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3300000023

第23章 明心见性,与苦难一起生活(3)

哎,林徽因曾经站在这殿前拍过一张照片吧,好像她还在殿内菩萨和供养人宁遇公的塑像前也拍过一些照片呢!这些塑像虽然经过清代翻新的彩绘,但那形体、神态、形制、气息,以及发冠、服饰和面孔,一望而知,仍是唐风。且看佛前那几尊供养菩萨的姿态,不是唯唐代才特有的“胡跪”?至于殿内一块檐板上的壁画,简直就像从敦煌某一个唐人的洞窟搬来的。尤其画上翱翔的飞天,一准是大唐画工所为。那么,在大殿梁架上找不到寺庙建造纪年的林徽因,为什么还不肯善罢甘休?直到她在院中的经幢上切切实实地找到“大中十一年十日建造”这几个字,悬在心中的石头才算落地!

我忽然记起一本书记载着林徽因为了寻找这大殿的建寺题记,徒手爬上极高的梁架。她在漆黑的顶棚里,发现一个十分可怕的景象,上千只蝙蝠悬挂在上边!待她爬下来后,身上奇痒难忍,竟有许多臭虫,原来这些臭虫都是蝙蝠的寄生虫。

我还在一张照片上看到纤弱的林徽因登高弄险,站在院中一丈多高的经幢上,她正在丈量经幢的高度。

于是,面对着佛光寺,我很感动。正是梁、林二位学者不惧艰辛的学术探求和确凿无疑的考古发现,才使得这座千年宝刹从历史的遗忘中被解救出来。否则,在近六七十年多灾多难的历史变迁中,谁能担保它会避免不幸!

中华之文物,侥幸逃过千年的,却大多逃不过这近百年。

于是,学者迷人的魅力与宝刹的魅力融为一体。那美好感觉如同身在春天,说不好来自明媚的春日,还是一如芬芳地亲吻于面颊的春风。但觉丽日和风,享受其中。

临行时,陪伴我的主人见我痴痴站着,说我被佛光寺迷住了。我笑了,却没说出那二位感染着我的先人的名字。因为那不是只是名字,而是一种无上的文化精神。

慧心禅语:

时下流行的旅游方式是长途坐车,到景点后拍照,再坐车回去睡觉,如此循环,却很少有人对于景点本身所蕴涵的意义有所认知,或是真正地“安静”下来用心去关照这个地方。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于寺庙所作出的贡献,无疑是让人尊敬的,这也侧面反映了寺庙的价值。在认可这个价值的同时,也是一种信仰的回归,也是一种心灵的皈依。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的感动和从容,应当说是一种恩赐。

在哲蚌寺看晒佛——于坚

俗人到西藏去是要有缘分的,那是海拔平均在4000米左右的地区,要冒生命危险。而到了西藏,要看到一年一次的晒佛更要有缘分。即使到了西藏,也遇到了晒佛,也未必就与佛有缘。晒佛的日子不会在报纸登广告,这事已经搞了千百年,当地的人都知道。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就不会知道。

和我同去的一个电视小组,整天在拉萨采访,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晒佛的事。在西藏人看来,这是一件太阳到一定时刻必要升起来的事,没有必要特别地告诉人。这个小组没有拍到晒佛,是因为他们凡事都要“知道”,所以老是不知道。我也问,我觉得在西藏这样的地方,一个俗人还是保持一种问的身份,不知道为好。但问也有两种,一种是问“什么”,一种是问“如何”。像“为什么要晒佛”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不会得到回答的。

我的问是关于“如何”的,是问路,而不是问道。我问,如何才能到哲蚌寺去?于是我得到了回答。即便我今天写晒佛的事也不是要回答,我不知道,我只是描述途中所见。即使知道了晒佛的日子,也不表明你就有缘分,和我一起问路的几个同事,其中有两人,一个在晒佛的前一天,接到家里的长途电话,说他的父亲病危,他只好当天乘飞机回去了;另一人则连夜闹肚子,直闹得浑身虚脱,在黎明前送到医院去了。在西藏这样的地方,有些事你不能不相信。这种事你也许会觉得不过是偶然,但如果你是在一个海拔4000米的地区,一个人人都信神的地区,又是一年一次的盛事,你也许就会相信一切都有神在安排了。

1994年8月9日凌晨5点我在拉萨的一家旅店里起床,在一片漆黑中混入一群人,跟着走。这是一群浑身散发着酥油味、沉默不语的人,在黑暗中,我闻着他们的味道,跟着他们往一个方向去。那个方向是北方还是南方我不知道,周围充满很重的脚步声,听得出来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在汇集到一个方向。我的脚在动,并逐渐吃力,在走了一个小时之后,我发现我们已经离开了平地,上了山。仍然是一片黑暗,但已可隐约看出一些石头一样的黑色背脊。

