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3300000036

第36章 顺其自然,与生活握手言和(3)

据说夏丏尊曾为他这一句话,导致中国文坛隐去一颗巨星而后悔。那老僧的出现和夏公脱口说出的话,大约不可说不是缘(后来,我读到弘一法师的一篇讲演,又知道他的出家不仅仅是有缘,还有根),而这缘竟在文学和佛学间架了一座桥。敢说志远兄今天这一番话不是渡人的舟桥?尽管我绝不会因此出家,但一瞬间我发现了,原来自己与佛还是有个缘在。

九日上午,我如约驱车赶到钓鱼台。这座多少年来作为国宾馆、曾一度为江青集团所霸占的地方,现在也揭去面纱向社会开放,有点身份的活动,都争着在这里举办。初冬的残雪尚未消尽,园内古典式的堂榭与曲水拱桥掩映于红枫绿松之间,静穆中隐含着一种涌动。

在休息室我见到了朴老,握手之后,他静坐在沙发上,接受着不断走上前来的人们的问候。老人听力已不大灵,戴着助听器,不多说话,只握握手或者双手轻轻合十答礼。我在一旁仔细打量,老人个头不高,略瘦,清癯的脸庞,头发整齐地梳向后去,着西服,一种学者式的沉静和长者的慈祥在他身上做着最和谐的统一。看着这位佛教领袖,我怎么也不能把他和五台山上的和尚、布达拉宫里的喇嘛联系起来。我最先知朴老,是他的词曲,那时我还上中学,经常在报上见到他的作品。最有影响、轰动一时的是那首《哭三尼》。诗人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爱憎、娴熟的艺术让人钦佩。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只要稍有点文化的,没有人不记得这首曲子。

而我原先只知唐诗宋词,就是从此之后才去找着看了一些元曲。佛不离政治,佛不离艺术,佛不离哲学,大约越是大德高僧越是能借佛径而曲达政治、艺术、哲学的高峰。你看历史上的玄奘、一行,以及近代的弘一,还有那个写出《文心雕龙》的刘勰,写出《诗品》的司空图,甚至苏东坡、白居易,不都是走佛径而达到文学、科学与艺术的高峰?只知晨钟暮鼓者是算不得真佛的。后来我看书多了,又更知道朴老在上海抗日救亡时的义举善举,知道了他与共产党合作完成的许多大事,知道了他为宗教事业所做的贡献,更多的还是接触他的书法艺术,还知道他是西泠印社的第五代社长。在大街上走,或随便翻书、报、刊都能见到朴老题的牌匾或名字。我每天上班从北太平庄过,就总要抬头看几眼他题的“北京出版社”几个字。朴老的故乡安徽省要创办一份报纸,总编喜滋滋地给我看他请朴老题的“江准时报”几个字。人们去见他,求他写字,难道只是看看他是一个佛门弟子?

会议开始了,我被安排坐在朴老的右手。正好会议给每人面前发了一套《佛教文化》杂志,其中有一期发有我去年去西藏时拍的一组十三张照片,并文。图文分别围绕佛的召唤、佛的力量、佛的仆人、佛的延伸、佛是什么、佛是文化等题来阐述。我翻开那期请他一幅幅地看,边翻边讲。他听说我去了西藏,先是一惊,尔后十分高兴,他仔细地看,看到兴浓处,就慈祥地笑着点点头。

最后一幅是我盘腿坐在大昭寺的佛殿前,背景是万盏酥油灯,题为“佛即是我”,并引一联解释:“因即果,果即因,欲求果,先求因,即因即果;佛即心,心即佛,俗求佛,先求心,即心即佛。”这回朴老终于些微地冲破了他的平静,他慈祥地看着图上的人影,大笑着用手指一下我说:“就是你!”并紧紧握住我的手。因为朴老听力不好,所以我们谈话就凑得更近,大概是这个动作显得很亲密,又看见是在翻一本佛教文化杂志,记者们便上来抢拍,于是便定格下许多有趣的镜头。

会议结束了,我走出大厅,走在绿中带黄、绵软如毡的草地上。我想今天与朴老相会钓鱼台是有缘。要不怎么我先说不来,后来又来了呢?怎么正好桌子上又摆了几本供我们谈话的杂志?但这缘又不只是眼前的机缘,在前几十年我便与朴老心缘相连了;这缘也不只是佛缘,倒是在艺术、诗词等方面早与朴老文缘相连了。缘是什么?缘原来是张网,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这张网就越张越大,它有无数个网眼,总会让你撞上的,所以好人、名人、伟人总是缘接四海;缘原来是一棵树,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这树的浓荫就越密越广,人们总愿得到他的荫护,愿追随他。

