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100000038

第38章 当前能源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3)

第二节“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能源问题的媒介议程

本书以“十一五”规划期间的能源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党报和财经类报纸的代表,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呈现我国“十一五”规划进程中能源报道的媒介议程。

一、研究方法说明

(一)研究时间段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政策演变的相关文献梳理,能源建设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受五年计划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能源供需、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十一五”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选取2006年3月16日(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之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作为研究时间段。

(二)样本说明

样本取自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006年3月16日—200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正文中涉及能源问题的报道共有852条,《21世纪经济报道》正文中涉及能源问题的报道共有841条。

(三)类目

本节选取的指标包括:

(1)报道数量。

(2)报道主题:能源市场,能源管理,能源政策、法规,典型报道,能源开发,能源科技,能源合作,能源事故,能源成就及其他。

(3)消息来源: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文件发布,以及其负责人、发言人的访谈或发言;能源政策研究机构及其权威专家;学术研究机构课题组、专家;能源企业;记者、媒体观点;外国媒体言论、观点;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其他。出现在一篇报道中的消息来源可以是上述8种中的一个或多个。

(4)版面位置可以显示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显著程度。包括头版、国际国内要闻版、经济新闻版、其他。

(5)报道的态度/基调:否定/担忧,中立/观望,肯定/乐观3种。

二、相关发现

(一)报道数量

2006—2009年《人民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相关报道数量。

《人民日报》总计852条样本,逐年报道数量为:101、292、334、125条,分别占总体的11.8%,34.3%,39.2%和14.7%。前三年总体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2007年末、2008年达到报道高峰,2009年又开始回落。

《21世纪经济报道》总计841条样本,逐年报道数量为:119,158、260、304条,分别占总体的14.1%,18.9%,30.9%和36.1%。从2006年至2009年总体呈逐年增多之势。

(二)主题分布

1.《人民日报》的报道主题分析

《人民日报》总计852条样本中,排在报道数量前三位的主题分别是:能源管理(181条)、能源市场(136条)和典型报道(134条),分别占报道总量的21.2%、16%和15.7%。

其次为能源合作(100条)、能源成就(82条)、能源科技(74条)、能源开发(56条)、分别占总量的11.7%,9.6%,8.7%和6.6%。

能源政策与法规以及能源事故关注较少,分别为28条、14条,占总报道量的3.3%和1.6%,其他占5.5%。

2.《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主题分析

如图7-4所示,在该报841条样本中,关于能源市场、能源管理的报道数量最多,分别有314和192条,分别占报道总量的37.3%、22.8%。

图7-4《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样本中的主题比例

对能源合作和能源政策、法规和能源开发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也进行了较多的关注,报道数量分别为:103条、91条和88条,分别占总体样本的12.2%、10.8%和10.5%。

此外还有27条,占总体2.7%的报道关注了能源科技,对典型报道(6条)、能源成就(4条)和能源事故(2条)的报道很少,分别占总体样本的0.7%,0.5%和0.2%,占总体样本均不足百分之一。

另外,还有18篇占总体样本2.1%的文章不在以上主题之内。

3.《人民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题对比分析

一方面,两份报纸在某些方面存在一致倾向性,如:均侧重报道的主题包括能源管理、能源市场和能源合作。均较少报道的主题为能源事故,《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比例为1.6%,《21世纪经济报道》为0.2%,并且分别是各报主题分布比例最少的。

另一方面,两份报纸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如:在典型报道上,二者的差别比较大。其中《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所占比例为15.7%,《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的比例仅为0.7%。在能源成就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人民日报》的相关文章所占比例为9.6%,《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例仅为0.4%。在能源政策、法规的报道上,也有明显差异,其中《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所占比例为3.3%,《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例为12.2%。

(三)消息来源

1.《人民日报》的消息来源分布

总计852篇报道中围绕能源主题报道的消息来源前三位依次为:能源企业(500条)、政策研究机构(308条)、政府职能部门(271条),分别占报道总量的59.8%、36.8%和32.4%。

其次,来自学术研究机构(106条),记者、媒体观点(67条),分别占总报道数量的12.7%、8.0%。

再次,来自外国媒体言论和普通百姓的声音很少,分别为15条和7条,仅占总报道量的1.8%和0.8%。

2.《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来源分布

按照消息来源分类,《21世纪经济报道》呈现的最大特点是相关报道消息来源非单一化,一篇报道中涉及多个消息来源的现象比较常见。

在总计841篇报道中,较多的信息源为政府职能部门(333条)、能源企业(257条),分别占报道总量的39.2%、30.3%。

其次,来自外国媒体言论、观点(157条),记者、媒体的观点(97条),分别占报道总量的18.5%、11.4%。

出自政策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文章相对较少,分别为57条、38条,占报道总量的6.7%和4.5%;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也仅有27篇,占总报道量的3.2%;其他类来源仅有1条。

