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900000047

第47章 从媒体报道看国际传播(3)

3.文化报道

对外传播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国外受众与国内受众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下。他们自身有着与我国公众迥异的文化背景,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因此,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达到传播效果,是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文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在与国外受众沟通时突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面对不同的国度,不一样的受众,我们在进行文化外宣时应该注意“求同存异”。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通常情况下,受众比较倾向或乐于接受同自己固有观念大体一致的信息,而文化则不同,中国历史悠久、与西方迥异的文化特色,其实正是抓住西方受众“眼球”的好素材。

长期以来,我国都强调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海外受众为主要对象,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项对外传播工作。

文化对外传播不断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我国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抽取的78期《北京周报》样本中,有关文化教育的封面选题仅有七篇,所占比例不足十分之一。

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是文化。一说起中国文化,我们通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所以在文化资源上,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独特优势。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历史文化各异,使得中国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特点都应成为我们进行文化外宣时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的优势。

在7期有关文化教育题材的封面报道中,有4篇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占了半数以上。在文化类选题上,《北京周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可以加强。因为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的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发展,有传承也有革新,是一种动态的多姿多彩图景。我们既要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又要让他们看到今天中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此外,在版块归属方面,2009年第45期中将文化遗产保护的题材归在Lifestyle里,显得题文契合性不够。“Preserving Its Roots”,“UNESCO Approves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pplications”和“Standing the Test of Time”这三篇文章,分别从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篆刻艺术来组织报道,与lifestyle(生活方式)版块切合性不够。

4.敏感问题的报道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类期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主流杂志。因其涉及时事政治,所以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刊物更具敏感性,也有着更多的政策壁垒。尤其是身为对外传播的时事新闻周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怎样更好地捕捉社会热点、焦点,恰当地处理敏感话题,反映出一本刊物的政治魄力、政策水平及专业水准。

2005年第45期的“Long Roadto Justice”是一期关于我国上访制度的封面报道。农民上访虽然不是新时期的特有现象,但不可忽视它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如削弱基层政府权威,造成合法性危机,破坏正常的政治社会生活等。这样的选题,在对外报道中如果不注意角度和方式方法,很可能引起国外对于我国法治制度的质疑,甚至上升到人权问题的高度。在这一期封面报道中,编者选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Life in a Struggle”,它从北京郊区一个上访村入手,讲述了上京上访的一个群体,从而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这篇文章中的照片真实反映了上访群体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为了寻求问题的解决而背井离乡,租住在条件艰苦的郊区,有些人的问题由于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而一直待在北京等待时机。第二篇“Judicial Independence Should Come First”借《北京周报》记者对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的采访,表明了我国司法界人士对于上访制度的看法,以及上访与司法改革之间的关系。

三、《北京周刊》报道内容———国内国际并重

《北京周报》的定位明确了它以时政报道作为立足点。时政报道一直被视为各种新闻题材中的“王者”,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从我国时政报道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时政报道在报道方式、方法、内容以及表达上都是与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北京周报》的时政报道立足国内,对于国际新闻评论与报道,也都与国内形势紧密联系。而想要争取国外读者,《北京周报》不应该只关注与我国有关的国际问题和国际事件的报道。在这一点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作为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时代》周刊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并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辐射全球。这种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得益于它对于全球热点话题的关注。

1.报道上注重权威性

作为以时政报道和深度解读为主的时政报道期刊来说,报道的方式和内容的权威性直接影响着杂志的思想深度以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为了使其在报道上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北京周报》封面报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是信息来源的权威。信息来源是否权威直接关系着报道的深度以及可信度,《北京周报》的封面报道为了保持权威性,在信息的来源上坚持的是一种“高层权威”的做法,在报道数据的引用上,都是以官方相关权威职能部门(如新华社、国家有关部委等)公布的数字和相关数据作为其报道数据的重要来源。

在行文上主要以中央媒体的报道作为其文章的切入点和支点,然后进行相关的引入。在一些报道中还采用了“以史为鉴”的历时性报道方式,这样的做法也增加了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同时是采访报道人物的权威性。除了信息来源的权威以外,《北京周报》封面报道中对于人物的采访应注重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访的是所报道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经历者,如在2005年第37期有关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封面报道中,为了体现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选取了二战时期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美国老兵的故事,以及采访了亲自到卢沟桥忏悔当年侵华罪行的日本老兵,通过事件亲历者的叙述使信息的权威性以及可信度得到了提高,同时拉近了读者和报道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是采访或报道的多是政府的高层或者政策的制定者,如在2006年第33期“Keep the public informed”这期封面报道就是对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蔡武进行的采访。这种对于政府高层动态予以关注报道的形式是保证封面报道权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2.要更注重平民的观察视角

《北京周报》在注重平民视角方面还有所欠缺。时政报道权威性虽强,且报道方式上偏向于大处着手,宏观概括,所以报道的生动性和贴近性稍显不足,有些封面报道下的一组文章都不见对普通人的报道。即便是国际大事,也有可能涉及普通人的生活,一些看似与普通百姓没有直接关系的新闻事件,也是可以通过精心的选题策划和深入的采访调研而获得生动的新闻由头的。

在注重平民视角的同时,《北京周报》还要加强封面报道中的评论力度。一组封面报道文章中全文评论的比较少,评论题材在社会选题中运用多一些。整体而言,《北京周报》封面报道以解释性报道为主,封面报道文章所选择的报道题材都是以一周内重要的时政要情和动态为主,然后再进行解读。对于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的报道要远远多于评论。而一本杂志,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思想,并通过新闻评论这种形式去影响读者。

3.国内国际并重

从版面特色以及报道特点等方面对《北京周报》的封面报道特点进行的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北京周报》封面报道在版面设置以及报道方式上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新闻周刊还有较大的差距。

