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400000007

第7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论(2)

纸张轻巧,携带简单,运输传递也十分方便。同时,印刷术使得大规模的信息复制成为可能,于是,信息(知识)由垄断走向普及,随之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比如,施拉姆曾就印刷媒介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密切关系,说道:究竟是文艺复兴促进了印刷媒介的发展,还是印刷促进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和观念,这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究竟是大众媒介促进了传统村庄的变化,还是村庄的变化促进了媒介的传入,也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有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书籍和报纸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力的分配普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新闻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施拉姆充分概括了印刷媒介对政治、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基础正是印刷媒介轻巧便捷的传播力。信息可以凭借纸张传递到遥远的地方,那么图像和文字所负载的知识和信息就能最大规模地发挥作用。

5.电子传播

电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的传播能力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传播的广度来看,人类“无远弗届”的传播梦想真正成为可能。自18世纪荷兰科学家莱顿和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分别用“莱顿瓶”和“蓄电池”制造出电流、英国物理学家法拉根据电磁现象发明了发电机之后,电就被人类制造并征服。

“电”用于传播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电”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每秒可达30万公里,因此,负载着电的信息也就获得了同样的速度,传播空间的障碍被大大地突破了。许多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使得信息首先能以光速在电线上传播;波波夫、马可尼等人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又使信息可以脱离电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而不需要依附任何有形的材料;随后萨尔诺夫等人将广播技术推向成熟。几乎与广播发展同一阶段,在法国人勒布朗,德国工程师尼普可夫、威勒,英国人贝尔德,美国发明家詹金斯等人的努力下,电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于是,通过无线电,人们不仅能够传播声音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传递图像的信息。

电子传播颠覆了文字信息和印刷媒介的传播逻辑。用麦克卢汉的话来说,就是电子媒介使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原始社会的人们是以“部落”方式聚居的,又因聚居而交流密切——这种交流往往都是人际传播。后来,各种传媒出现了,尤其是报纸、书籍、电话、广播等大众传媒的出现,使人们即便相隔千里也可以获得远方的信息,保持密切的联系。于是,人们可以与人隔绝却不与世隔绝,这个时候,人类社会“去部落化”了,不聚居在一起也可以顺畅地联系。但是,当电子媒介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部落化又重新开始了,这表现为人们可以被媒介虚拟地聚集在一起,就像今天当除夕夜举家团圆的时候,世界各地的许多中国人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以上是对人类传媒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大致扫描,从中我们不难得出,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遵循这样的方向: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空间越来越广。这样,人类将可以了解更多更远的信息,获取更为丰富的见识,从而为更有效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基础。

二、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的需要

同样能证明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必然性的是人类不断发展的模仿、复制现实的需要。

人类会不断地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复制客观现实,即人有利用自身模仿的能力创造模仿物的能力。人类社会从图像开始的媒介变革,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人们信息传递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利用符号手段模仿客观世界、模仿自然的能力。模仿,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本能,总的来看,这种行为有助于拓展人类“知(认知,如科学活动)、情(情感愉悦,如审美活动)、意(伦理和道德,如信仰活动)”三方面的能力。

1.模仿行为的功能

模仿能够促进人们更多更好地认知客观现实。思想家早已通过各种方式证实,人类很多发明都是通过模仿自然界来完成的。据此可以最终推断,模仿具有发现真理的功能。

这首先体现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模仿是孩子认知周遭环境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对模仿曾经有过诗意的描述,在《捉蝴蝶》中他谈到一个孩子该怎样才能抓住蝴蝶——那是需要模仿才能实现的,他说:我的这个夙愿(抓住蝴蝶——作者注)后来是这样得以实现的:我让自己随着我所迷恋的那对翅膀的挥舞而起伏,随着他们的晃动而漂移,那个古老的猎手格言开始在我们之间起作用:当我的肌肉每一根纤维都调动起来去贴近那个小动物,当我自己将幻化为一只飞舞的蝴蝶的时候,那蝴蝶的一起一落就越来越近似人类的一举一动,最后擒获这只蝴蝶就好像是我重新为人的必须代价。在这里,本雅明想用“捉蝴蝶”来说明模仿是“对自然的同化”,那么,模仿就是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模仿人类可以掌握更多的自然奥秘和能力。

