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400000033

第33章 回归本源:让心中虚妄的尘埃落定(1)

在尘世中浮沉辗转,我们的心灵多了些许机心,从而丢了初心;沾染了过多的色彩,从而看不出生命的原色。要想回归生命的本源,拥有最终的幸福,我们只有让自己内心那些虚妄的念头不再飞扬,并吸进一切能让内心安稳的力量,依止自己,自可得幸福和自在。

解脱之门: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四大本无情,清虚无色声。

达人悟空理,知法本无生。

诸佛常现前,妙德亦同行。

无无无障碍,心牛不肯耕。

——唐·庞蕴居士

每当提到“空”,或者教人去进行“空”的修行,很多人都会发出疑问,认为一旦“空”了,他们就会失去现有的一起,变得一无所有,这会让所有人都对“空”望而却步。也有一些人认为“空”的意思是抛却在尘世的一切,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情感上的。其实,这些都是误解,佛家所说的“空”并不是什么没有,什么都不存在,更不是无情无义,而修行者所持有的空念也不是无情,而是至情。弘一法师谈到“空”这个概念时说,“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是有着最高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

其实,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

佛陀在灵山会上,对众弟子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叹了口气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正像苏东坡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其实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即使是对佛教恕不熟悉的人都知道有句话叫“一切皆空”,“空”这个字在佛教经典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佛法中的“空”指“无我”,即“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即是说佛法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人和事,与花鸟虫鱼共存,安享天地自然的造化,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的,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才称之为“空”。就好比临水看花,水中为什么会有曼妙的花影?有水、有花、有阳光,花的影子才能投映到水中,给你以美的享受。花影是种种条件产生的,不是一件实在的物体,虽然不是实体,但我们看到的那美丽的形象,却是清清楚楚,并非没有。所以佛说一切皆空,同时又说一切因缘皆有,就是要告诉我们,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

大千世界,百态丛生,人生、善恶、苦乐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佛法中,明显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何必要学习佛法呢?佛法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指点人们看透这因果,走出这困厄,到达解脱之门。

冥想死亡:吸进一切让自己安稳的力量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皇帝《悟道诗》

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死亡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我们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因此何不妨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点呢?其实死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才有生,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

冥想是诸佛菩萨思惟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因为幽冥难测,非凡夫所能窥知,故言“冥想”,对凡夫而言,就是思考探索。在佛学中,冥想死亡是至高无上的自觉,佛陀的开示教我们思考生死,探索生命,与世人避讳生死,忌谈死亡,大异其趣。

清朝顺治皇帝曾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唯有慢慢长大后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我”的存在,等到你闭上眼后,请问你又是谁呢?

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

佛陀的弟子总是问佛陀:“佛死后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只是微笑,保持沉默。

当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时,佛陀就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后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佛陀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吗?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呢?”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道理,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佛教时常劝诫众生要随缘而生,随缘而活,也随缘而死,只有将生死之心放下,才能全心全意地享受人生的欢乐。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也就要求自己在面对生死时,要悠然自得,这样才是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舍不得,至少可以活得更轻松快乐一些。

佛家还提倡人们要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也就是对临危的病患“临终关怀”,帮助他们体解生命真谛,完成生死大业,使灵性从恐惧中超脱。正如印度近代诗人泰戈尔所说:“生似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尊贵就是活得有意义,好似享受夏花之绚烂;死得很庄严,如同欣赏秋叶之静美。如果恶疾无法治愈,死亡已不能避免,那么,坦然地面对,追求宁静的善终,是最佳的选择。此时,适时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病人圆满的走完人生旅程。而且,临终病人以自身之病苦,活生生地向我们演说着人生的无奈,这是对我们最真实的启示,激起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

总之,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与其把大好的光阴用在如何惧怕死的问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活着。如果你能够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不时地冥想死亡的存在,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安稳、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性,更无南北与西东。

——宋·了义禅师《大地山河一片雪》

一位佛学大师曾经这样说:“人越是独立,就越是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内心也就越平静祥和。”言下之意即是指,只要心不动,即便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亦能恬静自如。

这就好比,同样多的事情,有人为世事所叨扰,忙得焦头烂额,有人却能泰然自若地悉数处理完毕,生活的智者总是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后者虽因忙碌而身体劳累,却因为时时有着一颗清静、洒脱而无求的心,便很容易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身在俗世操劳一生,却能心安、身安,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转换看待生活的态度,持一颗清静的心,带着激情去生活,将眼前的每一件事当做一种修行,把生活和修行完全结合起来的方式,在忙碌中实践并体验生活。

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就聪慧过人,孔武有力,还完成了语言、文学、哲学、数学、天文、技艺、军事等学科的学习,并且成绩优异。后来,他为了追求人生真理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的尊荣,冲破欲望享乐的牢笼,出家参道,甚至去雪山历经六年的苦行。

当发现印度盛行的苦行并非解脱之道时,遂下山于菩提树下立下誓愿:若不悟道不起于座。七日后终于悟道成佛。成佛后他不是自图清宁,而是悲悯沉溺于生老病死苦海和贪、嗔、痴三毒炽盛、陷于邪知邪见迷雾之中的芸芸众生。他不辞艰辛游化五印,广泛接触、化导社会各阶层人士。其弟子不仅有王公、大臣、后妃,也有屠户、妓女、土匪与奴隶;不仅有博学之士,也有数月学不会一偈的文盲;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有顽皮的童子。他组建起一千多人的庞大僧团,虽深受弟子们的推尊敬礼,却从不以统摄者自居,说“我亦在僧数”、“我不摄受众”。他不仅给弟子们以言教,还予以身教。如服侍病比丘洗涤;给盲比丘穿针;为弟子裁衣;向小比丘忏摩;或扫地或汲水或修房,完全将修行与人间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佛教的大行于天下的前因后果。

