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500000040

第40章 媒介符号地理(3)

2.消解了大众媒体在语言上的示范功能

我国地广人多,语言各异、方言繁杂是各地区人民交流的一大障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的需要,国家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同时,广播电视的发展极大地推动和提升了普通话的普及速度和质量,新闻语言更是成为了各民族同胞学习普通话的样板,人们愿意并且自觉地接受普通话新闻播音,方言新闻则只在少部分地区(如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存在。而近几年,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才初见成效,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数量却呈现增长之势,这与部分新闻媒体领导者和工作者责任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部门是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典范,担负着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如果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就会对社会产生误导。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是在传播语言规范,人民群众常常就是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其中的新闻节目由于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直接性和广泛性,在语言传播中,社会民众更容易对其产生一种语言趋从性,即不加辨别地仿效其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进而形成一种语言时尚。目前,仍有少部分文化程度较低者尚不能顺利地使用普通话,而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人虽然基本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并未形成讲普通话的语言习惯,有很多地区甚至还有很强的“方言优越感”。这样的现状与我国的目标——我国2010年达到75%的人在公共场所使用普通话,2050年基本普及普通话,即95%的人在公共场所使用普通话——尚有很大距离,普通话的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新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应该在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方面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然而,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呈现出的样态是:“示范”变成“失范”,“领头羊”成了“领头狼”;“广播电视语言的现状让人忧虑。……不规范的现象、港台腔、方言土语比比皆是,就好像没有要求一样。这是广播电视的失职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先生认为:无论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何改革,也不管栏目设置如何变化,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在语言方面我们要永远采取非常严格的态度。”因为,语言绝对不只是语言问题,它深入个体的意识、思想和情感,也涉及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更关系到国家的认同、形象和尊严。

3.对“分众化”狭隘理解易造成族群歧视和族群撕裂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所面对的对象是大众,但是大众的需求却是多样化的。一家媒体或者一个节目所能满足的只可能是部分受众的部分需求。这是媒体分众化的理论根据之一。而在现实方面,由于媒体数量增长,竞争加剧,欲图生存发展,就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这也是促成大众媒体地方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因此,一部分人认为,地方新闻媒体针对本地受众,用本地话播讲新闻,能产生亲切感,增强贴近性,提高传播效果,更好的服务小范围的受众,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事实上,广播电视所面对的“小众”、“分众”依然是“大众”,即使是城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所面对的也不仅仅是本地观众。特别是现在城市人口流动性很大,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往往依靠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人才共同努力。因此,收听收看当地的广播电视新闻,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变化,也是这些“外地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信息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作为反映社会信息的公共平台,理应为社会大众所共享。试问,大众媒体怎能通过语言传播接近一部分受众而排斥甚至完全屏蔽另一部分受众呢?这种对特定族群的排斥和屏蔽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族群歧视,与种族歧视并无多大区别。

语言上的优越感会导致文化上的优越感,而文化上的优越感又会引致竞争中优先权。城市外来人口和非方言区人口,相对于方言区人来说,如果不向这一方言低头,事实上你将处于弱势和被动。当地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不断地提醒你,你是外地人,你不能融入当地社会,因为你听不懂他们的话,当然你也就不能与他们一起平等分享公共信息资源和其他资源。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族群撕裂由此而起。民进党在台湾也首先是通过讲本地话来凝聚本地族群、排斥外省人的,这一用心是极其险恶的。

另一方面,我国的方言种类极其繁多,一种地方话的覆盖能力极其有限,用一种方言进行新闻报道,结果很可能是一部分“本地人”也无法顺利接受信息。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层次来划分,第一层级划分为七大方言区,第二层级又分为104个片,第三个层级又有各种各样的方言小片、方言点。而汉语方言分歧之大,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就拿杭州这个“语言孤岛”来说,除了老城区是真正的杭州话之外,其他城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其中富阳区就有20多种方言。目前杭州正在营造大杭州的城市形象和国际型的大都市,如果以杭州话进行新闻播报,显然是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总之,“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直接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让人人可以听,更要允许人人能听懂。”

4. 狭隘的地域文化观会排拒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有人认为:“地域文化总是方言无法背离的文化纽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的方言传播现象执行的是对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的一种认同,体现的是方言的整合力。地方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媒体的传播得到了确认。”的确,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保护方言,同时也就保护了个体文化和村落文化,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如果在广播电视新闻播报中用本地话去排拒普通话,用地域文化去拒绝中国文化,搞所谓的唯我独大,唯我独尊,自我膨胀,自我欣赏,这可能就不是用分众化和本土化的说辞就可以应付过去的了。

