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3500000029

第29章 经营篇(15)

(二)盈利情况

利润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税后利润(剔除地震)较2006年增加5.18亿元,增幅479%,五年平均增幅为55.12%。效益增幅高于资产增幅23.22个百分点。在信贷规模增长受限的情况下,利润较快增长得益于净息差的快速回升。2010年,成都分行实施“以价补量”的经营策略,在要求各经营单位提高贷款定价水平的同时,控制存款成本。分行净息差在中信银行内居于前列。2010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6.83%,较2006年提高2.75个百分点。

(三)资产质量情况

资产质量逐年提升。2010年末不良率为0.45%(剔除地震因素),较2005年末下降4.42个百分点,比中信系统内平均水平低0.18%。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2010年末拨备覆盖率达147%(剔除地震影响后,拨备覆盖率为255.49%,较2006年提高199.02个百分点)。

(四)服务地方经济,支持西部大开发建设

截至2010年末,成都分行各项贷款314.92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214.25亿元,增幅213%,年均增长42%,“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贷款643亿元。一是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包括交通运输、电力、通讯、装备制造等行业,对省内多家优质大型企业及省市两级政府主导的经济建设项目提供了信贷支持。二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成都分行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在获取客户上由广泛获取向集中获取成长性良好的优质小企业客户转化,在目标市场上由全面营销向核心客户的上下游客户、供应链金融、特色园区、专业市场、小企业集中的行业协会等转化,在机构经营上向集中化、专业化经营方向转化,在业务平台经营上由搭建平台向经营平台转化,深化业务平台合作,形成持续批量获取优质小企业客户的能力。2010年,成都分行被总行正式批准成为小企业金融业务专营机构,在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上,为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积极支持灾后重建。“5·12”地震以后,成都分行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在信贷规模有限、紧张的条件下,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尤其是加大对电力、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行业重点客户的授信支持力度。建立抗震救灾“绿色通道”,对涉及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信贷需求实行特事特办、积极支持、及时审批,提高额度授信、贷款审批和发放速度。截至2010年末,累计发放抗震救灾贷款49.27亿元。

二、主要经营和管理特点

(一)加大专业化体系建设力度,促进业务科学持续发展

1.优化组织模式,建立专业化平台,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

为了使全行业务发展的步子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成都分行搭建了投资银行中心、金融同业中心、汽车金融中心,小企业金融中心、机构业务部等重点业务平台建设,各专业中心均履行管理和营销双重职能,全行对公业务平台更加健全,对公业务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业务平台更加丰富,营销更具系统性,经营模式持续优化,专业化推动成效显著。相关业务发展实现了较大幅度的飞跃。截至2010年末,对公自营存款迈上400亿元台阶,达到411亿元,增长92.7亿元,总量在中小银行中排名第二。对公贷款余额238.4亿元,增长36.2亿元。国际收付汇量10.09亿美元,同比增速56.25%,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业务规模继续名列中小银行首位。

2.强化零售银行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从人员、机构、投入等方面保障零售体系的建设工作。逐步建设完善了理财销售、个贷业务、代收代付、公私联动、三方存管、商户结算、出国金融、社区营销等八大渠道。目前,成都分行个贷业务稳居中信系统内前列,出国金融、理财在成都当地同业中处于优势,三方存管的进步明显。截至2010年末,储蓄余额达到87.27亿元,增长29.61亿元,增幅51.38%,储蓄增量在当地股份制银行中名列第一;个人信贷余额达到76.53亿元,增长37.05%。

(二)做大做强机构负债业务,进一步提升机构负债业务发展的竞争力

近年来,成都分行加大机构业务发展力度,从政府主导投资方向入手,深度挖掘,在财政资金、重建资金、援建资金的营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机构客户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从已取得的省、市财政、税务代理业务合作平台,拓展至医管局、体育局、监狱管理局等,并有纵深发展的势头,从省、市级拓展至区、郊县、从同城至异地。截至2010年末,成都分行机构客户存款日均余额达到108.5亿元,占全行对公一般性存款日均余额的26.4%,客户数共计486户。

(三)梳理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具有中信银行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

一是树立起“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的风险文化旗帜。二是贯彻实施“双优”、“双主”发展战略,开发主流客户,培育优质的基本客户群。三是建立了全面、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了独立的信用审查部、信贷管理部和法律保全部。全行逐步由过去较为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过渡到注重“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信贷质量显著改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坚持“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追求滤掉风险的利润,追求稳定增长的市值,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的前列”的经营理念,是适合中信银行的发展道路。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

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以下简称成都分行)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成都分行在总行的坚强领导与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积极推进分行调整转型与发展。2010年5月,总行出于战略考虑,调整了成都分行主要负责人,新班子到任后提出了“聚人气、强管理、塑形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仅提振了员工士气,增强了大家的发展信心,而且实现了分行业务发展逆势求进、低谷腾飞,有力支持了四川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截至2010年末,资产总额391.65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70.23%,其中贷款余额213.9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19.7%;负债总额387.16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69.82%,其中存款余额307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02.5%。“十一五”期间,辖下经营网点由9家增长到14家,员工由328名增加到600余名,并连年被四川省地税局授予“省级在蓉企业纳税大户”;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2010年荣获总行“对公业务先进分行”和“先进单位进步奖”,三洞桥支行、天府支行入选“全国千佳示范网点”。

