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600000002

第2章 美术理论(1)

中国画线条艺术阐释

中国画由山水、人物、花鸟三科组成。纵观中国画悠久的历史,画家无论采用何种画科的形式观察对象、表现物象、描写形象,都离不开中国画特有的工具——笔、墨、纸。通过用墨运笔,以线条为媒介来构筑意象,抒发画家的思想感情。这种对线条的风格、技巧、表现力的自觉依赖,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独特性,从而使中国画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瑰宝。中国画线条的精神导向源于画家对大自然的生命感悟,是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作为一个课题,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画线条艺术作进一步的阐释。

一 从中国画线条艺术的发展历程理清中国画线条的特征

众所周知,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单纯、最简单、最朴素、最便利的造型手段,在人类早期遍布世界各地的岩画中就已经不约而同地被使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类在使用线条时,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对线条的认识及运用也逐渐地拉开距离,中华民族独特的中国画艺术也拉开了古老而神奇的线条艺术的历程。

追溯中国画线条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画艺术从它的胚胎之初,就与线条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产生的彩绘陶器上,原始社会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学会使用线条和颜色作为造型的媒介,或用颜色涂摹形象,或用线条勾其轮廓,如仰韶文化精美的彩陶,则于陶器的表里用红、紫、黑三色画动物(犬、羊、蛙等)形,或几何纹样,这些图纹都是通过软笔手绘的线条这一媒介来表现的。以后到了殷周时期,人们在青铜器上为铸造而先描绘的狩猎、交战及古生物的形态,形成了粗犷、刚健、洒脱的具备装饰效果的铭纹线,如商二里岗时期的兽面纹鬲。随着刻制工艺的进步,青铜器铭纹线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一改昔日那种粗犷、刚健、洒脱的雄风,而变成一种纤细流畅、屈铁盘丝、金勾铁画,形似“游丝”的线条,如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其线条劲利流畅,刚中见柔,细如游丝但却刻意求工。在中国现存最早的《晚周帛画》中的一凤一夔上使用的线条,明显地受到铭纹线的影响。又继之发展到汉代,这时的绘画线条的表达能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汉代壁画中的奔驰的马等。到晋朝,从顾恺之的画可以看出,线条的应用有了极大的发展,《洛神赋图》和汉代壁画同是用线条画的,但感觉上却大不一样了。及至唐代,线条的功能扩大了,画家成功地用它来表现出物的质感了。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和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等。此时,在画家的笔下,线条流露着画家对人生的思想感悟以及对宇宙变化的独特审美意趣,它为中国画的创作活动提供了“传情达意”的表达方式。随后,中国画线条艺术日趋发展成熟,“线条”成为中国画家抽取、概括自然形象、融入画家情思意境和表达思想、创造艺术形象的造型基本手段。

中国画线条艺术不仅在实践中有所表现,而且在理论上也有所探索。关于中国画线条艺术论说的最早理论见《周礼·考工记》及孔子的《论语》中,在《周礼·考工记》中有“凡画绘之事,后素功。” 《论语》中孔子与子夏的对话有“绘事后素”,这里的“绘”指的是涂颜色,“画”指的是线条,“素”是指的白色。即“绘”后,才可以加上“素”,也就是用白色(“画”)勾勒出线条来。东晋时的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提出以六法的标准评画的优劣,其中把“骨法用笔”放在第二位,“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功力”[1](1)。用笔的功力自然要通过线条的“笔迹”表现,说明“线条”在中国画中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画线条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汉字”所表现出来的书法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书画都是视觉艺术,都需要用笔勾线以表现功力、情性、灵魂、境界、神韵,因此,中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早期的绘画和“汉字”的象形文字是否一体,目前尚无定论,但中国早期的绘画艺术与中国的象形“汉字”均以线条来造型,这是历来被人们公认的。唐代的张彦远早就在其《历代名画记》,就论画六法中有所论及:“夫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张彦远说的是中国画线条(用笔)与书法用笔同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是其表现的主体。汉代就有人把书法提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来阐述,而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魏晋时期,人们不但对线条的运行规律作了理论的总结,而且还提出了用笔的重要性。书法中关于线条的理论,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画线条艺术的发展,书画用笔相通这一点,也为中国画线条技法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使其沿一条“骨法用笔”的轨迹前进。

二 从中西绘画的线条表现看中国画线条艺术的价值取向

“线条”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中西画家都曾运用它创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杰作。然而,线条在中西绘画中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西画中“线条”是“面”的一部分,“线条”从属于“面”,为“面”服务,它主要起着表现质感、量感和塑造形体的作用。而在中国画里,中国画的线条具有非线性的复杂表象特征,中国画的表现离不开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特有语言,“中国绘画在线条的勾勒中,在笔墨的皴擦点染中,直接表现丰富的感情世界。”[2](2)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肯定地说:“无线者非画也。”中国画的线条艺术不仅有着塑造形体、表现物象的作用,而且同时具备传情、达意、造境等多种功能。因此,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实的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3](3)