佛缘无边,其实是佛学里所含的哲学、文学、艺术浩如烟海,于是佛法自然就是无边无际的了,难怪我们这么多人都与佛有缘。富在深山有远客,贫居闹市无人问,资本是缘,但这资本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学识、人品、力量、智慧。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富有的人,才有缘相识于人,或被人相识。一个在精神上平淡的人与外部世界是很少有缘的。缘是机会,更是这种机会的准备。

车子将出钓鱼台大门时,突然想起一偈,轻轻念出:

身在钓鱼台,心悟明镜台。

镜中有日月,随缘照四海。

慧心禅语: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概括了人生多少自然,多少豁达。不妄求、不贪恋、不慌乱、不躁进,一切自然随意。人生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你寝食难安,愁眉不展,很多的东西都是人人想要的,为此,世事纷争、你恨我怨,但有几人可以如愿呢?为何不开释自己的心灵,无私无欲?为何不让自己跳出心灵的圈子,卸下包袱,随缘胆四海。

我佛慈悲,不度无缘之人。与朴老结缘,大概也是缘度吧!以随缘之心,对待人生情缘,何不静喜?

不肯去观音院——丰子恺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香火不绝。浙江人有一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岛,风浪甚大,旅途艰苦,所以功德很大。现在有了汽船,交通很方便了,但一般信佛的老太太依旧认为是一大功德。

我赴宁波旅行写生,因见春光明媚,又觉身体健好,游兴浓厚,便不肯回上海,却转赴普陀去“借佛游春”了。我童年时到过普陀,屈指计算,已有五十年不曾重游了。事隔半个世纪,加之以解放后普陀寺庙都修理得崭新,所以重游竟同初游一样,印象非常新鲜。

我从宁波乘船到定海,行程三小时;从定海坐汽车到沈家门,五十分钟;再从沈家门乘轮船到普陀,只费半小时。其时正值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生日,香客非常热闹,买香烛要排队,各寺院客房客满。但我不住寺院,住在定海专署所办的招待所中,倒很清静。

我游了四个主要的寺院:前寺、后寺、佛顶山、紫竹林。前寺是普陀的领导寺院,殿宇最为高大;后寺略小而设备庄严,千年以上的古木甚多;佛顶山有一千多石级,山顶常没在云雾中,登楼可以俯瞰普陀全岛,遥望东洋大海;紫竹林位在海边,屋宇较小,内供观音,住居者尽是尼僧,近旁有潮音洞,每逢潮涨,涛声异常洪亮。寺后有竹林,竹竿皆紫色。我曾折了一根细枝,藏在衣袋里,带回去作纪念品。这四个寺院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有名贵的古物。我曾经参观两只极大的饭锅,每锅可容八九担米,可供千人吃饭,故名曰“千人锅”。我用手杖量量,其直径约有两手杖。我又参观了一只七千斤重的钟,其声洪大悠久,全山可以听见。

这四个主要寺院中,紫竹林比较的最为低小,然而它的历史在全山最为悠久,是普陀最初的一个寺院,而且这“开国元勋”与日本人有关。有一个故事,是紫竹林的一个尼僧告诉我的,她还有一篇记载挂在客厅里呢。这故事是这样:千余年前,后梁时代,即公历九百年左右,日本有一位高僧,名叫慧锷的,乘帆船来华,到五台山请得了一位观世音菩萨像,将载回日本去供养。那帆船开到莲花洋地方,忽然开不动了。这慧锷法师就向观音菩萨祷告:“菩萨如果不肯到日本去,随便菩萨要到哪里,我和尚就跟到哪里,终身供养。”祷告毕,帆船果然开动了。随风飘泊,一直来到了普陀岛的潮音洞旁边,慧锷法师便捧菩萨像登陆。此时普陀全无寺院,只有居民。有一个姓张的居民,知道日本僧人从五台山请观音来此,就捐献几间房屋,给他供养观音像。又替这房屋取个名字,叫做“不肯去观音院”。慧锷法师就在这不肯去观音院内终老。这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第一所寺院,是紫竹林的前身,紫竹林这名字是后来改的。有一个人为不肯去观音院题一首诗:

借问观世音,因何不肯去?