3.二者的对比分析

两份报纸的相关报道在消息来源上,政府职能部门和能源企业比例较大,但排序有所不同。

《人民日报》消息来源前三位依次为:能源企业、政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而《21世纪经济报道》依次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外国媒体。可见,《人民日报》以能源企业为最,《21世纪经济报道》以政府职能部门为最。除政府部门和能源企业两大消息来源外,《人民日报》其次的消息来源为能源政策专家及学术专家,而《21世纪经济报道》则是外国媒体和记者媒体。

另外,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比较少。在《人民日报》中所占比例为0.8%,《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例为3.2%。

(四)版面位置

头版选题最能反映一家报纸的价值取向。

《人民日报》涉及能源问题的相关报道共有110条刊登在头版,分别是2006年11条、2007年40条、2008年39条、2009年20条。

《21世纪经济报道》涉及能源报道在头版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依次为:2006年9条、2007年7条、2008年19条、2009年11条。

(五)报道态度/基调

1.《人民日报》报道的态度/基调分析

总计852篇报道中,有432篇、占总体50.7%的报道基调为中立/观望;持肯定/乐观基调的文章有387篇,占总体的45.4%;其中持否定/担忧基调的文章有33篇,仅占总体的3.9%。

肯定/乐观的报道基调占了总数的过半数,表现了该报对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和态势的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较多持中立基调,体现出对待能源问题的客观态度;否定/担忧的报道条数极少,多出现在问题呈现或政策反思的报道中,符合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2.《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的态度/基调分析

在总计841篇报道中,持中立/观望基调的为774条,占总体的92.0%;持肯定/乐观基调的文章有50条,占总体的5.9%;持否定/担忧基调的文章有17条,占总体的2.0%。

其中,近九成的报道基调为中立/观望,否定/担忧的报道和肯定/乐观的报道极少。与《人民日报》相比,财经类报纸更重视报道的不偏不倚和中立性。

3.二者对比

通过对比二者的报道基调可以发现,在持否定/担忧这一基调上两份报纸所占的比例趋势基本相同,《人民日报》仅占3.9%,《21世纪经济报道》仅占2.0%,区别较大的是:

在肯定/乐观基调上,《人民日报》所占的比例为45.4%,《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的比例仅为5.9%,这凸显了两份报纸不同的性质,《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机关报,秉承了正面宣传报道的方针。

持中立/观望基调的文章所占的比例,《21世纪经济报道》占九成以上,《人民日报》为50.7%。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能源问题报道特点解析

(一)议程设置的显著性——受现实与政策影响显著

《人民日报》从2006年起能源问题报道总体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2007年末、2008年达到报道高峰,2009年又开始回落,这说明《人民日报》受现实与政策影响显著。从客观现实因素讲,2008年初我国南方各省遭受冰雪灾害,给煤炭和电力保障造成巨大困难;从政府举措来讲,2007年12月,我国政府发布《中国能源发展状况和政策》白皮书,2008年初国家能源管理的专门机构国家能源局成立,上述因素导致相关报道呈增多之势;而2009年,随着“十一五”规划一系列指标的提前实现和完成,以及开始制定和展望“十二五”计划,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度也有所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从2006年至2009年能源问题报道总体呈逐年增多之势,除该报从2008年1月1日起由每周3期改版为日报,2009年报道总量持续增多,其逐年增多之势与现实和政策因素不无关系。

另外,从报道版面的显著性来看,头版篇幅《人民日报》所占比例高于《21世纪经济报道》,前者共有110条刊登在头版,约占其总体样本的12.9%,后者共有36篇刊登在头版,约占其总体样本的4.3%。

事实上,不是每一个公共事务都能够成为舆论的聚焦点。只有那些与公共事务相关,同时又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才是舆论的客体。能够构成舆论所关注的对象,首先这个问题要有公共性,它首先与社会的公共利益相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源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公共利益息息相关,是舆论的客体。

(二)议程设置的重点——有所类同

《人民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在议程设置的重点上具有某种倾向的一致性。

一致侧重报道的主题包括: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合作,《人民日报》的相应比例为21.2%、16%、11.7%;《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例分别为37.3%、22.8%、12.2%。

之所以关注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合作,是与我国能源问题现状相关。

首先,过去20年间,世界能源消费大约以年均近3%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660;新时期内,世界能源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预计今后20-3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在1.7%左右,2030年将达到220亿标准煤。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是任何一种新能源在短期内都无法满足的。而我国能源问题面临的现实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能源效率偏低、可持续开发能力较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所以,加强能源管理是应对能源问题的重中之重。

