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700000015

第15章 中西美学视域融合中的海德格尔(3)

“原始的召唤”是先我们而在的“召唤”,是“本真的令”,它使世界与物的“亲密性到来”。这一“召唤”是语言的本原。是一种“无言之言”,与老子的“大音稀声”相似。它使世界与物的“亲密性”向此在展现出来。从而为语言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桃李花开,鲜艳灿烂,芳香扑鼻,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桃李自然地开花,自然地散发芳香,这是自自然然的事情,这有它本身的规律,其中有“道”。而桃李鲜艳的花和扑鼻的芳香满足了人的生理和精神的需要,吸引观众到来,这种吸引是一种“原始的召唤”、“本真的令”,“无言”地呼唤人的到来。人到来了,观赏了,满意而归,但人为什么来?为什么要驻足观赏?为什么会满意?深究下去,却不得而知。其中有道,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言,令人恍惚迷离。

区分让物之物化居于世界之世界化中。区分使物归隐于四重整体之宁静中……庇护于宁静之中就是静默。区分使物之为物静默而入于世界。

“区分”使物在四重世界整体中处于宁静之中,“原始召唤”中的物与世界在一片“寂静”之中,而这“寂静”是语言的本原。“语言说,因为区分之指令召唤世界和物入于其亲密性之纯一性中。”在作为世界和物之“维度”的“区分”中,“召唤”产生了。语言就是对于“区分”而说,这种“原始召唤”一旦面对人的时候,人的语言产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寂静静默,因为寂静实现世界和物入于其本质。以静默方式的世界和物之实现,乃是区分之大道发生。语言即寂静之音,乃由于区分之自行居有而存在。语言乃作为世界和物的自行居有着的区分而成其本质。

在这里,“区分”被海氏赋予本质的地位,“区分之大道发生”,换一句话说,在“区分”中“大道发生”,“大道发生”之后,语言于是产生。诗是能展现世界、物的本真存在的,在海氏看来,世界与物就是我们在诗中所看到的样子,就好像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月球一样。

海氏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精神先于存在,语言先在于人类。而现实的世界与物就是客观存在,这就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笔者以为,海氏所说的世界与物只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主观所构造的精神世界。海氏所说的四重世界是主观建造的精神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物与世界建立了关联,这种关联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包括物与世界的“亲密性”与“分离性”。在物与世界的联系中,大道运转其中,当我们观照世界、世界中的物、物与世界的“区分”时,心灵有所触动,有所反应,自然地寻觅到词语,把这种心灵的反应表达出来。诗于是也就产生了。这是人类语言的源头活水。道与人类开始的时候是通过“无言之言”达到沟通。这种“无言之言”是本质的语言,也可以称为道说。道就是以这种“无言之言”的方式向人类倾诉的。通达人类,然后让人类用语言系统表达出来。所以,海氏说,是语言在说人,而不是人说语言。

关于语言的来源,海氏还曾说过:

……身体和口都归属于大地的涌动和生长——我们终有一死的人就成长于这大地的涌动和生长中,我们从大地那里获取了我们的根基的稳靠性。当然,如果我们失去了大地,我们也就失去了根基……语言是口之花朵。在语言中,大地向着天空之花绽放花蕾。

语言如同在大地之上绽放的花朵,一方面阐明了语言来源于大地,大地可以说是指人的生存所在的混沌的在世之界,语言是大地自然生长的结果;另一方面阐明了语言的美丽、精致,是人类心灵的结晶。大地是“锁闭一切者”,是原始遮蔽之域,是奥秘之境。人类生存于大地之上,一切来源于大地。身体及精神都源于大地,语言亦如是,源于大地又能因之照亮大地,照亮遮蔽之域。

海氏还引用荷尔德林的诗《乡间行》来阐明语言的产生:

当我们开始心有所思,

我们的舌头刚启动,

词语已经寻获,

心灵已开放,

从狂碎的额头涌出崇高的沉思,

于是天空的花朵才吐艳,

恰如我们的花朵,

闪光的天空才向我们的眼睛敞开。

在语言行为(言语)之前,“心有所愿”,也即有所思。这样,舌头才有所动,而后寻获词语,才能使有所思的心灵开放、敞开,处于光明之境,而后,语言上升到更高层次,才会产生“崇高的沉思”,使语言向天空——神灵居住之域绽放花朵。这里清楚地展现了语言与思的相互作用过程,在世之界的人心有触动,这是思的开端,这样就有了言说的愿望,舌头(言语的器官)才启动,寻获词语以使心灵开放。如若不能,舌头只有“原始的声音话语”,只能发出“驴叫马嘶”之声,即心灵则会依旧“锁闭”。心灵开放又会使“狂碎的额头涌出崇高的沉思”,这使思又上升到新的境界,这种思相对于“心有所愿”的思而言已有质的改变,这种沉思已具有社会品性:崇高。而这种沉思又推动了语言,语言此时会像花朵一样绚烂开放,向着神灵之所——天空倾诉衷肠。语言与思相互推动,而这一切都需要心灵来承载,在世之界的人的心灵有所触动是引发思与语言的“机缘”,同时,这语言如花一样开放,生成词语与诗歌。它们物化后成为人的“珍宝”,形成语言新的生成层,这又会使思能“寻获”新的语言,产生新的思,周而复始,语言和思就这样创建了人类的精神星空、精神家园。

