前。

此剧以前曾有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欧阳予倩的《桃花扇》平剧,若照原来传奇改编,头绪纷杂,必难处理。贻白只择出十人左右的重要角色来登台,既不太多,又不太少,做到了“省头绪”的好处。

并且,结构也极清楚:差不多完全以阮大铖、李香君、侯朝宗这三个人的葛藤作为戏剧的中心。

……

还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就是借画来引入本题。……这方法好像是以前历史话剧作者所不曾用过的。

作者是考据家,所以剧中各事大部分俱合史实。他不把郑妥娘和杨文骢作为小丑,不过分夸张福王,不把阮大铖作为净(仅使其作丑,让他自己说“会唱戏”),不把朝宗看做完节的人,这都是他谨慎的地方。并且,因为不掩饰侯朝宗短处的缘故,使得第五幕特别精彩,成为以前诸家未到之笔,尤其值得称赞。同年5月29日《申报》副刊“春秋”上刊发了“周贻白作、谢小天唱”的弹词开篇《李香君》,载录如下:秦淮佳丽夙知名,旧院风流说胜明。倡女尚能持气节,令人长忆李香君。

侯方域,空有才名无骨气,乍逢美色便忘形。帮闲全仗杨龙友,还有那,代付缠头(的)阮大铖,暗加笼络具深心。

俏佳人,问明来历花容变,立即裙钗换布荆。休道我,烟花贱质专为利,奴家是,红粉怜才一片心,肯令权奸辱此身!

公车出,庙社倾,半壁江山委劫尘。王气将终歌玉树,又看《燕子》与《春灯》。

熙朝贵倖推田仰,得意新将漕抚升。强制聘金三百两,杨龙友,腼颜再度作媒人,要娶香君备后人。

好一个烈性倡们女,她宁愿,碎首阶前不允婚。只落得,血溅宫纱污扇面,这才使,阿娘代嫁得完贞。

齐纨一柄堪千古,几笔桃花点缀新,两朝应举愧侯生。

同类推荐
  • 泪水之花

    泪水之花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著散文合集,主要涉及女性情感方面的内容。一篇篇精美的短文,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全书文笔细腻生动,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溶注在书中,读来令人感动,给人启发。
  •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 错位的阴阳世界

    错位的阴阳世界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长篇小说。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阴谋与黑手》、《她第五次被法院传讯》、《未完成的追踪》、《梦断东欧》,中篇小说集《爱就爱个潇洒》,报告文学集《挑战密特朗》、《被审判的爱神》,长篇纪实文学《拓荒者的恋歌》、《共和国英雄传奇——叶挺》、《风雪多瑙河》、《错位的阴阳世界》、《缘之梦》,短篇小说集《第二次婚恋》,微型小说集《少女的悔恨》等。现为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致力于国内外文化交流工作。
热门推荐
  • 变身之后的狂想曲

    变身之后的狂想曲

    某天,沉浸在某不明浑浊液体的某人,睁开了双眼……伴随着的是源自心灵的战栗——
  • 我的大穿越系统

    我的大穿越系统

    诸多神功究竟孰强孰弱,学神功,走港漫(现已穿过学园默示录,天子传奇一,真三国无双,仙剑四,正在第四次圣杯战争,)
  • 成龙历险记之龙小组传奇

    成龙历险记之龙小组传奇

    《成龙历险记》同人小说。。。本书不和有的小说一样,不是把原文给写了下来。而是新内容。十二符咒重现人世,在原有的魔法力量下,十二符咒还会有着什么样的强大能力吗?这个世界,善恶是要平衡的,恶魔小龙和圣主坠入了地狱,还会有什么强大的恶魔出现呢?龙小组要怎样打败恶魔呢?连圣主等八大恶魔也要趁其虚弱的时候袭击才能勉强将其封印的上古凶兽,现在再临人间,龙小组成员要怎么力挽狂澜呢???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精彩,尽在本书《成龙历险记之龙小组传奇》。。。
  • 华夏归元

    华夏归元

    一名孤儿的修真悟道之路,与爱恨情仇的故事
  • 男人的弱点

    男人的弱点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有:识别男人的思维弱点换个角度闯出一片新天地、清扫男人的情绪弱点有些情绪你永远不必有、认清男人的性格弱点做个笑傲世界的真男人等。
  • 婚有千千劫

    婚有千千劫

    噩梦刚开始……所谓爱情,最好不过;你在我手,归我所有,我在你手,倾我所有。你住我心,我最舒心,我住你心,我才安心。
  • 伤心的下雨天

    伤心的下雨天

    林楚楚,一个普通的女孩,但就在她获得友情,生活平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这件事,从而改变了她的命运……
  • 鸟飞了

    鸟飞了

    青春的记忆像雨滴入水般溅起的水珠,转瞬即逝,看着窗外的雨,你是否会忆起那年的你,那年的我
  • 音尘之恋:娘子等等我

    音尘之恋:娘子等等我

    传闻上古星月九尾狐冷漠无情,但有人能告诉他,他面前的这一只傲娇蠢萌的狐狸是什么鬼!“你是不是又偷吃了!”夜潇尘额头青筋爆出,“哼,本狐肯吃你东西,已是天大的恩赐,还不谢恩!”她舔舔爪子,说。“谢恩你个头!”几年过去,夜潇尘竟迎娶了她人!“夜潇尘,我恨你一辈子!”“音儿!你听我说!我……”“不,我不听!你滚”藏音的心,被狠狠撕裂,破碎。她再也不想看见他“走,?你在这儿,我又该去哪里?”夜潇尘不愿就这样看着此生唯一让他动心的人就此离去,尽他所能安抚她,但结果又是如何?若伤害已形成,哪怕伤口早已痊愈,那句迟来的“对不起”还是会带来痛楚,所以,那句“我原谅你”远比想象的更难说出口。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孩子在读3-4年级的时候。无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3-4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坎,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都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