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900000010

第10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特点(4)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网民参与重大事件讨论的门槛越来越降低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在西藏“3·14”事件中,网民利用先进技术及时发现并揭露西方媒体在有关照片上所做的手脚,这在过去是难以做到的。现在,“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网民的表达更加主动、更加直接。网民还可自由地通过博客、播客、炫客、闪客、维客、E-mail、POPO、MSN交流等方式,在网上自由发表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容量巨大的各种言论,给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单向传播体系带来巨大冲击。”由广大网民首先发出谴责西方不负责任媒体的正义呼喊。

3月20日,中国网民自发建立了一个以揭露和谴责西方媒体失实报道“3·14”事件为主题的“反CNN”网站,刚刚成立5天时间,浏览量就超过20万人,近2000人给网站提供了各种证据。CNN的新闻报道,一时成了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等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报道的代名词。很快,“做人不能太CNN”迅速成为近期的网络流行语。网民还申请了“反BBC”、“反美国之音”网站。与此同时,网民还在中华网率先发起了“谴责CNN”的签名活动,得到众多网民的支持和声援。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发起的“全球华人大签名抗议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等活动,也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

提高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在不脱离中国国情的大前提下,要巧妙地寓教于乐,把要宣传的术语转化成大家喜闻乐见的字眼,这样的传播才能从僵化中挣脱出来,变成一个有生命、有色彩的活物。要通过事实来讲道理,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国际传播的对象不会去听任何空洞无味的大道理,他们只接受客观事实。

重官方更要重民间。长期以来,政府包揽了对外宣传事物,主要靠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官员的讲话和一些中央级的媒体的对外稿件来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来自官方的传播更多的会给人留下浓厚的政治色彩,会使一贯认为中国不民主、中国政府不能代表中国人民的西方民众产生厌恶和反感,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民间传播则不同,它是来自老百姓的声音,符合西方的民主思想,西方民众易于接受。如果政府能开放民间传播资源,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国际传播工作,我们就能更加灵活有效地进入国际传播领域,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可能有人会担心,群众参与对外宣传,必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出现不同的声音是好事,如果民间传播也是众口一词,那和政府传播又有何区别?我们要的就是多种声音的传播,包括不同意见的表达、讨论和争辩,这样才能形成广泛的传播效应。况且,在传播过程中,主导意见的形成必然倾向于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要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爱国的,有正义感的,在这次网上反击达赖集团造谣和西方媒体不实报道的斗争中可以看出来,因此不用担心民间传播失控,造成不良影响。

在新传播手段、传播语境下争夺话语权,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有责,所有公民百姓都可以从国家利益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有时更响亮、更有效。

利用庞大的网民队伍、博客数量和越来越广泛的社会网络人群开展自己的网络公共外交。这种建立在了解与互信基础上的个人化新形式人际传播,对于国家的话语权、传播力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户制作内容有天然的民众基础,它与社会大众有着天然的接近性。用户制作内容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比较近的,至少作为收受者的人们在感觉上会觉得要比与职业新闻传播者的心理距离近、利益距离近。它减少了官方的报道色彩,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有着民间新闻传播方式天然带来的“一家人”的感觉。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更容易相信“自己人”的话,这就使得用户制作内容与组织化新闻、职业新闻传播者相比,往往具有了优先性影响社会大众的机会。

二、形式多样———在国际传播中更具渗透力

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众多媒体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是推动全球化的强有力因素,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2001年,罗伯特·W.迈克切斯尼指出:“可能全球传媒系统正处在与电信和计算机行业融合的过程中,以组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全球传播系统”。通过链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所有存储节目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传播功能的辅助配合,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传播容量。

当今,信息环境从区域传播转向全球流动。新媒体的增长更是告诉人们以信息消费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正在成为消费主流,并占据消费者“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时空。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时代,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能超越语言、种族等差异的障碍,更能实现从一元控制到并行不悖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空间场景丧失了稳定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物质上空间的分隔与断裂被新媒体打破。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语境也发生变化。对于大众传播的内容,只有适应语境的变化和受众文化意识,才能影响受众。雅各布森说:两个说话者要想使交际进行起来,还需要有一个语境。“该语境可以为受话者所把握,它或者是语言的,或者是可以语言化的;需要有一套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完全或者至少是部分共有的代码。”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的差异也影响着人们参与社会传播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整体教育水平、文化生活方式都会对传播内容的正常流动造成影响。因此,受众对传播内容所产生的不同反响和态度,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影响。“在受传者固有观念的外围还有一个所谓的‘可接受范围’,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传播内容是不会受到回避和抵制的。有时候,受众还会认为这种传播内容同自己固有的观念非常接近,结果,受众的观点逐步向传播内容靠拢了。”尊重世界各国的国情,从中找出相近点,才能对全球事务看得更全面些。