在世之界是思与语言的根源,而后思寻获语言,(其实是言辞,语言的“世俗存在”,人类已有的语言系统。)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人之此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语言在这里指舌头之上的语言——口语。而所谓印刷体,铅印的文字其实在海氏看来是物化的语言,是语言的化石、标本,它要还原,还需解读与理解。

海氏后期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语言,通过语言观照艺术境域,探寻诗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使海德格尔终生以求的本真存在获得一个呈现的场所。在此,有必要对语言这一概念进行探究。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概念分为“语言”(language,语言系统或代码)、“言语”(parole,个人的说话或信息)和“话语”(discourse,单个的说话者的连续的信息传递或具有相当完整单位的本文)。“语言”总的系统之下的第一部分“语言”(language),其实是指先于个人而在的语法规则、词汇、熟语集合等;而“言语”(parole)是指语言行为,如对话,书写等,是人化了的语言;“话语”(discourse)指的是语言行为的产品,如口语的信息传递与书写文本等。海氏的“语言”概念,不指先于个人而在的语言系统,也不指语言活动产品,他认为这些都是通俗的语言观,与本质的语言无关,而“言语”中的口语部分,他也不太在意,特别是闲谈,喋喋不休或煽风点火,更令他深恶痛绝,他认为这只是沉沦,是人的非本真生存。

而相反,他更倾向于沉默,但沉默不是“喑哑”。“为了能沉默,此在必须有东西可说,”正因为大彻大悟,反而在世俗的“语言之界”觉得无话可说,颇类似老子的观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1章)所以,智者寡言,既不是无言,也不是多言,只是在适当时刻说上几句,或者干脆只有几个动作、几个姿势,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这一点与中国的禅道是极为相似的。

这种语言是否指文本?答案也是否定的。文本其实只是物化了的语言,是语言的化石或标本,是属于过去时态的东西,都不是语言的本质性所在,只是语言的衍生物。比较而言,“言语”比“语言”和“话语”更接近于本质的语言,海氏一向重视存在,而不是存在者,“语言”与“话语”是已经存在的,是存在者,而“言语”是活动,是存在者的存在。如前所述,在“言语”中,他其实并不提倡多言,颇有点“沉默是金”的味道,因为他心中有比言语更重要的东西——道,言语只是它的展开方式之一。

前面已经提到,语言的本质是道说。道是道路,其实更重要的是,道是存在之道,这一点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是极为相似的,都指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模式。而语言就是把这种“道”呈现出来,无遮蔽地显现。日常语言中的言语只是传递信息,例如,“张家老大昨日去世了”,它无非传递了一个信息,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张家老大去世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的改变,它意味着张家大嫂失去丈夫、张家老大的儿子失去了父亲、张家失去了顶梁柱、张家生活陷入了困境。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言语的符号功能,是用耳朵去听,而不是用心,所以忽略了生存场景的巨大改变,忽略了张家亲人伤心的泪水和哀痛,忽略了张家生活“道路”发生的巨大转变。

就语言的功能而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符号功能,它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语言主体需要冷静的分析研究,从而做出判断。在科学中语言的这种功能得到重视;另一种是展现功能,它主要是展现生活场景,宇宙规律,大道流行,这在艺术中被重视。语言的两种功能在运用中没有绝对的界限,科学语言其实也在展示,而艺术语言其实也在交流信息。但海氏更重视艺术语言。他认为展现才是语言的本质的功能。

语言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在远古社会,语言的符号功能很弱,它的功能主要是展现。比如说,中国古文字,最先开始的象形文字,其实都是美妙古朴的绘画,很大程度上是在临摹,“日”最开始是“⊙”。这时候的语言与其说是语言,还不如说是图画,主要就是展现出事物的面貌。所以,古希腊时说“言”是“让(人)看见”,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历史的本原在海氏看来,其实就是被上层的文化所遮蔽的语言的本真存在。从艺术学角度看,所有艺术语言其实都在展现道,“目击道存”,展现人类的生存本相和世内存在者的真理之境。而从科学角度看来,一方面科学语言在揭示自然规律,从自然中“抽象”出信息;另一方面,从生存论角度看来,它无疑也是具有人性光辉的,科学真理展现了我们所栖居的世界的真实的一面,而这真实的一面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基础。所以,科学语言深层次的本质还是展现存在,是道说。

道在无言地诉说。因此,人类需要倾听,用心倾听,用心去思。这里有一个尖锐的问题,道既然无言,它如何诉说?道与人类在语言上如何沟通?道与人之间的对话如何展开?这些问题的解答也关系到语言的本质问题。

