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8800000024

第24章 觉知:烦恼于我如浮云(2)

圣严法师讲禅所求的是对“禅”的悟:“禅并不一定是什么,也不肯定或否定什么,禅是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抱着一颗领悟与感知的平常心,做到有所追求而抛却贪欲,所求即意味着所得,这就是“禅”了。好比当释迦牟尼对着众人拈花微笑时,大弟子摩诃迦叶自然而然地上扬嘴角,回应了一个微笑。原来他心中牵系着个人修行,却又并不单纯执著于修行,有所信仰而无所执著。禅在两位尊者的相视一笑间盛开,智慧与慈悲的光芒便普照四方。

禅门第一课,须发菩提心,寻上求佛道的智慧心,下化众生的慈悲心。

菩提心是慈悲之心,智慧之心。发菩提心是为了实现众生平等、维护众生利益而使修行者自觉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愿。修禅之人希望借助修行提升自我境界,进而以自我的力量关怀世人、普度众生。他们一心向善,既追求道德层面的真善美,更不断攀登着人生境界的大自在。对于“善”的追求是一种慈悲,而对人生境界的探寻则需要智慧。

圣严法师说,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广度众生的愿心。禅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自度,二是为了度人。自度以求成佛,成佛后进而度化世人。普度众生是真心向佛且心求成佛之人的理想,也是禅宗中常常提到的慈悲心的体现。慈悲心是禅宗的精髓,也是禅宗的起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抛开原本的人间富贵去出家修行,正是源于对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困惑以及对众生的同情——敏锐的观察以及深刻的洞悉令他苦恼从而努力寻求解脱。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本是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印度与孟加拉国交界区域)的王子,他出生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衣食无忧,天资聪慧,外在条件与个人品质让他长时间过着一帆风顺的生活。他16岁娶妻,后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但是与生俱来的慈悲之心使他无法忽视世间的生老病死与转世轮回,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又让他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正。不满于婆罗门祭司说教的他终于决定外出修行,想寻求一种解脱之道,挣脱自己的苦恼,也解脱苦难的众生。于是,在一个月夜,他骑着白马悄悄离宫,开始了修行。

释迦牟尼的开悟是在菩提树下六年苦思之后而得,但他出家的原因却可直接归于他的慈悲心,他因同情众生,所以愿意舍弃世俗浮华,以自我修行换得解脱之法。这种不求回报、救众生脱离苦海的美好愿望,正是促使其参禅悟道的推动力,也就是菩提心中最重要的部分。

发菩提心是禅修的第一步,但是有了菩提心不一定能够参悟到禅学的真谛,就像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自己设定了很多人生目标,但是到最后,所有愿望依旧如镜花水月一般美好却又虚幻,遥不可及。想到和得到之间的区别在于,行动与否决定着愿望能否达成,修行过程中若不能严于律己而一味自我放纵,则必然业障重重,难以悟透佛法。

圣严法师曾提到,在随他修行的众多禅众中,常有人在打坐之前发这样的誓愿:在引磬声响起之前,要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同时静坐时身体不会乱动。发愿的人很多,做到的却很少,很多人因痛苦而放弃了自己所发的誓愿。对于这些修禅人,圣严法师教导他们要生“惭愧心”。

所谓惭愧心,主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力量。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前,阿难曾以四事问佛,其中第四个问题就涉及惭愧心。

佛祖将入涅槃,阿难尊者忧心忡忡地问道:“有一些恶性的比丘,您在世的时候,您自会来教导他们;而您涅槃之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佛祖回答说:“对恶性比丘,默而摈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方式,也不用和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恶劣的品性已经蒙蔽了他们的双眼,很难听取别人的劝导;而你如果沉默对待,让他们有空间自我反省,自我忏悔,一旦生了惭愧心,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而不再放纵自己!”

