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9900000037

第37章 N

那(nā)

单姓。《百家姓》收。“那”姓分布较广。《中国姓氏大全》曾注明了“那”姓的四个来源。学者们比较认可的是鲁庄公十八年,楚武王克权国(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权国人迁于“那”(今湖北荆门),因以“那”为氏。

“那”字读音自中古衍变至今比较繁杂。《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上标nā音还是有其道理的。将“那”姓读成nà音,言之无据。

南无(nāmó)

梵文namas的音译,佛教用语。意为皈依、尊敬,即众生向佛真心皈依信顺。如“南无阿弥陀佛”。杨衒(音xuàn,通“炫”)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载:“(菩提达摩)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南无”,极易误读成nánwú。

老衲(nà)

指补缀或和尚穿的衣服,常用作和尚的自称。“老衲”,老和尚自称。

按捺(nà)

原指用手重重地按。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恶和尚)将只手捺着左眼,飞跑出来……”。后引申为抑制、压下、忍耐。“捺”字,中古入声字,音nà,从《广韵》奴曷切。极易误读成nài。

小囡(nān)

方言,小孩儿。如小囡。也指女儿。

赧然(nǎn)

形容难为情的样子。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引用子路的话:“‘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汉语词另有“赧颜”、“羞赧”等。“赧”字,上声。极易误读成阳平。

牛腩(nǎn)

指牛腹部或近肋骨处的又肥又软的肉,也可以理解为牛脯或牛肉干儿,及用这种肉做成的菜肴。《广雅·释器》的解释是:“腩,脯也。”也指以调味品浸渍肉类以备炙食。《齐民要术·肝炙》中载:“亦以盐、豉汁腩之。”“腩”字,极易误读成阳平的nán。

蝗蝻(nǎn)

蝗虫的若虫,外形像成虫而翅膀很短,身体小,头大。也叫跳蝻。现代汉语里的“蝻”字,今统读为nǎn。

排忧解难(nàn)

“难”字的读音,在古代有“那干切”的平声字nán和“奴案切”的去声字nàn两读(见《广韵》)。去声nàn字的其中一个义项是指不幸遭遇的苦难或灾难,如“灾难”、“危难”、“患难”、“磨难”、“避难”、“落难”、“逃难”、“难友”等。成语“排忧解难”中的“难”指的是危难,即排除忧虑,解除危难。“忧”在古代不仅仅像今天这样仅指忧愁,而且还指困难、疾病、忧患、丧亲等,词义色彩和范围比今天重得多,完全可以与“难”字作近义词而相提并论。这里的“难”字应该读作去声nàn。但是,由于“难”字在现代的词义逐渐变轻,有大有小,大难指危难,小难也可指困难、难处、令人为难的事情,所以有人也将“排忧解难”中的“难”字读成阳平音nán。

“难兄难弟”一词,两读。一读“难(nán)兄难(nán)弟”,原指兄弟关系非常好,今多反用,讥讽两人同样坏。二读“难(nàn)兄难(nàn)弟”,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境地的人。

攮子(nǎng)

指短而尖的刀,一种旧式武器。“攮”字,还作动词,(用刀)刺,如“攮了一刀”。

齉鼻子(nàng)

指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齉鼻儿,指(语音)发齉或者说话时鼻音特别重的人。

呶呶不休(náonáo)

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曾巩《答袁陟书》载:“古之君子,法度备于身,而有仕有不仕者是也,岂为呶呶者邪?”

铙钹(náobó)

铙,是发源于商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以安上木把儿。使用时拿着把儿,铙口朝上,用椎敲击。古代军队中也常用。钹,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有两个铜制圆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稠条或布片,两片合起来拍打发声,俗称为“镲(音chǎ)”。今天所说的“铙钹”一般是指大型的镲,即“大镲”,在大型交响乐队或鼓乐队、军乐队中均有所使用。

淖尔(nào)

蒙语译音词,也译作诺尔。指湖泊。现多用于地名。如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达里淖尔”、“查汗淖”、“额仁淖尔”、“达来诺尔”、“查干诺尔”;黑龙江的“扎赉诺尔”、“淖尔河”;青海的“库库淖尔”(即青海湖);新疆的“罗布淖尔”(即罗布泊)等。“淖”字,也指烂泥或泥坑。汉语另有“泥淖”一词。

哪吒(nézhā)

即哪吒太子,佛教护法神的名字。传说是毗沙门天王三太子,有哪吒太子剔肉还母、拆骨还父,现身为父母说法的故事(可见佛教经籍《五灯会元》)。也指《封神榜》、《西游记》里的英雄人物。哪吒,极易误读成nuózhā或nàzhā。