一、全力支持四川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始终立足四川省情,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支持省内骨干企业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及传统优势行业资金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四川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

(一)支持地方优势行业和重大项目建设

成都分行在“十一五”期间共投放信贷总量57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四川发展控股集团、攀钢集团、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和四川公交集团等一批省内重点骨干企业;支持的重大项目有成都地铁、成灌高铁、成都高速和毛尔盖水电等;支持的传统优势行业有白酒、石化、钢铁、中药、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等。

(二)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分行认真贯彻执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委出台的“四不政策”、“绿色通道”、利息减免等各项灾后重建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总行的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地方企业和政府抗震救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信贷需求。截至2010年末,成都分行重点新增了灾区经济适用安置房建设贷款,“中铁”建筑系列灾后重建流动资金贷款,钢铁、工业投资企业贷款等,共计新增贷款20多亿元。

(三)支持统筹城乡发展

自成都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相关政策与要求,优先支持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建设,如成都市兴锦现代农投、成都市土地储备和成都市兴城投资等单位的城乡改造项目,以及首开先河用于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项目。

(四)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在信贷投向政策中,始终坚持“绿色信贷”经营理念,严格控制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企业的授信。一是在钢铁行业信贷政策执行中,实行企业准入制度。钢铁企业均须经分行风险管理部、公司业务管理部逐一审核同意,且实行动态调整。“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已全面退出100万吨以下的钢厂,重点支持产量在8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择优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大型矿山或依托大港口资源优势、产品结构合理、符合环保要求,产量达500—800万吨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二是在有色金属行业信贷政策执行中,实行“严控总量,择优支持、结构调整”政策。在客户投向上,不断向具有一定资源和规模优势、工艺和技术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业内优势企业倾斜,退出规模小、工艺和技术落后、能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同时,针对有色冶炼过程中的废气排放、烟尘排放以及冶炼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矿渣堆积容易对大气、水源造成不同程度污染的情况,积极加强与当地环保部门沟通、合作,密切关注有融资余额企业的环保达标情况,切实防范环保风险。

二、开展金融创新,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十一五”时期,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成都分行紧密结合四川经济发展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开展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着力为客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满足了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多样化理财需要。

(一)推动中小企业模式化经营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来,成都分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号召,着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并将该业务作为全行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倾斜资源和配置。主要通过1+N保理业务(核心企业供应商融资)、全程通业务(核心企业经销商融资)、货押业务(集聚型中小企业)、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知识产权质押授信、科技孵化器统贷模式等多种产品及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针对性、便利、高效的模式化服务,积极满足客户需求,深化银企合作关系。截至2010年末,成都分行共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175亿元。

(二)探索创新金融产品

成都分行十分重视创新理念,并贯穿于各项经营工作之中,着力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先后出台了相关创新奖励办法,积极有效推动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如原酒货押,突破了中小原酒生产企业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的限制;手机链,解决了手机经销商融资难的问题;抵押融易贷,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小限制发展的问题等等。

三、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公众客户

成都分行始终坚持把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优质银行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以持续开展“阳光服务”为契机,从渠道建设、系统再造、服务管理等方面深入改进银行服务,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均有了较大提升,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加快网点建设步伐

“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加大了网点布局改造、搬迁和新设网点的工作力度。改造后的网点布局合理、流程清晰、服务规范,并分别设立有无障碍通道、客户等候区和休息区、自助服务区、电子银行体验区、流程指示牌、排号机、饮水机以及大堂引导等多项软硬件设施。多数网点已实现低柜服务,使客户从原来站着办业务改为坐着办业务。搬迁网点和新设网点以辐射周边市民金融需求为出发点,使全行网点逐步形成市区和周边全覆盖的格局。截至2010年末,该行改造现有网点4家;搬迁支行3家;累计新增网点4家。其中,2009年新增世纪城支行、蜀汉路支行,2010年新增牛市口支行和首家县域支行—龙泉驿支行。

(二)加快系统优化改造工程

2009年11月,光大银行总行对全行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客户办理各项业务更为便捷,业务品类也大大增加。此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亦不断升级换代,安全操作性能进一步提高。如网上银行,从原来单一的密码登陆到2006年的USBKEY电子身份认证,再到2009年升级换代的最新电子身份认证手段—电子口令牌和手机动态密码两种安全方便的登录方式,在电子化服务的进程中,光大银行不断求新奋进。

同类推荐
  •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计划金融体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决定和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而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又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我们对金融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要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开始。
  •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促进国有经济新的腾飞,这是摆在包括经济理论界在内的各界人士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做法,因而也是搞好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 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香港公共部门绩效、财政金融状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初步观察与思考;第三部分则是公共经济、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 一番求索志难移

