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500000051

第51章 环境传播(2)

三、我国现阶段环境传播的特质

盘点现阶段的环境传播,笔者认为,彰显了以下重要特质:1.传播主体已由记者单枪匹马的行动走向了环保团体的协作行动,已由少数媒体的单独活动走向了多个媒体与政府参与的联合行动;

2.传播内容已由狭窄的小环境走向了大环境,由单独的环境保护走向了环境保护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外交等内容的融合;

3.传播方式已由单一的消息、通讯走向了消息、通讯、评论、专稿、访谈、听证会等多种形式,由单一的新闻事实传播走向了专题传播、系列传播、连续传播、深度传播等多种形式;

4.传播范围已由单纯的新闻舆论走向了新闻舆论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公众监督互促互进的联动局面。

第三节环境传播的审视

环境是个沉重的话题,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道:“‘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率地告诉大家,环境指标没有完成。”环境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技术、资金、决策等多方面因素,但不能不说与人们的环境意识无关吧?而环境意识的缺失是与环境传播有直接关系的。中国环境传播从入轨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时间,审视30多年的历程,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微观层次上看,以下方面值得探讨:

一、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博弈

现在的媒体已不再是单纯的事业机构了,都要走向市场,所以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告赞助是媒体的重要经济收益,而环保传播是公认的“公益事业”,无论是综合媒体的环境栏目还是专业的环境媒体,与其他栏目或其他专业媒体比,在市场运营中发行量较低,也较少有广告商愿意赞助而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其生存环境都相对艰难。所以,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博弈中,往往对立面看到的多,统一面看到的少,或只看到两者的对立,看不到统一,陷入了两难选择。正如施拉姆所说:“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众传媒是一所学校。但是,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大众传媒是一家企业。任何传媒的负责人如果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另一方面又要尽经理之职,便要陷入两难的处境,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

二、环境传播不常规

多少年来,环境传播没有一个长期的统筹安排,成了应景传播、季节传播。不少媒体的栏目是流动的,有热点题材了,各家媒体也都开辟出了环境专栏、环境专版,如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2007年的抗击冰雪灾害、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黄河、长江、淮河、太湖进行治理时,新闻明显增多;而无热点时,数量直线下降。记者编辑也一样,有环境的议题了,就采编环境议题,没有就采编别的,栏目与记者少有固定的。抛开环境突发事件不谈,常跑环境口的记者都知道,报道多在上半年,传播跟着季节走,例如世界湿地日(2月2日)、植树节(3月12日)、世界水资源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28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爱鸟周(4~5月初的一个星期)、世界环境日(6月5日)都在上半年,所以上半年的新闻传播到环境日达到高峰,随后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

三、舆论引导不利

在传播过程中,应该预测到新闻的舆论导向,如果对新闻传播产生的社会效果预测不好,就会产生负面效应。例如,2007年8月23日,浙江某报登出一则消息:《杭州宝石山有宝石》,随后,“成百上千的杭州市民和游客携带榔头、凿子、老虎钳等工具,来到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宝石流霞’宝石山上凿石寻宝”。短短几天内,宝石山前的许多石峰及寿星石、宝石流霞、馒头山和蛤蟆峰等主要景点竟被挖得千疮百孔。虽然该报8月27日又发消息进行弥补,登出《宝石山上的“宝石”不能随便挖》的消息,并以专家的口吻称宝石山上的宝石是基于地质价值的角度,既无欣赏价值更无经济价值,还配发了短评《弄错啦》,但已于事无补。

第四节环境传播的展望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应该做如下深层次的思考:

一、责任创造价值

认为媒体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是矛盾的,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从长远上看,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不仅不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这也符合“企业的社会责任原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统一的。同理,在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媒体可以实现两者的兼顾。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责任能将两者较好地统一起来,因为社会责任创造的是媒体的社会效益,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媒体最终都要通过受众这一社会群体来实现。因此,坚持社会责任为主导,虽然也许会丧失点眼前的利益,但却是在积累媒体的信誉度和公信力,从而提升媒体的社会价值,最终才会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倘若媒体的社会责任缺失,最终也将丧失经济效益,所以责任创造价值。