木讷(nè)

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老子·四十五章》有“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句。《论语》中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句,指的是说话谨慎、寡言,而行动办事却敏捷、利索。汉语里另有“口讷”一词,指不善言谈,嘴笨。“讷”字,今统读为nè(可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容易误读成nà。

气馁(něi)

失掉勇气。“馁”字,今统读为něi(可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容易误读成nuǐ。在古代,“馁”还指饥饿。如《孟子·尽心上》载:“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比拟(nǐ)

“拟”字,上声。容易误读成去声nì。比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也指比较。另外在汉语里,“拟”字还表“起草设计”、“打算”、“模仿”,如“模拟”、“拟古”、“拟人”、“拟物”、“虚拟”、“草拟”、“拟稿”、“拟订”、“拟议”、“拟作”、“拟声词”等。

亲昵(nì)

十分亲密。《左传·襄公二年》有“若背之,是弃力与言,其谁昵我”句。汉语另有“昵称”、“昵友”等词。“昵”字,容易误读成阳平。

拘泥(nì)

指固执、不知变通,也指拘束、不自然。“泥”字,从《广韵》奴计切。(1)指固执,另有“执泥”、“泥古”、“泥古不化”(指拘囿于古代的制度或说法,坚持到底,不能结合具体情况而加以变通)等词。王安石有《表》曰:“然而礼贵从宜,事难泥古。”(2)也指用土、灰等涂抹墙壁或器物。如唐代王建《田家留客》诗云:“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今有“泥子”、“泥墙缝儿”、“泥玻璃”、“泥门窗”、“泥炉灶”等词。泥子指油漆木器或铁器时为了使表面平整而涂抹的用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制成的泥状物。“泥”字,容易误读成ní。

拈花惹草(niān)

原意是用两三个手指头捏夹着花或草。引申为男人随意地、不严肃地去招惹女子。“拈”字,今统读为niān(可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容易误读成zhān。另外,也有“拈阄儿”、“拈香”、“拈轻怕重”等词。

酝酿(niàng)

原义指造酒的发酵过程,即利用发酵作用制造。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相互协调等。另外,也有“酿酒”、“酿造”、“佳酿”、“特酿”、“自酿”、“酿蜜”等词。“酿”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规定“统读”为niàng。容易误读成rǎng。

拿捏(nániē/nánie)

一指把握、掌握,读音nániē;二指不大方、扭捏,读音nánie;三指刁难、要挟,读音nánie。“捏”字,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发苶(nié)

疲乏;精神不振。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在述及读书对于平日暴悍者的影响时道:“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

圭臬(niè)

古代指测量日影用的仪器,即圭表。引申为法度、标准、典范。

啮合(niè)

(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啮合,上下牙齿咬紧或像上下齿那样咬紧。比喻带有齿状部分的零件在传动过程中相互嵌接的情状,如“齿轮啮合”、“链条与链轮啮合”等。

嗫嚅(nièrú)

书面语中指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嗫”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规定“统读”为niè。

拧手巾(níng)

“拧”字,音níng,中古平声字,从《广韵》泥耕切。一指两手握住物体的两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转动。如“大家拧成一股绳”、“拧湿衣服”等。二指用两三个手指扭住皮肉使劲转动,如“拧耳朵”、“在大腿上拧了一把”等。

“拧”字,今有三种读音,词性和词义也不相同。在“拧螺丝”、“拧开水龙头”、“拧瓶盖儿”(意思是控制住物体并向里转或向外转,动词)、“把话听拧了”(颠倒;错,形容词)、“他俩越闹越拧”(别扭、抵触)等词里,“拧”字读上声nǐng。在北方方言里,说一个人脾气很倔强、固执时,一般也说“拧”,读去声nìng,形容词。如“这丫头拧死了”。

奸佞(nìng)

指奸邪谄媚或奸邪谄媚的人。王充的《论衡》中有《答佞篇》载:“或问曰:‘贤者行道,得尊官厚禄矣,何必为佞,以取富贵?’曰:佞人知行道可以得富贵,必以佞取爵禄者,不能禁欲也;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然而必盗窃,情欲不能禁者也。”汉语里另有“佞巧”、“佞幸”、“佞史”、“佞臣”、“佞人”、“佞笑”、“佞口”等词。

泥泞(nìng)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淤积的烂泥。“泞”字,去声。极易误读成níng。

拗不过(niù)

