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如何构思
构思是既令人神往愉快又是十分烦恼痛苦的事情。为什么呢?神往愉快是因为它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创造性思维,面对选好的一大堆生活素材,你要探索、要想象、要联想、要组织成一个艺术作品,这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很有趣、很吸引人的。但同时又让你烦恼痛苦的是,当你在构思的时候找不着北,看不到出路,苦苦的想呀、憋呀,一个个方案出来你却不满意,否定掉了又想不出新的,那真是让你烦透了。大文豪高尔基说过:“工人的劳动是流汗,作家的劳动是流血。”他讲工人上班八小时流的一身汗下班回家洗个澡就可以休息了,而作家一旦进入创作构思那是不分昼夜的,大脑是停不住休息不了的,甚至洗澡、上厕所时都在构思着他的作品,流淌着他的心血呢。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我这个人白天没法进入构思,环境嘈杂事情繁多,静不下心也就专心不了,我总是夜里熄灯上床以后,在黑暗的安静环境下我才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这种时刻我的构思才最有成效。但问题来了,往往通宵睡不着了,植物神经紊乱了,落下失眠症了,这便是流淌心血的代价呀。顺便说一下,有的同行正好跟我相反,他们白天能构思,但必须到夜里才能写,总是写个通宵,也在流淌着心血呢。而当我夜不成寐“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又是一个激灵,不知怎么的灵感来了,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时候那个兴奋呀就甭提了,赶紧起床记录下来,怕第二天一早又忘了。你们应该了解,这就是我们编导进入构思后的状况,你们从开始写作业、拍作业的那一刻起,在创作实践中相信也会有这种体验的。
上一节讲过了,一旦在策划的过程中确定下主题立意后就可以进入具体的作品构思了。对此,可能在撰写纪录片、专题片之类会好一些、顺利一些,万一反复,变化折腾也不会太大。然而剧本创作就不同了,比如我在创作剧本《权与法》的时候,确定的主题立意正如第一稿的剧名《好啊!新来的书记》,因为刚粉碎了“四人帮”,被打击迫害的老干部纷纷从干校、从监牢里被解放,重返工作岗位了,在1978年年底到1979年年初我有一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所以,第二稿剧名改为《公仆》,很明白,重返工作岗位的老干部要当社会公仆为人民服务。第三稿又改为《你爱谁?》,主题立意显然又深化了一步,也即只有爱人民才能服务好,但负面人物只爱自己和他的家里人,所以才违法、犯法。这一稿完成后,剧院领导和艺委会已通过可以投入排练了。但我们的业务副院长邓止怡是“五届人大”代表,他在接这个戏担任导演之后,又根据他参加“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精神,与我商量把第四稿的主题更深化为“刑要上大夫,礼要下庶人”。剧名最后定为《权与法》,在排练的过程中人物台词又进一步润色加工,发表本已是第五稿了。
你们看,这就是提炼主题、深化主题反复折腾的过程,所以构思就得不断变化不断调整,像第一稿的主人公还是新来的市委书记罗放呢,而最后定稿时的主人公已成为丁牧了。
当然,有经验的成熟的编导,一般在梳理素材的过程中确定下主题立意后就不会变了。他只要调动所有的剧作元素去塑造人物体现主题就行了。
这个调动的过程可就是一个十分艰难的系统工程了,要把握好时代背景与精神,采取哪种结构方式,选用什么样的戏剧性事件,如何组织冲突,怎样制造悬念并推向高潮,结局怎么处理,剧作的整体风格样式该怎么呈现等,方方面面都得在构思中考虑周全。我这里只讲一讲构思的程序问题,至于剧作元素都有哪些,如何运用到剧本里,得等到二年级时才全面给你们讲授。
相对而言,专题片、纪录片、人物专访等文本的构思就并不那么复杂。一旦立意把握住了,把前期采访到的素材梳理完,再综合分析,然后选取最重要的同时又是最能吸引人的事实材料呈现给观众就可以了。显然这吸引人的肯定是首先吸引你、激动你,甚至让你思想共鸣、感情冲动的事实材料,但千万记住,使用这些材料必须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这和影视剧的创作有些不同,创作影视剧也要激情,也感情冲动,而且还要把这种感情推到极致才能让观众过瘾。纪录片和专题片讲的是事实,就得更理性才能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