    一番求索志难移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收关之年。在这三年中,厉以宁先生仍著述不断,成果迭出。本书为厉以宁先生自选2008~2010年期间研究成果,共计32篇,包括发表的论文和公开演讲。内容涉及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和发展方式转变等专题,均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文集字字见真,实实在在关注经济民生,洞察世事变化,回顾发展历史看新经济转变,深刻剖析中国经济发展之问题所在,把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本质及解决方案呈于众前。
热门推荐
  • 谍战澳门

    谍战澳门

    太平洋战争中,澳门虽因葡萄牙保持“中立”而未被日军占领,但在日军的高压下沦为其情报基地和军需转运站。灯红酒绿,繁华如昔的澳门,谍影密布,波诡云谲。 侵港日军垂涎深藏在九龙半岛地下秘密油库里的飞机燃油,但无法获得油库坐标图而不得其门。当探知设计师藏身澳门,日军谍报机关在澳专设“华务课”全力搜寻,各路黑帮纷纷介入,中共东江纵队侦查员也奉命入澳,展开夺图大战……东江纵队与“飞虎队”的情报合作,在中美军民联合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窃国妖妃

    窃国妖妃

    她是楚国陵水之滨的青楼雅妓,只因容貌与异国公主相似,竟卷入纷杂混乱的后宫争斗中。她本无意争夺,性命却捏于他人手掌。她反击报复,誓要成为至尊红颜,朱笔判江山。她魅惑冷艳却无情残暴,她坐拥天下却孤身寂寞。她是决战疆场的将军,是运筹帷幄的谋士,是红颜祸水的妖女,亦是盛世蜀国的明君。她是乔焰雪,是闻名天下的冷血女帝。
  • 鸿蒙天行

    鸿蒙天行

    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两茫然。披头褴褛志不改,曾经笑阑珊。有才不行,还得有力,有力也不够还得有心机耍阴谋啊,足不出户便能手掌天下权,只言片语便能屠杀天下人,嗯?枭雄?放屁!老子是宅男!丫丫的,什么东西,哥狼毫一挥便有千万弟兄与我征战疆场,风骚一对便有无数美人为我竞相折腰,且看哥如何纵横异世笑傲人间!
  • 流影锁天

    流影锁天

    平凡的少年,不平凡的一生,且看他一路走来。
  • 他的城是我死亡的地方

    他的城是我死亡的地方

    她在太平洋上拥有一个孤岛,但她偏爱种花。他是在狂风暴雨中被海浪冲到花园中的神秘男子。在一番爱恨纠葛中,又会发生什么呢?
  • 责任与忠诚

    责任与忠诚

    忠诚的最高境界是责任,忠诚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而责任能够造就忠诚,责任是对忠诚的注释,忠诚是对责任的坚守,每个人都是为某种事业而诞生的,每个在地上行走的人,都有他的事业上和生活中应尽的责任。 责任是一种义务,责任是一种压力,责任是一种动力,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一种品格。 是否具备责任与忠诚,是做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前提。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引发出*对持久的责任与忠诚,才能让责任与忠诚达到最佳的效果。
  • 末盲

    末盲

    当朝孤傲王爷与前朝绝美太子,两个本一生都不该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因一次偶然相遇自此两命相交,便注定了牵绊一世。尘世繁华,也不及你一次眼眸回望。这沉浮世事,沈辰风少了子希,可要如何面对。这片醉心繁花,如若没了王爷,只留子希一人独赏,又有何意义。听说,有那样一个地方。那里山为背,水为腰,绿为调;清风似纱,花香渺渺。那里无痛,无悲,无忧,无恼。那是你说过的地方,我还不曾去到。你说你想把它带到我身旁,后来的你,也将其做到。你曾数次问予我,是否爱,我不置可否,一句“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又总说不够。看你慌了神的样子,我总在心底打笑。一直未被说出的话,这次,你可要听好。“我爱你——自你我相识而起。”
  • 祭爱成殇之梧桐花开

    祭爱成殇之梧桐花开

    一个女人曲折的一生,历经沧桑后的破茧成蝶。从青春年少到成家立业,她哭着笑着.........
  • 凤囚仙

    凤囚仙

    囚仙,求仙,这世上没有真正的生,也没有所谓的死,或许当她踏入修仙之途时就已经知道了。她天生无心,为修仙所生,因天道而杀,她从来都不需要理由去杀人,一切行动皆由好奇的情绪驱使,永远温和干净的笑容,谈笑间,妖魔灰飞烟灭。本源世界的大乱掀起了一股重生热潮,原本的修仙之道被打乱,这个世界,将被洗牌。
  • 三国之无双猛将

    三国之无双猛将

    长坂坡,赵子龙在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来回割草,割草!当阳桥,燕人张翼德以一己之力挡住曹魏大军,化身防御塔跟对面玩起了塔防游戏!吕奉先你辕门射戟原来不是一百二十步的距离而是一千二百步!?你带的多少度的眼镜看的这么清楚?轻轻抚了抚额头,对此,李越深表震撼:“原来三国也可开启超高难度的地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