二、拓宽传播视野

以往的环境传播视野多集中在环境、资源以及突发事件上。其实突破以上范围会发现环境传播的视阈海阔天空,环境可以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外交等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

2003年10月20日《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环境也是生产力》,文章认为:自然界给人的服务质优价廉,人应该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这一宝贵的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文章提到了维也纳,其绿化率达50%,城郊森林为市区面积的6倍,所以不仅是“音乐之都”,而且是“森林之都”。自1905年起政府就把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色肺腑”进行保护,为此丧失了很多次开发机会。但这茫茫绿海却给维也纳带来了充足的水源、宜人的温度,每年为该市节约引水、供电等成本达数亿欧元;森林庞大的自净能力,相当于五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和上千个大型除尘器,使维也纳成为全球罕见的“零污染”城市,由此带来了旅游业、服务业及高新产业的繁荣,使其人均收入位居西欧前列。文章不是就环境论环境,而是将环境与经济相结合,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实现双赢,所以环境是丰富的资源,环境也是生产力。

三、正确引导舆论

媒体是公众情绪的“风向标”,更是公众情绪的“催化剂”、“导航员”,媒体舆论引导正确,则会使“稳压器”与“协调器”的功能得以实现,起到稳定公众情绪、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2004年前后的“怒江保卫战”、2005年的“圆明园防渗工程”、2007年的无锡太湖“蓝藻污染”、2007年的厦门“PX项目”等事件中,大众传媒都彰显了告知、协调、组织、引导等功能。具体程序为:首先设置议题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然后提供交流平台,让多元意见充分表达,尤其不排斥反对意见。只有通过各方意见的正面交锋、多方进行利弊比较,决策者才能更加慎重地倾听各方意见,制定出对人民负责的最佳决策。在以上事件中,正是由于媒体的作用,才引发了社会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吸引了公众参与,发扬了社会民主,维护了公共利益,建设了公民社会,促进了社会和谐。“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是由于大众媒介的介入才成为公共议题的,媒介的进一步动员促成了具有标志意义的集体行动——有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听证会的举行。参与听证会的院士代表认为,听证会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防渗工程本身,而是与科学、民主决策有关。”

四、传播要有深度

环境事件有时是瞬间发生,但因其原因、后果、背景等不是一次报道就涵盖得了的,而这些又是受众所关心的、欲知的,浅层次传播满足不了受众的心理需求。环境传播不仅要告诉受众事件的基本事实,也要传播产生事件的原因及事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就是说,不仅要告诉受众“是什么”,还要告诉“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样连续传播才能满足受众深层次的需求。所以,较多的环境事件传播往往呈现为一种连续不断的信息流,表现为一个有层次、有力度的系列传播与深度传播。

数年前,曾有媒体报道过考察雅鲁藏布峡谷的一支科考队,发现雅鲁藏布峡谷是一个人类足迹尚未涉足的自然景观。但报道之后,就有人提出要开发雅鲁藏布峡谷为生态旅游景点,认为雅鲁藏布峡谷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也有经济价值,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是发展经济的良机,应该以发展旅游经济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而很多环保人士反对此提议,他们认为如果这个建议被采纳,带来的也将是一次新的生态灾难。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事件,媒体完全可以以此为议题征集民众意见展开讨论,让各派尤其是对立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论证,必要时开展辩论,进行深度传播。但媒体没有后续的跟踪报道,还有误导的作用,这不能不说在深度传播方面留下了遗憾。

五、提升业务素质

环境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学科,既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社会科学,又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因此对环境传播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广博的知识。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环境新闻是新闻学的分支学科,新闻院系通过设置环境新闻专业,或鼓励学生选修一些相关课程的方式,培养专业的环境传播人才。有的高校还设有环境新闻学研究所,开展学术活动及人员培训。我们可借鉴西方经验,一方面可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传播学专业设立环境传播方向,系统培养环境传播的从业人员,或鼓励学生选修与环境相关的课程。