第八节 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它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山水景观、人与衣食住行、人与名胜古迹,尤其人与文艺作品都会产生审美移情。记得小时候我们农村演戏,我母亲看着会哭、会笑,会夸奖、会训斥剧中人物。战士们看《白毛女》演出时,情不自禁地举枪要打死扮演黄世仁的演员。普通百姓如此,伟人领袖同样如此。梁启超甚至认为读小说可以审美移情到移风易俗、改变社会、改变国家、振兴民族、改变世界的作用。而权延赤、李银桥的回忆录里写到,毛泽东看戏曲《白蛇传》演出,当看到白蛇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时,竟激动地站起来说:“不革命行吗?”可见其审美移情的魅力所在。
人类最早谈论审美问题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年至公元前347年),收集在他的《柏拉图文艺对话录》里的早期作品《大希庇阿斯篇(论美)》就是专门谈审“美”的。
他的第一个答案是:美就是年轻漂亮的小姐。但一匹漂亮的母马、一个漂亮的汤罐、一只漂亮的竖琴也可以很美。而且,再美的小姐比起神仙也是丑的,再美的猴子比起人来也是丑的。因此,美是相对的。
于是他的第二个答案是:只有闪闪发光的黄金才能使事物完美。然而,当时著名的大雕塑家菲狄亚斯所雕刻的《雅典娜女神像》既没有用金子做她的眼睛和面孔,也没有用金子做她的手足,而用的是象牙,眼珠子则用的是云石。所以,象牙和云石使用得十分恰当。
于是他的第三个答案是:恰当的才是美的。但恰当仅仅指的是事物的外表美。比如穿衣服配得很恰当,可内在不一定美呀!好比一个人,他很有钱,身体又好,而又能孝敬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等他死时又有子女为他举行丧礼,这才是内在美嘛。同样,一匹马、一只公鸡、一条商船或战船、一件乐器、一种好的制度与习俗等,它们有实际用处才是美的。可他不孝敬,那他美吗?
于是他的第四个答案是:凡是有用的就是美的。然而,有用的并不等于都有益呀!有用要用于做好事、善事才行。比如一把斧头,用于劈柴、砍树对人有用它是美的,但它也可以用来杀人,那就又丑又恶了;又比如一个人,他赚了钱,既能用于自己享受,又能接济亲友乃至贡献社会,这就很美。反之,用于花天酒地、行贿作恶,就很丑恶了。
于是他的第五个答案是:凡是有益的才是美的。然而,凡是美的东西并非都是有益的呀!美女蛇就很有害。就像“人是动物,但并非动物都是人”,因此,柏拉图这篇文章最后的一句话是:美是难的。
《大希庇阿斯篇(论美)》是柏拉图早年的作品,对于审美他还在探索之中,还没有得到结论。到后来的《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对审美的见解就趋于成熟了。这是柏拉图五十岁左右,即公元前385年至公元前380年写的。这篇对话录后来就成了艺术家们最爱读的一篇,也是对文艺创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篇。
柏拉图总结了审美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形体美。由个别的形体美推广到一切的形体美。一般人对美的追求也就到此为止了。第二层次:心灵方面的道德美。它还包括好的社会制度与民风民俗。第三层次:心灵方面的知识学问美,即求实求真的美。第四层次:涵盖一切的绝对美,即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普遍的真善美。于是,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就成了我们沿用至今的检验一部作品价值的标准了。
我国当代哲学家汤一介认为,我们欣赏并歌颂真善美,真就是“天人合一”,善就是“知行合一”,美就是“情景合一”。他还引用哲学家莱布尼兹“普遍和谐”的主张,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人的自身”要和谐,这就能达到普遍和谐的美的境界了。应该说,今天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就是向往着美的境界。
所谓审美移情,它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句话:由我及物、由物及我、物我同一。就其艺术作品而言,意思是我看或者读了一部作品,那么作品触动了我、感染了我,从而达到作品与我之间的感情共鸣,也即物我同一,达到审美移情的效果了。
我们知道,关于美有着好多词汇,像赞美、壮美、优美、甜美、完美、溢美、凄美、柔美……就其审美的内容而言,它包含着“人性美”、“思想美”、“形式美”。
人性是古今中外人类所共有的,它也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从揭露鞭挞中古时期教会扼杀人性的文艺复兴时代所展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到今天大力宣扬的人文关怀或者说人文情怀,都一直贯穿着歌颂人性美。这类文艺作品在戏剧、小说、绘画、诗歌、寓言、童话、电影中应有尽有,而且经典名著层出不穷。