指无法或无力改变别人的意见或看法。“拗”字,固执;不随和;不驯顺。如“他太犟,我真拗不过他”。执拗,指固执任性,坚持己见。这里的“拗”字也读niù。容易误读成ào。

驽钝(núdùn)

原指马质性钝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中的“驽马”指的是跑不快的马。后以“驽钝”形容人的天生愚笨、迟钝,或才智低下、平庸。也常为自谦辞。如诸葛亮《前出师表》曰:“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鼻衄(nǜ)

鼻孔出血,泛指出血。《伤寒论·辨脉法》中说:“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另有“齿衄”、“耳衄”等词。“衄”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规定“统读”为nǜ。

疟疾(nüèji)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虫,由蚊子传播,周期性发作。有的地方叫冷热病。此病也称为“疟(音yào)子”。

袅娜(niǎonuó)

原指树枝条柔弱细长而又摇曳的样子。后喻女子姿态的轻盈柔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时写道:“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搦战(nuò)

挑战(多见于早期白话)。《三国演义》七十三回写:“云长知曹兵来,唤关平、廖化二将,受计而往。与曹兵两阵对圆,廖化出马搦战。”

同类推荐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女娲的遗珍:琉璃

    女娲的遗珍:琉璃

    本书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发展、制造、鉴赏、辨伪等知识及相关的琉璃文化。同时配以270幅精美的图片。
热门推荐
  • 留在人间扯犊子

    留在人间扯犊子

    我叫莫小邪,我来自邪灵界,我是邪灵界的一方主宰,手下小弟八九亿,这事我轻易不说,哎,我跟你说,你咋不信我呢。
  • 天香

    天香

    生在公卿世家,就算没法呼风唤雨,改朝换代,能够不愁吃穿,金玉满堂,也算投得个好胎了吧。然而事实上,生活永远比她想象的还要跌宕起伏,惊险刺激。别人越希望她过得不好,她就越要过得好。总有一天,比所有人都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逆极之双面人

    阴阳逆极之双面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非爱非恨;亦是友情。沈亦修,一个平凡的初中生。中等的成绩,清秀的面容,只不过莽莽众生之中平凡的一员。简宸,权政世家高贵的小少爷。身上的光环无数,却沉默寡言。如此两人,却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 幻想三重奏

    幻想三重奏

    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里面充满了幻想这里给你们带来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
  • 三生三世倾城歌

    三生三世倾城歌

    他名东方,东方升日的东方。她唤朝颜,朝颜花开的朝颜。她曾是一舞名动天下的朝颜公主。亡国当日,心爱之人枉死,亲人子女死于非命,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却在十年后盗墓者撬开棺木之时。从棺木中爬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她本已死,却被人用禁术复活,而活下去的唯一方法便是饮活人之血。她是魔是魅,嗜杀成狂,倾城绝色却又勾魂夺魄。他追赶她整整十年,只为问一句:“你为何总是执迷不悟?”累世情深,岁月荒唐,当他手中的剑滴落她的最后一滴鲜血,我愿与你相遇在最好的年华里,再续一场三生三世的缘分,可好?
  • 最长安

    最长安

    她是权倾朝野的护国公之女,长安街的小霸王没事儿调戏美男,没事儿溜溜元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愿等到北景第一公子聘书,柔情尽付,公子却退了婚爬了墙弃了她一朝春夏改,父死家散,长安街一条龙变成长安街一条虫虚情假意谁不会?你会我也会。装疯卖傻谁不会?你会我也会。她说:“我杀不了你,也爱不起你,只愿再见是路人!”他说:“只要一息尚存,我绝不承认我们是陌生人!”年华成泥回忆碎,最是无情长安嫁东风一顾芳华落,最好不过长安月
  • 穿越到某电磁炮

    穿越到某电磁炮

    无意间被神弄死的主角被那个还算有良心的神弄到了《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的世界,看带着神的补偿的他在这个世界如何混的风生水起。。本书主线为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剧情,期间穿插魔法禁书目录的剧情
  • 涉世妙学

    涉世妙学

    操存要有真宰, 无真宰则遇事便倒, 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 应用要有圆机, 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居住的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以保持它的整洁,供我们更好地居住。殊不知,心理空间也是需要经常整理的,以扫除层层灰网和尘雾,供青少年快乐地成长。当你心理的房间清理干净后,你就可以驾驭情绪并学会做它的主人、你就可以交到真心知己朋友,那些阻碍你成长的心理障碍都会灰飞烟灭。
  • 神魔血传

    神魔血传

    故事是由胡龙八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