为渡大中华,有缘来此地。

如此看来,普陀这千余年来的佛教名胜之地,是由日本人创始的。可见中日两国人民自古就互相交往,具有密切的关系。我此次出游,在宁波天童寺想起了五百年前在此寺作画的雪舟,在普陀又听到了创造寺院的慧锷。一次旅行,遇到了两件与日本有关的事情,这也可证明中日两国人民关系之多了。不仅古代而已,现在也是如此。我经过定海,参观鱼场时,听见渔民说起:近年来海面常有飓风暴发,将渔船吹到日本,日本的渔民就招待这些中国渔民,等到风息之后护送他们回到定海。有时日本的渔船也被飓风吹到中国来,中国的渔民也招待他们,护送他们回国。劳动人民本来是一家人。

不肯去观音院左旁,海边上有很长、很广、很平的沙滩。较小的一处叫做“百步沙”,较大的一处叫做“千步沙”。潮水不来时,我们就在沙上行走。脚踏到沙上,软绵绵的,比踏在芳草地上更加舒服。走了一阵,回头望望,看见自己的足迹连成一根长长的线,把平净如镜的沙面划破,似觉很可惜的。沙地上常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同游的人大家寻找拾集,我也拾了一个藏在衣袋里,带回去作纪念品。为了拾贝壳,把一片平沙踩得破破烂烂,很对它不起。然而第二天再来看看,依旧平净如镜,一点伤痕也没有了。我对这些沙滩颇感兴趣,不亚于四大寺院。

离开普陀山,我在路途中作了两首诗,记录在下面:

一别名山五十春,重游佛顶喜新晴。

东风吹起千岩浪,好似长征奏凯声。

寺寺烧香拜跪勤,庄严宝岛气氤氲。

观音颔首弥陀笑,喜见群生乐太平。

回到家里,摸摸衣袋,发现一个贝壳和一根紫竹,联想起了普陀的不肯去观音院,便写这篇随笔。

慧心禅语:

佛家讲求凡是随缘,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分、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妄形。凡所有家,皆有心生,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妄念、不平,使内心得到澄明,那么,一切都将变得简单、从容。

鸟巢禅师——金克木

鹿野苑中国庙的住持老和尚德玉,原先是北京法源寺的,曾见过著名诗僧八指头陀寄禅,他偶然还提起法源寺的芍药和崇效寺的牡丹。但他不写诗,只是每晚读佛经,又只读两部经:《法华》和《楞严》,每晚读一“品”,读完这一部,再换那一部,循环不已。

他来到“西天”朝拜圣地时,发现没有中国人修的庙,无处落脚,便发愿募化。得到新加坡一位中国商人的大力支持,终于修成了庙;而且从缅甸请来了一尊很大的玉佛,端然坐在庙的大殿正中央,早晚庙中僧众在此诵经礼拜。

他在国外大约有二十多年了吧,这时已接近六十岁,可是没有学会一句外国话,仍然是讲浓重湖南口音的中国话。印度话,他只会说两个字:“阿恰(好)”和“拜提(请坐)。”

有一天他对我说,他要去朝拜佛教圣地兼化缘,约我一起去。我提议向西北方去,因为东南面的菩提迦耶、王舍城和那烂陀寺遗址我已经去过了。他表示同意,我们便出发到舍卫国、蓝毗尼、拘尸那揭罗去。这几处比前述几处(除迦耶同时是印度教圣地因而情况稍好外)更荒凉,想来是无从化缘乞讨,只能自己花钱的。我只想同他一起“朝圣”作为游览,可以给他当翻译,但不想跟随他化缘。

这几处地方连地名都改变了,可以说是像王舍城一样连遗迹都没有了,不像迦耶还有棵菩提树和庙,也不像那烂陀寺由考古发掘而出现一些遗址和遗物。蓝毗尼应有阿育王石柱,现在想不起我曾经找到过,仿佛是已经被搬到什么博物馆去了。在舍卫国,只听说有些耆那教天衣派(裸形外道)的和尚住在那里一所石窟里,还在火车站上见到不少猴子。

老和尚旅行并不需要我帮多少忙,反而他比我更熟悉道路,也不用查什么“指南”。看来语言的用处也不是那么大得不得了,缺了就不行,否则哑巴怎么也照样走路?有些人的记忆力在认路方面特别发达,我承认我不行。

老和尚指挥我在什么地方下车,什么地方落脚,什么地方只好在车站上休息。我们从不需要找旅馆,也难得找到,找到也难住下。我这时才明白老和尚的神通,他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他带着我找到几处华侨商店,竟然都像见到老相识的同乡一样,都化得到多少不等的香火钱,也不用他开口乞讨。

到佛灭度处拘尸那揭罗,我弄不清在一个什么小火车站下的车,下车后一片荒凉,怎么走,只有听从老和尚指挥。

同类推荐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快活馋

    快活馋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爱默生诗歌精选

    爱默生诗歌精选

    本诗歌集编译了美国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爱默生的大部分重要的诗歌作品,同时也收入了与他风格相近的梭罗、爱·伦坡和麦尔维尔的诗歌作品,爱默生和爱·伦坡的诗歌作品在我国至今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译介。
热门推荐
  • 西天战纪