为了改变我国在国际传播中传受双方不对称的尴尬局面,我们应当更多地考虑受众,了解受众,研究受众。目前我国的国际传播模式基本上是以我为主的宣传型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播主体主导,而将受众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受众因其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接收习惯的不同而显现出更大的选择上的差异。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仍试图以固有的编码、译码信号去影响另一个语境中的译码者,其结果必然造成信息的浪费和传播效果的丧失。让外籍作者参与采访撰写文章,也是“贴近”读者的有效方式之一,以外国作者的身份以及与我们在同一采编过程的不同表现方式,来拉近读者。大多数外国作者的报道叙述平实,如发表在《中国画报》2005年第4期的《硬石———软雪》一文,画报外聘专家以一个初来京者的视角叙述了对北京的最初印象。内容生动,文笔流畅,图片真实,少有修饰。以平实感性的叙述报道了今天的北京。外国人讲述中国,增强了国外读者对报道的接受度。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信息自由流动、受众接收渠道和兴趣的多元、新闻趋“软”,以往的政治“硬”传播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需要,于是改用文化渗透这种“软”手段代替。对目标国受众不再用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攻击、诽谤的妖魔化手段,而是以“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方式获得听众的信任,节目中的消息来源都是目标国人士,淡化传播的政治意图。在对本国的内容介绍上,侧重自己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使受众有意无意地与自己国家产生对比,用文化传播的方式蕴涵政治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价值观。

国际传播,如果仅仅是外国人想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那未免被动迎合,真正主动而有效的方法是用自己的真实的、有趣的故事,来吸引他们阅读和了解。在故事当中,我们当然要表述观点,一篇没有见地的文章,无论中外都不会有读者,不过这种观点表达应该是陈述而不是灌输,应该是隐藏在故事当中潜移默化而不是跳出来强加于人。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德希尔瓦指出:“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2008年3月发生的“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我国媒体的那种文风,常常不符合国外人的接受心理,感觉有些生硬、程式化,好像拒人于千里之外。

例如,在报道藏族同胞的时候,他们说的话往往和社论说的话是一样的。

请看2008年3月25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题为《维护社会稳定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报道内容:

昌都县蓝尼巴村村委会副主任洛尼说:“长期以来的社会稳定,加上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大家一门心思搞生产、忙致富,如今村里的房子大了,车子多了,大伙的钱包也鼓了,这样的日子谁不喜欢?没有稳定就没有现在的一切。”这表达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自治区人民医院退休职工龙珠说:“我退休后日子过得很舒坦幸福。可是那几天,这些不法分子搞得我们吃不好睡不好,还提心吊胆,不敢上街,孩子放学不敢回家。”拉萨市民益西罗追说:“看看那些被烧的居民楼,看看医院里躺着接受治疗的无辜群众,再看看为保护我们而负伤的武警官兵,我们难掩心中的愤慨。”不法分子破坏西藏和谐稳定的图谋,违背了西藏广大干部群众和僧侣的意愿。这些引用藏民的语言非常缺乏特点和个性,且结论先行。媒体中出现的有关拉萨的报道,从自治区领导到僧俗群众,说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官话。对比一下草根们的报道,这些都是生动活泼的。署名“霸王卸甲”的四川小伙子2008年3月21日至22日从成都到拉萨的见闻,比我们官方媒体报道生动得多。他在博客中写到他看到的拉萨特种警察:

特种警察非常有礼貌地指挥俺的出租车检查,根本没有搜身、严厉呵斥、没收相机这样的情况发生。俺其实特别担心特种警察收俺相机,但是他们都瞄了一眼,问都没有问。

当然,有一项工作是每个检查口必须做的:检查出租汽车后备箱。

他也写到大昭寺:

大昭寺一带被烧毁特别严重,目前由特警负责维护治安。

我问了问特警战士,他们说正在清理里面,等处理好以后,就放游客进去。

当然,凡是住里面,或者有特别事情的,也可以进去。

他还碰到一个在街头擦鞋的大姐。大姐说,2008年3月14日中午1点,听到大昭寺方向乱起来,就收起擦鞋摊跑过去。小伙子说,你们胆子可真大。大姐说,她们全都躲在武警战士后面的,末了说了一句:“那些战士真老实呀,枪都没有放。”

