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勇
当我国高等教育由上世纪的“精英教育”走向21世纪的“大众教育”之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高职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统包统分”、“供需见面”方式转向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就业竞争机制被逐步引向高等学校。学校要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就业市场上,高职艺术大专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随处可见。是什么原因使艺术大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呢?经过调查剖析,我们发现影响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存在以下诸方面的因素。
首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失却平衡。
近几年,高职艺术专业招生呈泛滥之势。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总量明显增加,每年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然而,就业岗位却没有按比例同步增加,导致“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广东而言,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远远超过了往年。据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统计,2007年大学生的需求量已由去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22%;同时,2007年共有近500万名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比去年增加了22%。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生一方面学历不占优势,另一方面动手能力也差强人意,成为了每年在众多高校毕业生之间展开的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更何况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除了少数国家级品牌艺术团体机构市场较好外,大多数省、市专业艺术团体普遍不景气。许多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市场极度萎缩,加之企业转型改制,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明显下降,也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出现了“烂市”现象。
其次,办学方向欠科学,培养模式无特色,教育观较守旧。
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我国的艺术教育的模式基本是在普通教育的框架之内,缺乏对现实的应对能力。
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导致的结果是,无论是办学指导思想,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沿袭普通高校的传统办学思路,其根本点是没有面向市场需求,没有把就业作为导向。因此多数艺术职业学院缺乏基于职教理念的研究,专业设置不合理,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许多艺术技能教师授课也基本停留在“传承式”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灌输,缺乏对学生实战性训练和创造性发散思维的启迪。众多职业教育方式依然还在沿袭精英教育的模式,在这一种僵硬的体制和结构性矛盾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脱离实际,眼高手低。
第三,高职盲目扩招,生源素质不佳,人才综合质量下降。
大学扩招,将原先的精英教育体系降格为大众教育体系。然而由于近几年高校艺术类专业异常火爆,部分高校又盲目扩招,艺术招生和报考呈现非理性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考生报考艺术专业的热情,造成了我国职业艺术专业生源良莠不齐。有许多学生功底较差,艺术素质较低,导致“宽进严出”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句空话。
人才市场的信息显示,企业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软”素质,招聘单位考虑更多的是人才的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还包括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这也是造成艺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四,择业观念不切实际,期望值与现实存在偏差。
当今大学生需要“自主择业”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国人总体文化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因此,认清并适应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是当代大学毕业生首先要做到的事情。
不少艺术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有的毕业生好高骛远、存有不切实际的择业心态,个人的愿望和现实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有:1.就业薪资期望偏高,收入、地位落差大。目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就业观念有偏差、就业能力不足、个人职业定位过高、实际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符等问题。
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投入相对其他专业要高出许多。加上高考前的预投入,大部分艺术生付出了高额学费、专业培训费和设备费。投入大了,对回报的期望值必然也就高。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怀揣明星梦、艺术家梦想,把眼光盯在“大城市、大机会、大单位”。然而学了好几年表演、艺术的他们毕业后只能跑龙套,做很一般的工作,收入、地位落差都很大,现实与梦想相距甚远,于是不愿就业或者改行。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或跳槽,“高不成低不就”是如今艺术生就业最突出的难题。
2.死守专业对口,缺乏“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艺术类学生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化艺术馆等文艺机构工作,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当然再好不过了。但事实上文化事业单位或者说纯粹的艺术岗位是有限的,以往接收他们的传统单位,例如接收音乐表演类毕业生的乐团、歌舞团等,人才早已趋于饱和。传统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加狭窄。很多学生在培养方向上就是出来当老师,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这类师资需求也比较有限。
3.追求艺术个性,崇尚生活自由。自我定位过高,使他们不愿被束缚或受制于某一普通单位。
艺术类的学生大都个性鲜明,精神上追求自由、时尚,思想前卫,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自我定位过高,清高艺术等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中的很大一批人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具体的单位或者“屈居”普通单位。他们宁愿无拘无束地“漂”着,也不愿固定在一个单位里“朝九晚五”。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充分就业。
第五,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大,实习实训场所严重不足。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尤其是高职艺术类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有失偏颇,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大家都知道工科教育注重工厂实习,医学教育重视临床实践,工学院设实习工厂,医学院设附属医院是情理中的事。而艺术表演、音乐艺术和设计艺术的实习教育却有点像纸上谈兵。据调查,在相当一部分院校,即使有实习实训场所也常常形同虚设或者形式上的挂靠,不能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众多学生就业前的实践机会过少,不了解工作岗位基本情况和职场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