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100000009

第9章 舆论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1)

社会问题冲突性自身带来的风险性和建设性意味着社会问题治理的必要性,而对社会问题的治理依赖于相应公共政策和制度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实践层面对社会问题的应对,但在此之前还有认知层面的选择,亦即对社会问题的应对不能仅仅局限于操作性的措施上,那么理顺对社会问题本身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社会学家富勒和迈尔斯最早提出社会问题的自然史:社会问题通常包括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首先,社会问题要被察觉;其次,针对该问题的相应政策和措施要确立;最后,具体的改革行动要实施。

客观存在一定是社会问题的前提条件,而主观界定是社会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即从某些人注意到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才有可能进入相关社会机构和组织的视野,而随着社会问题的认定,社会问题的治理也会随之启动。

而某一问题,一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成为舆论的客体。要知道,“在社会生活中,舆论的一个作用就是不断探索社会新问题的守望者,通过它的议题设置,来使社会的文明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和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这种生命力,提高自己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

第一节深度解析:社会问题——舆论的客体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与舆论学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在两个不同的学术视野中,社会问题被关注的特征既有交集,也有分野,也正因为彼此的交集和分野,才给予了彼此解析社会问题的独立空间。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构成舆论至少要有三大要素:一是发出舆论的主体——公众,二是舆论的表达形式——意见,三是舆论的客体——社会问题。

一、舆论的客体——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舆论的客体,而作为舆论客体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问题有何异同?在舆论学视野里,作为舆论客体的社会问题,其规定性包括公共性、冲突反常性、现实性。那么,我们就分别从舆论的三个要素的规定性角度,来解读这种异同。

舆论学强调舆论客体的三要素:公共性、冲突与反常性、现实性,从舆论客体——社会问题的规定性即公共性、现实性来看,具有共同点;而从冲突性与反常性来说,具有不同之处。

1.共同点

在前文回答社会学视野中“何为社会问题”时,已经明确了成为社会问题应基于两个前提条件的辨析。一是,就社会问题的界定而言,私人问题与公众问题的区分;二是,就社会问题的成立条件而言,自身所包含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评判的辨别。

就公共性来说,社会问题不是一个私人问题,而是一个公众问题。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社会问题具有公众问题所强调的“社会性”;而作为舆论所关注的对象,首先也一定是公共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私人性的问题,或者专业性的问题。

就现实性来讲,当某一“问题”成为社会问题时,就客观条件而言,社会问题的判定首先客观上要有“问题”状态出现,即对公众有现实的负面性困扰状态存在;而当某一社会问题成为舆论话题时,它不是纯粹历史上的,或者是未来的、冥冥之中还没有出现、与现实毫无关联的问题,而是与现实有紧密关系的。

2.不同点

(1)从发生机制来说

对于社会问题发生的动因,正如前文所述,研究由来已久,观点不一,但最有影响且广为人们接受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温贝格和罗宾顿的“五观点”,即病理学观点、价值冲突观点、偏差行为观点、标定论观点和社会解组观点。这五种观点从归因的角度进行解析,病理学观点、价值冲突观点、偏差行为观点和标定论观点都归因于内部,即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本身出了“问题”,而社会解组观点则归因于外部,即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体制的变动使得原来规范个人或人群的价值准则变得含糊不清。

舆论客体的冲突性、反常性何以进入公众的视野呢?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总是与文明成果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这些意识形态以社会设施、制度文明、观念文明或者知识文明等方式,来引导或制约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它可以使社会实践以常规的形式,稳定地、更富预期更有效率地发展,进而支撑着社会良性的运作。

但社会发展实践的链条和制度的齿轮并不总是相互啮合的。一方面,社会实践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具有某种必然性,随着社会挑战的出现,社会实践在不断面临新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作为文明成果的社会意识形态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积淀下来,就相对固化了,不会因时而变。二者的不完全同步性也导致了某种社会张力的产生,进而各种社会矛盾或观念冲突以新的社会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在社会实践的交替过程中,支撑传统社会的制度文明、观念文明并没有随之淡出,而保障市场经济的规则也不是一蹴而就,在实践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其中,有些旧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文明成果积淀,诸如制度文明、社会设施和社会规则来加以解决,甚至很有效率地解决;但是,有一部分新的问题,光靠过去的制度、规则不能很好地解决,其解决的效率下降了,甚至完全不能解决。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的张力,导致了新、旧制度或观念发生了碰撞、冲突,进而使舆论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凸显出来。

