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0800000028

第28章 融合的难点与支点(3)

(三)竞争的弊端阻碍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首先,校际之间的竞争可以阻碍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扩招影响两种精神的融合。1999年以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原因,使一些高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跟不上学生人数增加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高校开始向国家贷款,新建校区,致使现在负债严重,影响教职工收入水平,其结果就是影响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其二,校际间的科技竞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大学生两种精神的融合。近年来,为了展示各高校培养学生的实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科技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大赛、计算机的组网大赛等。这些比赛对促进大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应该看到,有的学校为了在这类比赛中获胜,在本校学生中选拔优秀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在集训时期,所有的公共课全部停上,所有的集体活动全部停止。使参加比赛的学生在长时间内缺乏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虽然得了奖,但缺乏人文情怀。从整体来讲,对学生是不利的。其三,就业竞争也阻碍了两种精神的融合。国家对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作了要求,导致一些学校要花很大的精力为学生的就业找门路,使一些学生到了大三就开始为自己的工作而奔波,根本无法完成正常的本科学习。现在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年级适应大学生活,二年级埋头苦读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三年级开始准备考研和为工作而准备,四年级实习或提前上岗。这样下去的结果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其次,校内竞争也在阻碍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教师之间的竞争影响大学生两种精神的融合。高校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还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压力,使专任教师很少有时间在课堂外与学生接触,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在课外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往往是以各类学生活动为载体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又脱离专业。这样的教育与管理“两张皮”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其二,学生之间的竞争也会阻碍两种精神的融合。在各级各类竞赛、评优过程中,同学之间有时也争得难解难分。作为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应树立竞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要不甘落后,敢于脱颖而出。即使竞争有时会显得不近人情,甚至可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一定的代价,但只要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个人的发展有帮助,就要勇于参与竞争。但是,在竞争面前,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正面去想。有的学生为了找个好工作,想尽千方百计“弄”证书,以便在关键时候击败对手;有的学生为了考选调生或公务员而进入政界,想方设法在学校入党,即使自己并不信仰共产主义;有的学生为了获取好的“成绩”而冒险作弊……严重阻碍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大学生第二封信中说到:许多中国学生喜欢与别人竞争,但这种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零和游戏”,无法使自己和他人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建议大家最好能不断和自己竞争——不要总想着胜过别人,而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断在自身的水平上取得进步。

§§§第二节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基本支点

一、 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也日益增强,对校园文化的概念也更加关注。从1986年4月上海交大的第12届学代会提出“校园文化”概念,到199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次校园文化研讨会,对校园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特别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包括“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两个部分。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等。当然,对校园文化的定义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说,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狭义的理解,把主体定为大学生、把时间定在课外、把内容限定在美育的范畴。二是一种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两个文明的总和,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而且包括了物质文化。三是介于以上两种理解之间,认为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思想、意识、观念及情感、传统习惯等。概括来讲,我们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特有的群体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大学校园,如“法论功”组织、传销组织等邪教歪理组织也渗透到校园中来,使部分青年学生蒙骗。因此,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促进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这个着眼点上,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学校将传承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将会以“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依托,比如通过开展校园浓厚的学术活动,建立井井有条、管理规范的校园生活等等,积极弘扬大学生理性实证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学校还担负着按社会所要求的理想、道德、政治思想等进行社会化教育,因此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还注重强化校园的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内容,比如加强对学生的信仰教育,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等等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保持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高品位的文化个性的同时,大力促进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为青年大学生沿着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从构成上来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校园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利用教学楼的走廊、宣传栏、文化展板等构建环境文化建设主体,做好文化引领工作。通过设置标语、名人名言语录等直观环境文化的建设,营造出浓郁的学术气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还可适当设置被赋予了一定人文色彩的环境景观,增加学校的文化积淀。并且充分利用校史展览馆,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母校的发展史,增强自己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对优秀校友的了解,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大学生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学校——教学院系——班级——寝室的各级制度文化建设。

(1) 建立大学生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大力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比如:理工科学生可以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教程,以提高其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则可以通过选修课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以培养科学精神。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它是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规范了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从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爱弥儿

