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1400000011

第11章 企业股东与经理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5)

然而,法玛上述对经理约束的综合机制的实施依赖于对企业管理阶层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依赖于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提供的关于企业股票价值的信号。因此,实践中,作为接管方的股东一般并不关心目标公司具体的经营发展,因为那通常是件需要耗费巨大的治理成本,而且在短期内又无明显收益的事情。与之相比,通过证券市场概念题材的炒作将目标公司包装后再出售,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经营方式。因此,他总结认为,“当管理和风险承担被看作是两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时,从投资组合角度分析风险承担市场,我们发现。风险承担者可能把其财富在许多企业间分散开来,因此,他们并不对直接控制某一企业的管理阶层感兴趣。”实践中,资本投机的本能决定了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接管机制也背离了理论家的初衷,而这种背离不仅损害了目标公司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甚至成为了市场中的“企业杀手”,并有可能引发金融泡沫的出现。

法玛所提出的综合治理机制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推理,其效果缺乏实证材料的检验。他没有进一步回答以下理论上的问题:首先,虽然股东对经理人的权力监督是必要的,但若监督过多,会束缚经理的才能,影响经理人的积极性,因此也失去了对经理监督的意义。其次,经理凭借实际掌握的企业经营控制权占据了信息上的优势,能够做到对于股东的隐蔽行动和隐蔽信息,而这会使股东对经理人监督的成本很高。再者,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接管机制是一种成本昂贵的企业治理机制。因为,外部接管往往会受到经理所组建的企业内部管理团队的强烈抵制。同时,企业治理的实践中,在对经理人权力的监督约束的过程中,股东逐渐明确到过度的对经理人的权力进行限制,将束缚经理人专业知识才能的发挥,最终也将无法实现股东自身的利益。因此,法玛所设计的对经理人的综合监督机制往往也发生了异化;如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的接管机制,一种原本企业的股东通过融资收购公司的股权,来达到对目标公司管理层替代,进而削弱内部人控制的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在许多国家的治理实践中最终也演变成了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缩写为MBO)。

总之,企业组织所需要的是一种既能充分发挥经理人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才能和管理经验,又能有效的约束经理人道德风险的治理机制。

2.3.2资本的有偿使用与管理层对股东价值的认可

协调股东和经理利益冲突之间的利益冲突,关键是要确定二者之间的权利范围。马克思在为企业组织人力资本的供给方—工人和经理的权利伸张正义的同时,并未否定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的权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物质资本功能与作用的评价是辨证的: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的压榨属性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他也肯定了资本积累和资本投资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投资作用的肯定,实际上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在社会一定的发展阶段内资本所有者从资本要素中获益的权利。

除马克思之外,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学派在对人类社会产权制度形成过程的探讨中也指出,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从企业中获得一定收益的合理性问题。产权学派认为,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作为人类生产条件的物质资源是被共同拥有和共同使用的。但是,在人们完全从私人动机出发自由的利用公共资源时,公共资源倾向于被过度的低效率的利用,而这种过度的利用最终会达到任何利用公共资源的人都无法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戈登(1954)在《一种公共财产资源的经济理论》一文中,分析了这种作为公共资源的渔场的命运。加雷特·哈丁(1968)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明确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公共地悲剧”。而产权学派的的代表人物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一文中,进一步对“公共地悲剧”现象进行了理论化的阐述。他指出,“公有的土地制度,没能将任何人实施它的共有权利时所带来的成本集中于他的身上。因此,他追求他的最大化的行为的一些成本是由其他人来承担的。”

现实中,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公地悲剧”的发生是普遍存在的。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经济学德姆塞茨认为,人们必须放弃使用财产不必向他人付费的制度安排。引入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而这种产权制度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使得与公有制相联系的许多成本内部化。“使收益成本向其所有者集中,产生更有效的使用资源的激励。”新制度经济学以上理论的提出对我们的启示是:如果让掌握着企业组织控制权的经理,免费使用资本也将导致资本使用中“公地悲剧”的发生。这种“悲剧”的发生不仅仅是使股东的利益受损,而且还会因为资本的低效率使用而使得企业的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的财富都无法得到增进。