山不陡,但海拔在一厘米一厘米地升高,我呼吸急促,肝部不适。走几步就要停一阵,我最先跟随的那些人早已弃我而前,但同样的气味又成为我的向导,我看不清是谁在引领我,我只知道是一种混杂着酥油味、羊皮味、汗味的气体在引领我。但随着山的升高,光也开始彰显被黑暗所遮蔽的事物和动物。我渐渐看出,我已置身于一座石头山的中部,在南方大约四五公里的地方,圣城拉萨正在从黑暗中上升。拉萨河呈现为一条银色的光线,环绕在拉萨的腰部。

人们已经汇合在一条通往山顶的黄土宽道上,大道的两旁,不时可见盘腿而坐的香客,有人在他们的面前投下钱币。也有人在大道中央兜售柏叶,哈达。人群越来越清楚,从1个月的婴儿到90岁的老人都有;有藏族人,有僧人,也有汉人和外国人。天明亮了,是蓝天,我已置身高处,抵达哲蚌寺的门外。向下看看,哦,这么高,如果是在白天上来,我恐怕走两步就要歇一回,在半山就要躺下。黑暗可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掩盖具体的事实,让人在幻觉中征服了许多他在事实中无法征服的东西。

晒佛是在哲蚌寺外边的另一座朝向东方的山上进行,人们绕过哲蚌寺,向那里集合。路上到处都有正在燃烧的柏叶,它的烟雾很好地创造了一种虔诚的气氛,但也呛得许多人咳嗽不止。我的肺像要撕裂一样,但我不能停下来喘气,因为行人都已经拥挤在一条狭窄的山道上,只能向前走,而不能停下或后退了。终于到了将要晒佛的那山上,那是一座巨石垒垒的山,山是灰黄色的,石头是灰白色的,有许多石头上刻了彩色的经文。

只见山坡上支着一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铁架子,那就是用来晒佛的。到达的人都在忙着找地方安顿自己,都要找那种既能清楚地看见佛像,而又舒适安全的所在,这样的所在很快就被占领完毕,后来的人仅有立足之地。天大亮时已有数万人聚集在山谷中。更多的人则聚拢在铁架下面,要挤到那里是很困难了。人们在等待晒佛的时刻到来,一开始等待,不动,有了说的力气,先前在路上的沉默就打破了。

人们开始说话,藏语、汉语、英语交响回旋,互相不懂,但意义是相同的。这时候的氛围有些像是一个在内地司空见惯的群众大会,但没有主席台,也没有标语、有一个高音喇叭在响,不是播送革命歌曲,而是一个讲藏语的人在指挥什么。等待也不是等待什么要人,而是等待太阳。那时才7点钟左右,太阳要8点左右才能越过群山,把光打到这座山上。

东方的天空已经呈现为金色,山谷里忽然响起了法号的声音,万头攒动,都在寻找那声音的起源。恍惚之间,我只觉得那声音是金光灿烂的,犹如狮子在吼叫。终于发现了声源之所在,一幅橘黄色的长幡在半山飘动着,下面是一排裹着红色袍子的僧人,秃顶浮在光辉之中。他们约四五十人,挑着一个很重的长卷在人群中蛇游而过。我看不出那是什么,我猜想那必是佛像了。

到了那铁架子上面,僧人们一齐呐喊,顿时,那长卷迅即沿着铁架子从上向下滚开去,白花花的一片,立即使山坡亮起了一大块。稍顷,几根绳子从上面放下来,拴住那层覆盖在佛像之上的白布,徐徐向上拉,“哇”,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一幅五彩斑斓的佛像缓缓地显现了。先是胸部,然后到脖子、嘴巴、鼻子、眼睛额头,最后,整个佛都呈现出来了。当佛像完全显现,太阳也刚好就升上东方的山顶,把佛像整个地照亮了。整个的过程不过20分钟,操作得相当准确、精确。没有任何多余的程序,没有任何象征性的东西。晒佛就是佛像和晒的操作,如果这个动作有何象征的话,我想它是在看的人们的心里。

这是一幅用彩色丝绸织成的巨大的释迦牟尼像,辉煌无比。人们必须离开它很远才能完全看清楚它,在它附近的人,只能看到它的局部。当佛像呈现之际,人群是一片静默,许多人张大了嘴巴,伸长了脖子。当一个人在那时一看见,他就会立即被光辉笼罩,他就会感动,无论他是否信仰。这佛像展开在高山之间,在十几公里外的地方都能清楚地看到它。它令我想到克里斯托的大地艺术,颇具后现代的效果。劳森伯之所以要到西藏来办展览,恐怕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精神活动一旦达于极致,它必然呈现“后”的特征,呈现为行动、波普。

