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27

第27章 和太阳、月亮一样年轻——佛说精进(2)

铁杵成针石上磨

生活中,人们总是讲究多多益善。时间一长,便逐渐形成一种追求“全”的风潮。如果一个孩子在弹钢琴方面颇有造诣,就一定要送他去学绘画、书法和围棋,以便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琴棋书画兼通的全才;如果一个厂家做家电出了品牌效应,就一定要拓展其他家装方面的业务,以求做成一站式的金牌服务;如果……

诚然,这样的做法会产生通才、金牌企业,但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毁灭这个颇有天赋的孩子和这家拥有品牌效应的厂家的陷阱。当追求“全”的决策不是出于孩子或厂家本身的实际时,求全本身就成了一种盲动的欲望。欲望越炽烈,得失心越重,情况就会越失控。我们将在欲望和得失心的驱使下亲手毁掉自己的天赋和已有的成就,并会在自己与成功之间建立起一座无形的铜墙铁壁,失去了专注之心的我们将一无所有。据《碧岩录》记载,盐官齐安禅师曾就此进行开示。

有位僧人问大梅法常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大梅禅师回答:“西来无意。”

盐官齐安禅师听了说:“一口棺材,两个死人。”

玄沙师备禅师听了之后说:“盐官禅师是大机用的宗师。”

一位僧人向大梅禅师问及参禅法门时,大梅禅师却回答“西来无意”。这样,无论是提问的人,还是回答的人,都掉进了“无事”的境界中。这是一种假解脱。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祖师西来意”这个重要的论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体悟,仍停留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所以,盐官禅师才评价道“一口棺材,两个死人”。

佛家认为,要修一颗不为外界所扰的专注心。杂则多,多则忧。当本着求全的思想将大量的信息和思想聚集到自己头脑之中时,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杂乱无章,做什么都找不到开始的头绪。不仅如此,我们心中还会生出这样一种心念,那就是成功遥遥无期。从古至今,大凡万古流芳的人都是学有专长、做事专注之人。毫无秩序、杂乱无章的信息与想法的堆积只会让我们身心疲惫,无力开展自己手头的工作。

专心做事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懂得专心做事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真谛的人。因为他明白成功就像在不起眼的角落中静静地走动的手表,当我们漫无目的地寻找时,找到的只会是失望、无奈与愤怒。只有集中精神,笃定去做,才会发现成功的踪迹。

专注带来的能量是惊人的。无论是谁,只要能够在做事时保持专注的态度,就将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出自己的能量。这样,我们就可以专注地面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可以生出无限的激情,就将在不断的努力中提升自己。

【莲心慧语】

宋代的慧远大师曾经写下一首禅诗:“月白风清凉夜何,静中思动意差讹。云山巢顶芦穿膝,铁杵成针石上磨。”专注于目标,专注于做事,我们就可以心无杂念,顺利地开展手中的工作,在提升自己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道远法师说:“不拒绝生命的雕琢,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不能乐享人生之路上的苦难,我们就将如朝露一样慢慢枯萎,度过自己庸庸碌碌的一生。若是能在生命的磨难中安然度过,我们就将变成一块光芒四射的美玉,实现自己的梦想。

即便是身为后世敬仰的大宗师,在没有经过雕琢的时候有可能也只是一个不能立即开化的小和尚。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愚笨异常,与他同时入寺的师兄们都已经有了几分领悟,可他仍然如故。负责教导新入寺僧人的大和尚非常着急,希望主持能够将愚笨的小和尚赶走。“他每天都勤勤恳恳的,没有犯大错,还是给他一些时间为好。”主持淡淡地说道。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小和尚仍旧勤勤恳恳地礼佛,也仍旧没有开悟。负责训导的大和尚再次要求主持赶走小和尚。

主持说:“做弟子虽然没有开悟,但是并没有放弃希望,做师父的还是再给他一次机会,等等看吧。”

大和尚听了主持的话之后将信将疑,便追问主持小和尚的开悟之期。主持只是笑着回答不远了。大和尚依旧将寺中砍柴挑水等比较繁重的活计交给小和尚做,小和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快,他仍然坚持在砍柴挑水之余参悟佛法。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寺中召开佛光大会。这次大会的结果令人惊诧万分,被大家视为天生愚笨的小和尚竟然独占鳌头。

会后,大和尚对主持说:“没想到这个孩子深藏不露,没想到他有这样玲珑的心思。”