以上分析也说明了任何企业组织必须对股东所提供的物质资本进行有偿使用,这样既能够保证企业组织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本,也能够使资本的所有者有动力向企业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本。而这也就是公司治理专家“在股东充分认可管理层价值的同时,公司管理层也应该尊重股东的价值”论点的诠释。(李维安,2003,p174)。本文认为,这对于还处于经济起飞和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基于企业组织必须对股东所提供的物质资本进行有偿使用观点的认同,学者也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来保证股东利益的实现。詹森(Jensen,1976)以及国内学者钱雪松(2008)等认为应该广泛运用负债工具杠杆来导出企业股东红利。这种观点认为,与红利支付方式相比,利息支付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现金流导出机制,它具有强制性。企业管理层会因为企业清偿破产、失去管理职务的压力,而有积极性去实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行为,以避免企业不能按期付息而陷入困境。然而,运用负债工具导出股东红利的有效性还有待得到实证检验。本文也将在下文中对此进行讨论。

2.3.3运用负债工具导出国企红利的困境

如2.2.1所述,持续了近20年的国企改革是以国企股东“妥协”并将利润留存在国企内部告终的。这也就使得国企股东在国企红利问题上表现出了“只求其利益所在,不求其利益所有”的高姿态。如前所述,国企股东之所以会暂时放弃以股东身份对国企剩余索取权的获取。是因为做为国企出资人的国企股东试图通过一种类似于“放水养鱼”的制度安排,来缓解国企的亏损压力和历史负担,使国企能够从根本上脱困“造血”后,再次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微观主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企股东就放弃了其本应获得的资本收益—股东红利。当大量的利润留存在国企内部,并实际引发了针对国企富余现金流的代理问题后,国企股东索取其资本收益—股东红利的要求也就表现得更加强烈。

2006年2月10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路易、高伟彦、张春霖的报告《国有企业分红:原因、金额以及支付给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国有企业应该向股东分红,其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大规模留存利润将导致,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无法像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那样受到严格的审核监督,而这很可能影响投资的效率。因此,提高分红水平将有助于对资本配置进行更严格的审核监督,改善资本使用效率;其次,通过现金分红能够限制潜在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特别是那些投资机会有限的公司),也将有助于增加股东的财富。最后,由于我国政府已经承担了国企的大部分重组成本。实际上,国企社会负担的剥离也正是国企利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企股东也有理由通过国企分红去弥补这些成本。

高路易、高伟彦、张春霖的观点也得到了政界的回应,周小川(2006)认为,国企分红为公司管理层建立了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明晰国企产权,提高国企资本配置效率。他明确指出为了明晰产权,改善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分红问题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的收益问题,都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讨论。

在这一背景下,2007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当年10月,财政部开始了第一次向央企收缴红利的试点。2007年12月11日,财政部、国资委终于联合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按行业将国企划分为三类,并规定国有资本收益依照国企及国有控股集团上一年实现的利润,按不同比例征收,具体分类如下:第一类为资源型企业,如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征收比例为10%;第二类为一般竞争性企业,如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征收比例为5%;第三类为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暂缓三年上缴。

国企股东导出股东红利的制度安排显然是对国企股东与经理之间利益关系的一次再调整,而国企经理对这一制度安排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对此,陶友之(2006)分析认为,由于长期来利润一直归国企支配,掌握国企控制权的经营者会为既得利益,采取“拖”、“顶”、“瞒”的方式与股东博弈。具体而言,“拖”是指国企的经理不积极执行国企资本预算制度的有关规定,拖延上缴国企红利收益;“顶”是指国企的经理以维护职工利益等为借口,不上缴国企红利收益。“瞒”是指国企的经理对上缴利润实行隐匿。而在国企实施资本预算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以上情况也实实在在的出现了。2008年有着巨大盈利的中船重工集团就要求外部独立审计机构帮助其“做低”利润。对此,中船重工集团管理层的理由是:“2009年是个困难的年份,把国企2008年的利润调低一点是为2009年继续保持增长打下基础”。很明显,中船重工集团“做低”利润也就实际降低了其上缴股东红利的基数,即陶友之(2006)所指的国企管理层以“瞒”的方式与股东博弈。这也说明;一方面,对于实际掌握国企控制权的管理层而言,利润是“可控”的。另一方面,国企股东试图简单的通过规定上缴比例来征收股东红利,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执行难度。而这也可从《办法》实施近三年来的具体情况中得到验证。