事实上,地域文化、方言文化并不能提升到中华民族文化一样的高度上来。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民族共同语,说普通话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而民族共同语的使用水平,是与社会的开放程度相一致的,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假借保护地域文化之名,在广播电视新闻播报中直接使用方言,最终将搞乱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版图不再完整,并趋于破碎。许嘉璐认为:“现代化需要规范的语言文字生活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因而广播电视的语言应该规范而多样,高雅而活泼。”规范的广播电视新闻语言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宽广博大的气度风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推动着人们冲破地域界限,让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开放的环境下自由地交流、交融。每一种地区文化都有可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局限,通过文化间自由的撞击,会产生一种优势互补的效应,形成更有生命力的地区文化。以语言的障碍人为地设置起一道文化交流的屏障,它的实质决不是在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而恰恰是对地方文化活力的扼杀。因此,杭州籍学者周思源针对一些人提出要保护杭州方言的说辞理直气壮地说:“保护语言决不等于保护方言,汉语要保护,但是方言不必保护。”要建一座文化大厦是很难的,但要破坏它却轻而易举。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日常交流中说本地话还比较能接受,但在新闻节目里看到一些市民接受采访时讲本地话就觉得很不雅。可如今在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倡导和引领下,电子媒体中的语言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退回到了中世纪,说不定文字世界在哪一天也会退回到秦朝之前。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一再表明,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更不是要消灭地方文化,保护方言和地方文化也有很多方式方法。但是,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性的文化载体和社会公器,是传播文明、传播民族先进文化的窗口,理应自觉地、主动地为这座文化大厦添砖加瓦,而不应抱持狭隘的地域文化观,公然挖中华文化大厦的墙角。

5.“方言言说”增加了社会的行政成本

“推普”是国家的法定方针。从法律层面来看,各类媒体用“方言”(这里仅指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而非社会变体)符号作为新闻叙述语言于法无据。普通话的法定地位是《宪法》赋予的,《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都有明确规定。50多年来,国家在“推普工作”上不遗余力,出台了数量可观的法律、政策、条例,也一再要求新闻媒体率先垂范。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下的各类“方言言说”节目形态置法律政策于不顾,公然抵触国家的相关法令,其结果是抵消了国家的推普努力,延缓了推普进程,也削弱了法律法规的刚性力量,极大地增加了国家的法律成本和行政成本。在继一系列的文件下发后,2004年10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再一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播出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即可视为这种“有令不行”现状的绝好注脚。

那么,“推普”工作的必要性是否值得怀疑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境内语言有七八十种之多,“按照国内语言界的传统看法,这七八十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而作为汉藏语系的汉语内部,亦存在不同的方言。

可谓“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方言林立的现状给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语文生活也与中国的国家形象极不相称。因此需要通过官方的力量进行语言规划,推广民族共同语。从古代的“雅言”、“通语”、“天下通语”、“官话”、到近代的“国语”,都曾被用作民族共同语。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运用行政力量进行的语言规划,首先确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正如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文化的原因一样,北方方言成为中国民族共同语的原因是因为北京是辽、宋、元、明、清的都城,近千年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这种中心地位使北京话理所当然成为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标准。195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写进了宪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本法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一个国家的法定语言或官方语言就像这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一样,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也是国家身份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推普工作不尽人意,还待加强,而作为推普阵地的媒体却热衷于“方言言说”,可见其已经背离了国家的语言政策的底线,以“本土化”之名游走在政治、法律、政策的边缘,在给自身带来利润的同时却增加了国家的相关行政成本。“尽管多年来国家和地方制定了许多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对社会语言文字混乱现象起到积极的遏制作用,但在建立完整的、系统的、适合今天语文生活发展的法规建设方面仍显得滞后。”应该说,在这方面,媒体要做的建设性的努力还有很多。

同类推荐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平阳公主传

    平阳公主传

    隋朝杨广弑父杀兄,欺母霸嫂,荒淫无道且民怨天愤;华夏九洲三十六路烽火七十二路烟尘--于是瓦岗寨群雄聚义;李渊借机起兵太原而一举推翻隋炀帝政权,大唐圣朝建立,唐高祖之女李三娘册封平阳公主。作者以翔实、洗练而朴实的笔触,最后完成了李三娘这一巾帼英雄的性格塑造。本篇取自隋唐英雄传--其情节曲折惊险,引人入胜。
  • 天地玄隐变

    天地玄隐变

    富甲一方筑梦林千金小姐原青灵,性格善解人意,温顺乖巧,众星捧月。一日间突然被隐世多年的江湖邪教掳去,侥幸脱身,六年后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开始了一种不同的人生,踏上了一段江湖恩怨之路。面对爱己如命的兄长,痴心不悔的护卫,掳走自己的冤家,各种情感纠结复杂。青灵该如何选择?
  • 诱妻入怀:总裁大人好腹黑