另一方面,媒体也可组织专家及环境传播的资深业者培训青年记者,以提升其传播素质与水准。

展望我国的环境传播,在解决了不尽如人意之处后,应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同类推荐
  •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中国人的思乡、忆旧、惜别、怀古、咏春、登临、言志直到悼亡,几乎都早在唐诗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范式与心理范式。唐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大成果,很多时候,当我们仰望星空,也许我们就在演绎一个唐诗的故事。
  • 当代中国经济学

    当代中国经济学

    本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并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当代重大的基础经济理论。
  • 盛开在掌心的茧花儿

    盛开在掌心的茧花儿

    《盛开在掌心的茧花儿》是一本集爱情、亲情、友情以及陌生人之间真诚相助的故事书。在《盛开在掌心的茧花儿》中,《打死不说我爱你》会告诉你什么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爱情;《蝴蝶之家》会告诉你每一双手的相握,都会让世界多一份暖暖的爱意;《你就是那最美的栀子花》和《请到天堂门口来接我》则会告诉你,心有阳光,、无论再困窘的生活都会充盈着快乐与幸福。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热门推荐
  • 七叶稀

    七叶稀

    出生于宇宙之间,拥有着比神还强的能力,却甘愿背下一个毁灭世界罪名的黑锅。锁入镜海之内关了三千年。只为了让人们记住她。可惜未能如愿。所以她!三千年后强势归来!只为了找到一个愿意记住她一生的人。
  • 千玺,我真的好爱你

    千玺,我真的好爱你

    女生叶晴雪十分爱TFBOYS中的易烊千玺,偶然一次机会,她抵达北京开始生活之旅,她忽然被告知自己的偶像就是自己儿时的玩伴,她究竟能否跟千玺在一起呢?
  • 大千之王

    大千之王

    逍遥可为仙,救世可为侠,执天之剑,秉道之法,长生有指。我之道曰天,我之法曰地,纳大千于紫府,炼须弥于泥丸,是何等壮哉!大千我为主,万世我为王!又是何等荣耀!这是每一个热血的修士曾经共同的理想,而今这一切落到了他的头上......天地生就一狠人!五岁敢服毒,八岁敢斗仙,自斩三千念,符道成九品……试问世上有谁能?待苍生以信,酬亲人以真,报兄弟以义,奉爱人以诚。谁说修仙死道友?谁道王者须冷血?且看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大千王。
  • 仙界四圣

    仙界四圣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见谅
  • 逆古帝皇

    逆古帝皇

    传说九霄大陆之强者争锋露芒,强者统治自己领土,而弱者只能倍受欺凌。青年一代强者江枫重生,破古规,斩强者、乱九霄,逆乱苍天,只为有朝一日成为俯瞰天地的强者。
  • 先进遗风

    先进遗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种钥匙,就必须设身处地地将你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 超级恶魔邪少

    超级恶魔邪少

    夜,林东被扔到山里,意外得到一件至邪之物。从此,他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踩北海养老院,九岁以下,九十岁以上一见他就寒。实力在手,美女我有,精彩热血的故事,就从你点开第一章开始。
  • 斗战星域

    斗战星域

    我命由我不由天,宇宙要我死,我便逆他,战那亿万星空又如何。咦,不对!我有系统我怕谁
  • 总裁强行试婚

    总裁强行试婚

    婚后沐衍琛从未踏入婚房半步。苏以洛一度认为他们的婚姻迟早都要亮起红灯。然而那晚他突然出现将她摁置到身下,薄唇贴着她的耳根提醒。“沐太太?我们是不是该履行夫妻之实了?”......从那晚起,苏以洛真正体验到沐衍琛脱去绅士的外衣后,是如何把流氓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