同样是新闻周刊,相比美国的《时代》周刊,《北京周报》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看法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甚至全球颇有影响力。《时代》周刊也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它在全球拥有广泛的读者。《时代》有美国国内版、国际版,以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版,各版内容基本相同,占据着巨大的国际市场,成为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最好载体。

《北京周报》封面报道中具有世界性话题的选题面比较狭窄。中国文化是外国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作为封面报道的文化选题有很多,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做。但是文化的内涵绝不仅仅是这些,除了一些历史古迹和传统技艺,当今社会还有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可以通过封面报道这种深度报道的形式进行对外传播。对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只有建立在相互沟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如果缺乏对境外文化与境外受众全面透彻的了解,就很难发掘出他们喜欢的新闻内容。由于我国的对外传播起步较晚,即使是那些相对比较早地开拓海外市场的媒体,也存在对海外市场不熟悉、传播技巧不丰富的问题。必须承认,海外报刊读者市场,特别是外文报刊的读者市场,离我们的报刊社还比较远,我们对于海外读者的价值观念、阅读趣味,对海外传媒的运作环境、基本规律缺乏切身的体会和深入的研究,这就使我们的报刊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缺乏本土化的编辑、准确的定位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往往不能够引发海外读者的兴趣,难于进入海外主流媒体圈,缺乏真正的话语权力,更难于打开主流读者市场。

因此,对外传播不能仅仅满足于把对内报道翻译成其他文字,也不能把针对某一国的新闻报道转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了事,而必须考虑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因为“一国信息传播的话语方式只有在与外部受众的信息解码方式相吻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与共鸣,也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节 《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报道

灾难事件发生时,大众传媒成为社会的预警系统,人们依赖媒介获知相关消息以采取应对措施。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灾难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这种断裂或破坏使人类个体或社会群体在一定可知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有所降低,破坏了个人或社会群体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社会中的个人及整个社会对灾难事件的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产生强烈的需求。信息可以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的不确定性,实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

本节以《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研究涉及的189个样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分析美国主流新闻网站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建构了报道时间、每日报道数量、是否配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主要新闻来源、图片内容等类目。

同类推荐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热门推荐
  • 火影之杀神鸣子

    火影之杀神鸣子

    身负系统,怎能不强?改变天下,能奈何我?横走忍界,唯我独尊!一切归原,都属于我!作者乃新人也,QQ:3160768944.本文乃爽文、叛逃文也~
  • 黎明之渊

    黎明之渊

    持续三十年的战争结束了,饱受战争折磨的人都欢欣鼓舞享受着眼前的和平盛世,却不知在看不见的地方依然暗流涌动,更大的灾难正被偷偷策划着。
  • 你若成风我便成雨

    你若成风我便成雨

    宁雪妍为保护家传秘籍,面临叔叔伯伯的威胁下,她竟奋不顾身的跳下悬崖。一阵耀眼的光芒后,她竟然穿越了!于是,宁雪妍的古代爱情之旅启程了。
  • 星由纪

    星由纪

    一个灿烂宏大的星河世纪,作为主角的人类上探九天,下入幽河,无所不能……遨游星海的庞大母舰,一炮歼星,无与伦比的移动装甲,屠城灭神,再现幻想式战机,无坚不摧……这是一个关于星海里贫穷少年的故事,也是生命不息,自强奋斗的故事!
  • 婚后相爱:易烊千玺可不可喜欢我

    婚后相爱:易烊千玺可不可喜欢我

    唐韵雪“千玺当初的事情真的不是我做的肯定是有人诬陷我”易烊千玺“谁会那么无聊诬陷你而且那时候你和她还都被绑架了你思平安回来了她却没有!”说完这句话摔了门走了出去,唐韵雪追出去喊到“真的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可以不相信我我让你相信就那么难吗!”说完泪眼朦胧的看着千玺开着车子走了只就给她一个背景。
  • 亡灵依纱

    亡灵依纱

    一个亡灵之身的少女,一段尘封五百年的记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她,亡灵依纱,受命于亡灵七大君王之一亚斯特兰,为了寻回失落的亡杖,解开记忆的封禁,在这片充斥着战争的硝烟的大陆上,穿梭在人族、魔族、矮人族、精灵族、龙族等各大种族之间,危险层出不穷,接踵而至,且看她如何应对。
  • 美国爆发了僵尸

    美国爆发了僵尸

    看过行尸走肉没有,看过丧尸国度没有,什么,不过瘾?那还不进来?《美国爆发了僵尸》纯正美剧,丧尸迷的福音!什么,害怕太吓人?你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一场突如其来的丧尸危机,美国16岁高中生麦克和华裔功夫小子王一鸣建立Brucelee(李小龙)丧尸学院并用教育教学模式教人打怪升级并和当地黑帮、宗教等一切邪恶组织做斗争拯救全美的故事【如果我是导演,我会想让释小龙出演我们的王一鸣这个角色!呵呵,玩笑了!】……客官:小二,我点的菜呢,做好了没有?小二:哦,客官,您好,您点的菜已经通知厨房,马上就好,哦……我看一下啊,哦……您点的一大波僵尸即将来袭!!!
  • 极品特种兵在都市

    极品特种兵在都市

    李沐辰一个久经战场的特种兵,曾经杀人无数,却被派来保护美女总裁。看他如何惹的美女投怀送抱,在金都城打出属于自己的地盘。
  •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暴雪之全能玩家

    暴雪之全能玩家

    网瘾青年的穿越之旅,轻腐文,开挂主角的升级之路。BUG什么的就不要追究了,纯粹意淫系列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啊作者好吃懒做,不定期更新,会努力填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