    诱妻入怀:总裁大人好腹黑

    孙婕的终极目的是吃了首席穆寒宇。爬窗、下药,玩的就是清新自然。尼玛,没有想到,吃起来这么痛苦,被吃的反而很舒服,这是什么世道?她毁的肠子都青了,落荒而逃,被穆寒宇追缉了回来。穆寒宇勃然大怒,“孙婕,我允许你吃,但是不允许你吃了一半就逃。”孙婕胆战心惊,一脸委屈,“首席,我胃小,容量不足,已经吃撑了。”
  • 那些梦里

    那些梦里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在那些梦里。梦里有你,有我。
  • 北辰向暖,玉媛倾寒

    北辰向暖,玉媛倾寒

    某王爷:安玉媛!!你给本王站住!某小媛:站你个头啊!本姑娘还要活命呢!某王爷:那你跑吧,本王吃山珍海味去了!某小媛:夫君!!!我错了!!!某瞳妹:媛媛,你的节操呢?她,异世一位混迹街头的太妹,穿越到碧川大陆,吃灵石,喝玉泉,啃百千万年之匕首,剁欧阳北辰的脑袋。前世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穿越到安家废物五小姐身上,某媛依然无所谓,毕竟都是废物。被拐入离奇迷局,前有狼后有虎。坐看蠢妞逆袭!
  •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紫荆花开》当当网有售,请搜“小说紫荆花开”谢谢支持。这是一个关于军人,军嫂,军婚的故事。某师范大学女生肖雪,清纯美丽,是无数男儿追逐追求的对象,可肖雪心心念念要嫁的是解放军。因缘巧合,与年轻军官何奈相识。何奈不走寻常路,肖雪亦是不知瞻前顾后考虑的人,二人先结婚后恋爱,开始了二十年的婚姻:拈酸吃醋;意气风发;家庭遭遇灾难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二十年间,草根夫妻从一无所有走向人生繁华,但生活也有不如意:强悍的公婆,若有似无的对自己婚姻的觊觎者,夫妻间越来越多的争执与不理解......婚姻,除了爱情,其实还需要一点夫妻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刻骨铭心、不离不弃的恩情。《紫荆花开》由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43-3345-9
  • 快穿之诡影惊情

    快穿之诡影惊情

    只不过是半夜失眠玩场游戏,却意外的进入了恐怖系统。每一部恐怖片的穿越,都是一场任务的开始。丧尸、鬼怪、幽灵、异形……分分钟将我撕碎、碾压!这是一个由我开始,却由不得我结束的恐怖之旅!我准备好了,你呢?!
  • 宠妻如命,误入郎口好欢喜

    宠妻如命,误入郎口好欢喜

    我从来不知道你一直在等我,如果我早就知道,我一定会早早回来。——宫绮。我一直都知道我等的是你,不去找你,只是想让你主动来到我怀里。——季涵。片段一:某日宫家叔侄俩的对话,“小叔,给我找套房子,我要离盛世近的。”“什,什么?你要去盛世上班?”宫勤玉扶额看天,哦,天呐,竟然羊入狼口,还是羊自己送进去的。片段二:就在宫绮犹豫要不要敲门的时候,房间的门突然打开,季涵看着门口踌躇的小女人,“你跟我睡?还是我跟你睡?”宫绮还没反应过来,“啊,啊?什么?”片段三:“我怎么觉得爷爷不太喜欢你?”宫绮绝对不承认她在幸灾乐祸,季涵一把搂过笑得一脸狡黠的小女人,“我自然有办法让他同意。”“什么办法?”“你想听?”“嗯嗯。”“生米煮成熟饭。”“唉?可是我不会煮饭啊。”季涵轻笑一声,“我又没让你一个人煮。”宫绮也装不下去了,脸蛋通红,“流氓。”本文在红袖添香网站首发,在别的平台说没有结局的宝宝们可以来红袖看!请不要在评论说文没有结局了!谢谢!
  • 恋味

    恋味

    赤司: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了亦落捂着嘴,惊讶的流下了泪赤司温柔地吻去她落下的泪:哭什么,你都是我的了,所以,你的泪也是我的
  • 重生炮灰逆袭记

    重生炮灰逆袭记

    前一世,她被喜欢的人穿了个透心凉;这一世,带着金手指,扮猪吃老虎,她一个人,以双重身份,不同的面孔,一步一步,登上巅峰。前尘往事,如过眼云烟;唯有长生大道,执着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