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600000004

第4章 时代需求是节目设置的准则(1)

时代性是广播节目内容的重要特点,更是中国广播节目的生命。新时期的广播能否展现其应有的生气与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都离不开广播节目的时代性。翻阅广播历史不难发现,有多少曾经独领风骚的节目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国民的所思所想,它们与那个时代有着共同的呼吸,它们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有多少节目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而落伍。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与时俱进的步伐不能迟缓。一些不忘与时俱进的节目至今仍是电台的传统名牌节目,而那些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新创办的节目之所以在一夜之间具有很高的收听率及知名度,也是因为其紧紧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

人类社会的航船永远指向前方。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征、任务以及思想体系与价值观,而人们所处时代的现实,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着眼于现实、立足于现实,才能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易经》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历史方位”,推动社会进步。对于广播节目来说,只有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成为引导和鼓舞人民的旗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从而推动历史前进,造福人民群众。

第一节 时代性节目的设置

一、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前提

节目的制作及设置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21世纪“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的主流。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在步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层出不穷,如数码录音笔、MP3播放机、3G手机、光盘刻录机等,这些设备使得广播在采、编、播方面已经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例如,珠江人民广播电台就很注重广播新技术的利用,早在1988年国内大多数电台仍然局限于调幅广播时,珠江台就率先推出调频立体声广播,在1996年又在亚洲首先实现了数字音频广播(DAB)。珠江台正是在广播技术方面的“先声夺人”使得它始终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挺立潮头。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这一从前相对稀缺的频道资源发展成为富裕资源,从而提供了针对各类特定受众的数量众多的频道以及听觉的上乘享受,并且代表了广播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追求。

二、政治、经济体制对媒介的影响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背景

媒介在受到政治制度制约的同时也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政治制度对大众媒介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其对媒介体制的影响,媒介体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的所有制。作为媒介体制的重要焦点,媒介、政府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基本面貌由政治体制决定的,媒介体制则将其明确体现。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前的30年里,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频繁;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当时媒介的性质被定义为“党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媒介严格受党的控制和管理,实行完全的公有制,媒介的性质和鉴别的确定,媒介管理者的任免,媒介工作的方针,乃至媒介的内容和形式、发行与资产,都由党委管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完全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媒介的制度环境由此发生重要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直接推动力,促使媒介走市场化的新道路。媒介受自身的经济利益驱动。随着政治因素对媒介影响的适度调整并快速地释放和体现出来,除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外,媒介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等方面的功能逐步获得确认。然而,市场化绝不等于商业化,市场化是非商业化媒介在基本保持原有所有制、政治立场和编辑方针的前提下以市场经营的方式取得经济自立的过程。中国媒介之所以选择走市场化道路而没有走商业化道路,恰恰是媒介受政治控制的本质不变、受经济利益驱动迅速增势的结果。

三、特定历史时代的审美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依据

文艺要真诚体现时代审美理想。时代变化引起审美意识变迁,美的时代性也是当代性,它几乎适用于任何艺术,广播也不例外。广播节目受听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其创作群体把握住了时代生活的脉搏,创作出了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审美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审美情趣方面。审美情感或审美需要的变化是广播节目创作的基础、前提和动因。因为只有需要才能促进生产与创造,只有审美需要才能使艺术创作不断升华。人类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需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在发展,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是无须证明的事实。同时,艺术作品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所以,优秀的广播节目总是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表现时代的风貌,传达时代审美价值、审美取向和审美方式。

人的审美意识是流动的、变化的。任何一种为人们陶醉过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式,其生命力的“青春期”总是有一定期限的。人类的审美天性又往往不满足于老一套的东西。时代变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变化,广播节目是活的艺术,只要它不再适宜表现当代和未来的现实,统统都会被新的节目艺术形式所排斥。今天广大听众打开收音机的目的是通过广播这面镜子去认识人生和社会,探求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一些不合时宜的节目自然会受到冷落。今天的广播节目,必须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快速节奏,使艺术随步“载乘”新的内容、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节目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变则新,不变则腐”,而这些改革,无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审美意识的不断变迁而进行的。

美学意义上的时代性,在广播节目中都有着绝好的印证。从广播节目的发展来看,从《新闻和报纸摘要》到《新闻直播间》的变化,再到《互动时间》的兴起,都是时代审美、社会风尚发展的结果;而《财经在线》的产生与发展,又与当代经济、政治密切相关。一定历史时代的艺术作品,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现实关系与社会实践决定的。《情感世界》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激起人们的情感,也是因为她那么博大精深地探及了人生的奥妙,那么敏锐细致地捕捉了心灵的变幻。艺术及艺术群体的发展是必然的,其审美价值和意义的改变也就势在必行。一方面,优秀的艺术节目历久不衰,其真正的美愈益明显,审美价值以更加纯净的姿态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新生艺术的介入,历史艺术又一次次经受了某种意义上的贬值,其中一些不免趋于消亡。所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要经过历史的洗礼。

四、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语境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由于当代电信、广播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前发达,使得文化交流的全球覆盖范围、交流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此,文化全球化是我们最直接感受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同时我们也应将当代中国广播的节目设置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来考虑。数字技术、光纤电缆、互联网等技术领域的一次次急速变革,使传播的基础设施全球化了,共同的语言和语言能力已经进一步加强,全球化的文化市场也正在形成。