人类不仅仅通过单纯地模仿自然界的表面现象来使自己的认知范围更宽广,同时他们还会模仿自然界中隐含的深层次的道理和规则,即将这种模仿上升到理性层面。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通过模仿自然界来完成的。比如,借助模仿鱼鳔使鱼沉浮的原理,人类发明了潜水艇,而对于潜水艇来说,密封舱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鱼鳔;通过模仿蝙蝠利用超声波辨别方向的本领,人类发明了雷达,这样就可以发现辽远的天空中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这说明模仿是人类通向理性世界,获得科学认知的通路之一。

其次,模仿有“善”的指向,即在所有的“模仿”中,模仿“应该是”的东西是人类“模仿”的价值指向。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早就提到,戏剧不仅仅要模仿“事物本来的样子”,还要模仿“事物应该有的样子”,这里所谓的“应该有”其实就是一种道德指向。

英国思想家科林伍德就模仿的道德指向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说,他认为:在任何虚拟活动的背后或许总有一个动机,即渴望获得某个东西,如果虚拟实现了,我们就可以享受或占有这个东西。这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实际所处的情境感到不满,又不企图运用实际手段去实现一个更令人满意的事物状态来补偿这种不满,而是凭借想象一个更满意的事物状态来得到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的满足。在科林伍德看来,模仿是一种“虚拟活动”,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真”的模仿,如果模仿成功,“就可以享受或占有这个东西”。前文所说的潜水艇、雷达等发明成果便是人类通过模仿而占有的东西。第二个层次是对“善”的模仿,即对“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事物状态的模仿。这种模仿的成果往往是一些符号,比如一些艺术作品,包括我们在广播电视媒介中看到的更美丽的人(灯光、摄像、化妆打磨出来的)、更美丽的爱情故事(编剧、导演、演员等合作制作出来的)等等。

最后,模仿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即模仿具有美学意义。至于为什么如此,目前还没有严密的科学证明。但是,我们可以随意地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感知到这种乐趣的存在。比如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我们很难发现他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感觉疲惫,他们始终玩兴很浓,直到倦意袭来突然睡去。在那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游戏中,大量的是模仿行为。比如,男孩和女孩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共同抚养他们的孩子(这个孩子通常是由一个布娃娃替代的),他们会假设各种生活情景,给孩子(布娃娃)穿衣、吃饭、玩耍、讲故事等等。由于这只是模仿行为,并非真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父母照顾孩子往往会非常疲劳),孩子们便会轻松地获得巨大的感性愉悦。即便是成年人,在他们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时候,也往往会不经意地选择通过模仿的方式使自己重拾快乐,比如现代都市中的许多年轻人喜欢到电子游戏厅去减轻压力,其实就是一种对拳击手、赛车手、枪手等角色的扮演模仿,以达到放松和愉悦的目的。当然,成年人通过模仿获得快乐的最佳途径还是欣赏各种艺术品,包括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各种电子艺术文本。

的确,艺术的模仿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快乐。首先,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会产生巨大的愉悦感。柏拉图说,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时进入的是一种情感激越、思致横溢的“迷狂”状态,而尼采干脆以“醉酒”来形容,认为艺术品是“酒神精神”的产物,这都说明了艺术创作过程中蕴藏着的无以言表的感性愉悦。其次,艺术品的信息接受同样能带来巨大的快乐,这是我们用感觉“内模仿”艺术品的方式获得的快乐。美学家汤姆森曾经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内模仿”,他说,观看一个花瓶的时候:双眼盯着瓶底,双足就压在地上。接着随着瓶体的向上提起,她自己的身体也向上提起,随着瓶体上端展宽的瓶口的向下压力,自己也微微感到头部的向下压力,……有一套完整的平均分布的身体适应活动伴随着对瓶的观照。正是我们自己身上的这类动作的完整与和谐才是和谐的整体这个理智的事实相适应的。

可见,“内模仿”的审美运动悄悄存在于我们观赏艺术品的时候,也正是它带给了我们巨大的审美接受愉悦。再比如观看动作片时,尽管我们的身体固定在影院的座椅上,然而内在的感觉却随着激烈的动作场面一刻不停地读解片中的一招一式,甚至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如果认同并欣赏片中动作的美,那么观影结束后,我们甚至还会尝试模仿这些动作。这种艺术传播过程中的“内模仿”又被称作“移情”,即把自己想象成艺术作品中的那个主体,用上述汤姆森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我们把一只花瓶当成艺术品,那么,我们就会在内心将自己等同于那个花瓶,我们的内心会随着花瓶的形状而运动,通过这种对艺术品的模仿,能够获得巨大的快乐。