显然,中西绘画在线条表现的价值取向上是不同的。从物质手段看,西画的工具材料在线条的表现上有它的局限性,西画工具材料更适合“以光色分面法”的表现。而中国画的笔、墨、纸,特别是中国画毛笔这种特有的工具——富有弹性,笔端尖而有锋,便于摆脱琐碎的光影的描绘,有利于线条和各种变化的笔法表现。

从精神层面看,西画中亦可见到以线条造型,但它主要用于构成明暗,体现客观结构,它本身是一种手段,离开了体面便无从评价线条的优劣,线条本身并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中国画自古便有很高的线条意识,线条对体面的依附性不大,在中国人眼里,线条饱含着悠远的哲理与禅趣,神秘而不可喻。中国画线条不仅可以表现自然的形、质和空间,反映出画家对客体的认知、理解和抽象的概括,而且积淀着画家的主观意向和情思,甚至超越对形、质和空间的表述,成为形、意、情的综合表达,完成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因此,中国画线条有其独立的价值取向。

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画家总结了画人物的十八描法的线条。“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线条的作用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我们可以从中国现存最早的《晚周帛画》中感受到细致生动“细如游丝”的线条风采。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中领略到那种“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4](4)的“高古游丝描”线条的古雅。从传为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体验到“ 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5](5)的潇洒的“兰叶描”线条。这里,线条成为画面提炼的视觉形象,具有丰富画面、增强画面空间感的作用,是连接形态间和谐与画面节奏所形成整体呼应的关键。线条的性格属性能表现不同特征的物象造型,“线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等的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韵律节奏,更能够体现作者的感情、性格,形成作品的独特风貌,可以说是‘一箭多雕’”[6](6)。线条的枯、湿、浓、淡及千变万化的抽象线条组合,由此产生多样的线型,表现幽深的审美意趣,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境界,其价值取向是西画以体面表现物象所不及的。

三 从中国画线条艺术的运用认识中国画线条的力度美和质感美

线条是中国画的精髓和命脉。中国画在线条的运用上与西画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画线条不完全是一种描摹对象轮廓和纹理的线,也不是无意义的抽象的线,它是一种兼表形和达意于一身的、有意味的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其次,中国画线条艺术在其运用中,逐渐把书法、画法完全糅合为一体,如果说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形式美集中体现在线条方面,那么,不具表象意义的中国书法的线条就具有独立的形式美。相对而言,中国画线条艺术,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力度美和质感美两方面。

所谓力度美,指的是笔在线条运行中的力感,或者说是笔触(线条)呈现的力量感,也可以说是笔在运行中与纸的摩擦力。具体地说是笔毫含墨和水的多少,运笔的力量轻重,行笔的速度的缓急,宣纸渗水性能的综合体现。力度美是线条形式美的一个方面,对此,历代书法、画论论述极多。如传为卫夫人的《笔阵图》有这样几句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清代沈宗骞 说“昔人谓笔力能扛鼎。言其气之沉着也,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力到,下笔便若笔中有物。”所谓“多力丰筋者圣”、“笔力能扛鼎”、“力透纸背”、“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如折钗股”是画家在挥毫间笔下产生的“如金石撞之有声”如“折钗”般浩然力感,通过横、竖、折、点、撇的运笔,产生一股“风雷挟雨”的力理与气势。

中国画线条艺术除了体现一种力度美外,还要负担起“应物象形”的任务。“应物象形,是说画家无论描绘社会生活或者是描绘自然景物,必须按照客观对象具有的面貌来表现。”[7](7)不同的“物”的表面的质感和视觉的量感是不同的。西画素描以光照射到“物”的表面所形成的凹凸感,以线条的组合排列的“块面”来表现“物”的质感和量感,线条只是西画表现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即便是速写线条也是以造型和表现为主,线条的本身并不完全具备表现“物”的质感和量感。相比之下,中国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却逐渐形成了以线条来表现“物”的质感和量感的白描形式,线条的质感美成为中国画独特的程式语言。这种程式语言有表现人物画的“十八描”和表现山水画的“十六皴”。中国画的线条经过笔—线—墨的运用,已足以造型、达意,表现“物”的质感,则又何用设色。陈简斋所谓“意足不求颜色似”,也正是运用线条时所最须记省的。如,1992年发现的马王堆西汉墓“非衣”帛画,即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部位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形体的质感。唐代周昉的《簪花士女图》,画中五位头顶簪花的盛装妇女和一个执扇的女侍,贵妇体形较胖,面部用线浅淡、圆润,衣服用线细劲、飘逸,表现了纱衣轻而透明的量感和质感。现存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的北宋《八十七神仙卷》,用单线勾勒线条,通过画家手腕的运动控制,或轻或重,或顺或逆,或虚或实,转折顿挫,充分表现出丝绢的轻柔、金属的坚实、祥云的虚渺的质感。北宋李公麟的传世杰作《五马图》,线条刚柔、笔法坚劲,粗细、浓淡、轻重恰当,微妙自然,通过线条的质感既表现了马的毛色、骨骼又表现了马的体积感。南宋大家梁楷的《李白像》,长袍或披风谨用敏捷多变的线条一挥而就,却具有微妙的浓淡粗细变化,线条的质感充分表现了诗人高傲凝思的神采。近代的任伯年,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其人物画线纹坚劲凝练,线条挺秀洒脱,质感分明,风貌显豁。这些都说明线条的质感美对中国画艺术“应物象形”的作用。