    爱弥儿

    陶红亮编著的《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是世界教育经典书系之一,《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讲述了:《爱弥儿》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理论名著。此书对后世的教育学说以及幼儿们的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教育思想和理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它的脉络和根系。例如,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一场关于幼儿教育革命的、近年来在国内较为盛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亦发端于这本《爱弥儿》。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热门推荐
  • 十年离火

    十年离火

    曾经的告白,不过只是谎言今日的谎言,不过是我的十年“十年······十年后,我们各自有各自的着落了吧······”夏曦望着透明的天花板,不禁喃喃自语道。职场的恋爱,韩国的偶像,逗比的作家。也许这是十年最美好的开始······
  • 山房随笔

    山房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救个仙女做老婆

    救个仙女做老婆

    “调皮捣蛋,单个训练。”身为迦叶寺的俗家弟子,竟然给佛像怀里放个塑料的躶体女模,真是大逆不道,不关你禁闭关谁?主角:你们这个死光头,根本不懂佛意。佛祖那么牛逼的人物,怎么能没女人?想关我,门都没有,小爷我逃!且看的主角初入都市,引发怎样的笑料?征服怎样的美女?卷起怎样的权势风暴?
  • 死神进行时

    死神进行时

    本不想接触外面世界的男主,去买泡面被人打。却被女主意外救下,越来越多的女生介入,还有男的对男主一见倾心!请看他们如何编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吧!场景转换……“别过来!再过来我砍死我自己!!”“小美人,你就从了爷吧!”“我是男的啊啊啊!”“男的也可以BL啊!你就从了我吧!”“救命啊啊啊啊!”划拨天际的声音久久不能消散。PS:剧情与标题一点关系都没有,标题是随便取的,请不要见怪!还有!剧情不是很BL!!(这是小舞第一次写作,不喜勿喷)
  • 凤倾城:轩辕溟淑

    凤倾城:轩辕溟淑

    自幼丧母的溟淑郡主失踪,储君轩辕锦然发动禁军大肆寻找,却未发现此女子,是她,死了吗?十年后,琼歌城又起波澜。宁府空降,府邸主人宁岚又藏有何秘密?风苏然头上戴着的鲛珠发绳,为何能牵动人的记忆?妹妹的幸福,自己的一生,我,怎么选?假如从来一次,我宁愿那个时候就死掉。
  • 紫霄传奇

    紫霄传奇

    九天神主,谓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缙霄也。自古天道分两极,正为神,逆为魔。神掌天道,邪帝不从,自此拉开天道之战。天道之战,天地几欲崩碎,无数神魔陨落,邪帝败归,一缕魂魄困于人间……紫霄已残,为免爱人神形俱灭,以烟消云散之代价保得爱人一缕魂识以重聚躯体,而己唯留一魂一魄熔于剑身,谓紫霄神剑。岁经千万载,世间赵梁两国交兵,轮回再现。故事便从赵国取得天下后的两百年开始……
  • 末日黑暗时代

    末日黑暗时代

    自从虫族入侵以来,地球星人就过着宇宙逃亡的日子。唯一支持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就是传承
  • 大圣归来之魔科临世

    大圣归来之魔科临世

    如果命运不是掌握在我手里,我就将他夺回来......诸神预测天将大变,上古玄龟推衍出“魔科”预言,又一批“种子”被送了出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来自天外的恶客,来自未来的危机。化身袁笑,看大圣搅翻这天!
  • 豪门冷少独宠迷糊小妻子

    豪门冷少独宠迷糊小妻子

    如果爱情是一杯今人着迷的红酒,那么沈御与蓝蔚希的爱就是一杯苦的红酒;如果爱情是一颗糖果,那么沈御与蓝蔚希的爱就是一颗又酸又甜的糖果[男主女主都是处的]
  • 赠君一世荣华

    赠君一世荣华

    一切不以报仇为目的的重生都是瞎折腾。谢嫮就打算折腾一回。因为重生之后她发现,上一世满心满眼在乎的东西,好像并不那么重要了。而这一世,首先要从她的厌食症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