正是因为有上述种种需求,人类才具有一种持久的内驱力并最终发明了广播电视技术。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介是对人类传播能力的突破(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们帮助人类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获得更远更多的信息,不仅将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而且还用电子信号记录信息、记载历史,比如今天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回味、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品味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介提升了人们模仿的能力(这同样也是人类的本能),人们用广播电视技术塑造了一个音像世界,这个世界既能客观地反映周遭现实,提升人们的认识能力,同时也能超越现实,按照人们的希望塑造一个理想世界,反映出人们的伦理追求和美学追求。

同类推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噬器大师

    噬器大师

    吞噬高阶武器,然后消耗吞噬大量中低阶武器转化出的武器本源能量,把激发条件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剥夺成自己随心所欲使用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损器利己。或者说这是个拥有独一无二噬器能力的家伙,在这陌生的世界上寻找着救赎之路的故事。
  • 偷偷喜欢你

    偷偷喜欢你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怎么办?”“我会抱着你一起死!”“就像这样么?”易水转过身,移步到小诺的面前,双手抱住他的腰间。小诺轻轻勾起唇角,对啊!就是这样。他们青梅竹马,从小似是情侣一般的黏在一起。偷偷的喜欢成了说不出的隐瞒,没有停止过的依赖成了理所当然。当她的右手牵住另一个人的左手;当他已经不在身旁。
  • 天下夫君一般黑

    天下夫君一般黑

    天机门第一神偷沐轻楚穿越时空沦为乱世小强盗。一次劫商船失利,她被腹黑男当作债款送给楚云山,嫁为十九小妾,结果她以黑吃黑,劈晕楚云山刮走钱财逃之夭夭,从此敲诈勒索、横行古代,惹尽一身桃花。
  • 半月封天

    半月封天

    一怒为红颜,一笑珉恩仇。一喜众生乐,一悲众生悲。一枪在手,万法皆破。李文浩一个普通高中学生,在一次受尽屈辱,尊严被践踏后,他发誓,他要做人上人,他就是法则,他就是天!!一块神奇的吊坠,一个古怪的殿灵,和这个原本被遗弃的世界……让李文浩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甚至封印一个世界!李文浩出身于下界,从一个凡人,成为了修者。仙道如万马千军过独木桥,难于上青天。魔道,冥道亦是如此。不过李文浩却要,三者皆逆!玄幻与都市的碰撞!仙侠与异能的火花!请看半月封天!
  • 邪魅妖王:妖妖惹人爱

    邪魅妖王:妖妖惹人爱

    一不小心头向下便穿越到了一个未知世界!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聂小妖,开始了大闹天宫般的自杀模式一路杀到皇宫,处处与君主作对,当然作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我蕭蕣王也不是那么好惹的!所以。。。。嘿嘿。。。对付这个呆萌里带着点痴傻还以为聪明的聂小妖,只需要反之以猫捉老鼠的游戏便可,当然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玩物加宠物!
  • 武道寂寞

    武道寂寞

    武道之巅峰者:一指可破苍穹,一拳可碎大地!半指可诛仙,一指可灭神!血战三千世界,独享武道之寂!武者修炼境界:武徒、武者、武士、武师、大武师、武灵、武王、武宗、武君、武皇、武帝、武尊、武圣、武神、神通(神通四大境界:第一是归真,第二是显圣(肉身显圣,身体本身力量强大),第三是大罗,第四称混元。混元之上,还有...
  • 蛊妃嫁到: 王爷夜来袭

    蛊妃嫁到: 王爷夜来袭

    舜华王朝皇帝与已故狄国公为当时未满周岁的狄国公长孙女狄灵儿与年仅八岁的六王爷祁连凯定下婚约,待狄灵儿及蒂那一年便迎娶为正妃。时光流逝,狄国公逝世,国公府日渐衰败退居江南,不负往日繁荣,机缘巧合之下,苗族蛊女狄灵儿穿越而来取代狄小姐身份,嫁入豪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契约魔女是萝莉

    我的契约魔女是萝莉

    被认为最弱的他与她结下了羁绊......
  • 神心界

    神心界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奥斯零城】,而所有行者和象者心中不可抗拒的【地府】统治的【奥斯零】却是在整个【伊斯帝国】七个城市中最弱小的一个城市,他们把它称之为【七度王城】。在近年来,【奥斯零】名声远播的【金行者】【永生之王】,那个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男人,却死在了【木行者】唐默默的手中,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 剑囚

    剑囚

    一道惊雷炸响了一个传奇的开始,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两世的人生经历书写一世的成败,不因离别而悲凉,不因背叛而愤恨,只因我笑我太痴,只有手中的剑才能撰写人生,撰写一世快意恩仇的剑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