(2)从矛盾和冲突性来说

由于社会问题的界定是“被社会中的相当部分人群认定有悖于理想标准或有悖于现实规范的行为、事端和现象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必然有下述两个相互关联的特性:一是,社会中的相当部分成员的日常生活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二是,社会中的相当部分成员认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消除那种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问题”的客观存在,还是公众的主观确认,对于社会问题负面困扰的确认和消除动议已经形成共识,没有主、客观的争议。比如交通拥堵问题,比如贩毒问题,这些现象的负面性是广泛的,虽然消除这些问题未必是一时之功,但消除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的动议却具有广泛的共识。

舆论客体的冲突和反常性是指,舆论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一定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它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也许不是新出现的,但一定是一个新凸显的问题。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所凸显出来的新问题如果按照既有社会机制或社会规则来解决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一冲突和反常性是新问题和旧规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且,在如何进行利益调整和规则重建上,存在众多争议。比如在传统社会中“拾金不昧”一度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该不该向失主索取报偿,却成了有争议的问题。再比如,“婚前财产公证”,在传统观念里简直是对双方婚姻和感情关系的亵渎,但在市场经济环境却发生了,最初争议声很多,但随着社会规则的调整,人们的社会观念也随之改变。

二、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构成舆论的主体——公众,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少数人、个别人,它一定是一个数量相对比较多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从这一点上来说,公众似乎与集群、群众这些概念难以区分。那么,公众又有哪些特征和规定性呢?

1.什么是公众

群众与集群古已有之,公众这一概念虽然是一个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但它本身不是一个确定的数量上的概念,它是近代大众传媒的产物。

早在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就洞悉了公众与其他社会成员集合体的差异,即公众是“纯精神的集体,由身体分离且分散的个体组成,其结合完全是精神的纽结”。群众与集群是以身体的临近为条件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进而通过人际的信息传播,实现人与人心理乃至精神的联接。然而,当人类文明的河流绵延到近代,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人们不必在大街谋面,也不必在广场聚集,人们在各自的居所就可以阅听信息,于是,信息传播不再因时空而阻隔,可实现同步的信念或激情,大众传媒作为纽带使不同时空的人共享了一个信息、一个思想抑或一个愿望。公众最重要的特征是它造就的舆论。“舆论与现代公众的关系好比是灵魂对身体的关系”。

2.舆论主体公众的规定性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一方面要具有问题相关性;另一方面,这些社会成员还要具有相应的意见表达的主体性。具备这两种不同的性质要求,这个与某一舆论问题相关的社会成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舆论表达主体。

所谓问题的相关性,即跟舆论客体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相关性,也就是舆论客体——问题相关所及的社会成员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主体要具有相应的意见表达的主体性。一般来说,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是指,有自主意识,同时又有完全的行使社会行为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即舆论主体就相应的舆论问题具有意见表达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

所以,公众这一概念既不是一个确定的数量上的概念,也不被某种特定的社会属性所规定,关键是舆论问题涉及的社会成员的特征。虽然这些社会成员未必在同一时空,但由于大众传媒的纽带关系,使处于不同时空的个体、具有问题相关性的社会成员,就某一舆论问题达成目标取向的共同性。具体来说,共同的利益、兴趣和某种偏好将他们彼此结合成为“纯精神的集合体”。

三、舆论空间的“冲突性”呈现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经济利益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经济分化不可避免,而随之社会结构呈现出多层分化态势,这也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尤其在某些方面两极分化的态势增加了社会冲突的强度和烈度。这些具有冲突性的社会问题是如何进入舆论的视野?舆论空间的“冲突性”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观?

在社会转型中基于不同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最终一定会被反映和表现在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层面。而舆论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冲突性不仅具有公开性,而且会从社会心理的不同层面表现出来:即具体意见、社会态度和价值观,而不同社会意识层面的表达又会进一步增强社会阶层认同感。

(一)舆论表层——舆论多元

舆论是公众面对社会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那么,素有“社会皮肤”之称的舆论对于转型期我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往往会敏感地指示出来。

当前,社会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不仅对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诉求有所反映,且其多元化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和突出。“改革开放初期的显舆论,大都尚停留在社会心理的层面,因而表现在日常生活领域,诸如关于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舆论,以及一些物化形态的、具有符号特征的显型文化;在反传统、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这类舆论进一步转化为流行的生活新潮,层出不穷”。