四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国画线条艺术的阐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线条,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上,作为艺术形式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十分显著地表现了我国民族绘画特色和审美意识的特征,对今天的中国画的发展和创作仍然有积极的影响,是完全应该挖掘、整理、研究、继承、发扬的。

(2)线条,是中国画审美和表现的媒介和基础,亦是中国画形态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西方19世纪以后,注重主观线条的表现及夸张变形的绘画线条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艺术,可以通过融合汇通,并使之在刷新视觉样式的同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中国画线条的精神内蕴,这是中国画区别于西画,使中国画具有世界性特色的前提。

(3)线条,是主观的产物,是画家在描绘物象时,所产生的某种情感融合在一起的活动,是画家感情活动的痕迹。同时,线条,也是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即艺术技巧,在新形势下,它必须与时俱进,在强调其价值取向及形式美的前提下,把创作的主题与现实结为一体。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画线条艺术这一独特形式,是中国画发展中所将面临的重大课题,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生化危机之末世求生

    生化危机之末世求生

    末世灾难爆发,人人都以为是天灾,实则不然,在这看似天灾的幕后,却隐藏一个惊天的秘密!
  • 百战神将

    百战神将

    用我的剑,斩碎这乱世,用我的军团,踏平这天下。
  • 开法拉利的女上司

    开法拉利的女上司

    小职员顾阳,阴差阳错又成了女上司的“代理男友”,丽人如云的新公司险象丛生,他如何应付阴险小人的明枪暗箭?面对强大的情敌与竞争对手,他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魄力与运气,在职场之路上过关斩将,成就一生的事业………
  • 象外之花

    象外之花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并发表于全国各大文学期刊、收入各诗歌选本的优秀诗歌作品百余首。其中大多数作品在诗歌评论界均获得过很高评价。
  • 万能店铺

    万能店铺

    本店出售各种资源、武器、丹药、以及金手指。本店还提供转生服务,只要你有足够的坑币,想要什么身份都行,包括天道亲儿子。最后来句总结:在本店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本店做不到的!
  • 立仙门

    立仙门

    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妖魔丛生,群鬼乱舞,一山村少年,机缘巧合,踏入仙门,且看他斩妖魔、诛邪魅、登仙路、掌长生,一路高歌!
  •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1927年,四川军阀刘湘制造的“三三一血案”,害死了赵君懿的启蒙恩师。为了替恩师报仇,赵君懿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行动不幸失败,并因此搭上了他的挚友海东子及初恋情人宋采采的性命。热血青年赵君懿在狱中死去了,天津清帮的老大却意外地多了一个名叫赵义清的义子……数年后,正值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之际,赵君懿秘密潜入日寇的间谍基地——彼德私立学院,意图行刺汉奸周易群,却意外遇见一个恐怖的半脸之人,那办张脸,似曾相识——这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人,究竟是谁?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若知终有一天我们将会永久永久地相失相忘,我定会耗尽余生去寻找你的身影,哪怕红颜白发,哪怕枯骨空埋,哪怕功名虚妄。只有你才是我的唯一,只有你,只是你。
  • 异世魔妃江湖

    异世魔妃江湖

    佛说:五百次回眸只为和你擦身而过。我轮回千年只为和你长相厮守前生今世,我曾折断双翼,只为与我相伴,千百次轮回中,只为寻你,今世,我跨越时空只为履行前世之约怎么那么倒霉,全国歌手大赛上就是走个台一段舞蹈过后竟然在升降台上当众摔下!天啊,我的努力我的锦绣前程就这么没有了,我不想死啊。猛睁眼怎么回事来到了仙灵异世界,什么竟然魂穿成为药人?魔君大人的药人?竟然是泡在大缸10年悲催的药人?一无是处好在还有美貌,即便不懂灵力武功仙术我还有现代才艺,即便我的性命如蝼蚁般低贱但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下去,我的命我自己做主。看美女如何在这个异世空间玩转仙魔暴君,当我是蝼蚁么?等着你们欺负么?强大的女主来袭!
  • 天然居士怀净土诗

    天然居士怀净土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