主持笑言:“每天满怀希望诚信礼佛的人一定会开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小和尚最后成功了,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积累顺利地越过了不能开悟带来的创伤与困境,成为独占鳌头的优胜者。他的成功也最终验证了主持的话。在佛家看来,磨难是走向至高境界的必经之路,只有在人生风雨的洗礼中安然度过的人才有资格拥有金刚不坏之身。这样的人同样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身心富足的智慧》之“真面困厄的勇气,从绝路中走出路来。”

众生在命运面前都是平等的,他们同样享受命运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生活中的苦难就是机遇和挑战的化身。当痛苦与消极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时,苦难就变成人生之旅的严重挑战。在挑战中败北的人们将身陷妄念与痛苦交织的深渊,迎接一波又一波的噩梦。当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擦干眼泪勇往直前时,苦难就变成人生之旅的重要机遇。获得机遇的我们将迎来绽开胜利之花的春天。古时的跋陀婆罗菩萨就是因为深解其中真谛而豁然开悟的。

古时候有十六位菩萨,在僧众沐浴的时候也随队入浴,其中的跋陀婆罗菩萨突然间顿悟水因。你们诸位参禅的人要如何领会呢?跋陀婆罗菩萨说:“妙处宣明,彻见法源,证无生法忍,成佛子住。”这必须要有七穿八穴的手段才可以了解。

跋陀婆罗菩萨运用了七穿八穴的手段才彻见法源。所谓运用七穿八穴的手段,就是经受多次雕琢之意。《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都是古时做玉石的方法。人生要像雕刻一样,用后天的努力不断雕琢完善自己。

唯有在历尽世间风雨,跨越无数的泥泞、苦难与坎坷之后,我们的心性才会退去粗糙的外表,人生境界也将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莲心慧语】

佛家认为,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走过世间的无数风雨,经过了众多磨难之后,我们就会在精雕细琢的过程中破茧成蝶。我们的心性将变得澄明细腻,我们将因境界的提升而安享圆满的人生。

将平生所学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成长中的种子既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又离不开人们浇水、施肥的照料。“知”就如天然的阳光雨露,“行”就如人们的辛勤劳作,唯有知行合一,植物才能从种子长成,开花结果。

我们在人生中的穿行一如种子的成长。没有“知”的辅助,便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行”的滋养,便失去了立足的根基。唯有做到知行合一,将所学转化成修行的力量,我们才能在命运的星空下展翅飞翔。

有一天,长庆慧棱禅师在平常的谈话中说:“我宁可说一个已经破除了一切烦恼贼的阿罗汉还具有贪嗔痴三毒,也绝对不说如来的说法是二种语。不说如来无语,只是不说二种语。”

保福从展禅师说:“什么是如来语呢?”

长庆慧棱禅师说:“像聋子一样的人怎么能听得懂呢?”

保福从展禅师说:“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从第二义门来说吧。”

长庆慧棱禅师说:“什么是如来语呢?”

保福从展禅师说:“吃茶去。”

佛家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万法归于“一”,所以长庆禅师才表示绝对不说“二种语”。又因佛家的最高境界是以心观心,不着文字,保福禅师便建议由第二义门来解说。所谓“第二义门”,就是指俗谛,就是用世俗的东西来描绘如来语。保福禅师口中的“吃茶去”就是将道理和世俗行动结合起来最完美的范例。

圣严法师认为,读经是一件自利利人的好事,既能陶冶自己的性情,还能提高他人的觉悟。法师所言不虚,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各类常识和日常事务的解决方案,还能带给自己和他人以警醒。只是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常识并不能与智慧画等号。

书本知识的学习可以为我们带来视野开阔的契机,不过若想真正觉悟精进,我们就要将自己所学转化成行动的力量。唯有如此,习得的知识方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我们也才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在这一点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智力上可能会有高下之别,但是智力的高下与智慧和境界无关。有人天生异禀,但是会因为自视甚高不思进取,最终江郎才尽只余下夸夸其谈的遗憾;有人无先天优势,凭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和后天的勤奋,潜心学习,努力冲破一切障碍,做到知行合一,终有所得。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相。拥有至高境界的人并非天生如此,也必然经过后天勤奋艰辛的努力。因此,我们无须在心中为自己设置无数人为的障碍,只需遵循知行合一的道理,努力将自己所学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便能在不断的消化吸收中日日精进。