自古以来,宗教就是艺术最伟大的守护者,它强迫艺术在它特定的精神轨道中运行,在这种轨道中,艺术再也找不到比宗教更完全的保护神了。我早就在山上找好了位置,我是俗人,我找的位置是为了拍照片。我原来想好好把整个晒佛的过程看完,但心中俗念太多,看一会,又东张西望一阵,结果,佛的眼睛呈现的一刹那,我没有看见,人虽来了,也是没有缘分的人。

当佛像完全展开之后,人们就纷纷涌上去,朝佛像献哈达、钱币,这些东西一会儿就在佛像的四周堆积起来。僧人们沿着佛像的边沿站着,把佛像的边翻起来,让人们用头去拱,用手去摸。许多人拱过摸过,还呆若木鸡地站在佛像旁不动,双掌合拢,微闭双目,念念有词。或一群,或一个,形成了一组组充满神性的雕塑。后面的人群又不安地往前涌,把这些已如了愿的雕塑冲走了。赞美的声音响成一片,佛光把周围的人们映衬得鲜明无比。

那时阳光已完全统治了山谷,天空中不时飞过一些秃鹫,本色是黑色的凶鸟,也被阳光和佛光映照成了五彩的神鸟。抚摸过佛像的人们四散在山谷中,或席地而坐,饮酒弹琴;或闻歌起舞,或闭目诵经。喇嘛们则四处游走,看朝佛的人们的新奇生动之处。整个山谷犹如古代的大地,处于人神同乐的场景中。

我再无心思照相,我分不出哪是属于神的世界,哪是属于人的世界。我看那个被晒的巨人,分明是一脸沉浸于世俗的阳光之中的样子。我看那些西藏人、汉人、外国人,一个个都是神性翼翼,欲仙欲痴的样子。忽然旁边那个架着高音喇叭的小棚子前人声鼎沸,挤过去看,只见有三个金发碧眼的老外被一群红色的僧侣围在中间,他们一男二女,男的扛着一把小提琴。一个气度不凡的喇嘛将麦克风递给他们,那个男的就拉起了小提琴,那两个女的就应和着唱起歌来,声音是教堂唱诗班式的,唱的大约是赞美上帝和永生的歌。

在山谷的另一处,一个披着羊皮、脸颊如炭,目光炯炯的康巴人在一片草地之间自弹自唱,他风尘仆仆,想必在数小时前还在山地和草原上奔走。他的歌声清朗辽阔,想必来自那种无边无际的地方。如果从神而不是从世俗的审美原则来看,那么我要说这人是一个美男子。在他身上蕴藏着原始的生殖力、劳动力和创造力,他令我想到希腊。人们共同地直觉到这人的歌声不同凡响,纷纷把耳朵移植过来,在歌手的脚前,不一会就堆起了一座钱币聚集成的小山。

更多的人在看过晒佛之后,就到哲蚌寺去拜佛。有无数的道路通向哲蚌寺,这个没有围墙的寺院是西藏最伟大的寺院之一。从未有一座寺院像西藏的寺院这样吸引过我,它们几乎全都无一例外地令人着迷。当我进入它之际,简直是晕头转向,我完全无法把握它的结构。它是依据一些我完全陌生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没有山墙、一天门、二天门一类的东西。这些寺院是不设防的,开放的,你可以找到很多进入它的道路。这些寺院与其说是一个院,不如说它们是一座座神的城堡。它们全都高踞山冈,散发着中世纪以来的色泽和光芒。它们庞大无比,犹如迷宫,难以穷尽。

它们并不严格地区分神殿和修行者居住的区域,神殿和喇嘛的寓所混杂而建,神和人是同居的、亲密的关系。建筑全是用石头,乍看上去这些石头全是清一色的,但你仔细看时会发现那些石头作为不同建筑的组成部分,其颜色在光辉中呈现出不同色调,从白到黑,从灰调子到黄调子,其中还有许多层次的过渡色。那些过渡色厚重无比,犹如来自一只16世纪佛罗伦萨的油画调色盘。在这些古代的石头墙壁的高处,有一些排列整齐的镶着黑框的窗子,这些窗子似乎是通向巨人灵魂深处的入口,神秘莫测。墙和墙之间的道路相当狭窄,有的仅容一人通过。当你一个人在这些废墟似的墙壁之间穿行,那感觉是行走在神的手指经络之间。而头上是西藏蓝得恐怖狰狞的天空,你忽然想到,这是世界上最蓝的天了,没有比它更蓝的了。

当你抵达一座辉煌的神庙之前,周围的建筑并没有什么暗示,在那些幽暗、狭窄的灰色石头墙壁之间走着走着,转眼之间,一座金碧辉煌的神庙就出现了。我进入这些不知名的神殿,仿佛在那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幽暗、烛光和无所不在的酥油味之间,心中充满的是恐惧和兴奋,我忍不住想下跪、叩首;想许愿,想求这些不同凡响的神保佑我从此闲着吃喝玩乐;离神位这么近,内心却全是最世俗的念头。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二)