以惭愧心束己,才能更加深刻地了悟修行的不易,才能明因果,知祸福。随时保持内心的清醒,才能让自己一直行走在正途上;一旦方向偏离,及时忏悔并折回正道才能避免坠入泥潭,所发的愿才能达成,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修行才不至于沦为纸上谈兵。

圣严法师常说,学佛的过程,是透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目标。发菩提心,确认自己修行的最高目的是以佛法服务于他人;起惭愧心,反省、消融自我才能真正包容一切。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

盏茶铭心

正确的方向是求得解脱的基本保证。做人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因此,若想入禅门,要用心处事,用菩提心待人,用惭愧心束己,己心才能系佛心。

慈舟法师茶语:苦海无边,放下是岸

我们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事实上,回头未必是岸,所以人要自救。有一种说法,人会身处苦海,是因为心中横亘着一根梁木,只要将这根梁木放下,就能做生命之舟的船桨,带我们离开苦海,驶向无忧的彼岸。

彼岸人人想去,难的,是放下。弘一法师出家时,离别了两位妻子,这万缕柔情一头牵曳着两位幽怨女子的苦心,一头牵曳着无上光明的法心,怎么斩、怎么断?可是法师毅然放下了,这是万缘放下自逍遥的洒脱。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的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慈舟禅师求教。

慈舟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在篓子中,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了石头后,禅师问他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

他回答说:“感到越来越沉重。”

慈舟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背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觉。”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

慈舟禅师反问他:“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

那人默然,不能回答。

这人向往解脱,但禅师告诉他解脱的方法时,他又默然了,由此可见,放下有多难。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是个猎人,他最讨厌见到和尚。

有一天他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马祖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抡起胳膊,要与马祖动武。

马祖问他:“你是什么人?”

慧藏说:“我是打猎的人。”

马祖问:“那,你会射箭吗?”

慧藏说:“当然会。”

马祖说:“你一箭能射几个?”

慧藏说:“我一箭能射一个。”

马祖哈哈大笑:“你实在不懂射法。”

慧藏很生气:“那么,和尚你可懂得射法?”

马祖回答:“我当然懂得射法。”

慧藏问:“你一箭又能射得几个?”

马祖回答:“我一箭能射一群。”

慧藏叫道:“彼此都是生命,你怎么会忍心射杀一群?”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有道,这叫不失本心。

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一箭一群的真义,怎么不去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呢?”

慧藏说:“我知道你说的一箭一群的意思,可要让我自己去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

马祖高兴地说:“呵!呵!你这汉子旷劫以来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慧藏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

慧藏禅师真可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慧根,是机缘,其中的因果妙不可言。杀生的猎人,转眼就成了救世的和尚。放下,不在明天,不在后天,就在此刻。

放不下,是因为没看破。佛法在分析人生的基础上更是看破人生,这实际上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肯定,因为我们只有看透醉生梦死的虚幻人生,看破功名利禄是过眼烟云,把人生的恶习一点一点克服掉,才能够得到人生的价值。不看破这虚幻、迷惑的人生,我们人生的价值是永远不会显现出来的。看得破就能放下,放下了也就看破了,也就不再执著于小我,这样就能步入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

盏茶铭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选择这个,却害怕错过那个,于是拿起来又放下,到最后一刻还在犹豫。这个会有这样的缺点,那个会有那样的不足,所以总迟迟下不了决心,或者选择之后,又来回地更改,时间和精力都在患得患失之间被耽搁了,幸福也从指间流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它自身的弱点,所以,当你选择之后就大胆地往前走,而不是走一步三回头。

同类推荐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品读国学大师之言;解读古代圣人之道;领悟智慧人生真谛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生学问的精髓集合,让你在闲暇之际享受一份逍遥,在得意之时谦恭淡然,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人生就好比是下棋,高手往往能看到十步、几十步,乃至更多,但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两三步,有的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高手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从全局中进行布阵、从细微处逐个击破。而普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寸土必争,最后辛苦半天却也是落得个惨败。那么,在人生这盘棋局中,如何能够步步为营、走向成功,这是很多人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这各种真理,中国古代圣人早已为我们找到了方法。
热门推荐
  • 三界茶楼