这些生动的细节,这些真实生动的老百姓的话,在官方媒体的报道中很少看到。

在这次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海外华人发现了西方媒体对事件报道移花接木的破绽,并对此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他们把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翻译成中文,然后逐段批驳,同时制作成有关视频或发表在博客上,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巨大响应。此次西方媒体有关西藏骚乱的报道引起了中国国内网民和海外华人华侨、中国学生学者的愤怒,他们利用全球著名的网络博客、播客、论坛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西藏问题的文章、帖子和自制录像,甚至创建网站宣传自己的观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BBC、自由亚洲媒体等西方媒体都收到了大量的抗议性电子邮件,这些媒体的网络论坛、博客的文章和跟帖中有许多来自中国或者海外华人网民对西方媒体言辞尖锐的批评。

同类推荐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热门推荐
  • 《十年之转角遇到爱》

    《十年之转角遇到爱》

    李珂瑶遇到TFBOYS王俊凯之后,平静的生活开始被打乱,最后发现自己居然爱上了他!当吃货吴怡露遇到王源,两人见到食物就抢,两个小冤家你打我闹,最后吴怡露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王俊凯,这时候李珂瑶该何去何从?是退出还是争夺?........温柔的程凯琦遇到高冷的千玺,两个人究竟该怎么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想知道就来看看哦!
  • 倾世笛仙

    倾世笛仙

    之前,她只是一介凡人,偶然邂逅了魔主大人,并一见钟情,爱上了他。之后,她一飞冲天,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璀璨而耀眼的存在,令所有天骄都黯然失色。舞麒麟,戏魔主,当女帝,学仙术……千劫百难誓成仙,力挽狂澜治乱世。“天下人欺我,瞒我,害我,我还有什么对不起你们天下人?而今,是你们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血海沧桑,白骨为舟,为了自己的挚爱,又当作何抉择?一曲过,天地破灭,万物凋零,任它强大无匹,终归化作虚无。再一曲,青木蔓延,万物生长,哪怕身已死,也能肉白骨。一曲天地灭,一曲万物生!九锋书友群:472585056
  • 夜空中凡星点点

    夜空中凡星点点

    如果有阵风吹乱了额前的发丝,可是到处飞扬的只有风的影子。还会不会想起那首喜欢的诗?会不会想起那些过往的事?凡星——赠予每一颗平凡的星星、每一个平凡的生命……
  • 攻陷外星男神

    攻陷外星男神

    未世,人类被救赎前往外星系时,那男神分外妖娆
  • 蠢萌三小姐遇上邪魅王爷

    蠢萌三小姐遇上邪魅王爷

    她是一个时而冷酷时而蠢萌的佣兵,一次任务悲惨穿越;她是一名怯懦的将军府嫡女,被人设计害死,当眼眸再次睁开,气势转变。他是一名邪魅腹黑的王爷,当他遇上她,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妃常逆袭:傻王枭宠废柴妻

    妃常逆袭:傻王枭宠废柴妻

    前生,她是侯府嫡女,宽以待人,处处忍让,却惨遭毒害,受尽耻辱而亡。重生,她变成了自己曾想保护的痴傻小妹,立下血誓,绝不白活!斗渣娘,折庶妹,往日之仇,加倍来报。舌战朝堂,指点江山,谁还敢说她痴傻无能?本该逍遥快活,可谁能告诉她,她和那个傻王爷的婚约该怎么办?什么?傻子不傻?不傻,不嫁!
  • 君妃赌约,妖孽殿下你输了

    君妃赌约,妖孽殿下你输了

    在白天她是白衣天使,在黑夜她是杀人不眨眼的杀手,掩饰,伪装是她的强项。他曾是曾是所有人眼中的战神,可为何变得如此痴傻,他最爱的女人背叛,最好的兄弟陷害,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性子冷淡的她,阴晴不定的他结局是如何,厮守到老,还是有缘无分。
  • 千古魔殇

    千古魔殇

    你以为可以依靠自己得到所有,却发现只是他人棋子你以为可以傲视群雄问鼎苍穹,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以无上功法改命以守护之心杀戮天下,打破天地轮回浮生醉影梦几何不成疯魔不成活轮回百炼忘前缘回首前尘曾相见本人创的一个交流群,喜欢的可以加一下644899471
  • 天才嫡女:要回家

    天才嫡女:要回家

    都说不遭人妒,是蠢材!当她这个天才医生魂穿成一个软绵女婴,决心奔向她羡慕了一辈子的蠢材之路时,为毛还是出事了呢?她只能悲愤地朝天怒吼,我要回家!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