    西天战纪

    古神修时代过去了,现在是繁衍到极致的道法纪元。只是,被初代的修仙者彻底扼杀的古神修,真的彻底灭绝了么?魔族的侵略,他们本就疲于奔命,那古神修的卷土重来,繁衍到极致的修仙者,又将怎么抵抗?
  • 武侠美食都市行

    武侠美食都市行

    “市长,今天吃什么?”秘书小心翼翼地问道。“这还用说!”市长拍桌子瞪眼睛,“那小吴家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就不错。”“老大,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么?”小弟陪着脸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子让人去买小吴家的叫花鸡,怎么还没回来。”“老大,我让人打劫了,几个壮汉拿着砍刀抢了我买的叫花鸡!”外面小弟哭天抢地。“吴小兄弟啊!”洪七公搓着手,“你上次给我做的那个鸳鸯五珍脍再给我来一份怎么样!我教你一套掌法吧!”“小兄弟,我这套铁血大旗门的武功就交给你吧,只要你给我做那个大米粥!”姬冰雁信誓旦旦地说道。……总之,这是一个主角吃遍两个世界的故事。
  • 兽人帝国传

    兽人帝国传

    谨以此书纪念比格大大和《兽人帝国》在帝国没落中燃起的一颗新星,少年你准备好了吗?一起来兽人的帝国,书写旷世的史诗……比格骑士、福克斯美女、赛壬之歌、神秘的东方、古老的战歌、新兴的魔法、没落的文明……-----------书群:178543590,欢迎加入
  • 逆天画神

    逆天画神

    我有一笔可画乾坤!我有一画可装山河!乘风破浪,笔画江山,手握乾坤笔,称圣做仙。镇万千世界天骄,横行在古今,一笔压万雄,唯我画万千。
  • 地狱执法者

    地狱执法者

    极度倒霉的陈卓在冥冥之中被安排进入地狱,重生后变成地狱的执法者,化身警察,与同伴一起维护三界秩序,惩治魑魅魍魉。
  • 那年那蝉那把剑

    那年那蝉那把剑

    握住夏蝉未必是握住整个夏天,握住那把剑,却是握住了一个江湖。持三尺青锋。梦一回万人敬仰的剑神,做一回举世无敌的剑仙。斩断掌教真人的宝塔,挑落皇帝陛下的帝冠。大笑一声:“琴瑟琵琶八大王,魑魅魍魉四小鬼,单剑独战,合手即拿。”
  • EXO之何汐尽霖

    EXO之何汐尽霖

    前几章的内容与之后的内容不同/微笑,保证虐恋,不写玛丽苏。不抄袭、不代写,都是手稿写完后改了发上去的。不喜勿喷,我的文笔不怎么好
  • 亡灵设计师

    亡灵设计师

    我叫亡灵!靠!又写错!应该是王灵,我出生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小村子,这是一个外人一旦进入,就会在当天晚上子时莫名发狂,吃尽自己全身血肉,以骨架之身,拎着自己鲜血淋漓的心脏,走入无人敢靠近的坟地黑洞失踪的恐怖小村子,从此以后,我的村子被列为军事禁区,而我居然成为有史以来,这个贫穷小村子里第一个考入全国最好美院的学生,当我离开村子的那一天,我的传奇恐怖的故事也随之开始了……
  • 鸿蒙圣戒

    鸿蒙圣戒

    在这里没有绝对的不公平,实力为尊,有实力就可逆天改命。东王鸿蒙,上古时期宇宙三大神之一的鸿蒙后人,因为鸿蒙之祖的死亡导致了鸿蒙家族一蹶不振、死伤无数,只能是在一个小小的位面中存活了下来。神光涌现,强者必出在这个凶险的世界中,破苍穹,斗天地骑神鸟翱翔天际,看遍这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
  • 彩云间的爱

    彩云间的爱

    虞玲从小就是乖宝宝,准时上课,准时回家,过晚7点绝不出门,~~她遇到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天才男~又遇到阳光男~“艾。艾。艾学长好!”“哟!小学妹你这是向我表白嘛!直接就爱上我了啊?恩,我好好考虑考虑,一定不能伤了你的心。”林学长:“明天要不要我顺便带你一程”,小玲直摇头。“。。。你真的不坐车?确定?”“恩,肯定”小玲子猛地点头,躲你都来不及,想我明天是和室友去野餐,不会和你一路的。第二天,室友们及艾学长都在他车上。车在她面前开出去了,留下她吸着车尾气。小玲子握紧拳头“没事的,我自己过去,不就,转3趟车嘛,权当旅游观光了”随着他们的成长,注定会经历成长的快乐和烦恼~后来会如何呢?这就是他们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