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600000002

第2章 中国电视剧叙事学研究的必由之路——序黎鸣的《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2)

我特别欣赏的,是黎鸣论文在方法论上的对于科学的敬畏和依循。

多年来,我对我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都特别强调要从电视剧作品的文本出发,从画面出发,拿样本说话,一要切忌套用文艺学相关话题的既有理论框架来建构电视剧的对应的话语体系,再往这个体系里塞进去电视剧的案例,二要切忌空泛而不从文本的详细解读着手进行研究。除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方法论纲》一书,为了示范,我讲课、写文章、分析作品走的就是这条路。

现在,读黎鸣的学位论文,我看到了他在这方面的朴实的学风和文风。他在谈论开场戏与结构的关系之前,转移开思路,先对《闯关东》做结构的分析,用心即在于此。他写道:

为了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多层电视连续剧的形态特征,论者以2008年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剧作品奖的52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为样本,对它的每一集故事内容,详细加以介绍,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电视连续剧的故事结构比话剧和电影的故事结构复杂得多。论者在本章提出“多层故事结构的电视连续剧”的概念,并对其定义为: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构建有若干层故事结构,每层故事结构都是完整的。层次之间的故事在时间上前后相连,在故事内容上没有密切的逻辑联系,相互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它们都是电视连续剧的重要组成部分。52集《闯关东》是近年来篇幅较长的电视剧之一,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视剧之一。全剧的故事结构可以分为四层。

接下来,他对《闯关东》的结构做了解读。

以他所说的第一层故事结构为例,他的解读是:第一层故事结构,从第一集开始到第11集前段结束。在这层故事结构里,表现了朱开山一家人克服各种艰险后终于会聚在元宝镇的故事以及在元宝镇生活的故事。这11集有五大故事单元,这五大故事单元中每一个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故事,比如,第4大故事单元,鲜儿和朱传文从陆路闯关东的故事,又可以分为……这11集中的五大故事单元都是按照各自的故事逻辑发展着的,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这11集的特点是出场人物分类明确,角色众多;由于有众多的故事和人物,电视剧在叙事方面自然有其明显的特点,即一是五大故事单元的叙事线是平行进行的,二是叙事时间是相同的;从《闯关东》全剧来看,第一层故事到此圆满结束,从第11集中间开始了全剧的第二层故事,讲述新的故事,出现新的人物。

不仅如此,此后,论文行走每一步,黎鸣都是这样把论说和结论建立在结构分析的论据基础之上的。

这是应该提倡的学风和文风,应该提倡的为人、为文之道。

论文当然还有可以深入研究之处。

比如,既然一开始就拿话剧和电影的开场戏作参照系,何不举出实例来做一番比较研究呢?都说作为舞台演剧的话剧和电影银幕演剧的电影是电视屏幕演剧诞生和发展的两个巨人的肩膀,那就看看话剧、电影跟电视剧的开场戏到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不是很好,很能说明问题么?这不难做到。尤其是,在改编和重拍风头正劲的情况下,同一个题材、同一群人物、同样的故事,甚至同样的剧名的话剧、电影、电视剧业已出现的情况下,这样的比较研究是很方便的。话剧《雷雨》、电影《雷雨》和电视剧《雷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话剧的演出借助于一个台口有长方形框框的“景深”又有限制的舞台完成,舞台有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也有利于剧场内的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这使它具有了鲜明的“舞台性”特征;话剧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装、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这使它具有了鲜明的“直观性”特征;话剧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乃至音乐、舞蹈缺一不可,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这也使话剧具有了鲜明的“综合性”特征。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是,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音响以至于舞蹈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还是通过与人物动作相适应的大量的舞台对话,包括人物独白,以至于与观众对话,来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的。

这使它具有了鲜明的“对话性”特征。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电影虽然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也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还因为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使其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电视剧把话剧和电影的基本特征都汲取过来了,却又以它独具的艺术本质特征而别具一种话剧和电影难以匹敌的优势。这就是:它以电子技术化的成系统的声像符号为艺术语言,以时、空、声、光为基本的造型元素,叙事容量和篇幅巨大,因而拥有了广博而深邃的审美时空,在摄像机镜头前或者说在电视荧屏上演剧时用的是彩色的连续不断活动的画面这种最为迅速、极为强劲的外物刺激,激活人的以“联觉”或者“通感”为主的心理活动来讲故事,把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融合在一起,叙事艺术和抒情艺术融合在一起,让广大电视剧观众参与审美,最后获得美感并且快乐地享受美的艺术。这样的不同,一定会使得舞台上《雷雨》、电影《雷雨》和电视剧《雷雨》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开场戏自然也不例外。