【莲心慧语】

湛弘法师说:“我们奋斗,努力求上进的目的,就是展现出自己的色彩,只要精彩,哪怕是短暂的一瞬,也是值得的。”就是一滴水也要有自己的深度。所以,心中无碍,将所学尽数消化吸收用以指导自我的行动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向成功迈进。

同类推荐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隋唐玄学佛学、宋元明清理学、近现代哲学等。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阅世编

    阅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高手撩妹史

    魔法高手撩妹史

    魔法学院史小明,殴打学院副校长,情节严重,特此除名,永不准踏入魔法世界。一则简短的通告将即将成为魔法天才史小明打回到现实世界。问他为何如此,“活该那老色狼偷看女生洗澡。”史小明义正言辞,句句有理。问他可有后悔,“靠,老子才不稀罕。”史小明留下一句狠话,身无分文的他踏入了这个从未来过的世界。
  • 天堑通途

    天堑通途

    这里是一个梦的开始,从海开始,天堑变通途,待我披荆斩棘,将这世道翻转,将乱世终结。
  • 胭脂泪

    胭脂泪

    去照顾怀孕的姐姐,我以为是我生命里幸福的开始。没想到姐姐骂我是贱人,姐夫看我的眼神从来都不正常……
  • 银河的彼岸

    银河的彼岸

    《银河的彼岸》这是奶奶在我儿时的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人们死后会变成繁星来守护着最爱的人,一个个的灵魂组成了美丽银河,璀璨辉煌,绚丽纯粹。奶奶也说过不久得将来,她会在银河的彼岸一直守护着我。这个战乱的时代,无数的人们化为繁星遍布整个天空,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个故事的残酷和恐怖。我并不是想成为英雄而上战场,而是单纯的想阻止战争,与四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编绘这反抗命运的剧本。即便化为繁星我也要守护着我的信念!
  • 军婚慕宠

    军婚慕宠

    也许你会认为是一片“嗯嗯……啊……啊”中开头,No,No,No!洛娇凰伸脚一踹,“靠,黎慕城,你妹的,怎么又在老娘床上!!”当洛娇凰被迫去相亲,服务生告诉她酒店被包场了,恩,看来男方挺大方的嘛。推开门,一脸懵逼,谁来告诉她,这个男人怎么在这儿,还口口声声叫她洛小姐。拜托,要不要这么认真,咱们从小就认识好么……好吧,她承认,对方的父母不认识自己,但自己爸和温姨笑得那么猥琐干嘛,又不是没见过!!至于扯证以后,靠,军婚不可离,MD,什么鬼?!!(Ps:本文男女主身心健康,宠的不要不要的,1v1)
  • 宠妻成瘾,总裁的甜美娇妻

    宠妻成瘾,总裁的甜美娇妻

    命中注定我爱你,没有你,我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我爱你,透过生命去爱你…我就想一直牵着你的手,白头到老。给我一个爱你机会吧,不要逃离我……我怕再也找不到你。
  • 守护甜心之盛夏光阴

    守护甜心之盛夏光阴

    一个暗黑的夜晚,一个女孩在桃花树下等人,等了好久才等到。之后梦就惊醒了。之后的就慢慢看了!
  • 仙君无敌

    仙君无敌

    远古时期,盘古于九幽之渊与四凶鏖战数万年,逐一将四凶击败镇压,最后生生将那四凶的魔体炼化,成功炼制了四柄绝世仙剑,命名为诛仙四剑,分别是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诛仙四剑一成,煌煌剑光遮天蔽日,无尽天地皆在匍匐颤抖!只见盘古身在九幽之渊,隔着亿万里之遥对着仙界摇摇一指,诛仙四剑瞬间穿透无尽虚空来到仙界四大至强者身前,无穷尽的绝世剑光直接将仙界四大至强者泯灭,四名至强者从此消散于天地间,仙界,再无仙君......“何为道?”“天地万物,莫不为道!”“何为道?”“我便是道!”......少年自青龙域出,脚步踏遍广阔无边的盘古世界,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解开远古之谜。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遗忘之爱

    遗忘之爱

    凌冬冬和哥哥相依为命,念完大学的她找到不错工作,却遭遇了霸道上司和办公室政治,深陷其中,又不可自拔地爱上这个有毒的男人,伤痕累累的她能重新开始追爱之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