其次,矿物燃料资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不断攀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而我国能源市场体系不尽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因此,关注能源市场,促进能源市场体系的完善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当务之急。

通过对社会关注的具有公共利益和现实性的社会问题的舆论引导,发挥新闻媒介影响社会的功能,在《人民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体现。

同类推荐
  •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本书对美国的政策变化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对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堕胎、同性恋、死刑、女权、科学与宗教、核扩散、枪支泛滥、贫富悬殊、环境保护、原教旨主义、政教融合、“先发制人”的战争等,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热门推荐
  • 樱花落雨纷纷

    樱花落雨纷纷

    不是恋你一世芳香,唯独爱你心灵的伤,当我姗姗走来,你是否为我打开门窗,我不是狠,是自我保护,一切我不能抉择。
  • 古代之丧尸来袭

    古代之丧尸来袭

    在什么都没有只有冷兵器的古代出现了“末世”,该怎么办呢?身娇体弱的云绵绵表示没有关系,我有一个穿越爹,还有一个武功高强的竹马,只是能不能把我的异能给换掉呀,嘤嘤…我一点也不想成为女汉子的,会嫁不出去的!
  • 救世主的自我修养

    救世主的自我修养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我们永垂不朽的团长,愿你的名与单身贵族同在,愿你的荣光照耀大地,愿你的话语成为真理,成为我们的道路。我们日用的魔力,求你今天赐给我们;宽免我们的罪债,犹如我们也宽免得罪我们的人;不要让我们陷入情侣的恩爱之中,但救我们免于伤害。那星。
  •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本书内容包括帝国主义的新危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德意日法西斯的产生、世界各国的基本局势。
  • 江山行

    江山行

    万里江山行,至此不回头“跟我走好吗”“好”地上的字刚毅俊秀“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此生定与你纠缠不休”“至此终年,不羡天仙”地上的字少了几分刚毅,多了几分柔情......“江山为局天作牢,众生为子我为棋,莫让红尘乱事扰,此去人间不留仙”
  • 蛮之民

    蛮之民

    这是我曾经的梦想,如今,涅槃。。。如今续写他的辉煌!
  • 公主倾国:红颜覆乱江山

    公主倾国:红颜覆乱江山

    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他是任人欺负的乞丐。一次外出——却意外碰见、是缘还是孽?十年之后他们长大成人,她天真浪漫却被自己最爱的人背叛。她的国他灭、她的亲人他杀,她所拥有的一切他毁。最后她问:“放过我好吗?”他答:“不可能、从第一次见面这一世我都不会放过你!”
  • 重生之闻意苏

    重生之闻意苏

    闻意苏,原是蓝星际精神力专家,在星际大战中死去,重生到异世闻意苏身上,重生之后,开始了走上强者的道路。为尊严,她挺身而出,揍狄青,杀狄傲,气狄景秋,一鸣惊人,大方光彩。出丘上城后,从此以男装行天下,引无数男女竟折腰。她参加魔兽浪潮大赛,闯无望森林,步入迪拜,杀通缉者,灭宗教,闯传承之地,打开尘封历史。为身世之谜,为寻找父母,入新位面,建立新领地,杀群魔,为心爱之人,逆天条,闯禁地,为承诺,灭凰族,创新域,为拯救天下,与心爱之人连手弑罗刹,创新世。
  • 灵幻之子

    灵幻之子

    一次突然的意外,将这次美好的旅行变成了噩梦,将有幸生还、却也是奄奄一息的他们带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接着祸不单行,厄运再一次将他们分散了!这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没有明确的方向和信号,也没有任何的药物和衣物,就连找到一丝稳定的人烟都成了奢望;有的只是多彩的小溪和石头,奇怪的树上的透明的果实,甚至还有一圈围成了奇怪轮廓的玫瑰!失散的他们又渐渐聚集到了这片净土,当他们终于阴差阳错的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大门时,城堡内的什么,让他们再一次睁大了惊恐的双眼?来啊,让我们一起去探险吧!
  • 腹黑撒旦情绵绵

    腹黑撒旦情绵绵

    因一场车祸意外她穿越到一个拥有魔力的异界里,而且该死的既然好死不死的穿越到他们的战争里,并被一个男人所击中张怡倩,她当场吐血晕了过去。在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阶下囚……他们的巫师得知张怡倩并无魔力时,以为是敌军派我做间蝶,试图开启我的魔力,结果徒劳无功。这个国王好俊秀啊,还有害她受伤的贱男人长得也好好……帅神呐……我就这样被一个叫阿西莫的公爵带走了,而且还从为他的仆人,处处受他叼难,还要忍受他动不动那偷袭我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