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100000056

第56章 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1)

题注:本文是我为参加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批评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所准备的发言稿。文章对媒介批评的定义作了界定,分析了媒介批评在规范媒介行为、提升传播质量、培育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意义,论述了当前我国开展媒介批评的对策,即认识媒介批评面临的环境及条件;克服玄化、神化、非本土化倾向,实现社会化、大众化和经常化;将其作为一种实践模式、应用手段、社会性活动;重视加强对公众的媒介批评素养教育;组建新闻评议会,加大媒介批评力度和构建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等。

本文发表于《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自媒介批评理论引入我国以来,相关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论文及著作,有的新闻院校还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举办专题性研讨会,这使得媒介批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实践也逐步开展起来,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国的媒介批评依然还处在起步和初始的阶段,社会与公众对其的认识还相当不足,一定意义上它还只是一种囿于学者书斋里的“高雅理论”,是精英人物手中一支尚未出鞘的“宝剑”。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一理论尚未完成“本土化”的消纳过程,尚未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简而言之,即尚未被作为媒介批评主体的我国公众所认识和掌握。

因此,当务之急应当是考虑如何加强对媒介批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的阐释与宣传,如何增进社会与公众对其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的认识与把握,如何改善实施媒介批评的现实环境与社会条件,如何加快媒介批评理论本土化的实践与进程,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以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行动,成为公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本文试图在对媒介批评进行定义界定、内涵解读和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重点论述媒介批评实现社会化、大众化和本土化的意义。

一、媒介批评的定义及内涵

1.媒介批评的定义

自媒介批评理论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以来,不少人对其定义展开了积极探索。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来观察媒介批评现象,研究媒介批评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有关媒介批评的定义。

下面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

“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所有相关要素的批评。它包括了分析、判断、思考、反思等主体性活动,它通常是基于个人的社会体验和价值理想,所以强烈地显示出主观批判色彩。”

“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

“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

“所谓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尽管这些定义的各自表述不同,如有的突出媒介批评的理性作用,有的强调媒介批评的主观色彩,有的注重媒介批评的社会属性,有的关注媒介批评的实现过程,等等。但也有一些是具有共识性的内容,如大都强调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大都认为媒介批评是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一种评价活动,等等。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媒介批评作如下定义:

媒介批评,是社会与公众依据其价值判断,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活动。

这一定义吸纳了上述定义中一些具有共识性的内容,对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依据条件和基本属性作出简要概括,它有助于把握媒介批评的基本属性及内涵,也有助于媒介批评更好地为社会与公众所掌握和运用。

2.媒介批评的内涵

如何理解媒介批评的内涵,如何认识媒介批评的基本属性,我们想通过对以上定义所涉及的几个关键词的解读来作出回答。

(1)媒介批评的主体:“社会与公众”

在此定义中,“社会与公众”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主体,它限定了媒介批评行为人的身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与公众才是媒介批评的真正承担者,只有他们对媒介所作的批评,才能称作是媒介批评。

这里明确将政府等权力机构对媒介所作的批评排除在外,因为它们的“批评”,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或法律管理与规制的行为。

另外,在媒介批评中,媒体机构只是一种中介物,它为媒介批评提供物质手段,因而它不是,也不能作为媒介批评的主体。至于媒体机构及媒体行业组织为纠正自身缺点和失误所进行的自查、自纠,按理也不应包含在内,因为这种“批评”属于自律性质,而通常媒介批评应当属于一种社会性的他律行为。

不过,如果是媒体行业组织,吸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众代表参加,共同组成兼有自律和他律两种职能的媒介评议机构,如新闻评议会组织等,所进行的批评应当属于媒介批评。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专家批评的问题。首先,专家也是“公众”的一员,另外,专家的意见往往会吸纳社会与公众的意见,具有一定代表性,而且其批评的质量往往较高,能够起到舆论引领作用,因此,它应当属于媒介批评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重要部分。

综上所述,将“社会与公众”作为媒介批评的主体在定义中突出出来,有助于明确媒介批评是一种社会性行动和公众的自觉行为,需要借助社会与公众的参与来实现。

(2)媒介批评的客体:“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

在此定义中,“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客体,它限定了媒介批评的对象是“媒介产品”及媒介的“传播行为”。

“媒介产品”,指的是媒介所制作和传播的新闻与信息的内容成品,亦即“作品”,包括其优劣、得失及效果等。

“传播行为”,指的是媒介(包括媒介传播的行为人)在制作和传播新闻与信息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途径,以及产生的效果等。

对媒介批评客体的这一限定,有助于明确媒介批评的指向,将“媒介产品”及媒介的“传播行为”作为批评的对象。

(3)媒介批评的依据条件:“价值判断”

在此定义中,“价值判断”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依据条件,它表明媒介批评有一定的价值标准,是批评主体依据这一标准所作的一种主观性判断。

这一限定,强调的是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特征,它是社会与公众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所作出的判断。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批评主体的公众应当是具有理性的人群,其批评行为应当是对社会负责的。因此,其价值判断,按理说应当符合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即符合这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符合其核心价值理念。而那些背离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理念的东西,不应该成为这一社会媒介批评的主体和主流。

(4)媒介批评的性质:“社会评价活动”

在此定义中,“社会评价活动”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性质,它说明媒介批评是批评主体对批评客体进行评价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性行动,它具有明确性、经常性和可参与性。