    希腊神话故事(二)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 大美哈密

    大美哈密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不但有哈密本土作家的稿件,还有其他地方作家朋友的来稿,其中大部分作品写得相当出彩,就算面对相同的事物,因有了多个作家的多个不同视角,再加上入笔轻重的差异,所以决定了《大美哈密》中各篇文章的立意出新,确实值得一看,也值得细细品读。相信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们认为关于哈密这个地方与作者感受迥异的“大美”,也相信你们能从这本书中体味到卞之琳那首《断章》中的四句话、四个角度和四种意境!“你在天山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云端看你,松峰闯入了你的眼窝,你闯入了丝路的梦!”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热门推荐
  • 如果我们这样,就好

    如果我们这样,就好

    “Whenallelseislostthefuturestillremains.”就是失去了一切别的,也还有未来。当他看见她的个性签名是这句话,心想什么样的女孩会有这么乐观的心态。当她看见他问她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时,她却说:“没什么理由,就是喜欢,发自内心的感觉这句话说的很好。”他记住了她。他为了她来到A市xx大学,两人在她开心新生报到日遇见他,他在背后默默关注她,而她喜欢的人是一个梦,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梦。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从遇到你的时候就喜欢了。你为什么喜欢我?因为你是唯一的。
  • 狱龙传说

    狱龙传说

    十年前,燕京苏家被灭门,苏家从此化为灰烬,只剩一个人,那就是苏少宇,他发誓十年后必报灭门之仇,佛挡杀佛,神挡弑神。十年后的他重回燕京,那么他的路该如何行走?
  • 天降神曲

    天降神曲

    歌能碎山河,曲能定乾坤,这是一个由音乐主宰一切的世界。音乐即可娱乐,又可杀伐。三年前,地球指挥之神来到了这里。虽然现实太过残忍,但他还是选择了理智的做法。之所以会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怕事,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将音乐用于战斗,那就会是战无不胜!可惜,接连的厄难还是欺他太甚,强者太过分。这时,他终于决定挥动自己双手开始以乐屠神!斩仙灭神,我想就能!破灭诸天,我手之间!吾之乐神,唯吾能训!你问我是谁,我是指挥神!
  • 复仇公主闯校园

    复仇公主闯校园

    她们被原本的家庭出卖,现在是时候复仇了,可在这一路上遇见了他们,会出现怎样的复仇计划呢?又会和他们产生怎样的恋爱之火呢?就请拭目以待。
  • 震惊全场:嚣张皇后不好惹

    震惊全场:嚣张皇后不好惹

    要说南国国都最神奇的任务那非丞相府的大小姐莫属了:传闻丞相府大小姐年少时体弱多病被丞相送到无极山去修身养性,这不刚刚被接回来,媒人都快将丞相府的大门踏破了,可是不出片刻所有的媒人全部惊恐的跑了出去,据传闻丞相府的大小姐身型如猪,好吃懒做'!又传闻丞相府的大小姐花痴成性见到好看的男子就扑,在传闻丞相府大小姐精神分裂,犯病后见人就砍…而此刻我们的绯闻女主角正靠在树上悠哉的吃着葡萄!终于清静了…
  • 魅寒

    魅寒

    “啪啪啪!”代表喜庆的鞭炮声响起,今天是他的喜日,但在他身边的新娘却不是她。她苦笑着的说:“天要下雨,你要娶人,那么……”
  • 神医皇后

    神医皇后

    我,穿越时空成为宇文若兰,来到史书上根本找不到的龙域王朝。轩辕家族和宇文家族,一个在走向辉煌,一个正在没落。我能改变这个不是历史的历史吗?我能成为龙域王朝的第三代皇后吗?我命定的夫君是他?还是他?
  • 逃亡战记

    逃亡战记

    我不知道完美是什么,在修炼的道路上亦是一样。我崇尚丰富多彩,充满艰辛,多磨多难的人生,我想强者的道路也是一样。他是怎样一个人,举世无双?大慈大悲?功德无量?我不知道,但是主人公知道。确切来说我是一个小白,读过《哈姆雷特》的人都知道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总有一种文章会让你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文章会让你开怀大笑,总有一种文章会让你满怀期待把,对,我想写这种文章,也许我写不出来。但是我坚信,因为我在努力....
  • 你奈我何

    你奈我何

    安奈临大学毕业前在商场遇到了一个叫她妈妈的小男孩,和小男孩的父亲——她年少无知时喜欢的楚何。她落荒而逃后第二天小男孩找上门了,她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从此,年轻的面瘫美人妈妈和暴躁系忠犬奶爸带着萌萌的小团团开始了一家三口有笑有泪的温馨生活。
  • MARTIN EDEN

    MARTIN ED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