首先,从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总体收缴情况来看,2007年和2008年,国资委、财政部实际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别约为140亿元、444亿元。仅占同期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称“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实现利润1.62万亿元、1.184350万亿元的0.86%和3.745%。其次,从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构成来看,中国烟草总公司、中石油和中移动三家企业作为上缴红利的“大户”,占到了总数的九成。这就说明能够上缴红利的主要是《办法》中所指的资源型企业。而《办法》中所指的第二类一般竞争性企业并未积极主动的上缴红利。再者,国有企业持续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2008年前11个月,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09万亿元,仍然实现了20.3%的同比增长。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17.53万亿元,虽然已经实现连续四个月的下降,但23.6%的同比增速仍然高于营业收入涨幅。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国企股东在14年未从国企分红后,又遭遇了新的股东红利导出困境。本文认为,在现有的国企治理模式下,这一困境的出现是必然的。

因为,负债工具的有效性主要是基于一种前提假设,即债权人能够根据与债务人之间所签订的债务契约的条款在债务人违约时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然而,实践中,这种清算又依赖于多重条件。

首先,运用负债工具导出国企红利,要求债权人本身必须是产权清晰“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只有这样债权人也才有可能在权利受损时才会有强烈的动机向债务人追偿债务。然而,在目前我国国企依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下,国企的终极股东是全体人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股东”。而人民股东又通过多级委托,将对国企的监督功能最终赋予了国资委的官员行使。但是,目前作为我国国企股东代理人的国资委官员并不拥有国企的剩余索取权。因此,当他尽力保护人民股东利益时,可能要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得一小部分剩余。但当他以偷懒或者违约的方式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可得到全部好处却只承担部分成本。因此,作为国企代理人的国资委官员也可能会与经理人一样,具有偷懒的动机而较少的关注人民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国资委官员也可能利用与上一级委托人信息上的不对称而与国企经理“合谋”来共同损害出资人—人民股东的利益。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一书以销售理念为突破口,分析了金牌店员和普通电源之间的诸多差异,并从塑造职业形象、掌握产品知识、了解客户消费心理、做好服务等方面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从而帮助业绩起伏不定的您实现从普通一兵到金牌店员的飞跃。
  • 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

    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

    现代社会,幽默是每个人,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必备的主要魅力之一,没有幽默感就等于没魅力。善用幽默的管理者比古板严肃的管理者更有领导魅力,更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同与追随。很多成功领导者的实例都表明,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人性化是使下属与自己齐心合作的关键。《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分十个方面,讲述了幽默管理的技巧与方法。《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由李文丽编著。
  • 投资选项创业致富实战宝典

    投资选项创业致富实战宝典

    本书以投资者加盟连锁品牌的整个过程为主线,详细分析连锁加盟流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技巧与注意事项,帮助投资者实现成功创业的梦想!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书中所谈及的均为连锁经营管理中将要面对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本书不仅为广大加盟者在投资创业时少走弯路提供了建议与指导,还是连锁加盟投资必读之书,适合欲投资、创业的人士阅读参考。
  • 怎样开一家赚钱的店

    怎样开一家赚钱的店

    每天漫无目的地上班、下班,过着相同步调的生活,当然赚不了大钱!光想不做,整天幻想着钱从天上掉下来,赚到大钱才是件怪事!
  • 管理就是搞定人

    管理就是搞定人

    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不单是有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搞定人才!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搞定人。 搞定人不是整人,而是让下属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下属的最大潜能。要让下属心服,需要依靠的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不是手中的权力。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可以通过对员工表达关心、信任、理解和支持,赢得员工的忠心;通过感情投资、物质奖励、金钱匹配、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使自己领导的企业团队变得更加强大。本书理论结合实践,给你一套实用的打造精英团队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方法。“大道理”不如“实战方法”,“操作步聚”胜过“宏观理念”!
热门推荐
  • 超品神医

    超品神医

    异世大陆顶尖强者楚飞,因为意外重伤导致元魂重生到了一个现代初中生的身上,面对自己此时所面临的险境,这一世,苏醒的楚飞决定用其医术扬名立万,建立医馆,守护校花级姐妹,追求修炼巅峰,勇闯异空间……
  • 剧毒药师

    剧毒药师

    用毒如用兵。涂抹于利器,见血封喉为王道。假于茶水食物,食之可控其生死为诡道。但这些凯伊都不需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凯伊身上不小心掉下一个瓶子……那么第二天这个城市将会在大陆除名!
  • 穿越之再世情缘

