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800000008

第8章 服务质量管理基础理论(2)

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

第二,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诸如质量、计划、劳动、人事、设备、财务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序的管理。由于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是组织的各项管理的主线。

第三,质量管理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关系到组织的兴衰。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正式发布本组织的质量方针,在确立质量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开展各项相关的质量活动,这也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所以,组织应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工作热情,造就人人争作贡献的工作环境,确保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活动顺利地进行。

3.2.4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控制阶段之后的第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他们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1.全面质量管理的演变

全面质量管理的雏形首先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它对当时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世纪70年代这种质量管理方法引入美国,80年代得到普及。应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F.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公差制度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

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六西格玛法。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时是“统计质量管理”。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A.V.费根鲍姆于60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预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全”字,它包含三层含义:

(1)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不仅要着眼于产品的质量,而且要注重形成产品的工作质量。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种专业技术、数理统计方法、成本分析、售后服务等。

(2)全过程控制。即对市场调查、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准备、采购、生产制造、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为用户服务等全过程都进行质量管理。

(3)全员性。即企业全体人员包括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等都参加质量管理,并对产品质量各负其责。

3.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这里所指设计过程,包括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和鉴定等过程(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等等。

(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等等。

(3)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它的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也将日益显得重要。

(4)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它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出厂产品质量问题;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

4.PDCA管理循环

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这是美国质量学家戴明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这四个阶段大体可分为八个步骤。

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它们组成一个大圈。一个组织中,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并都成为企业大循环中的小循环。

它们的工作过程是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的。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就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发达国家组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获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传播,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实践有所创新发展。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3.2.5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地区化、集团化、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对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每个组织为了竞争和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努力设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必须建立、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从而使组织获得成功。

顾客要求产品具有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特性,这些需求和期望在产品规范中表述。如果提供和支持产品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规范本身就不能始终满足顾客的需要。因此,对这方面的关注致使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产生,并以其作为对技术规范中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1987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1986年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六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为了使1987年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更加协调和完善,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于1990年决定对标准进行修订,提出了《90年代国际质量标准的实施策略》(国际上通称为《2000年展望》)。

2000年12月15日,ISO/TC176正式发布了2000年版本的ISO9000族标准。

该标准的修订充分考虑了1987年和1994年版标准,以及现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使用经验,因此,它将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加适合组织的需要,可以更适应组织开展其商业活动的需要。

1.ISO9000族文件的结构

为了满足广大标准使用者的需要,ISO9000族文件在其结构上已发生重大调整。标准的数量在合并、调整的基础上已大幅度减少。1997年ISO9000文件族有20个必要元素和12个标准,而ISO9000:2000是一个只有六项要求和三个标准的简化文件体系,标准的要求、指南或指导性文件更通用,使用更方便、灵活,适用面更宽。其三个核心标准如下:·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它规定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这些要求可用于内部执行、合约或第三方认证。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这一文件为没有包括在ISO9001∶2000中的更广泛的目标提供指南,其中包括持续改进和提高总业绩。

2.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此标准表述了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并确定了相关的术语。

标准明确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组织改进其业绩的框架,能帮助组织获得持续成功,也是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标准表述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的12个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标准给出了有关质量的术语共80个词条,分成10个部分,阐明了质量管理领域所用术语的概念,并提供了术语之间的关系图。

(2)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9001∶2000)。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时使用,组织可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规的要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标准应用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结构,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中诸多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以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GB/T 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dt ISO9004∶2000)。

此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帮助组织用有效和高效的方式识别并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保持和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从而使组织获得成功。

该标准提供了超出GB/T 19001—2000要求的指南和建议,不用于认证或合同的目的,也不是GB/T 19001—2000的实施指南。

标准的结构也应用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时,采用过程方法,以便通过满足相关方要求来提高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标准还给出了自我评定和持续改进过程的示例,用于帮助组织寻找改进的机会;通过五个等级来评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通过给出的持续改进方法,提高组织的总体业绩并使相关方受益。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茉雨潇

    茉雨潇

    舞蓉学校里的百合女神在学校与所有同学们发生了什么事?与学校的公认男神任霖辰之间的种种情能否继续?在与闺蜜之间的故事会是怎样的?
  • 遗落在幸福角落

    遗落在幸福角落

    一个是想开始新生活的女生一个是在外人看来很“冷”的王子一个是邪狼的少主到底该爱谁是不是爱与不爱都没的选择?一切只是注定?注定逃不过命运的枷锁?注定要把幸福遗落?
  • 探险解密之坟岭迷局

    探险解密之坟岭迷局

    四名正在服役的义务兵和来自法国的王牌雇佣兵因为机缘巧合在尸坟岭里相遇,从此他们便踏上了探险佣兵的道路,许多不为人知的诡异事件就是他们将要揭开的谜底
  • 或跃于渊

    或跃于渊

    以无我之剑斩破尘埃羁绊,以真我之剑斩断娑婆此岸,入世不厌世,出世不恋世,此为逍遥游。
  • 系统,别跑

    系统,别跑

    这是一个系统遍地走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接踵而来。——————————小剧场————————洗白:“老大,老大,我发现一个吊炸天的主系系统。”戚玥:“打不过?”洗白(疯狂点头)戚玥:“所以?找我干嘛?”洗白:¥%#*&……¥嗯——惊恐脸:怎么发不出声音了,难道……僵硬的转过头去。戚玥笑了笑,拍了拍肩,转身就走。
  • 萌爱神偷:公主病和王子疯

    萌爱神偷:公主病和王子疯

    快换个环境会计和健康个梵蒂冈和计划工程系
  • 调皮甜妻你是跑不掉的

    调皮甜妻你是跑不掉的

    他是权势滔天的帝王,她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普通人,一次偶遇,从此他便追着她不放手。司楠楠问:冷辰轩,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喜欢进入你时的感觉”。“你个流氓,变态。“呵,我是流氓,变态,那你每天晚上都躺在床上让我上?”“不行,我一定要走。”“乖,没了我你怎么缓解寂寞呀,嗯?”一把扛起她就向床边走去……第二天一大早,某楠扶着快要断了得腰不满的说道“TMD,是谁说冷辰轩不近女色的,TMD那些人一定是眼瞎了,他不但不是不近女色,而且还是个大色郎,总有一天会精进人亡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道剑魂

    仙道剑魂

    穿越仙侠世界,随身携带掉落系统。武道立派,仙家立宗,万般道法皆讲根骨,没有根骨怎么办?总被人踩怎么办?还好贫道自带掉率,先刷一波天才,嘣嘎脆!林枫从一个只想做一名大侠,圆几房妾室的小人物,到名门圣贤闻风丧胆的魔头;在鲜血淋漓的黑暗世界,一步步走出自己的大道。
  • 浴雷重生

    浴雷重生

    在一场车祸中,主角因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离开人世。但他也因此得到一个机遇而在另一个古武世界重生。为了重返原来的世界,开始了主角的修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