“当改革进一步深入,触及到人们的基本生活态度和现实利益时,舆论便开始出现了彷徨的态势,公众潜在的原有信念体系与公开的表达之间,有意无意地发生着矛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各种舆论调查的数据都显示了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改革初期舆论的兴奋状态(高期望、高评价)正在转变为一种表达含混的状态(适度期望、有限评价),公众从最初的“兴奋”转向相对抑制的“迷茫”之中。

同类推荐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如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与改革主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体系化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热门推荐
  •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一朝穿越居然长了一张惊天下的容颜,而她却又因为这张容颜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亲人。十年学艺归来,盯着张平凡无奇的脸整日晃荡着,享受着应该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但是为啥身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好姐妹的男人被人控制,帮亲姐夫上位,顺便来个江山大统。这也就算了,为啥又蹦出个不是亲娘?好吧,为了姐妹刀山油锅也要去。正走着梅娘回头一看,不好,师兄追来了。快跑!
  •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新婚前夜,林逸被陌生人追杀,被科学怪人改造。一觉醒来,林逸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千米的扫描系统。透视系统……飞行系统……窃听系统……活着,必须要依靠能源。林逸心想,这下不好了,自己要无敌了!
  • 天才崛起:猛追绝色小萌妃

    天才崛起:猛追绝色小萌妃

    她,懦弱,白痴,废物一个遭尽天下人嘲笑。她无所不能,如风般速度,如恶魔般邪恶,更是以医,毒之术名扬天下,世人皆怕,当她变成她,废物变成变态天才,魔兽惧,神兽来,什么三阶灵丹,那是本姑娘炼着玩的什么空间戒指天下少有,这一个一个的是什么?哼不过是个骚狐狸,装什么纯洁,找打,一个个说本姑娘是废物?睁开你们的钛合金狗眼看着本姑娘坐拥天下,切,官大怎么了,见了本神女还不照样下跪?“咦,本姑娘身边什么时候多了个醋坛子?”冰萌书友群?(?^o^?)?:欢迎加入冰萌书友群,群号码:611863838
  • 死亡盛世

    死亡盛世

    没有永恒的胜利,只有无尽的战争,在这个恐惧与死亡交织的世界,死亡反而是种解脱。
  • 学会和领导相处

    学会和领导相处

    与人能好好相处,靠的是技巧,与领导相处,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有直接影响他前程、事业和情绪的领导。你能与领导和睦相处,对你的身心、前途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一个欣赏你的领导会充分地帮助你一步步地成长,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石。
  • 天冷了,你还在吗

    天冷了,你还在吗

    女:在大雪纷飞的季节,我遇见了一个人。一个我从未注意,却一直都在的人男:我站在原地等你,等你回首
  • 暴君之名

    暴君之名

    她,刚才十八层地狱出来,胎穿在这个神奇的神魔大陆,她性格残暴,亦正亦邪,她,一身红衣行天下,以暴君之名让这个上至九天玄境下到十八层地狱为之颤抖,这一世,有爱她的家人,朋友,和爱人,她,为了爱她的人站在巅峰,她女扮男装人不知多少人而疯狂,她,历练整个大陆却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让我们且看她如何渲染她的传奇。
  • 重生之不负岁月

    重生之不负岁月

    重生1995,前世本应该成功的失败者应清北,不缓不急,帮助家里开店创业,指引同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华夏最大的培训机构,同时合纵连横,一步一步,带领着儿时的伙伴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至于萝莉,御姐,学霸,应清北教会你什么叫爱情。
  • 至尊宝藏

    至尊宝藏

    千年前,大陆最后一位至尊强者陨落,这位创造无数传奇的至尊在生前收集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他将这些宝藏都藏在了自己所创造的三千世界之中。强者虽然落幕,但是追寻至尊宝藏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 轮回之千年恋

    轮回之千年恋

    她,只是一个二十一世纪最平凡最普通的女生,活泼开朗,可是,阴差阳错,老天把她送到了五百多年前的大明皇朝,在那里,她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人,开始了别样的人生,可是也是她痛苦的开始```````他,大明皇朝的王爷:“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他,一国太子,未来储君:“只要你愿意留在我身边,我可以放弃王位,和你浪迹天涯·······”他,武林第一杀手,江湖第一大教的少主,人人对他闻风丧胆。她问:“为什么你从来都不要求我跟你在一起?”-------“因为,我爱你”面对个个深情优秀的男子,她不知道该做何抉择···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