全球化给中国广播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节目直接进入———国外广播节目、音像制品的大量进入;其二,技术进入———数字卫星广播、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带来广播传输设施的全球化;其三,跨国公司进入———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兼并、购并等方式直接进入中国广播市场。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语境。

中国广播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肩负着党的宣传任务,它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但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新闻控制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传播全球化以前,各国的传播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下,较少或根本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政府力量、经济力量的愿望和取向。近些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范围扩大、数量增加、频率增多,多元的观念、价值体系接触、碰撞的几率逐步增大,只要不是完全封闭的国家必然会受到来自他国文化的或多或少的冲击。对于我国来讲,随着加入WTO,媒体进一步开放带来的传播全球化必然会对原有的意识形念话语建构方式提出重构要求。先前部分的传播模式、宣传定式要做相应调整与改变以适应传播全球化的整体趋势,这种重构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对于中国广播来讲,由于当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收听境外广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广播传播中的意识形态话语重构要求较之印刷媒体来讲更为紧迫。广播在意识形态话语重构中要注意扩大信息容量、容纳多维度舆论。

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自己在全球化的有利位置向他国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同化他国人民,将他国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轨道中来。正如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传播学者乔姆斯基所言:“美国利用WTO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国家、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如何强化民族认同。

WTO为中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某种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民族认同重建等问题。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广播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文化防御”与“文化扩张”的使命。广播节目在内容选择上改变过去“单向度舆论”的做法,适当地选择一些负面信息、敏感信息,不断提高听众的“免疫力”。这种主动出击就是一种积极防御策略。

积极防御策略还指来自节目形态方面的大胆尝试。研究表明:受众对于境外节目所谓的“喜好”,大部分来源于“好奇心”———对节目形式上的好奇(如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最初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国内没有见过类似的电视节目)、对节目内容“闻所未闻”的好奇(如受众从某些境外电台、电视台可以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敏感信息与负面信息)。我们过去节目形态单一、内容整齐划一,激不起人们的好奇心,因此一旦有一些新花样的节目、看似敏感信息的出现,便很容易引起关注,引发人们一窝蜂地收听和收看。同时,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将自己的先进文化介绍出去。文化扩张是文化的本质特点。文化生来就是以传播广远为理想的,正是扩张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存活与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理应更加强大,焕发勃勃生机。

同类推荐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血之弥撒

    血之弥撒

    塞纳河的波光一定铭刻着他的浅笑。那一夜,月华垂吻,玫瑰泣血,剔透泪光中凝结着一场与日光永恒的华丽叹别。月光下的幻灭,遥指的是一条寂寥无尾的长夜之路;墓园的挽歌,逐字逐句都在吟唱着永恒的眷恋。而时间,则成为永世难逃的劫数,生无所息与无限停滞的对冲,在夜色中无限蜿蜒。同流光一起游走的,是无尽的告别,终至遁入大地的广袤。在永恒中不断告别,那份诗意般的孤寂里流淌地是无尽的血色温存。墓碑前的那束玫瑰,他曾倾身一吻,会伴月色长眠,永不凋零。[《吸血鬼编年史》同人,人设仍沿用原著设定,主要人物涉及莱斯特(Lestat),路易(Louis),阿曼德(Armand)等,以及原著中的其他人物。]
  • 剑侠传奇之月无痕

    剑侠传奇之月无痕

    苍月村孤儿月无痕为给邻居采药,摔入山谷之中,得到残月剑法,和一本摘星踏月的身法,从而开启一段剑侠之路。
  • 盛宠公主:亲亲相公我很乖

    盛宠公主:亲亲相公我很乖

    她,21世纪的头号杀手,一生却只为逃离组织。她,钟离帝国的纨绔公主,放荡不羁,一生盛宠。一朝穿越,她成为她,为她而活,为自己而活。他,帝国异姓王爷,强势霸道、残酷无情,对爱情不屑一顾,却不想将心遗落在她身上,从此对她温柔纵宠,纠缠不放。她跑,他追。她躲,他找。当某女发怒执匕首刺进某男胸膛时,某男握住她的纤纤素手道:“小浅儿,只要是你给的,我便会要。”
  • 天道不随人愿

    天道不随人愿

    人固有三魂七魄,缺失一者,轻者神志不清意志不定,或者身患残疾重症。重者卧床不起,不醒人事,先天夭折。男主的七魄尽失,却可以长留人世。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此生许你终老

    此生许你终老

    离婚三年重遇前夫,林玥微的噩梦才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常都市学校

    异常都市学校

    每一个人身体中都存在异常,发崛其异常者是为异能行者。我算是发布新书了,有兴趣可以看看,叫做【勇者再起】
  • 亚和星人与龙的传人

    亚和星人与龙的传人

    地球人铁恒无意中得到一块从天而降的水晶石而认识了外星人银雪,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险故事;他们潜入深深的海底,来到人迹罕至的南极,飞往荒无人烟的红色星球,最重要的是龙的传人第一次来到另一颗有生命,有智慧的星球—亚和星。铁恒在与银雪接触中了解到,她的内在比她的外在还要美丽,才发觉自己已喜欢上这个女子,然而他自己却将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直到离别那一刻他终于向她表明了自己对她的深深情意。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