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9900000012

第12章 克虏伯大炮轰鸣不再,莱茵河畔却繁荣依旧

RHINE BANK BUZY STILL

撰文|王鹏(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治学博士,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

导读/INTRODUCTION

在当今中国公众眼中,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如果说在世界市场上,走大众路线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以其价格低廉、营销灵活而称霸中低端市场,那么“高端冷艳”的德国产品则无疑长年雄踞制造业顶端。前者薄利多销,以量取胜;后者虽贵,然物有所值,亦能长盛不衰。

历史缘起

HISTORICAL ORIGIN

何止今日,话说一百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既有名又多金的“德粉”(德国产品青睐者),那就是权倾朝野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1870年,初掌北洋并由此登上中国外交舞台的李中堂,耳闻心系正在万里之外打响的普法战争。在色当要塞,普鲁士军以120门克虏伯重炮顷刻间将法兰西第二帝国埋葬在硝烟与瓦砾之中。由此,克虏伯家族一战成名。第二年,这位东方的仰慕者便迫不及待地奏请朝廷,一次性购炮328门,以实海防。

真是命运弄人。不到三十年光景,李中堂一生功业都随北洋舰队一并沉没,其重金购置的克虏伯大炮也无声地朽坏在炮台之上。但德国产品与中国的因缘并未从此终结。至于德国本身,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几度浮沉,却又一次次重新崛起。甚至在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后,踏实稳重、专注实业的德国“莱茵模式”相对于过度倚重金融资本的美英“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疲软不振的欧盟其他成员更是大放异彩,引得学界众说纷纭。

而作为这个国家百年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克虏伯家族与德意志一样命途多舛。在老威廉的第二帝国如日中天、繁华褪尽之后,等待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耻辱:“恩主”德皇被逐,工厂被拆,工人起义,厂主被抓并被判为战犯,鲁尔区干脆整个被法国人占领。家仇国恨让克虏伯家族的下一代长大后一头扎进纳粹的怀抱,如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般,不仅用毕生才智为魔鬼制造杀人的枪炮,更直接血腥役使数十万犹太人和各国战俘做奴隶工。战后虽被清算,可受益于“冷战红利”,克虏伯家族又被西方重新扶植起来,奇迹般东山再起。可惜好景不长,到1967年这家重新站立的巨人竟然因为沉重债务而被绊倒,从此脱离克虏伯家族而被股份化改造。但是,如果您认为克虏伯的传奇书写到此就画上了句号,那就大错特错了。经过并购改组,如今它又化身为蒂森克虏伯集团(ThyssenKrupp),仍然凭借其不断推陈出新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和专利技术而执全球一流钢铁企业之牛耳。

一家企业三落三起,一个国家几度枯荣,却都能一再复兴、重生,这其中不变的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中国问题意识”,结合历史数据与业界、学界的评述来一探究竟吧。

今日辉煌

PRESENT GLORY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按照卡尔·哈达权威著作《20世纪德国经济史》的说法,在“黄金的20世纪50年代”德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7.6%,远高于同期的美英法意等国。其中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产值比重逐年提高。战后的民主化改革根除了德国体制中的军国主义残留,同时又继承、保留了许多有益的传统价值与制度,使之转向民生建设,为大众谋福利。因此,不少经济观察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德国战前战后某些一以贯之的国家战略和制度传统,并以此来解读“德国模式”。

李工真教授在其著作《德意志道路》中爬梳了德国两百年现代化的艰难历程。而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来说,“德意志道路”也可以被视为一条技术立国、制造兴国的道路,而从内部支撑这一道路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对技术近乎宗教般的狂热远大于对利润的追逐。因此,奉行这种精神的企业主,本身在自我定位上就并不单纯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矢志要以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他们并非不关心金钱,只是把技术、工作本身置于利润之上。纵观全球经济,在20世纪最后的十多年中,网络、金融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而曾经被各国视为立国之本、“现代化”重中之重的传统工业、制造业却被斥为落伍的“夕阳产业”,似乎注定要被淘汰进历史的垃圾堆。然而,与很多国家“反工业化”、“后现代化”的做法相反,时至今日德国工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到四分之一强。对此,有学者评论,这些企业留在德国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专业的工作,而不像很多英美公司那样更热衷于通过上市、融资等方面扩大规模,然后在海外另寻人工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生产,以获得更大的利润。从主观意愿上,“工程师精神”似乎能够部分地解释德国企业家的行为,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在客观条件上是否也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使德国企业主更倾向于留在人工昂贵的本土而不“见利思迁”呢?对此,也有研究者从国民教育和劳动力素质的角度给出答案。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德国只能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发展,因此在战略层面,国家在扶持科技研发、资助基础教育时不计血本,仅科研一项,每年的投入都在700亿欧元以上。高科技在德国经济生产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每10个就业人员中就有一个在高科技领域工作。无论欧盟还是其他国家,都无法在这个比例上与德国相较。而在民间层面,大众意识也是如此。有不少组织机构对德国年轻人进行职业愿景方面的问询和调查,最受他们尊重的是工程师。按照这一说法,很多在国内被网民讥为“程序猿”、“工程虱”、“搬砖码农”的工科生,应该会无比向往德国吧。

