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300000030

第30章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1)

第一节 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中国对于传媒业的定位是“既有一般行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特殊性,既是大众传媒,又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因此对于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强调“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尽管如此,政府在制定传媒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时,也仍然认为要“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事实上,中国传媒业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非常坦率。

原则上,一切国家的经验都在考虑之列,并不存在事先排除特定国家经验的做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事实上能够从任何国家的经验中受益,因为中国必须检验哪些经验是否适合中国。在具体场合,只有那些最适合中国情况的经验才能被吸收。

对欧美国家来说,传媒正式进入市场化阶段是“二战”以后的事情。传媒的产业结构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欧美国家传媒产业结构升级有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以制度变革为标志;二是90年代中后期至今,以数字技术变革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纷纷强化市场机制在传媒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改革,尤其是在广播电视领域。这场改革以自由化、商业化、非规则化为主要内容。制度的变革导致传媒迅速商业化,传媒产业结构随即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导致传媒的数字化。数字化彻底改变了传媒的产业结构,到目前为止,这个改变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进行中。

把制度和技术两个因素概括为促进欧美国家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两个主要因素,并不否认其他因素的作用。80年代的制度变革也是在传媒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发生的。如有线电视技术和卫星传播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数字技术革新对传媒产业的影响也跟资本市场、政府管制的革新以及传媒产业组织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之所以把80年代的制度变革和90年代以来的数字技术革新看作是促进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性因素,主要是因为80年代之前政府对传媒的控制是制约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到90年代,随着制度性的制约因素逐渐消除,资本、人力资源等发动因素也可以通过市场的途径来解决,技术进步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一、欧美国家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制度创新

欧美国家的平面媒体的政府管制不同于电子媒体。平面媒体作为当代创意产业或版权产业的重要部门采取的是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方面跟一般商业企业基本上没有多少区别。尽管政府对平面传媒的间接管制及其他行政干预依然存在,但市场机制在平面传媒领域起着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欧美国家,相对于平面传媒,电影与广播电视领域的制度安排呈现非常不同的特点,20世纪欧美传媒制度最大的演变也主要集中在此。近代以来,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在西方国家长期被认为属于娱乐行业。随着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结构与文化意识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型,电影业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审查制度逐步趋于瓦解,电影分级制度取而代之。广播电视属于表达自由范畴,应获得宪法保障,但在欧美国家却普遍处于政府管制之下,主要理由是电波资源的公共性和稀缺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要通过控制所有权、市场结构、资产数量、平等就业以及高层领导资质等方法,间接地影响广播电视的内容。欧洲基本上都是公营广播电视频道垄断市场。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浪潮席卷欧美传媒领域,以广播电视界为甚。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自由化,即通过国家干预,在广播电视领域引入新的经营者。在美国,这意味着新的商业性频道的出现;在欧洲,这意味着打破原来公营广播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增私有商营广播电视频道,形成公私竞争的局面。第二是商业化。商业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化适用于公营和私营,泛指广播电视在经营中强调市场因素和赢利性倾向;狭义的商业化专指国家减少对广播电视的公共投入,使公营广播电视财政收入中国家拨款或收视费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广告费和其他商业性收入增加。改革的第三种形式是“非规则化”(deregulation),或称“取消、放宽规则”,即国家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的限制。这三种形式互相联系,“非规则化”往往是前两者的前提,因为只有在改变现有广播电视法规之后,前两者才有可能实现。这场改革意味着欧美广播电视管理在总体指导思想上的市场化,和政策天平上由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的倾斜。

通过改革,美国促进了传媒有效竞争,提高了传媒经济效率,传媒产业结构开始了重大转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独立的电视台和辛迪加市场开始兴起和成长,有线电视进入了美国80%的家庭。1975—1986年,不属于任何电视网,也不是什么附属台的独立电视台从94家增加到316家,增长了336%。在1975至1988年间,美国有线电视的家庭普及率从14%上升到50%。随着几百家新的地方电视台的崛起,节目制作人也越来越多,国际市场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家广播电视网在美国也应运而生。有线电视网、独立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开始通过各种措施,巩固和分割电视市场。政府为了给一些电视台提供扩张的机会,开始逐步放松电视台所有权的限制,美国开始了电视网的兼并浪潮。1983年,美国有50家公司控制着整个新闻和娱乐产业;1987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9个,此后1990年是23个,1992年是14个,1997年是10个,而自2000年美国在线购并时代华纳以来,美国新闻和娱乐产业界只剩下五个霸主了。