可惜,黎鸣的论文少了这样的比较。

又比如,还可以对电视剧的“开场戏”在剧中的历史使命和美学使命,也可以说是文化使命和叙事使命做一些研究和论述。

我经常讲,电视剧中的人物出场,都肩负着两重使命,一重是历史使命或者叫文化使命,还有一种是美学使命或者叫文本叙事使命。为人物性格的展开和命运的变化而设置的戏剧矛盾、戏剧冲突,由这戏剧矛盾、戏剧冲突为核心组合而成的戏剧故事,同样也肩负着这样的双重使命。就此而言,电视剧里的开场戏也不例外。

由此,我还想到,黎鸣的论文在将来还可以全面而又深刻地研究一下,一部电视剧的开场戏一旦设定之后,会对随后的戏路发生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做出理论上的阐释,也大有裨益。现在看来,这也是黎鸣的论文留下的一点遗憾。

我们知道,伴随着中国戏曲艺术出现的中国戏曲艺术理论,有关戏曲结构,有过不少的精辟见解。比如,元代剧作家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之喻,要求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这个“凤头”、“猪肚”、“豹尾”之喻,也有说成“豹头”、“熊腰”、“凤尾”的。清代李渔的《一家言·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也是专论戏曲创作的。《词曲部》的“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和“格局第六”共六章,以对戏曲结构、语言、题材等问题的论述最为精辟。他突破了前代曲论中把词采和音律看得最重要的主张的局限性,强调剧本创作命题和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词采和音律都是为命题和结构服务的。他还指出,剧作者在构思作品的时候,首先应该精心设计作品的结构,并且系统地阐述了戏曲作品结构要遵循的具体原则,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一整套主张。

由乔梦符的“凤头”、“猪肚”、“豹尾”之喻,或者说“豹头”、“熊腰”、“凤尾”之论,黎鸣的论文是不是也可以研究一下开场戏对于后来的中场戏、收场戏有什么影响呢?是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还是掣肘干扰,乃至于破坏呢?

好在,黎鸣已经开始了电视剧的理论研究和作品批评工作。我相信他会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新的成果。

2010年11月13日

同类推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出现,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货币既然是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那么最初的货币便应是私人制造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后,制造权就逐渐收归于中央政府,政府控制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权。这种由政府直接控制发行的货币就是“法币”,即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形制、成色、重量的标准本位货币。在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基本一致,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南疆魔窟

    南疆魔窟

    一支临时组建的探险队,为了寻找一种神秘未知的蝙蝠而深入四川某地的洞穴深处。黑暗阴冷的洞穴环境,防不胜防的蚊虫野兽,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洞穴的尽头是光明还是死亡?遗弃在洞穴深处巨大的未完成的建筑,神秘古老的高山苗族洞葬习俗,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恐怖寄生虫,还有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举步维艰而又志在必得的探险队,在生死考验面前该如何抉择?《南疆魔窟》将为您揭开洞穴深处的神秘面纱。
  • 我的冰山少爷

    我的冰山少爷

    在奇迹发生的那一霎时怦然心动的曲子早已响起12年的思念12年的永恒是否已成为你我心中那抹不掉的爱恋一根棒糖将你我连在一起爱你是否只是说说而已你到底是我的王子还是思念已久的哥哥……
  • 复仇三公主的爱恋之旅

    复仇三公主的爱恋之旅

    她冰冷高贵,她性格暴躁,她可爱腹黑。她们曾经是蓝氏,安氏,韩氏的千金。就是因为母亲的死,小三的介入,使她们成为了黑道至尊,杀人不眨眼的杀手。当三位复仇公主遇上了三位王子,她们的复仇计划还会继续吗?
  • 平民大亨

    平民大亨

    一个被开除的民工,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女,一场惨烈的车祸,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书友群:433313030
  • 枷锁华年

    枷锁华年

    光的照射下的现实不一定是现实,而,夜幕下的现实往往是真的现实。
  • 他与未来

    他与未来

    故事讲述一个来自农村的90后小伙来到繁华的大城市的生活。让我们跟随小说走进一个故事
  • 后宫倾玥传

    后宫倾玥传

    她以前是一个粗鄙花痴暴力女,但自从从悬崖跌落让皇上救了以后,变得有礼貌了,原来,是一个小女孩穿越替代了她,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 古代茶具(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代茶具(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唐代茶具鉴赏、宋代茶具鉴赏、清代茶具鉴赏、古代茶具的传播、紫砂茶具紫壶与收藏。
  • 弑神王妃

    弑神王妃

    古老的传说永恒的灵魂逝去的记忆情遗蛊毒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独幽。那女子手握潇湘扇,面对天下人指责不语。三世为人,那颗没有温度的心,渐渐融化。他,给予的温度,暖化她的心。可终究逆天......~~~~~~~~~~~~~~~~封存的记忆永恒不变通过那漫漫星路谁能存留轮回万年只为她的存在守护的使命意义...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