    穿越之再世情缘

    “姑娘,这是卖身契!”抵着发胀的脑袋,死死地盯着那张薄薄的纸张。“娘亲!”儿子!这是神马情况。“娘子!”老公!哦,这正常,有儿子就应该有老公嘛!可是问题来了,为毛这臭小子会有四个爹爹啊!········争名誉,斗小妈,扳皇权,震恶魔。这一件件忙的可真是不亦乐乎千年的情缘,仇,恨,爱,恋。纠缠痴绵,这一切只因心里那一丝牵挂与刻骨的承诺!
  • 快穿之随机攻略系统

    快穿之随机攻略系统

    作为新时代女性,简兮乐观向上,但终究逃不过天灾人祸。死于汽车轮胎的脚下。作为影帝——的粉丝,简兮表示,快穿拼演技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现在简兮只觉得,重生调戏美男,吃遍天下美食太特么的难了。小男主这么难追,简兮真的觉得,重生希望好渺茫啊!于是,就这样,简兮愉快(悲惨)的快穿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 【穿越】倾城国命师

    【穿越】倾城国命师

    她是绝美伦比的国命师,御封为国命娘娘。她是第一代的国命师,也是最后一代的国命师,总喜欢沾花惹草,到最后才发现,最爱的男子早已在身边,只是离开后才发现曾经拥有。她是第二代的国命师,天城历史一直保持着第一美女的称号,快乐的童年,残忍的花季年华,为了修仙,她离开了南国,经历了所谓的爱恨情仇。如果我死了,我会在另一个世界向现在一样守候着你。如果你死了,我会去那个世界寻找你的踪迹,直到精疲力尽。不管你是男人,女人,生物也罢,我爱的就是你这个物体,你的灵魂,直到死方为休。悠弦月,天城第一美男,鬼魅伦比的容颜而又痴情,像狗一样苦苦守护着她十几年,那个拥有倾国倾城的国命师,心狠手辣,水性杨花,视美男为宠物,让人畏惧的恶魔。前世她是某富豪千金,目睹自家惨剧,十六岁,孤儿院,她上吊自杀,死后,天圣娘娘恢复她的原身,成了第二代的南国国命师,冷艳而又倾国倾城,对凡间事态不闻不问,为了修仙,她离开南国,遇到生命中注定的几个男人,体会所谓的爱恨情仇,他异常鬼魅,完美的五官无可挑剔,江湖一代庄主,美女众多,却钟情于她一人,到底他爱江山还是更爱美人?得江山的唯一机会就是杀死这个保护南国的国命师,让他更加悲哀的是,她心甘情愿帮他,但绝不是因为爱,到底谁才是他真命天子?鬼魅的庄主?漠不言语的二庄主?痴情的王爷?还是那个让她懂得眼泪的月国君王?
  • 妈咪你被通缉了

    妈咪你被通缉了

    要问如果女人带球跑了的后果是什么?阎亦辰:抓住揍一顿就行了!夜几宁:?阎亦辰:乖~是你揍我,这么大人还看不住老婆,该打!一场蓄意陷害,她意外毁了总裁大人的清白,被某人天天逼着负责,本以为要以他之姓,冠她之名,可是一场被设计的误会,让她的心碎了满地,带球落跑。五年后,她以为与他已是遥不可及,却不想天天都是负距离。“阎亦辰,我看你不止心理有病!”“对,其实我生理上也有病,除了你,谁都不行!”栗子和椰子悄悄关上房门,真好,爸爸妈妈又要给他们添小宝宝了。
  • 动漫之次元兑换系统

    动漫之次元兑换系统

    火影世界的战国时代,族林立,这是个残酷的世界,这也是让人成长的新手村。我叫竹辰,好吧我叫宇智波竹辰,没想到哥也能穿越,并且还带个金手指,叫啥来着,没错,叫次元兑换系统,并且还自带个逗逼系统大神。还让我让我突破界限,穿越次元壁垒,这样系统在吸收几个次元规则后,才不会消失自爆。你让我穿越就穿越么,你是谁啊!好吧,谁让这年头系统才是大爷,哥同意了,你将倒计时取消了吧,要不然哥真灰飞烟灭了。竹辰:“在不正经,信不信哥揍你。”“下次那个啥啥啥还是涨幅十倍吧”“哥错了”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聆听流星飞逝

    聆听流星飞逝

    本书,讲述的是她与同学们,以及校园里种种趣事。她在学校的操场旁认识了一个女生.,之后.......
  • 星宸唯安

    星宸唯安

    致Mrs.Y:你还好吗?余生……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