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频率资源管制的放松,电视执照面向市场开放,私营电视进入市场,以强劲之势打破公共传媒的垄断局面。在80年代初,欧洲仅有三个私营频道,即英国的ITV、芬兰的MTV和卢森堡的RTL。到1995年底,已发展到290家,占所有380个频道的三分之二。广播电视传输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成为欧洲电视市场最普遍的接收方式。截至2004年,欧盟地区可接收各类电视频道超过3 000家,其中国家级或国际频道有1 132家。

实际上,欧美这次传媒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如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引入。那么,为什么是制度变革而不是技术进步导致了传媒产业结构的升级呢?就像当初无线电频道的有限性不足以解释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建立一样,新技术的发展也不足以解释80年代以来的传媒产业结构的变化。新技术虽然是促进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本身却从来不是自我决定的社会力量。在美国,有线电视技术在50年代就已经成型了,但由于政府的限制,有线电视业到70年代后才真正发展起来。在英法两国,有线电视在80年代初发展得并不快,没有给原有的广播电视系统造成强大的压力,尽管这两国政府同样采取了自由化的政策。在意大利和其他南欧国家,新技术也没有在最初的自由化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

联邦德国广播电视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引入了有线电视技术,但一直到1986年“双元广播电视制度”得到联邦法院认可后才得到发展。1986年11月,联邦宪法法院给了下萨克森州广播电视法最后判决,这次判决联邦宪法法院首次提出了“双元”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并对不同广播电视类型在这一体制中的角色和任务进行了明确定位,这就是著名的“基本供给”(Grundversorgung)理论。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德国的广播电视制度应该是由公法与私营广播电视共同构成的双元体制,在这一体制中公法广播电视主要负责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的广播电视服务,承担公共服务的义务。在公商并营的双元体制中,公法广播电视的健康运转是私营广播电视放开的前提。对于私营广播电视,联邦宪法法院则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判决认为,不能把对公法广播电视的高要求强加给私营广播电视;为了收回初期投入的高额成本,私营广播电视可以制作大众性的节目去吸引广告。德国“双元广播电视制度”的确定促进了传媒产业结构的转变。

1984年前,德国观众能看到的电视节目只有8个公法电视频道(ARD、ZDF、5个地方性的第3套节目,SAT.1),但在10年以后的1994年,频道数量迅速增长到了30个,其中公法频道14个,商业频道16个,两者在数量上基本接近。到2004年1月,频道数量则增长到40个,其中公法电视频道16个,商业频道24个,商业电视逐渐占据优势。到2005年初,德国观众平均能看到的频道有47个。频道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广播电视市场竞争程度的激烈,市场竞争的激烈则表示广播电视成本的增加。私营广播电视出现后,德国广播电视在人才市场、广告市场、转播权市场上都进行了短兵相接式的竞争。单纯从经济学层面看,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极大地推动了德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使得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广播电视市场之一。

二、发达国家数字技术革新促进传媒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最伟大的技术革新。数字技术使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任何信息都可以编码,以“0”和“1”的数据流的形式出现。数字技术促进了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IT硬件、软件和服务市场成为这个产业的基本市场结构。IT信息产业的发展还不是数字技术革新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数字技术促使了信息技术领域与通讯和传媒领域的融合。信息业总是在生产、处理和传输数字化信息,在通讯业中,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数字技术。

信息领域通过通讯网络传输数字信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IP技术、光通信技术特别是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软件技术的成熟让这个过程越来越简化。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融合产生了因特网,这个融合出现了通讯和IT领域之间的价值链活动。

数字化的兴起也触及了传媒业。除了印刷传媒很大程度上已经是通过数字制版印刷外,数字广播电视也得到了发展。数字编码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的进步使得声音和活动图像的数字化传输成为可能,这也使得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成为电子媒介技术革新的趋势。数字广播和数字电视带来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释放了弥足珍贵的频率资源;在节目中使用加密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端到端的控制和管理等等,除此之外,它还使得电视广播网络与宽带电信网络之间的融合更为容易。随着传输标准的确定,电子媒介迅速开始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数字化成为全球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关闭模拟电视的时间表:美国2009年,英国2010年,德国2010年,日本2011年。随着传媒业的数字化,传媒、通讯和IT领域的价值链日益融合,这个融合促使了传媒产业结构的升级。