其中的“评价”,指的是对批评客体,即批评对象及其行为的高低与优劣进行评估和评定,从广义上理解,它应当既包括指出问题、评点缺点和错误,也包括指出成绩、评点优点和长处;而从狭义上理解,则主要是指指出问题、评点缺点和错误。以笔者之见,还是赞成从广义上来理解媒介批评,即应当把指出成绩、评点优点和长处也包括在媒介批评之内,因为表扬性的意见也是一种批评的方式,它可以为社会立标,为公众示范,在媒介批评中发挥积极作用。

而“活动”一词,既说明媒介批评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性的行为,又说明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经常性行为,具有可参与性。

“社会”,则说明了媒介批评的社会性质,即它是社会与公众参与的一种社会性行动。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把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社会与公众参与的,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评价活动。

二、媒介批评的目的及意义

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社会性行动和公众的自觉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它在规范媒介行为、提升传播质量、培育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规范媒介行为

媒介批评的目的,首先在于规范媒介行为,即通过批评,使媒介的传播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有益于社会与公众的利益和需求。

由于受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众媒介及其从业者在其新闻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失范现象,像近些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反复整治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以及侵权报道等问题,就属于明显的行为失范现象。对这些失范现象做出评价,提出批评,以规范大众媒介及其从业者的行为,应当是媒介批评的一项重要任务。

2.提升传播质量

媒介批评的另一目的是提升传播质量,即通过媒介批评,使媒介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并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

当前一些媒介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尚存在不少问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与公众的需求。如新闻与信息产品的内容形态、表现形式、制作手段、传播方式等,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像内容形态的低劣、表现形式的呆板、制作手段的粗糙、传播方式的简单,等等。对这些质量问题做出评价,提出批评,以提升新闻与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应当也是媒介批评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类推荐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热门推荐
  • 华丽四人组:宅女穿越记

    华丽四人组:宅女穿越记

    穿穿穿!上课开个小差也会穿!上帝啊!这是为什么?嫉妒我吗!画个圈圈诅咒你!好吧……既然穿都穿了,那干脆像其他穿越女一样在古代混个风生水起把~呃……冰块女+受气小媳妇+疯丫头+宅女=穿越四人组?!应该是疯狂四人组吧……华丽丽的穿越人生正式开始……
  • 凡人遮天之无情传

    凡人遮天之无情传

    什么是仙,什么是魔,可有唯一的界线?他们都忘了,无论是羽化成仙,亦或堕落成魔,皆从凡人而来,最根本的人性,便是七情六欲……
  •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之万能女孩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之万能女孩

    那一年她才一个月大,却被亲生父亲抛弃。那一年她十二岁,他所谓的亲生父亲想要抢走自己的哥哥们,害自己的母亲一病不起。那一年她十三岁,失去了母亲,由最疼爱她的哥哥们养大。那一年她十四岁,妹妹将最单纯的六哥骗给了所谓的父亲。那一年她十五岁,在哥哥的哀求下考进了全球第一的私立学院“樱兰高校”。“你不觉得你很过分吗!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要为你所做的事负责!”“这只是为了锻炼他们而已!我派了人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的”。“我看你真的疯了!先是装出柔柔弱弱的样子骗过了所有人,再是用椿思的身份杀人,再然后...够了!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不要忘了你的身份!萱!”
  • abo星际之穿到未来嫁将军
  • 你我他的爱情:情仇

    你我他的爱情:情仇

    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之间长达二十年的爱情纠葛!穷酸臭潜力股说,爱情是自私的,没有卑鄙不卑鄙之分。谁够男人,谁才能更吸引优秀的女人,反之,就是龌蹉的废物。高富帅说,好,我记住你的话了。她,该选谁?
  • 初恋十年后

    初恋十年后

    女主角雪莉在公园遇到十年前的初恋,十年后的相遇心动的感觉仍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男主人公的助手,在不断的接触与了解中两个人再次被彼此所吸引。就在这时男主角提出要和雪莉回到初恋,可那个男人还有个五岁的孩子,于是一场带着孩子的初恋正式展开,重新燃起的爱火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到底,10年后的两个人能否走到一起重回初恋?
  • 海图国志

    海图国志

    2002年3月,加文·孟席斯先生的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出版,对于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再次展开争论。某位民间爱好者刘先生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漏洞百出,并不能证明当年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故事由此展开,一幅绘制于大明正统二年的《天下诸番职贡图》横空出世,伴随着它的出现,父子离散,朋友失和、兄弟阋墙、师徒反目。为了找到自己失踪的父亲,主人公南下江南、勇闯西北、徒步拉昂错、寻谜通化四叶冢、宁安龙泉府。而最终走向汉鲁恭王灵光殿、楚先王庙......书中涉及到自然地理、宗教、种群、科学的诸多观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见谅!
  • 早安教授

    早安教授

    一个持续了半年的诡异梦境,一段被篡改的记忆,她在犹疑中逐渐被迷惑空白记忆、惨烈灾祸、灵异顿生、将她的人生倾覆,陷入未知,当她一步步接近真相,却发现原来……她是苏默,却不是他和她的苏默!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逍遥戮仙

    逍遥戮仙

    这个是一个天才成长的故事;一个天才复仇的故事;一个天才逍遥世间的故事;欲知详情请来逍遥戮仙敬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