近年来,著名导演李安的作品不断获奖,从1992年的《推手》到1995年的《理智与情感》,到2000年的《卧虎藏龙》,到2005年的《断背山》,到2007年的《色·戒》。简直成了轰动国际影坛的得奖专业户。李安曾在获奖感言中宣称:“人性复杂而意义丰富。我会不断对它进行探究,使我的电影能就人性提出新的思考角度。”的确,李安非常善于表现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既表现电影史上从来没有描写过的感情,又很有新颖独特的艺术视角。就像《断背山》、《喜宴》、《色·戒》,它们都能立体复杂地表现人性。因为它更真实,所以才更美,也才更能吸引观众。事实上,艺术的魅力乃至震撼力是与人性分不开的。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人情味就不会有对于革命的起码追求。”
著名作家王蒙也说:“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应具有足够的人性内涵与通向艺术的契机。”
思想美则在很多很多表现伟大领袖们的哲学思想,英雄好汉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勇敢正义的行为,普通百姓们的勤劳节俭、诚信善良、同情体贴、忠孝节义、感恩图报,等等的文艺作品中一直感染着古今中外的读者与观众,从而使其得到审美的欢悦乃至影响他们的情操。比如在以“诚信”为内容的作品中,人们自然就会感受到真诚、忠诚、诚实、诚意、诚恳、诚心和信仰、信任、信义、信用、信心、信托的可贵,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即通称的人品。
至于形式美,它包含了结构美、线条美、语言美、色彩美、旋律美、节奏美,等等,像我国戏曲“唱念做打”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就很受我国老百姓的欢迎,也得到德国著名艺术家布莱希特的赞赏,并融入他自己的戏剧流派。又比如我国的诗词歌赋、莎士比亚戏剧那诗意的台词、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斯特劳斯的音乐、老舍那地道北京味儿的小说语言、国画大师和油画大师们的绘画色彩乃至最近得到世界赞叹的“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新的中央电视大楼”的建筑艺术,它们也是因其结构与线条的独特形式而受到欢迎。
当然,其实很多文艺作品的经典名著都是人性美、思想美、形式美融为一体才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他们一代一代地熏陶和感染着大量的读者和观众,影响了他们的人品与人生。
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感叹“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经济搞上去了,道德却下滑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缺失了”、“过于追求金钱了,缺少人文关怀了”,等等。
确实,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往往物极必反地从政治冲击一切转向物质(经济)冲击一切。然而罗丹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虽然许多社会生活现象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应该去发现美,更应该追求美,追求人自身的和谐美。我想再次强调前面讲过的那个公式:CQ(好奇)+PQ(激情)>;IQ(智商)。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有好奇心和激情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它比遗传基因的智商来得重要。有好奇心加激情的人能发现美、探索美,能拥抱新事物、新生活,能有美妙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如果再加上高智商,自然就更完美了。反之,倘若光是智商高而情商低,美恐怕也就难以发现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在大灾大难和重大的活动中才发现美。比如在今年的雪灾水灾、四川汶川大地震、西藏拉萨的打砸烧事件、盛况空前的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全球传递中的事件里发现和感受到了人性美、心灵美、爱国美、礼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