首先,人与世界之内的存在者、世界进行交流可以不经语言,直接产生心灵的感应。一方面,语言其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语言系统、文本、言语活动其实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远古时,语言还未产生,人类与动物交流方式相似,依赖的是信号系统,信号与符号不同的是,信号只有单一的指称功能,一个信号只具备一个意思,原始人与类人猿表示凶狠的时候都是龇牙咧嘴,表示高兴的时候都是笑逐颜开,表示乞求的时候都会用眼睛干巴干地看着对方,等等,原始人借此传递信息,展现存在。卡西尔在其名作《人论》中说:“一个信号或暗号总是以一种确定而唯一的方式与它所指称的事物相联系的。任一具体的和个别的信号都是指称一个确定的个别事物的。”这种语言产生之前的信号其实是原始人类在生活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的身体反应,我们知道,原始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极度微弱,而形象思维相对发达,拥有强烈的想象力,“在世界的儿童期,人们按照本性都是崇高的诗人。”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只是信号,极其简单的身体语言。涉及外界事物,往往直接用摹仿的方法进行,摹仿动物的行为、植物的形状等。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直接引起身体感官的感觉和心灵的反应,它们和在世之界之间有一条直接的通道,不需人类语言系统的过渡。

另一方面,就是处于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身体的感觉和心灵的反应与在世之界也有直接的联系,人类语言系统成为表达这种感觉和反应的工具。“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文赋》),“意”就是心灵对在世之界的反应,把这种心灵的反应表达出来,需要运用语言系统。人类身体与心灵直接发生联系的通道相对于人类的语言系统而言,是一种“无言之言”,在世之界中的物象、景象、事件等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与心灵,产生类似语言的作用,从而使此在抵达真理之境,把握万事万物的本真存在。从广义上说,这种“无言之言”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海氏其实更重视这种语言,认为“无言之言”是语言的本真存在,是尚未被“人化”和“物化”的语言,是“道说”。

同类推荐
  •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我们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切道理。 日本的女妖敢爱敢恨,正是这强烈的情感使得女妖们血肉丰满,性情激烈,呼之欲出。因为“恨”,她们能不惜一切代价去报仇,去反抗。这些痴人,因为无法化解心中的纠结,又无法将生命瓦全于人世,终于在另一个世界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或痛快淋漓、或无可奈何地游荡于苍茫天地之间。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本书分为仲尼梦尊帖、自叙贴、送梨贴跋、前后赤壁赋、草书诗贴、醉翁亭记、难得糊涂等七部分,内容包括:欧阳询书房夜话写神帖、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苏轼两次作《前后赤壁赋》等。
热门推荐
  • 银心战记

    银心战记

    “坚持下去,我还不能死”孔河的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他,从懦弱到坚强,在地狱战争中磨练,在银河战争中成长,想成为一个英雄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专属夏天

    专属夏天

    一场意外的邂逅,一段美丽的故事,美好的年纪就该这样和那样的他度过。
  • 彼岸清水

    彼岸清水

    负剑之人算不算剑客啊?我时常会深思至深夜,想着剑客潇洒地舞剑。直到有一天,春风来了,杏花开了,淡金色的阳光笼罩着凉爽的清晨,薄雾化作了露水打湿了芬芳的花瓣。有脚步近了,问我吃草的马就必须叫草马吗?我顿悟…
  • 天破记

    天破记

    少年锦时苦修炼,长剑一出战四方;笑叹天下诸英骄,巍巍荡荡闯四海;大神坎坷路漫漫,执己之心仗问天。
  • 妖破天穹

    妖破天穹

    武修,气修的时代,一小贼沾着前辈的光夜入皇宫发现了皇宫内的隐秘,改变了其一生。武修者渡九劫修肉身,技巧。气修者瞒天眼,修天地元力。不一样的道路下诞生的结晶会如何?且看小贼行那命运长路
  • 1898:百年忧患

    1898:百年忧患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 茉莉花开,佳人可在

    茉莉花开,佳人可在

    一部随心作,写写磨难困惑,写写抒情温暖,心情的波荡与起伏,我不是什么大作家,小女子此作只为爱好。洛简一和莫钟逸的几世情结。“莫钟逸,咱们下辈子各走各的路好不好”“我已经累了,不想再爱你了”洛简一缓缓闭上眼,化作一缕风,拂过他身边。“我爱你,洛简一”“可这句爱你,终究是说得太迟”可她早就离了去,再说这些,又有何用?她转世,转世,转世。每一世都会爱上他,最后伤心、绝望。但她却不知他也曾在默默守护她。守着她最喜欢的茉莉花。
  • 超神学院之宇智波佐助

    超神学院之宇智波佐助

    佐助穿越到火影后与第七班一起封印了辉夜姬,后来被六道仙人“丢”出了火影世界后会发生什么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欲望都市行

    欲望都市行

    街角阴暗的角落中延伸出那张清秀苍白的脸,故事在这里开始······在老头的帮助下,他“死”了,他脱离了那个生长了十八年的实验室,他进入了人类的世界。老头教给了他关于人的知识,天赋让他能感知人的情绪,他知道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欲望,但是,这些,他都没有,他缺少的,是一颗人心。在欲望纵行的都市,他能寻找到“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