    三界茶楼

    传说太过不靠谱。董永本身是仙;许仙则是转世投胎的妖;宁采臣根本就没有上成聂小倩,聂小倩给剑仙燕赤霞生的闺女,正给自己烧水泡茶呢……妖魔守门,鬼怪打杂的茶馆里面,仙女弹琴,妖女伴舞,更有女鬼在一边烧水泡茶,人间美女都找不到立锥之地,接待的则是闲云野鹤整天就研究如何玩儿的仙人,当然,还有研究如何吃掉别的妖怪以及仙人的大妖跟吵闹不休的鬼王们……企鹅群144472208,欢迎大家来讨论……另外,经过众多专业喷子的鉴定,主角是脑残,葫芦也是脑残,所以,觉得想要看主角特牛B的,慎重!否则也变得脑残,葫芦不负责。
  • 约会大作战同人

    约会大作战同人

    是模仿正版小说约会大作战。故事情节写于真实美九之后,也就是七罪篇。我会以不同的方式写出不一样的约会大作战
  • 千年之外

    千年之外

    镜控天下为鲜鲜出版,电子版权也归鲜鲜,目前只能更新这些,抱歉。顾东只是个小小的拍卖师。可是有一天,一次目击人兽交战的场合意外被送回了一千年前的宋朝。在这个人妖混战的边荒之地,他努力寻找着回家之路,可是当他回到未来,却发现在可怕的蝴蝶效应之下,一切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 被风粘住的爱情

    被风粘住的爱情

    这是一部比较好看的青春小说,欢迎大家多支持!
  • 超能进化

    超能进化

    一觉醒来,世界变了天!丧尸横行,变异怪兽肆虐!拿什么保护自己的家人?适者生存,唯有进化!
  • 处世的艺术全集

    处世的艺术全集

    爱比克泰德: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生活的艺术》是其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人生的体现。昂苏尔·玛阿里:波斯王子、著名文学家,其《教诲录》被誉为“伊斯兰百科全书”式的散文作品。巴尔塔萨·格拉西安:西班牙著名伦理学家,《处世的智慧》被誉为“最别具一格的10本书之一”。拉罗什福科:法国著名的伦理作家,流传于世的《箴言录》曾被视为“渎神”之作而被禁销。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与思想家,《生活之路》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查斯特菲尔德:英国著名外交家与政治家,其著名家书《一生的忠告》成为一本世世代代的家教范本。
  • 阡陌..让我永远守护你可以吗

    阡陌..让我永远守护你可以吗

    “阡陌,让我永远的守护你,可好?无论你最后是否选择的是谁,我只看到你开心,快乐便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们做一辈子的朋友,可好?”
  • 变身面瘫音校花

    变身面瘫音校花

    什么?一觉醒来变成了女生?还不是一般的女生?!“天呐!我那引以为傲的大宝器!!”
  • 回首吴越

    回首吴越

    西施,两千五百年前一介庶民之女,因其貌美,不幸卷入吴越争霸的漩涡中。她空有美貌,毫无胆量,谋略,智慧,充其量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可自从《吴越春秋》《浣纱记》等演义作品问世后,后人皆认为夫差因她而疏远忠臣,因她而荒废朝政,吴国因她而灭亡,她成了亡国祸水。冤枉啊!冤枉啊!本书以《左氏春秋》《史记》《国语》为基础,真实反映吴王夫差盛极而衰的一生,穿插介绍越国,鲁国,齐国等诸侯国历史,介绍夫差如何把吴国推向灭亡的深渊。做此书目的有二,一来替西施翻案,二来探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古训,揭示着“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一人类亘古不变的正能量。
  • 休夫

    休夫

    挺着六月的身孕盼来回家的丈夫,却没想到,丈夫竟然带着野女人以及野女人肚子里的野种一起回来了!“这是海棠,我想收她为妾,给她一个名分。”顾靖风手牵着野女人海棠,对着挺着大肚的沈轻舞浅声开口。话音一落,吃了沈轻舞两个巴掌,以及一顿的怒骂的顾靖风大怒,厉声道“沈轻舞,你别太过分,当真以为我不敢休了你。”“好啊,现在就写休书,我让大夫开落胎药。现在不是你要休妻,而是我沈轻舞,要休夫!”