人才是分层次的,一个大国不仅需要高端的大科学家、大工程师,也(甚至更)需要千千万万有理想、懂技术的工人。因此,独具德国特色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也进入业界学界视野,正是它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德国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缺乏足够意愿读大学的高中生可以在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专业的培训,然后自信地走向市场,凭借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从企业家的角度看,如此大批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德国以外,在人力成本低下的欠发达国家能找到吗?所以还得留在德国。

有战略、有人才,当然很好,可如何保障这一切?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曾发文指出,“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是德国经济成功的关键。该制度的创立者还是“铁血首相”俾斯麦。一百多年来,该制度不断完善,但宗旨不变。它不仅保护了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也有效地使工会更倾向于以“新合作主义精神”与雇主采取伙伴式合作而非对抗。所以,相对其他西方国家,德国工人的罢工率、失业率都很低。英国对此就艳羡不已,《经济学人》引OECD数据说,德国5.4%的失业率仅为欧洲均值的一半。

这些企业留在德国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专业的工作,而不像很多英美公司那样更热衷于通过上市、融资等方面扩大规模,然后在海外另寻人工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生产,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此外,也有论者从金融体系、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制度、德国人的“国民性”与金钱观等角度解释德国制造业的繁荣。

总结全文,以上业者、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而笔者则补充强调一点,即国家战略层面下各种相关制度的配合非常重要。徒有顶层设计,没有细化的游戏规则和政策去推行,难见成效;配套制度彼此间符合“短板原理”——有一处缺失,则其他部门的努力效果将大打折扣。譬如我们国家也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兴国,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高科技转化为工业产品,光有专家、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掌握相当技术的熟练工人,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产业升级后出现的“蓝领荒”,以及最近教育部推动的本科改回大专,都是明证。须知,国家战略永远是一个体系、一套组合拳,它需要五脏六腑一应俱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政治家、改革家也得沾一点作坊里的工匠精神:哪儿短就得补哪儿;差一块板,这桶您都箍不成。

德国制造再创辉煌,我们乐观其成;中国制造何日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同类推荐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本书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论、西方社会发展的注意历史阶段、主要文化成就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特点
热门推荐
  • 符域

    符域

    当无数界域交汇在一处,便形成了一个广阔、浩瀚的世界。在这个以符为主的世界,究竟谁能主宰这方天地。符为大道,符为主宰。
  • 狂狮部落2:王者归来

    狂狮部落2:王者归来

    瑞蒙家族沸腾了!一只雄性非洲红喉蜂虎——伯德带来的消息打破了瑞蒙家族的平静。伊恩即将被人类带走!情况紧急,一旦被带入人类居住地,回归卡布莱特的希望几乎为零。临时组建的救援小团队正式成立,并迅速踏上了救援之路。蹩脚的“向导”伯德几近迷路,辽阔的卡布莱特草原危机四伏!满怀仇意的野牛群、烈性刚强的鬣狗、神秘的沉睡沼泽……漫漫长路,何时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截住那通往人类居住地的车辆……
  • 监狱收尸人

    监狱收尸人

    大家可能都对监狱有些陌生,对于被严格保护的刑场更是一无所知。然而,刑场上被枪毙的尸体往往会被运送到哪儿呢?有些被家属当场认领,有些则是被法医部接收。有那么一小撮的尸体,因为种种原因,就连法医部也不愿意接收。而我的工作,就是专门接走那些连法医部都不敢接收的尸体,这行有个名字叫做监狱收尸人。
  • EXO复仇彼岸

    EXO复仇彼岸

    她们是好姐妹,她们为了复仇,来到了育英高中。他们是好兄弟,同时也是杀手。当她们遇到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复仇三公主之绝色蔷薇

    复仇三公主之绝色蔷薇

    三个绝色少女,冷漠如他,温柔如她,活泼如她,但是谁又能想到她们那段残酷的童年惨剧,为了复仇,她们成为了绝顶杀手,但,遇见了他们之后,她们又该如何呢……
  • 绝代风华:肥女穿越记

    绝代风华:肥女穿越记

    一个胖女孩刘月,只因一句玩笑话,一夜之间华丽穿越到异时空一位世家美眉身上,成了倾城绝色。但因穿越时空的力量太强大,导致吞噬了这位美眉的实力,地位下降,遭人白眼歧视。看刘月如何反击,走上强者之路。
  • EXO之专属行星

    EXO之专属行星

    本文讲述了12个女明星遇见12位帅哥的故事,可以看一看。
  • 火焰公主团

    火焰公主团

    10岁,博士后。11岁,出国留学。12岁,誉为音乐天才。13岁,步入演艺圈。14岁,创建黑帮狂暴堂。14岁半,狂暴堂主宰全球黑帮。15岁,创建LV企业。15岁半,LV企业闻名全球。16岁,创建火焰公主团与恶魔军团。她生活在光明的极端、黑暗的极端。火焰公主团5人转校世界最棒的盛瑞学校,与恶魔王子团差生搞笑对决。
  • 校花的霸道教师

    校花的霸道教师

    神秘组织发明一款专门控制女神的遥控器。巫云飞的任务就是为组织抓女神,一不留神却被被电影学院的校花目睹。为了消灭罪证,邪恶的巫云飞混入电影学院成为了校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