释迦牟尼为了实现自己信仰,不怕苦,也不计繁杂劳碌的各种修行苦役,虔诚地投入忙碌的生活中,因为他的心中有清静的力量。他用这种力量去享受生活,放慢了自己心灵的脚步,把生活当成了一门艺术来细细品味,因此就算生活再是忙,心灵始终是丰盈的,内心也是平静而安详的。

佛法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它指导有心的人从眼前做起,在小事中磨炼自己,培养人安然处世的态度。哪怕是扫地,亦是修行,照样可以修成佛法。在忙碌的生活外保持一颗清静的心,这是每一个修佛者必须谨记在心的真理。修佛不必非要到深山老林,只要你有心,随时随地就可以。

人的心灵就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心中有青山,就算是忙,也永远是“气定神闲的忙”。而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心安静了,不论在哪里,都会觉得是好的,幸福的。

卸下虚妄的念头,重拾心灵的真实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宋·茶陵郁山主《悟道诗》

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总有无穷无尽的诱惑,而人的心又所求过多,往往一味地追求名利,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让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这又何苦?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终归不属于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我们最终都要放手,何不灭却心灵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身处红尘之中,心却在白云之外。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佛说,放下,海阔天空;不放下,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没有因欲望产生的种种烦恼。谈到放下与割舍,有这么一则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具启发性。

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孩因为错手伤了人而坐牢了,尽管后来被释放,她仍然很痛苦,就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女孩泣不成声地说:“我是多么的不幸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

听完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小姐,你是你自愿坐牢的。”

女孩被牧师的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说:“虽然你从监狱里出来了,但你的心天天心甘情愿地被关在牢里,那你不是自愿坐在心中的牢狱里吗?在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天天在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坐牢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痛苦,莫过于我们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执著于一些虚妄的念头。这些执念让人无法释怀,将自己锁在痛苦的牢笼中,在你快乐的时候折磨你的内心,在你难过的时候雪上加霜,让你陷入自己布置的痛苦陷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自己的痛苦。很多回忆之所以越想越苦,因为我们在把痛苦一遍一遍地回想,从而让你忘记快乐的过去,让痛苦占据了自己的思维,慢慢地挤掉了快乐的地方。

幸福和快乐并不是别人给予的,它们一直在你的内心。当你放下执念,就能心如明镜,那个时候看到自己的灵魂,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着放弃的过程,懂得适时的放舍,在得失面前宠辱不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同类推荐
  •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本书精选了160个关于自信、乐观、孝顺、诚实、设定目标、关注细节、时间管理等27个方面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习惯的力量,对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可以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
  •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本书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其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成功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学会的人生哲理。虽然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结合当今现实,这些书信中的一些观点与道理,对大家的处世、交友、立业仍是大有裨益的。翻开本书,开始一段处世、社交的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本书通过研究成败案例,阐述了如何回避创业路上的陷阱和误区,如何积累创业经验,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天资差异

    天资差异

    本书根据荣格理论的观点,区别了四种主要的人格类型,并解释了这些性格特质在人们面对世界和做出决定中的作用。说明了这些因素对每种性格类型的人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诸方面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最强光环

    网游之最强光环

    重生就是最强的光环!前世,历经艰险,陆飞往前一脚便是巅峰,然而阴谋转瞬即现,瞬间他便跌入那九地之下的地狱。今生,披荆斩棘,陆飞再次追求封神,只是这一次他强横了,所有欠他的债,他都要要回来......封神的路何其的难,但是,头顶最强光环的我,欲封神!
  • 缘来是你呀

    缘来是你呀

    女:我相亲都是同时聊好几个的。男:我跟你相亲后,只一心一意跟你在聊,你怎么那么不专心呢?女:。。。。。
  • 求道长生录

    求道长生录

    遗孤少年入宗门,坚毅不屈寻长生,修罗异族欲复出,仙、罗两方………
  • 猎刃之歌

    猎刃之歌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血与火的爆发,钢与铁的较量,生与死的对抗。如果邪恶就是整个世界,我不如用血肉之躯,挑战整个世界!猎人手上的剑刃,终究成为一曲慷慨悲壮的赞歌!
  • 平民公主的国民老公

    平民公主的国民老公

    就在他把她吻到意乱情迷的时候,他却突然开口“该死,你今晚吃大蒜了吗?”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忍不住脸红使出全身力气下次推开他。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 霸道总裁迷糊特助妈

    霸道总裁迷糊特助妈

    一个腹黑爸,一个呆萌妈,看腹黑爸如何抱得呆萌妈妈。
  • 九阴棺

    九阴棺

    勿贪小便宜,你所租的廉价房不一定是给活人住的……主角本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因为租到的便宜廉价房里面并非只有活人,因此经历了一段诡异所思的故事,他见过妖族,遇过鬼修……
  • 呆萌甜心:遇见腹黑校草

    呆萌甜心:遇见腹黑校草

    夏若萱在同学聚会上喝的醉意沉沉,以为羽俊旻是她哥,喝醉了的她死懒着不走,羽俊旻只好破例带女生回来,他正在更衣,她习惯性的上了楼,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她闯进了他的房间,看到了这一幕……她却不知,遇见了他,她的生命里将不能少了她,他们情愫正在发芽,却不知一只魔爪正在向她靠近……这是我第一次写,写的不太好,请见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