首先是产生了数字内容产业。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首次提出“内容产业”概念。1996年,欧盟《信息社会2000计划》对内容产业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明确,认为内容产业既包括各种平面媒介的内容,也包含音响与电子出版物的内容,还包括音像传播的内容如电视、广播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视听传媒业。内容产业范围极其丰富广阔,涉及动画、游戏、影视、数字出版、数字创作、数字馆藏、数字广告、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移动内容、数字化教育、内容软件等。

内容产业是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该产业将语音、文字、图像、影像等内容,运用数字技术和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播、交易、服务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了信息处理的数字化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内容产业的表现形式多样,是一种融合了通信网络、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等多种媒体形态,从事制造、生产和传播有关信息文化内容的综合产业。内容产业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信息文化传播的边界,横跨通讯、网络、娱乐、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行业,因此,包括现在的手机短信、VOD点播、音乐下载,甚至即时通信等都属于新兴的数字化内容产业范畴。

同类推荐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热门推荐
  • 迹江山

    迹江山

    世界大战,星球大战,星系大战,宇宙大战……超自然力量与科技的对撞,人类与魔鬼的厮杀……战争与和平,谁能说清……
  • 识鉴

    识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智能女友

    超智能女友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柏拉图之恋:我们存在方式将会抛开皮囊,相爱的方式不再拘泥于血肉之躯。
  • 冒牌将军

    冒牌将军

    只是因为长得相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神棍因缘巧合成了人人敬仰的军长。在铁与火的历练中,冒牌将军终于成长为真正的另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
  • 霸占赋闲王爷:夫君,我不会

    霸占赋闲王爷:夫君,我不会

    “藏得很深啊,爷。”慕伊涵美眸瞪着。“呵,你也不简单。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天生一对!”龙羽轩似笑非笑的搂着美人。又来了,群众们愤怒的拒绝这碗狗粮!!!
  • 自由天

    自由天

    他,是不受冥神约束的死灵魔法师;她,掌握了世间最奇妙的弱水;他,本是天神,窥破信仰的力量后被光明神帝击毁肉身,灵魂转世;她,是天地间最奇妙的职业——唤龙师的传承者;他,是那桃花园的少主;…………他们,走在了一起,用信念支撑了一片自由天……
  • 蕉叶帕

    蕉叶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军中兽王(兽王系列)

    军中兽王(兽王系列)

    兰虎一出桃花源就遇到了一个叫做蛇六的神秘人,两人不打不相识,结伴前往彩虹城,得知彩虹城外有一只上古凶兽出没,兰虎与蛇六一同前往凶兽出没的水域,希望为民除害,就在与凶兽斗智斗勇的时候,兰虎忽然警觉地发现自己落入了新联盟精心设计的陷阱里,哈里兽的几个修为极为高强的弟子从天而降,兰虎脱险之后,跟着亚超人方冰来到了军中,见到了东联邦政府特别行动部门总指挥罗兰,然而军中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仇视新人类的将军对兰虎虎视眈眈,面对军中古人类高手的挑衅,兰虎是奋起反抗还是退避三舍?
  • 对面的男孩请别招惹我

    对面的男孩请别招惹我

    她很平凡,他却是校草,本来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次相遇相爱了,最后他却娶了别人,这让她情何以堪,在疾病的摧残下,她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什么承诺,什么爱,全都是一场闹剧,,,,
  • 危险如何应对

    危险如何应对

    由于青少年的生活阅历还不多,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缺乏经验,所以这本书介绍了家居安全急救、交通遇险自救、野外避险、意外伤害的防范、自然灾害自救、少女自我保护等知识,从孩子身体、健康的保护,到在家庭生活、校园活动、野外活动以及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避险以获得安全,都对孩子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这些将增强广大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 《危险如何应对》还精选了一些安全避险案例进行讲述。这些案例基本囊括了平日生活中和野外遇险的各类典型情况,从中告诉孩子们如何预测和规避各种各样的危险,遇到险境时,应该以怎样的知识和心理状态把危害降到最低,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